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农女好种田 >

第93章

重生农女好种田-第93章

小说: 重生农女好种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是这个人勾搭了宁婉儿那个蠢货,又不负责,搞得宁婉儿被杨瘸子那等混子弄到家里。
  这个人可不能接近了。
  “你来找小姑?她已经嫁人了,就是杨瘸子……”宁欢儿不仅把宁婉儿的消息跟白主簿说了,还给白主簿指了路。
  白主簿这番更是心动了。
  雪中的少女这么心善,问什么说什么,温柔的很,他所接触过的女人中还没有这种性格的。
  “那,在下先谢过姑娘,此乃谢礼,忘姑娘能够收下。”
  白主簿从身上摸出两只小银鱼。
  宁欢儿没有拒绝,这是该得的。
  拿了银鱼就往家里跑去。
  从男人手里拿到的东西,宁欢儿是不可能留在手里的。
  不然……
  一个不小心就会传出私相授受的名头,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眼瞅着就到了出家的年纪,可不能跟宁婉儿一样,在这关键时候搞出事情。
  拿着银鱼让小李氏看了一眼。
  宁欢儿就往大李氏的房间走去。
  把事情说了一下,不过……
  宁欢儿还是改了一下措辞,比如没有说出宁婉儿的大名,只是说了一下有人问路,赏了两只银鱼。
  “还是欢儿比较有出息,你放心,奶肯定在县城给你找个好人家。”
  “姑姑,我觉得上次跟着三叔一起来的冯夫子就挺好的。”
  小李氏冷不丁说了一声。
  宁欢儿猛地回头,瞪了一眼小李氏。
  那个冯夫子比谦辞堂哥大上七八岁,就这还是一个秀才,据说家里还有两个孩子,原配妻子早就死了,嫁给这样的人能有好日子过吗?
  宁欢儿是不愿意的,小李氏立马闭上嘴。
  大李氏也不乐意。
  家里就剩宁欢儿一个金饽饽了,可不得找个有钱人家嫁了。
  就冯夫子那条件,虽然在书院教书,只是教书能存多少钱。
  也就将将能够维持一家生活而已,这样的人家肯定是不成的。
  “你怀着孩子就不要掺和这些事情了,我会好好照看欢儿的。”大李氏直接驳回了小李氏的话。
  小李氏瘪瘪嘴,到底没有说出其他的话。
  虽然在她看来,那个冯夫子确实挺好的。
  虽然冯夫子的发妻已经去世了,但是,她找人打问过,冯夫子可没有去过腌渍的地方。
  平日里出去教书就是在家里照看孩子。
  这样的人,有了家室也不会被外面的贱蹄子勾搭去了。
  没有原配的名头,但是日子舒心啊!
  至于冯夫子的老娘,都恁大年纪了,稍稍收拾一下就不敢搞要幺蛾子。
  闺女跟婆婆都不乐意就当她没说。
  小李氏委屈巴巴的离开了堂屋。
  大李氏拉着宁欢儿的手,说了好一会儿话。
  “对了,你哥什么时候回来?”
  “大哥前几天递了消息,说这会儿年前生意比较忙,回来估计得年头上了。”
  “嗯,催着点儿,一年头都不着家,说出去别人还以为你个入赘了。”
  “可没那回事,这是谁传出去的,孙女找她算账去。”
  “你,还是算了。”大李氏瞥宁欢儿一眼。
  不是她看不起这个孙女,只是不管怎么看,宁欢儿也不像那种能动手的人。
  对什么都冷冷淡淡的,今儿能说出这种话,已经够不容易的了。
  宁欢儿也没有在这个问题继续下去。
  跟着大李氏说了一会儿话,就回到房间去了。
  关上门,打开窗户,坐在光线比较好的地方,拿起针线,继续忙活起来。
  另一边儿,白主簿按着宁欢儿说的走到杨二瘸子家里。
  杨二瘸子比较穷,家里连个大门都没有。
  白主簿走进院子的一瞬间,就听见房间传来喘息声。
  ……
  白主簿脸色有些不好看。
  靠近房间,站在门前,透过门缝往里看去,两具赤果的身体叠在一起。
  一个白花花,一个黝黑黝黑的。
  黝黑的屁股就跟捣锤一样快速动作着。
  宁婉儿喘息声里带着哭泣。
  “死瘸子你慢着点,压着我肚子咱们儿子就没了。”
  “慢不了,这会儿谁能慢了。”
  “你慢点儿,我受不住。”
  “好好好,慢点儿慢点儿。”
  “……”
  白主簿脸色越来越白。
  原本还打算跟宁婉儿重归于好,现在看来,算了吧。
  他可没有兴趣给别人养儿子,反正……宁家还有一个宁欢儿不是,把宁欢儿弄到家里,他照样可是跟宁宴沾亲带故。
  白主簿在谁也没有惊动的时候,离开了沟子湾。
  回到县城白府,就听见白嬷嬷说二太太身体不好了。
  白主簿皱起没有。
  这病的真是……
  想到之前二太太的国色天香,白主簿跟在白嬷嬷身后。
  走到正院,远远就听见里面的哭泣声。
  白主簿心里咯噔一声,难不成二太太真的不好了?


第221章 二太太病重
  他现在是有心纳妾,但是,这并还不意味着想让二太太死。
  走到卧房,一种霉烂味道往鼻子里灌。
  赶紧加快几步,走进去看见县城的胡大夫皱着眉头把脉。
  “可是看出什么问题。”白主簿仓皇开口。
  “老夫能力有限,主簿大人还是另请高明吧!”
  胡大夫这话,不就是没的治了吗?白主簿脸色越来越黑。
  这会儿白家可不能出事啊,如果二太太现在没了,他后脚就纳妾,那别人要怎么看他呢。
  二太太现在可不能玩完。
  白主簿焦急的来回跺脚。
  这姿态在胡大夫看来就是太过关爱二太太。,
  于是主动说道:“听说在沟子湾有个大夫水平不错,如果能把人请来,可能还有些希望。”
  “沟子湾?”
  怎么又是沟子湾。
  最近他可没少听说,县尊大人日日往沟子湾跑,宁宴也是沟子湾的。
  ……
  这沟子湾的风水那么好吗?
  白主簿这会儿已经开始琢磨要不要在沟子湾买上一块地,这样的话,他的运道也能改改。
  这个倒是可以有。
  不够目前的情况还是打听一下沟子湾的大夫。
  “胡大夫,您所说的大夫姓甚名谁,住在哪里,某这就去请人。”
  “这倒是不清楚,大人可以去了沟子湾之后再询问一下。”
  “好吧!”
  刚从沟子湾回来的白主簿又坐上了去沟子湾的马车。
  马车在路上急速奔驰。
  也幸好车把式的手艺比较好,不然,这样的天在路上跑起来,肯定是极为危险的。
  安全到达沟子湾。
  白主簿又去宁家晃悠了。
  只可惜这次没有看见宁欢儿,又不能站在门口喊人,时间也着急。
  白主簿离开了老宁家。
  在村子里走了一圈。
  看见一个风姿绰约的妇人。
  妇人身上穿着白色缎子绣兰花的裙子,上面套着不薄不厚的夹袄,头面选的也极为精巧。
  玉簪两只,粉面镶着珍珠的绢花一朵。
  这样的妇人放在京城也不会被淹没,沟子湾到底是怎么了?白主簿更是坚定了买地的想法。
  “这位夫人,请问本村医术高明的大夫住在哪里?”
  “那边。”徐氏随口指了一下薛先生住处的方向,对白主簿这个人不怎么感兴趣,指了路就往家里走去。
  当然……其中也有徐氏不认识白主簿的原因。
  如果认识了,也就不会是这么一副姿态了。
  “你刚才跟谁说话呢?”宁宴听见外面的动静,对着徐氏问了一声。
  徐氏摇摇头:“来了一个外地人,刚刚在问路。”
  “外地人?”
  “可不是,应该是家里有病人,问我薛先生住在哪里。”
  “哦。”宁宴点点头,虽然感觉外面说话的人声音很熟悉。
  不过,没有想起来是谁。
  想来应该是不怎么重要的人,如果是重要的人,她应该能够听出声音来。
  宁宴继续手里的动作。
  白主簿则是顺利的找到了薛先生家的宅院。
  当然也看见薛先生院子旁侧那个建筑极为雅致的院子。
  “……”
  这里真的是一个村子吗?白主簿有些迷糊。
  沟子湾这个村子是在是太奇怪了,有一个妇人气度跟普通人完全不一样。
  有一个宁宴这样会挣钱的人。
  还有一个医术高明的人,他以为这样就算完了,现在发现,可远远不够。
  这会儿眼前又出现一个江南风光的宅院。
  虽然心里很好奇院子里住着的是什么人,但是这会儿还有急事。
  白主簿收回视线,看向薛先生院子的大门。
  朱红色,门环上还带着虎头。
  敲了两下,就从里面走出来一个小童。
  “干什么的……”阿木瞅了几眼白主簿,发现是个不认识的。
  于是态度也算不的多好。
  他正偷看先生做实验。
  对……
  那稀奇古怪的东西就是实验。
  正看着入迷,就有人敲门,气成河豚。
  白主簿拱拱手:“小兄弟……”
  “我不是你兄弟,别拉关系。”
  “……”白主簿脸都黑了。
  如果家里病了的不是二太太,他肯定会甩袖子离开。
  简直了,就没有见过态度这么差劲的小孩,好说歹说,小孩儿才带着他往院子里走去。
  跟着薛先生谈了好一会儿,签订了数条不平等条约,白主簿才把薛先生请到县城。
  只要是病,还没有薛先生看不好的。
  就算陆含章脑子的病,薛先生都想试一试,更别说白二太太的心病了。
  药到病除什么的,按在薛先生身上一点儿问题也没有。
  当然这是后话,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这点儿根据还是有的。
  白主簿前脚把薛先生带回家里,后脚就县衙就来人让他去县衙。
  从县衙回来,白主簿脸色有些难看。
  大人竟然派遣他去南边……
  一去就是三个月,回来之后,也不知道会不会耽搁了他的事情。
  交代管家去沟子湾买地,白主簿就开始收拾行李。
  ,
  。
  白主簿这边儿日子不好过,宁宴这边儿倒是舒坦的很。
  乐老大的身体终于好了。
  吴幼娘将宁记铺子大小事情都教给了乐二,收拾一下行李,就往沟子湾走来。
  大娘子说过,去京城之前得安抚好贾嬷嬷。
  其实,贾嬷嬷最希望她去京城了,安抚这东西根本不存在的。
  说到底就是大娘子心善,吴幼娘走到小院里。
  只是住了两天就发现徐氏看她的眼神有些不对,以往徐氏是不会用这种视线盯着她的,似乎有些可惜有些失望。
  她有做什么让徐氏失望的事情吗?
  吴幼娘没忍住,找到贾婆子说了一下。
  贾婆子眼里充满笑意。
  “没事的,她那是跟她自己过不去,你不用管她。”
  “哦。”吴幼娘点点头。
  确定这件事跟她没有关系,吴幼娘心情松懈了很多。
  在小院呆了四五天,趁着天气放晴,吴幼娘带着兰香还有阿旺一起往京城走去。
  阿旺对她有意,她自然是能够看出来的。若是阿旺能够入赘,她倒是没有什么意见。
  但是如果阿旺不入赘的话,那就没有什么意思了。
  吴幼娘的离开,并没有给宁记造成什么影响,就连烧烤铺子都没有任何问题。
  阿哑跟富贵两个人忙不过来,但是有城隍庙那些勤奋的人。
  挑挑选选,富贵把乐十四带到了烧烤铺子。
  乐十四也是一个机灵的人。
  更何况,厨房杀手这样的人并不多,乐十四在铺子里还能兼职烧烤。
  只会让铺子里生意越来越轻松。


第222章 周小栓的亲事
  大棚的菜里面比一天高。
  看着棉花苗苗长开,最开心的不是宁宴,而是跟着宁宴一起过来的杨太傅。
  杨太傅可是穿过宁宴送来的一身棉衣的。
  如果棉花这东西真的这么有用,那大宣朝的日子要好上很多,冬天么,除了富贵人家能够穿上蚕丝衣服,盖着蚕丝被子,大多数穷苦的人都处于抗寒靠撑的层次
  。
  若是日后每家都能种上一幕棉花,收获的棉花就能够一家人平安过冬了。
  人活着为了什么?当然是吃饱喝足了穿暖和了。
  吃饱正事儿得慢慢来,有了大棚这东西,每年种出来的粮食最少也得多出来一成,加上棉花……
  日子总会越来越好的。
  只是,杨太傅又郁闷了,也不知道他还能不能活到那个时候。
  若是能够亲眼看见盛世的到来就好了。
  不行,以后去薛老头那边儿得勤快点儿,有病就吃药,要撑到盛世到来。
  有了大棚,吃饱,穿暖,似乎已经不远了。
  “宁丫头,好好干。”交代一声,杨太傅就离开了大棚。
  宁宴盯着杨太傅的背影,最后叹了一口气,她……还不如杨太傅想的深远。
  这边大棚的棉花越来越好,县城的韩子期开始嘀咕了。
  话说,他写的折子已经送到京城半个月了,怎么就一点儿花儿都没有冒出来。
  难不成折子在那个关卡被扣了下来?
  韩子期又开始写折子里。他就不信了,若是等不来回复,那还继续写,大棚啊,这可是好东西。
  皇上看见韩子期的折子已经是第三天了。
  瞅着跟之前一模一样的字迹,皇上还能说什么,直接大比一挥:卿只需治理好治下即可,大棚之事自有人监督。
  ……
  韩子期收到皇上退回来的折子,脸都气肿了。
  谁把他的功劳给贪走了?
  有人从京城过来了?
  到底谁来简单,气成河豚。
  他怎么没有看见有监督的人,韩子期心里委屈。
  钦差没有等来,宁宴也没有搞定,这样的日子还能过么。
  下药下药,下药纳妾升官发财。
  下药也得找个合适的时机,如果现在直接找人给宁宴下药,被抓着的可能更大。
  得找个热闹的时候。
  只是什么时候才会热闹呢?
  这就只能暗中观察了。
  说不准一个不经意的时候 就有机会了。
  韩子期虽然着急,但是也知道这种事情着急不来,越是这种时候越得压抑着。
  不然,就得功亏一篑。
  ,
  。
  沟子湾的生活越发好了。
  不光是白主簿跟韩子期看了出来,就是隔壁村子的村民都看了出来。
  刘奶奶的腿差点儿跑断了。
  这会儿啊,好些个外村的女人想要嫁过来。
  不光这样,就连外村的男人都想入赘沟子湾。
  当然有这种想法的都是一些懒汉。
  不然好生生的男人,谁愿意被戳脊梁骨。
  刘奶奶走到周大海家里,看见周小栓就使劲儿摇头。
  周小栓怎是个好小子,怎么就偏偏瞎了眼看上吴梅。
  吴梅那丫头,整日的看起来端端正正,但是呢?如果真的是个好的,吴怀山能跟钱氏和离。
  瞅瞅钱氏的日子,那是越来越好而吴家呢,吴怀山最近也不打猎了。
  虽然也在做香肠,但是一个男人手艺肯定粗糙了些。
  每次姜泓过来收香肠的时候,吴怀山做起来的价格都是最低,这也不算啥,好过难过日子都得过,但是吴梅那丫头身上的衣服都是新的。
  家里什么情况吴梅不知道吗?
  还这么磋磨吴怀山,怎么看都不是一个能好好过日子的。
  村里现在还有些谣言,说宁丫头看上吴怀山了,这一听就知道是吴梅放出来的消息。
  宁丫头日子这么好,比村长家里的日子都好,还能看上吴怀山,眼睛又不瞎。
  若不是前些年吴怀山打猎存了些钱,就吴家这种挣钱花钱出入,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