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农女好种田 >

第96章

重生农女好种田-第96章

小说: 重生农女好种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
  已经有人把灌肠机送给‘亲属’了,宁宴心里有些堵塞的慌。
  这种事儿不好管。
  但是也不能让人随便就把灌肠机送人,还得拿出一个对策来。
  当然把灌肠机当人情送的人,宁宴也记下来了,并且决定以后有什么事情就不把这些人考虑在内了。
  考虑什么?
  还觉得自己被坑的不够?
  宁宴不讨厌聪明人,也不厌恶愚笨的人。
  但是,对那种自以为聪明人就不太喜欢了。
  那种人,就以为世界上只有他自己聪明了,把别人都当成傻子对待。
  ……
  呵呵,其实根本不知道他自己才是最蠢的。
  在心里鄙视一下那些自作聪明的人,宁宴交了入城的钱之后,就去了张铁柱的铺子。
  选了一条铁打造的链条,买下来之后,对上张铁柱欲说还休的表情。
  这是搞什么?
  有什么就直接说啊。
  流出这种表情是做什么。
  宁宴走到院子看见黄婶子拿着针线一脸郁闷的纳着鞋底。
  “怎么了,活像有人欠钱一般?”
  “宁丫头你可来了,这都一个多月了,你再不来,我都要以为这些东西你都不要了。”
  “那怎么可能,村子里有些忙。”
  “确实忙,我现在都想回去了,听说咱村子现在在县城都出了名,好多待嫁的大姑娘都想嫁到咱们儿村去。”
  “哦?有这回事儿?”为了满足黄婶子诉说的心情,宁宴侧着耳朵听着。
  “可不是,那做香肠的法子,可不是好些人都眼红吗?这都快过年了,咱们村里都没有冻死一个人,也就够他们眼馋的。”
  “是吗?”
  “当然了,若不是手里还有这些缝缝补补的活儿,我也回去做香肠了。”说道香肠,黄婶子还伸出舌头舔舔嘴唇。
  这几天她也回过村子。
  跟村里人换了几根香肠。
  最近的香肠似乎越来越好吃了,据说村里里已经有人开始做腊肠了。
  也不知道腊肠跟香肠味道是不是一样。
  若不是为了照顾木氏,她也不会推道烧烤铺子的生意,那样的话儿,每天都能吃香的喝辣的。
  日子过得美滋滋的。
  侧眼看一眼木氏,黄婶子眼里带着浓浓的嫌弃。
  若是当日儿子娶得是宁宴,现在家里不仅有了铺子,还有香肠买卖,总觉得自己亏了。
  偶尔对上儿子怔怔的表情,黄婶子心里怎么一个后悔了的。
  不过,木氏都已经有了孩子。
  她们家也不兴什么休妻,只能认命了。
  只是,偶尔还是会念叨几句。
  木氏这会儿也不把黄婶子的念叨当一回事,只要她肚子里是个儿子,她在这里家里就立稳了。
  谁也不能越过去。给宁宴端上一碗红糖水,木氏就继续做一些轻松的事情。
  剪刀什么的黄婶子是不会让她碰触的。
  大肚子的妇人还是很有些讲究的。
  “宁丫头,你说这腊肠的活儿能在县城做吗?”黄婶子墨迹一会儿终于说了出来。
  宁宴笑了笑:“在村子里就能坐。”
  至于县城,也不是不能,只是宁宴对于拿来主义到底有些烦了。
  就算交情不错,黄婶子把新的锻造法已经朝廷的奖励昧下来的一刻,交情就已经用的差不多了。
  现在?
  不过是面子上的情分。
  这种事情宁宴是不会答应的,乐于助人可不是代表傻乎乎的,完全不在意自己,从而滋生别人的野心。
  见宁宴不说话。
  黄婶子嘿嘿笑了一声:“木氏你个闷头葫芦,带着你宁姐姐把屋里做好的衣服数一下。”
  “哦哦。宁宴你过来吧。”
  “……”宁宴跟过去一件一件的看着,刚开始衣服都还可以,检查检查就发现偷工减料的地方。
  占便宜似乎是大多人心性。
  也是小民思想,宁宴对这种心理并不是很喜欢。


第228章 底气
  拿着衣服找到黄婶子:“这样的可不成,婶子如果你做不动的,我就换人,可不能因为做衣服把您给累到了。”
  “不累不累,这衣服肯定是木氏做的,我教训一下她,以后不用她帮忙了。”
  黄婶子说话的时候老脸都不带红一下的。
  说完之后瞪了一眼木氏:“杵在这里干什么,赶紧儿再去端一碗糖水来。”
  木氏心里不爽,不过也不会在这个时候给黄氏拆台。
  毕竟,黄氏挣的钱最后还不是落在她的手里。
  磨磨唧唧走回屋子,再次出来的时候端着一碗糖水,宁宴结果糖水也没有喝,随意放在院子里的石头凳子上。
  继续清点衣服。
  最后跟黄婶子结账的时候说道:“下个月少做一点儿,做的多了我也收不了那么多,速度放慢点儿,别太着急了。”
  宁宴说完,把钱给了黄氏,扛着两大包袱的衣服鞋袜走出院子。
  黄婶子瞅着手里的银子,脸上的笑越来越深。
  至于少做一点儿,那是不可能的。
  现在有钱赚那就得可劲儿的做。
  等以后没有这生意了,可就做不下去了,这么想着带着银子往布庄走去,这次黄婶子没有敢继续要次品。
  全是质量很好的麻布。
  回家之后继续忙活起来。
  累了就让木氏捏捏肩。
  沟子湾现在好过了,好学外村姑娘都瞅着他们村子里没成家的汉子。
  黄婶子在木氏面前也有底气了。
  只要木氏敢开口顶她,黄婶子就敢说一些休妻另娶的话。
  虽然不管黄婶子还是木氏都知道不可能休妻,但是不妨碍说一下。
  木氏心底是害怕的,毕竟孩子还没有生出来。
  只要生下来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她都有底气。
  摸着肚子,把石凳子上的碗端到灶房,再次惹上一热咕咚咕咚吧唧吧唧,自己就把糖水鸡蛋给解决了。
  吃完之后还嫌弃宁宴一次。
  这么好吃的鸡蛋都不吃,端什么端。
  抹抹嘴往外头走去,用碗里剩下的糖水又兑了一些热水,往前面铺子端过去。
  “娘,我把糖水鸡蛋热了一下,给铁柱送过去了。”
  “去吧去吧。”
  黄氏说话的功夫连个脑袋都没有抬起。
  继续拿着针线纳鞋底。
  至于铁柱,吸溜着水里甜滋滋的味道,脸上露出笑来。
  “糖水真甜。”
  “可不是,别人家哪儿能天天吃这个,还是相公你能干,挣下家业来。”
  “还是媳妇儿你贤惠。”
  “……”拉风箱的男孩胃里有些不舒服。
  铁柱哥时不时来这么几句,呕死人了都。
  还有新嫂子,看起来也好奇怪,以后长大了,他可不要娶这样的女人。
  在心里嘀咕几句,男孩就开始继续拉风箱了。
  ,
  。
  宁宴扛着两大包东西走到宁记,看到里面忙活的乐二,个头不大脸也稚嫩的很,还不到抽条的少年,已经能够扛起一个铺子。
  很厉害了。
  把乐二叫出来宁宴就直接把贾婆子的问题问了出来。
  乐二脸上闪过愕然:“宁城在哪里?”
  “南边,很远,冬天也不会下雪的地方,去了之后,最少要在那个地方呆上三年。”宁宴把乐二的疑问一股恼都说了出来。
  至于最后的决定还是看乐二的。
  见乐二纠结的额头都扭了起来,宁宴又说道:“你也别急,这会儿不要求你给出答案。”
  宁宴说完,拍了拍乐二的肩膀,在街上买了几串糖葫芦,扛着自己的包裹往村里走去。
  一路上净是香味,有鸭脖卤味猪肘子的香味,还有点心干果尤其是糖炒板栗的味道。
  闻着这些熟悉的味道,感觉着时代的变迁。
  行人算不的多,但是开门做生意的却不少。
  冬天正好是最难过的季节,若是再不做买卖,岂不是要吃老底儿了。
  宁宴看上什么就买点儿什么。
  出城门的时候,除了肩膀上扛着的两个包袱,腰上也挂着不少吃的。
  虽然自家日子好过了。
  但是零嘴这个东西吧,从来也不会有人嫌多。
  吃零食就是一种时尚。
  这么一想,宁宴就有些想念去往京城的吴幼娘。
  吴幼娘是个厉害的女性,年纪不大,只是凭借她的叙述就能做出类似蛋糕,蛋挞的东西。
  如果吴幼娘现在还在,说不准连辣条都能做出来。
  现在大棚技术越来越熟练,虽然辣椒把整个沟子湾都种上也不多,但是呢……
  自家用的话肯定是够的。
  做一些辣条,不管是叫卖还是自家吃都是一件享受的事情。
  自家做的卫生环保,不会发生吃出塑料之类的事情。
  只可惜。
  哎……
  宁宴一边儿叹气一边儿往村子走。
  回到村子,天都已经黑了,冬天天黑的就是早,日短夜长,还没有干一些什么呢,一天就过去了。
  走到山脚小径上,就看见自家门口戳着一个木桩子,走进之后才确定,什么鬼的木桩子,这是她儿子呐。
  那身上的糖葫芦拿出来,递给宁有余一根:“轻点啃,没祛核,别把牙齿硌到了。”
  “知道了。”
  宁有余的声音在院子里回荡起来,宁宴把大包袱放在杂物房间里。
  准备明儿就把山民接下来,大棚里的棉花苗苗都要被草吃了。
  不抓紧时间是不成的。
  总不能让刘二黑跟钱氏钱老爹一起日夜不停的干活儿啊!
  贾婆子看见宁宴,眼里带着期待。
  宁宴摇摇头,贾婆子脸上闪过慌乱。
  可不能让贾婆子误会了,宁宴赶紧说道:“我让他思考一下,毕竟这一去就是三四年,跟往年同甘共苦的人好些日子见不到,可不得好好想想。”
  “也是啊,是得好好想想。”
  贾婆子脸上露出笑容。
  年纪大了,就害怕寂寞,有个人陪着总是好的。
  见贾婆子脸上重新露出笑容,宁宴才稍稍松了一口气。
  休息一日。
  次日宁宴再次坐着雪橇往山上去。
  山民盯着大黄狗看了好会儿,若不是因为狗子身后还拉着雪橇,估计早就被山民拉倒没人的地方炖着吃了。
  若是说美味,长着腿跑的除了那些珍奇的,就属兔子跟狗肉了。
  狗肉这东西用大锅炖着,放些笋子、香菇、豆腐香菜的配菜,带着小炉子一起上桌。
  山民只是盯着大黄狗就能脑补出一桌的美食。
  大黄狗涩涩发抖。身上披着一层一层毛发能够挡住冬天的寒冷却隔绝不了这些人的恶意。


第229章 雪橇
  宁宴从里面出来的时候,就看见大黄狗差点晕倒地上的样子。
  想坐着雪橇回去,但是……大黄狗双股战战,小腿发软,一副快死了,不能走路的样子,能怎么办。
  狗子是村长家里的,就算狗子不能走路,也得把狗带回去,宁宴把大黄狗放在了雪橇车上。
  自己拉着绳子往山下走去。
  身后头还跟着二十多个山民。
  有男有女的。
  脚上还穿着草鞋,宁宴不忍继续看下去,之前那一批山民去西北的时候,她还给那些人不少的钱。
  就这,山民的日子也苦到这种地步。
  拉着黄狗走到一半,宁宴先把这些山民留在半山腰的木屋里,木屋里放着成套的衣服还有鞋子。
  “你们先去烧点水洗洗澡,头发也好好洗洗,洗干净换上衣服,进村子才不会被人盯着。”
  其实宁宴主要是为了搞一下这些人身上的卫生。
  一会儿走到山脚,她就会把人直接带到大棚那边儿。这会儿大棚要比外面暖和的多。
  虽然说有些潮湿,但是沟子湾地处位置的原因,只要不长时间住在潮湿的地方,对身体的伤害也没有那么大。
  十几号人,排队洗澡,洗好澡就已经晚上了。
  这个功夫,宁宴已经把村长家的大黄还回去了,狗子可能被吓到了,见了生人也不叫。
  她从村长家离开的时候,村长的眼神别说多怪异的,搞不好还以为她把狗子怎么了。
  不会叫的狗,最后的下场可能变成一锅肉。
  还好村长家也不是那种吃不到肉的,大黄狗可以多活些日子。
  再上山的时候还背着几壶热水,一包袱大白馒头。
  都是徐氏蒸的。
  个头足够大,还乱的很,热水里放了一些糖,到了半山腰馒头还是热乎的。
  至于热水,喝起来也正好。
  女人都已经洗好澡了。
  木屋里拉起一个帘子,男人门站成一排在后头洗澡。
  一个人负责在角落烧水。
  宁宴先把馒头分给几个女人:“饿了没,吃一点儿?”
  对于山民来说,宁宴问的话都是一些没用的,可不是饿了,从没有吃饱过。
  盯着馒头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比乞丐也就好上那么一点儿,宁宴叹口气,一人给了两个馒头。
  “谢,谢谢宁娘子。”零零碎碎感谢的话,从这些人嘴里说了出来。
  宁宴再次叹了一口气。
  等后头的男人洗好澡,宁宴把剩下的馒头分了一下。
  几个男人吃起来更是狼吞虎咽的。
  宁宴这次没有叹气,深深吸了一口气。
  等这些人把头发绞干了,就把人带到大棚里。
  一个大棚住两个人。
  里面放着竹床被褥。
  “你们先将就着睡吧,明儿早上会有人过来送饭,并且教你们处理大棚的事情。”
  宁宴交代一声就离开了原地。
  山民门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随后看向棚子里比小腿矮上一半的苗苗。
  虽然不知道这是什么苗苗。
  但是,现在是冬天!
  冬天啊!
  冬天除了山上的竹子跟松柏,还没有绿色的东西呢。
  宁娘子真的是人吗?
  山民们凑在一起开始讨论这个话题。
  年纪大一些满脸风霜的人,摇摇头:“肯定是人,有影子的,都去睡吧,明儿该得给宁娘子干活,若是睡不好干活儿不仔细,会被退到山上,换人过来的。”
  摸一下床上的被褥,感受一下大棚里的温度。
  走是不是能走的,这辈子都要住在大棚里了,赶紧睡赶紧睡。
  大不了把挣来的月钱全都给家里,让他们改善一下生活,反正下来了就不想上去了。
  吃过白馒头,再摸一下被褥,谁还想上山住在漏风的木头房子里啊!
  山民门早早的就休息了。
  次日村里的公鸡打鸣声响起,山民就睁开眼睛,把小竹床上的被褥叠好。
  就又围在一起研究起地上的苗苗来。
  过了半个时辰左右,就有一个妇人背着背篓走到大棚这里。
  把背篓里的东西拿出来,有馒头咸菜还有带着红色片片的肉,以及竹筒。
  “竹筒里面是煮好的粥,一人一根竹筒,馒头女人一人两个,男人三个,小咸菜一起吃,没筷子就出去在外头树上折下几根棍子,还有这些肉有些辣,你们少吃一点儿。”
  徐氏话说完,山民就开始动作起来。
  排队领到吃的,就三三两两的围到一起。
  捏着馒头一脸满足。
  山民吃东西快的很,吃完之后看向钱氏:“大妹子,俺们需要干些什么。”
  “休息一刻钟再开始干活。”徐氏说着,又把背篓收好,同时打了一个呵欠。
  这些馒头是她早上醒来早早蒸在锅里的。
  昨晚上正睡着,宁妹子就敲门说已经找好帮工了。还让她早上准备吃食。
  没睡好,要补觉。
  等自家老爹或者刘二黑过来之后,有人指导这些山民干活了,她就可以回去补觉了。
  睡上一觉中午继续做饭。
  沟子湾距离大棚比较近,先来的是刘二黑。
  刘二黑瞧见大棚里站了不少人,心里的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