重生后我开始疯狂囤货-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在余大伯家买了好几台大容量的冰箱,不然还真冻不下。
给他们的两个房间已经提前收拾的干干净净,床单也是崭新的,凉被洗干净在太阳下晒过,一股温暖的味道。
虽然是农村,但该有的空调网络等等都一样不少。
余鸿轩的房间在余圆隔壁,他邀请余圆过去逛了一圈,书架上还堆着不少书,什么互联网络的发展,农业的便利等等,看起来和他现在做的东西息息相关。
“哥,你还在卖助农产品吗?”余圆翻了翻书桌上的书问道。
余鸿轩靠在书柜旁,黑边眼镜架在鼻梁上,他对着余圆摇了摇头:“今年的收成不太好,果树也被晒死挺多的,大家都自顾不暇,也没多余的拿出来卖了,我暂时在给自己充电,等这场干旱过去再说。”
余圆点点头。
说着话,王成芳的声音在楼下响起。
“吃饭了!”
大家围坐在饭厅一张大桌子前,桌上是丰盛的饭菜,看得出来准备的很用心。
饭桌上,余大伯和余家成都喝了几口酒,脸色有些红。
说着说着,就回忆起了他们小时候在老家的生活,兄弟两人都颇为感慨。
吃过饭,睡了一个午觉,等到下午太阳没那么毒辣的时候,一家人便在余大伯的带领下去了老屋。
老屋位于村子后山脚下,因为位置比较偏,所以附近也没什么人家。
老屋此时正有好几个工人在干活,房屋主体已经渐渐清晰起来。
带地下室一共五层高的楼房,每层大概一百二十平米。
带着他们干活的就是余大伯口中的陈麻子,一个黑瘦的中年男人,此时赤着上半身站在铁架子上砌砖。
余大伯上前打招呼,顺便介绍了余家成一家,陈麻子便从架子上下来和余家成说话。
之前就在电话里沟通过想法,所以两人也不算陌生。
寒暄几句后,余家成又塞了一条好烟过去。
陈麻子看着怀里这条几百块的烟,笑容更加真切了一些,拍着胸口保证给他们弄的巴巴适适的。
“成芳,家里来客了?”这时,几个中年女人背着背篓走了过来。
“这不是家成吗?咋突然回来修房子了。”其中一个女人认出了余家成。
余家成冲着几人点点头,“最近天热,就带着家人回来住段时间。”
“圆圆也要回来住?城里的工作不做了?”三人中一个姓陈的女人有些惊讶的问道,毕竟现在农村里的年轻人都往城里跑,没几个愿意呆在乡下。
“辞了,现在在网上帮人画画,也能赚点。”余家成道。
“这城里啊,也不是那么好混的,哪像我儿子,刚刚升了他们公司的什么主任了,最近还买了新车,叫什么马的,好几十万呢。”人群中,一个声音响起。
余圆抬眼看去,一个黑瘦的女人正说的唾沫横飞,眉眼间满是得意之色。
“哦,那你儿子真厉害。”余家成笑了笑,也不生气。
“人家家成也混的不差,城里车子房子都有了,圆圆也争气,真不知道你在这里说这些干什么。”另一个胖一些的女人眉头紧皱,看起来是个性格直爽的人。
也是最开始认出余家成的那个女人,听旁边的人叫她赵翠菊。
“周桂香,你是不是有毛病,在这里胡说八道什么?!”大伯娘王成芳叉着腰怒道,“你儿子买车那是靠自己吗?还不是靠他老婆和老丈人,也不知道你在得意什么!滚滚滚,这里不欢迎你!”
王成芳手里还攥着一根木棍,对着周桂香挥了挥。
周桂香看起来有些害怕王成芳,撇了撇嘴,重重的哼一声,背着背篓走了,一边走嘴里还在嘀嘀咕咕的念叨着什么。
“你们别理她,这周桂香啊,是咱们村子出了名的碎嘴子。”赵翠菊道,“咱们都不爱跟她一路,她非得凑上来。”
“没事,你们这是准备去哪?”李慧问道。
“去橘子林里捡点落到地上的小橘子,镇上有人收,几毛钱一斤。”
“那挺好的,现在太阳没那么大,你们赶紧去吧,改天房子修好了请你们来吃饭。”李慧笑着道。
“你难得回来,有空来家玩,下午一般都在我家打麻将呢。”另一位姓陈的女人道。
“行,你们慢慢忙,改天去玩。”李慧客气道。
和陈麻子再次沟通了一下细节后,余圆他们便离开了老屋。
太阳慢慢下山,灼热的温度也在渐渐消退,偶尔会有一股风吹过,夹杂着泥土的味道。
虽然依旧很热,但比起城市里那种热的仿佛喘不过气的感觉似乎又要好一些。
余圆深吸一口气,看着陪伴在身边的家人,心中稍定。
余家成从余大伯口中打听到了一个养牛羊的牧场,离村子也就一个多小时的路程。
第二天吃了早饭,余家成就开上车带着一家人直奔牧场。
他们买了一百头奶牛幼崽,两百头黄牛幼崽,山羊绵羊黑山羊幼崽一共买了两百头。
同样让牧场主帮忙宰杀了两百头成牛,两百头成羊。
因为工作量大,他们直接在牧场住了一晚,第二天才回村。
回村的路上,他们路过一个养殖蘑菇的基地,什么蘑菇都有,他们直接每一种蘑菇都买了上百斤。
除此之外,余圆还找基地的老板买了菌丝,询问了一些基本的种植过程,准备种在空间里。
从基地出来,站在路边,余圆突然听到一点极其细微的声音,像是某种小动物的叫声。
第10章 末世到来
自从余圆强化过身体,听力就比一般人好的多。
她顺着声音走到一旁的臭水沟边,捏着鼻子探头往里看。
正好对上几双湿漉漉的眼睛。
是三只刚刚出生不久的小奶狗,正发出小声的哼唧声,看起来很虚弱,不知道为什么被人丢弃在臭水沟里。
因为天气太热,臭水沟里的水都被晒干了,此时全是垃圾秽物,散发着难闻的气味,小狗伸着舌头,已经是出气多,进气少了。
不知道为什么,看到这些小狗余圆莫名想到了在末世苦苦挣扎的自己。
她朝着小狗伸出手,小狗费力的摇了摇尾巴。
“圆圆,走了。”那边,装车已经结束了,李慧冲着余圆喊了一声。
余圆应了一声后,趁着周围没有别人,将小狗全部送进了空间。
路过镇上一家宠物店,余圆去买了几大包五十斤的狗粮,还有罐头,以及一些宠物用品。
薄的厚的小狗衣服也买了几件。
回去后,他们从车厢里提出了一大袋牛肉牛排,看起来有七八十斤。
王成芳这回说什么都不愿意收了。
“大嫂,你做饭好吃,圆圆爱吃你做的。”李慧对着王成芳道,就这么一句话,就让王成芳妥协了。
不过,她还是让余大伯塞了一叠钱给余家成,兄弟两拉扯一阵后,余家成迫于大哥的威慑,不得不将钱收下了。
王成芳和李慧在楼下研究这么些牛肉怎么做好吃,余圆则回到自己的房间关上了门。
反锁好房门后,余圆进入了空间。
空间里的三只小狗正呆在离仓库不远处的角落。
看起来比之前的状态要好了一些。
感觉到有人走近,它们抬起眼皮看了一眼,尾巴摇了摇。
余圆拿纸杯装了三杯水放在它们面前,在水里加了几滴灵泉水,小狗立刻凑上去喝了起来。
喝过水之后,状态明显好的多。
余圆又拿出在镇上买的狗粮和罐头,用三个印着狗狗脚印的碗装好摆在小狗面前。
闻着香味的小狗蹒跚着凑到食盆前,埋头小口小口吃起来。
一边吃一边哼唧,声音充满了委屈。
余圆忍不住摸了摸它们的脑袋,软乎乎的。
吃过饭后,三只小狗都围在余圆身边,乖乖的让余圆帮它们擦拭身体。
余圆还给它们取了简单的名字,分别叫一一,二二,三三。
听到自己的新名字,三个小狗看起来都挺开心。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两个多月后,他们的房子终于修建完毕。
家具也慢慢的填充满所有的房间。
修了房子买了家具,李慧和余家成的钱包就瘪了下去。
因为材料都是用的最好的,所以只放置了一个月,他们就从余大伯家搬到了新家。
新家的围墙修建了五米高,遮住了外面的视线,上面还插满了玻璃渣,拉了电网。
陈麻子都有些不理解他们为什么修这么高的院墙,毕竟一般人家修个一两米就已经足够了。
余家成没有解释那么多,只说自己家比较注重隐私。
陈麻子还嘀咕两句,城里回来的就是不一样。
不管是顶楼还是院子,都安装了自动收缩的遮阳篷。
房屋外层刷上了一层防晒防冻的涂料,这是近两年最新研究出来的,价格昂贵,余家成专门跑了一趟城里请人来帮忙刷好。
余圆见过被暴晒开裂坍塌的房子,所以这个钱不能省。
一楼安上了木质旋转楼梯,水晶吊灯从在二层的天花板垂落下来,客厅还修建了一个内嵌式的壁炉。
总体是欧式风格,很符合李慧的审美。
地下室放置了一些生活用品和两张可以收缩的床,还摆放了两台超大的冰箱,角落堆了一部分粮食,是修房子期间余家成和余大伯一起去其他村子买的。
这些都是放在明面上的粮食。
这三个月,余圆的空间仓库也再次得到了填充,附近的几个镇和村子,她和李慧余家成三人都逛了个遍,买了不少他们需要的东西,就连三只狗狗需要的,都又买了许多。
趁着快递没停,余圆又在网上下单了种子粮食药品和生活用品。
隔几天就开着他们的货车去镇上取快递。
仓库慢慢被填充的越来越多,余圆和父母的钱包也越来越瘪,不过看着仓库里面的物资,余圆心中对于即将到来的末世的恐惧也在慢慢消退。
楼顶是露台,砌了花坛铺上了泥土摆了一张桌椅。
内部豪华的小别墅外层却贴着十分普通的白色瓷砖,混在村子里众多房屋中并不显眼。
搬到新家后,他们请了余大伯一家以及村子里相熟的人家来吃了一顿饭。
村长和村支书也被叫来了,他们和余大伯的关系一向比较好。
“村头的那条河干了。”吃饭时,村长叹了一口气道,“这老天爷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下雨。”
“是啊,都大半年没下一滴雨了,这老天爷是存心不让人活。”村支书喝了一口酒,也愁眉苦脸的道。
“多囤点粮食吧,以后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余大伯道。
不管大家如何抱怨,这天终究还是一天比一天热,末世也在慢慢逼近。
物资买的差不多后,余圆和父母便不再出门了,而是宅在家里吹空调研究美食。
李慧闲下来后在家里包包子饺子,炸酥肉炸圆子。
各种食物都做好了让余圆存在空间里。
余家成后面又给余大伯一家拿了点肉和蔬菜,叮嘱他们别再去地里干活了。
天气已经五十多度了,这个天呆在外面真的会死人的。
末世到来的头一天晚上,余圆睡不着,抱着从空间放出来的一一坐在飘窗上。
经过几个月的喂养,一一已经长大了几圈,身上也肉肉的,因为喝了灵泉水的关系,三只小狗都特别聪明。
如今俨然成了空间里家禽的管理员。
余家成还特意买了木头在空间和家里都给它们做了木头狗窝。
余圆心不在焉的摸着一一的后背,看着窗外。
农村的人都睡得早,此时外面没有一点灯光,只剩下点点繁星。
因为天热,就连虫鸣鸟叫都听不到。
余圆心情有些复杂,上辈子的这一天,自己还一无所知的在房间里用电脑画画。
并不知道第二天,全世界都会陷入一片混乱。
余圆没有睡着,二楼房间的李慧和余家成也没有睡着。
他们都明白,这是最后一个安稳的夜晚。
第二天一早,余圆是被一声惨叫给惊醒的,她心里重重一跳,从床上跳起来就往外跑。
三楼落地窗处,可以看到外面的场景。
一户人家院子里,两个人正躺在地上哀嚎打滚,旁边还有一个背篓,里面的一些工具散落一地。
裸露在外的皮肤已经泛红溃烂,地上沾染上鲜红的血迹和皮肉。
余圆家的玻璃都是隔音的,但那哀嚎声还是穿透玻璃在他们耳边炸开。
李慧和余家成是第一次看到这个场景,现实比他们想象的还要惨烈,李慧忍不住后退一步,紧紧拉着余家成和余圆的手。
这时,屋里的人冲了出来,将两人拖回了屋子,地上留下了长长的血痕。
地面温度基本是空气温度的两倍,看他们的样子,地面温度起码达到了一百度以上。
刚刚还挣扎的两个人被拖进去时已经没了什么动静,也不知道是不是还活着。
这一幕显然给李慧和余家成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两人沉默的下了楼,好半晌才回过神。
余家成搓了搓自己的脸,对李慧和余圆道:“没事,我们还有圆圆的空间,我们一家人都会平平安安的。”
早上李慧没什么心思做早餐,余圆就拿出几个蛋糕还有三瓶牛奶,一家人将就着吃了。
余家成一早就给余大伯打了电话,说了自己刚刚的所见所闻,让他们一家人千万不要出门。
余大伯的声音也难得有些不冷静:“我们也看到了,就住我们对面的,一出门鞋子就化了,脚被烫的血肉模糊,整个人倒在地上打滚,皮肉都被粘下来了。”
“你们的食物够吃吗?我晚一点给你们送点过来。”余大伯平复了一下自己的心情后,再次开口。
“够,我们囤了很多,你千万别出门,好好在家里呆着。”余家成严肃的叮嘱了一句。
自己大哥是什么性格他太知道了,即使自己就受伤,也要顾着自家兄弟。
“好,够吃就成,我们也不会出门,也不知道美娟他们在城里怎么样了,我给她打个电话问问。”
余家成沉默了一瞬,在知道余美娟对他们一家人做的事后,他已经不再将这个人当成自己的妹妹了,不过大哥现在还不知情,只当之前是一些口舌之争,念着对方也很正常。
李慧的父母已经去世好几年了,亲戚也不熟络,并没有什么牵挂。
而对于余圆来说,父母和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吃过早饭后,他们打开了电视,各个频道都在播放着今天异常的温度。
新闻主持人严肃的报道着各地死伤严重,车辆自燃,发生多起爆炸时间,告诫所有民众呆在家里不要外出,工作学校以及交通都暂停运行。
第11章 残酷的末世
由于没人敢出门工作,这些信息都没有画面传回来,屏幕上是坐在家里报道的主持人。
“各位余家村的村民们,由于天气原因,大家不要出门,不要出门。”这时,村子广播里传来村长的声音,“尽量呆在家里,关好门窗,有风扇吹风扇,有空调开空调,都没有的呆在地下室,大家不要惊慌…”
广播连续播了三次。
最后村长说会把大家拉到一个红星村的微信群里,大家在群里交流,有什么消息也会在群里通知。
余家成被村长拉了进去,他又把李慧和余圆拉进了群。
余圆一进群,消息就叮叮咚咚的响个不停。
“到底怎么回事啊?”
“吓死人咯,我家对面独居的陈婆婆死在了她家院子外面,现在人都快化了。”
“大家谁家里有药啊,能不能给我送点药,我儿子被晒伤了。”
“你没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