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有遮-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幕反问:“你不跟着他?”
十二摇头:“属下的任务是保护您,以您的吩咐为主。”
他嘿嘿一笑,似乎唯恐天下不乱:“那您要是坚持,属下也不能抗命不是!”
苏幕叹息:“算了。”
十二吃惊:“啊?”
“过会自然就知道了。”
岸边的人正在效仿先贤,他们取了漆器装酒,然后将其放置在回环弯曲的水渠中。
此时,酒杯正好停在一个身着蔻梢绿澜衫的年轻男子身前。酒杯一停,周围人轰然叫好。
“这酒杯真是识趣,岳解元才高八斗,赋诗一首,必然会让此宴大为增色!”
“快快快,笔墨伺候!”
苏幕走近人群,看清了那男子的面貌。约莫十八九岁,内敛中带着点微微的羞涩。
似乎对众人的起哄有点无措,他从水渠边站起后,朝着四周连连作揖。
苏幕面露赞赏,好一个隽秀少年郎!
人群外边,被陈大人截住的夏侯遮眸色深深。
“阿遮,你看什么呢?老夫说的话你听见没,现下不是跟镇北公翻脸的时候,你怎么就忍不住呢!”
陈大人叹息:“你这孩子,真是沉不住气!跑过去把那无赖打了顿又如何,人家一状告上去,陛下肯定会治你个目无尊长的罪!别冲动,咱们来日方长。”
夏侯遮把目光收回:“确实,来日方长。”
第二十五章 婚约
解元公岳林熙的诗透彻玲珑,周围人的夸赞倒是多了几分真心。
苏幕寻了个位置,远远瞄了几眼传阅的诗句。刚夸了几句,便见几个青衣婢女匆匆走过来,然后向招待客人的杨三公子小声禀告了什么。
盘坐在水渠旁的杨三公子脸色不变,他理理袖子站起来,笑容可掬的朝周围作揖:“不知各位可看见苏幕苏公子了?”
“苏幕是谁?”
“愚弟并不识得此人。”
就在众人面面相觑的时候,苏幕越前一步:“苏某在此。”
看到他的容貌气度,那几位婢女眼神闪烁了几下。
杨三公子似乎有些些吃惊,他神色缓和了些:“现在的少年郎,可真是钟灵毓秀。”说着,他招招手示意苏幕走过去。
其他的人都颇为好奇的看着苏幕,杨三公子莞尔:“些许小事,各位继续,可不能只让岳公子独领风骚。”
主人家都发话了,其他人便默契的按下心思。
杨三公子领着苏幕避开人群,他低声道:“苏公子,烦请你去趟后园,那边有位姑娘有急事寻你。”
他神色和煦:“少年人总是多情,这也算不得什么。”
苏幕领会了话中的好意,但他却有些不解:“苏某刚入京师,不知是那位姑娘有急事会来寻我?”
杨三公子指着后园:“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他意味深长道:“顶多不过是笔风流债。”
几位青衣婢女袅袅行礼:“夫人在那边等着呢,还请苏公子去一趟。”
苏幕无不可,辞别了杨三便跟着她们朝后园走。而十二也一改常态,低着头装成胆小的小厮紧跟着。
走在路上,或许是看他神情实在无辜。一位婢女落后稍许,偷偷道:“那姑娘不知怎么进来的,拿着枚玉佩说是您送的。”
苏幕伸手去摸腰间,他素来不在意身外之物,压腰的玉佩都是顺手拿的。若是不小心遗落,他可能连知道都不知道。
心里刚升起几分隐忧,十二突然偷偷扯住他袖子,然后趁婢女们不注意,朝苏幕露出了个挤眉弄眼的鬼脸。
苏幕顿了顿,想起了夏侯遮之前的话。于是乎,他什么担忧都没了。
穿过几个院落,远远便看见好些仆从守在一处月亮门外。见到她们,有个婆子迎上前:“可算来了!”
为首的婢女弯弯腰,那婆子打量了下苏幕,眼里露出几许不屑的嘀咕道:“也就是副皮相了。”
苏幕神色泰然,那边通传的人匆匆出来:“夫人唤苏公子进去。”
外面仆从三五成群,有婢女有婆子,看样子不像是一家的。她们偷瞄着苏幕,纷纷用眼神交流着什么。
苏幕扫了一眼,抬脚进了院子。
这处院落不大,尤其是里面站着很多人后,更是显得狭隘。
苏幕一眼就看见了俞氏与苏绾,她俩站在中央,神色恭敬和身边的蓝衣夫人在说些什么。
瑟瑟深秋,这处院子竟颇有几分三堂会审的样子。
杨家大夫人王氏束手站在上首,左右则坐着好几位衣着华丽的贵妇。院子中央的地上跪着一名女子。
“苏哥哥!”地上的女子突然直起腰,狂喜的看着跨进院子的苏幕。她发丝凌乱,双眼通红,看起来颇为惹人怜爱。
她这一喊,众人都调转了视线。满院的人望见进来的少年,脸色全都变了。
……这就是那人的儿子!
坐在左边的杨夫人咔嚓折断了指甲,保养得宜的脸皮微微抽搐。坐在对面的李婵垂眼,放下了手中的团扇。
苏幕望向出声的女子,有些惊讶:“是你?”
俞氏连忙迎上前,语气里几分教训:“幕哥儿,你竟真的识得她?”
苏幕没理她,而是错开一步,朝地上的女子道:“你为何这样喊我,柳雁呢?你这是怎么回事?”
地上跪的女子,正是有过一面之缘的柳莺。
柳莺仰着头啜泣:“我,我也不想来的。可,可实在是其他地方找不到你了。”
苏幕皱眉:“在下与姑娘不过一面之缘,为何要找我?”
听了他的话,柳莺面露不可置信,她慌乱的朝前膝行几步,但随后似乎又反应过来,苍白而绝望的呢喃:“对,对,我和你只有,只有一面之缘。”
“嗤!”坐着的陈夫人嗓音尖利:“敢做不敢当,原来是个没种的!”
苏幕朝她看去,两人双目相接,陈夫人眼里全是恶意。
李婵缓声道:“不过就是些小女儿情事,认了也就罢了。小姑娘,你别怕。”她安抚的朝柳莺笑笑;“估计是苏公子误会了什么,说开了也就好了。”
柳莺感激的朝她望望,然后继续欲言又止的看着苏幕。
苏幕啼笑皆非,他捏住小拇指冷声道:“这位夫人说的对,说开了就好,不如柳小姐说说看,你这唱的到底是哪一出。”
站在前面的苏绾掏出手帕,弯腰怜惜的给柳莺擦擦脸,然后有些谴责的望着苏幕:“大哥哥,小妹原不该说,但这位姐姐为了你付出这么多,你怎么能这么无情呢?”
被苏幕下了脸的俞氏也开腔:“咱们苏家家风清正,幕哥儿别担心,若你真与这位姑娘两情相悦,老爷是不会棒打鸳鸯的。”
苏幕懒得看她们,只觉得这一切简直是浪费他的时间,于是乎干脆转身就走。
院子里的人一愣,跪在地上的柳莺急了,她连忙从怀中掏出杀手锏:“苏公子!这是你那天赠我的玉佩,难道你都不认了吗?”
始终没开腔的杨大夫人也颦眉唤道:“苏幕!”
十二拉住苏幕,在众人看不到的地方连连使眼色。苏幕瞧见后微微叹气,只能停下了脚步,勉强打起耐心。
杨大夫人扶着婢女的手,神色威严:“若是有隐情便说,这么不明不白的走了算那遭?”
苏幕淡然:“既然这里的人都已有了断定,在下说与不说,又有什么区别呢?”
陈夫人冷笑:“我看你是心虚吧!”
这时,那位站在上首的蓝衣夫人突然开口了:“你就是苏家苏幕?”
她眸色冷冷:“没想到,你竟长成个贪花好色不敬长辈之徒。”
李婵劝慰:“卫夫人何必动怒,苏公子自幼便身子不好,能平安长大已是万幸。他在老家待着这些年,没有长辈教导自然会差些,你可要体谅啊。”
蓝衣夫人凤目微凛:“我体谅他,那谁体谅姝儿?这种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怎么配得上我卫家的门楣!”
苏幕有些糊涂,他望着这位卫夫人,脑海里搜寻半响,依然没搜寻到半点信息。
看到他迷惑的样子,卫夫人嫌恶的瞪了过去:“本来这种事事关女儿家名节,但我今日拼了诰命不要,也绝不会为姝儿认下这门亲事!”
站在旁边的俞氏面露愧色,她朝卫夫人行礼:“都怪妾身,今日原想让您相看相看,没料到竟出了这等事……不过当年两家本就是口头约定,说是两厢情愿才能做亲。如今是大公子失德在先,怎么能怪您呢?”
卫夫人虽依然高傲,但神色却缓了缓:“这样最好不过,既然如此,那今日还请诸位为证,卫苏两家的亲事就此作废。”
她们你一言我一句,自顾自的就把戏给唱完了。
苏幕负手站在一边,冷静的仿佛是局外人。虽然刚得知自己有门亲事,然后同时又被取消了,但他却连眉毛都没动一下。
那边解除婚约的事尘埃落定,站在苏幕身后的十二才探头,无辜而疑惑的问柳莺:“你是说,这玉佩是我家公子赠给你吗?”他把“赠”的字眼咬的很重。
柳莺垂着眼,不堪受辱的道:“自然!”
十二装模作样的点点头,但随后立刻不解道:“可是,这枚玉佩不是我家公子的啊!”
四下一惊。
柳莺愕然的抬头,她握紧玉佩:“不可能,这明明就是他的!”那天在樊楼,她看着柳雁亲手从他身上摘下来的!
十二用力摇头:“这玉佩一看就是容德堂的,可我家公子向来只去聚宝斋!”
院子里的夫人都朝玉佩望去,她们对首饰都了如指掌,只一眼便确认了那确实是容德堂的东西。
但柳莺却没这么好的眼神,她有些慌乱,但却依然坚持:“这就是他的,是他哪天亲手给我的!”
俞氏见势不对,连忙上前打断:“算了算了,幕哥儿,这种私事还是关上门再说吧!”
苏幕还是没理她,而是专注的盯着柳莺举起的玉佩,越看,他越觉得眼熟。
那是枚碧绿的团玉,上面细细雕了数枝梅花。苏幕若有所思,十二突然一拍大腿:“啊呀!我想起来了,这不是李松李世子的玉佩吗!”
俞氏一惊:“不可能!”
地上跪着的柳莺脸一白,手里的玉佩哐当掉到地上。
李松是谁?那可是邺城里的小霸王!
但更有名的,却是镇北公李惜辞给他定的规矩,此生除了夫人,绝不允许他沾染半点女色!
这些年,有不信邪的女子想去勾引李世子,但无一例外都下场凄惨。
凄惨到什么地步呢?拿今日来说吧,若柳莺手里的玉佩真是李松的,那她只有两条路。要么,成为镇北世子夫人。要么,死。
第二十六章 混乱
后院内众人神色不定,俞氏打起精神强笑:“这种事可不能胡乱攀扯,玉佩上又没字,怎么就能确定是李世子的呢?”
苏幕嗤笑,十二抢答道:“对啊,这玉佩又没字,怎么之前就能确定是我们公子的呢?”
俞氏一窒,她眉头紧皱:“没规矩!掌嘴!”
站在她身后的嬷嬷应声上前,杨大夫人神色微动,手里的念珠转了转,但最终还是没说什么。
苏幕刚想开口,十二就在暗地里扯住了他。等那嬷嬷上前,他像条泥鳅一样左摇右晃,边晃还边喊:“杀人啦!杀人啦!”
院子里的人一惊,俞氏脸色巨变,捏着手帕厉声道:“那来的疯子!”
嬷嬷左扑右抓,十二就到处乱窜。院子里本就不大,一时间惊呼声不绝于耳。
杨大夫人站不住了,今儿她是主人,若真闹大了也是杨家面子上不好看。
“快按住他!”
杨家的几位婆子连忙应声,捋捋袖子便去抓人。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即使多了几人,十二却依然上蹿下跳,滑不溜丢。
苏幕退开一段距离,抱着臂冷眼旁观。
看着面前鸡飞狗跳的闹剧,杨大夫人心口狂跳,她气的直抖:“苏幕你还不给我喊住他!”
她身边的女子连连在她胸口顺气,还低声的安慰着什么。
看着这个庄严端重,四十左右的贵妇人,苏幕的眼神毫无波动。
他知道,这是小苏幕的大舅母,杨家的大房夫人夏氏。看样子,这位已经知道他是谁了。
赖嬷嬷曾经感叹过,若是杨婉兮的大哥杨孟还活着,那小苏幕一定不会被冷落在姑苏。因为这杨家,最宠爱杨婉兮的便是他。
可惜天妒英才,杨孟十九岁那年便因病去世,那时候他刚与夏氏完婚,连个孩子都没留下来。
苏幕望向夏氏身边梳着妇人髻的女子,这位,应该就是大房长媳小夏氏了。
是的,大房长媳。在杨孟去世后,杨老夫人不想他那一房绝后,因此便做了个决定,让二儿子杨尚娶了大嫂,兼祧两房。
刚得知时,苏幕颇为咂舌。
也就是说,这任安郡王杨尚,他有两位正室。一位是结发夫妻的刘氏,另一位则是曾经的大嫂夏氏。
目前两房各有一子,大房的比二房要小一年,但他却已经娶了妻。
二房的杨璟原也议了亲,但不知怎的却没了下文,到了现在都还未成家。
隔着乱糟糟的人群看着那些光鲜亮丽的夫人,苏幕在心里嗤笑,这京里各家,估计也就门外的石狮子还算干净了。
夏氏见苏幕对她的话置若罔闻,顿时被气了个倒仰。这人竟然连她的面子也不给,到底知不知道苏家靠不住,他以后得靠谁啊!
十二在五六个嬷嬷的围攻下闹了半天,突然哧溜一下,抱着墙边的银杏树就蹿了上去。
那颗银杏树也没多大,约莫大腿粗细。十二一路爬到树梢,攀在细细的枝丫上连哭带喊:“逼死人啦!冤枉啊!”
少年的声音本就尖利,他又是扯着嗓子在那喊,底下的夏氏目眦欲裂,戴着祖母绿玉戒的手颤抖着指着他:“快!给我拉下来!”
婆子们得令,原本有些束手缩脚的动作立刻大了起来。几人干脆抱着银杏树死命摇,细细的枝头上,十四五岁的少年惊恐的抱着枝条,在摆动中摇摇欲坠。
看到这么惊险的场景,院子里胆小的忍不住惊呼,有些干脆闭上了眼不敢去看。
虽然知道十二武功不错,但苏幕还是忍不住担心。他快走几步,怒斥那些晃树的婆子:“你们要闹出人命吗!”
捂着胸口靠着儿媳的夏氏怒斥:“敢在杨家故意闹事,他死也不足惜!”
“谁死也不足惜啊?”
威严的男声难掩怒气,一个穿着鸦青常服的中年男子从月亮门跨进,他双目炯炯,白净面皮,气势威严。在他身后跟着的几个人里,苏幕看见了夏侯遮。
夏氏一惊,失声道:“老爷!”
扶着她的女子也连忙弯腰行礼。
杨尚没理她们,而是朝身边人吩咐:“快把那小哥救下来!”
他面色和蔼的仰头朝十二喊:“莫怕,有什么先下来再说!”
两位侍卫样的人左右飞身上前,小心把十二架了下来。
夏氏扶着儿媳连忙上前:“老爷,这小子歪缠,他是……”
话还未说完,夏侯遮上前一步,俊美的脸上表情不虞:“看来大夫人对我夏侯府的人意见很大啊。”
夏氏瞪大眼,她吃惊道:“这不是苏……家的下人吗?”
被架下来的十二眼泪汪汪的扑到夏侯遮脚下:“主子,小的不是故意惹事的!实在是这些人胡乱冤枉苏公子啊!”
事态发展的太快,院子里的人还没反应过来。不过还好这里除了苏绾都是夫人,与杨尚几人打了照面也无所谓。
趁着这会,俞氏藏在人群后狠狠掐了魂不守舍的柳莺一把:“放聪明点!”
柳莺猛一啰嗦,慌乱了几下后咬咬牙,随手拨乱了头发便掩着面大声哭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