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农女好种田-第2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孔媚娘将心里所想压了下去,说道:“今儿宁谦溢从县城回来了,他说……”
孔媚娘将宁谦溢的一番话,一字不落的说了出来。
宁宴听罢,轻轻挑眉……
心里呢,也不是很在意。
孔媚娘说的那些人应该就是白县令嘴里的上边的人……
啧……
州府那边的管家到了通县都能作威作福了。
通县还是没有立起来呀!
按理说,今年的雪灾,尤其是通县这边受灾最轻,白县令应该是最有底气的人。
现在连别的地方的管事儿都害怕,这个样子,不是明摆着再说,我好欺负快来欺负我呀!
若是没有人上来踩几脚。
她直播跳悬崖!
“嗯,知道了。”
宁宴相信,宁谦辞可以处理这些小事的。
孔媚娘继续留着也没有什么意思,就往堂屋走去。
堂屋里,宁欢儿还在跟徐氏说话。
两人脸上都带着笑。
孔媚娘看的嘴角直抽抽。
宁欢儿跟小李氏都没有这么亲厚过。该说什么好呢。
“时间不早了,得回去了,家里那些那人都等着吃饭呢。”
孔媚娘轻轻开口,提醒一声。
宁欢儿猛地想起来,她来这里是为了跟宁谦辞叙旧的,怎么就跟徐氏说了起来。
还说了好久的话。这简直……
第455章 能耐
“哦哦,回去了。”瞧见孔媚娘眼里的不赞同。
叙旧是不可能叙旧了。
宁欢儿跟徐氏道别一声,就要离开。
然而……
徐氏也跟着走了出去,将宁欢儿送到门前还从手腕上褪下来一个镯子:“这镯子颜色通透,适合你们年轻人,戴着吧。”
“这……”
只是看镯子的颜色就知道价值不菲。
宁欢儿开口就要拒绝。
然而……徐氏送出去的东西又怎么会让人拒绝:“你拿着就好,若不是你堂哥不争气,到现在都没有娶上媳妇儿,我也不会把镯子留给你。”
“……”
孔媚娘是真的听不下去了。
明明,宁村长才是徐氏的女儿。
有什么贵重的东西,不应该先给女儿的吗?
“徐夫人,这东西欢儿确实不能要,毕竟您还有一个女儿,这么做不是让欢儿没法子做人了,破坏别人母女关系的名声,我们欢儿是担不起的。
还有就是……
徐夫人您也是奇怪,明明宁村长这般出挑,这么优秀,您怎么就看不见呢?眼瞎是病,找个大夫看看还有可能会痊愈,但是心如果瞎了,就真的药石无医了。”
孔媚娘的话说完,就牵着宁欢儿的手往家里走去。
至于被气的一佛升天的徐氏。
孔媚娘才懒得搭理。
并不是所有的长辈都值得尊敬。
宁欢儿跟在孔媚娘身后,一言不发。
今儿孔媚娘的行为,她还没有理解通透。
孔媚娘也没有解释的意思,其实也不用解释,她就是替宁宴出口气。
瞧见徐氏憋屈了,她就开心了。
穷山恶水多刁民。
这句话也不只是说说而已。
看看徐氏……孔媚娘终于明白宁宴把沟子湾变得这么融洽这么的干净整洁到底是多不容易了。
回到家里,孔媚娘将灶房里的事情弄好了。
中间也没有让宁欢儿帮忙,现在的宁欢儿的怀孕了,可不能经常在灶房泡冷水,对身子不好呀。
孔媚娘琢磨着,买上一个丫头帮着做事情,她一个人这么忙活早晚得变成黄脸婆,见识过贵妇们是怎么保养脸蛋的,孔媚娘是不想老的那么快了。
至于小李氏跟大李氏,在孔媚娘眼里已经是透明人了。
用了晌午的饭菜,宁谦溢跟着冯夫子匆匆往县城赶去。
年头过了,积雪也融化了。
县城的私塾早就开课了,冯夫子的时间相对来说,还是有些珍贵的。
宁朝晖喝了一些小酒,这会儿还有些熏熏的。
趁着宁朝晖喝醉了的时候,孔媚娘凑了上去。
翻云覆雨一番,脸蛋贴在宁朝晖的胸膛,手指也画着圈圈:“相公,咱也买一个丫头吧,你瞧瞧宁村长家里好些个丫鬟,我们家就我一个人洗手做羹,还得照顾家里两个老祖宗,忙不来呢。”
“买买买。”
宁朝晖想睡觉。
但是,孔媚娘念叨的声音软糯糯的,扰的不能睡。
也稀罕的不想责备。
能怎么办呢,只能答应下来了。
孔媚娘得到想要的答案,终于给了宁朝晖一个痛快。
睡吧睡吧!
去睡吧!
宁朝晖如愿了,孔媚娘更是如愿。
两个人一起陷入沉睡中。
塔塔塔的脚步声响起。
小李氏呆呆的走了过来,看一眼床上躺着的两个人,眼底的愤恨就如果着了火一样。
盯着床上的两个人看了好长时间。
随后……
走回自己的房间。
继续呆呆的。
,
。
休息一晚。
宁宴跟贾婆子是、宁有余分别谈话之后就往北地走去。
一个人,一匹马,身上带着为数不多的干粮,还有些散装的银钱。
宁宴离开沟子湾的时候天都没有亮。
马蹄子的哒哒声,惊醒了睡梦中的宁有余,小小的身影跟着走出了村子。
直到马儿走远,天变成白色,宁有余才走回家里。
躺在床上重新睡了一觉。
醒了第一时间就是往婴儿房走去。
娘不在家。
他就是一家之主。
舅舅总归是舅舅,不是爹娘,亲厚归亲厚,再多一点儿的也没有了。
团子跟桃子似乎也意识到了什么,齐齐哭了起来。
两个粉嫩嫩的小娃子一同哭了起来,脸变成皱皱巴巴的。
宁有余看着,心里是极为嫌弃的。
只是……
嫌弃又如何,这个院子里两个哭包是他的责任。
这么个年纪就得承担起不该有的责任,哎!宁有余觉得自己实在是太辛苦了。
家里的事情宁谦辞自然会承担起来。
所以……
宁有余需要操心的事情也不多。
县城里的来人已经在路上了。
白县令甩的一手好锅,还以为没人知道。
只是……傻子之所以被人当成傻子,是因为在他眼里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是傻子。
县里的来人往同一个目的地走。
免不了会遇见一些眼熟的。
说上几句话就明白彼此的任务都一样。
只是……
宁谦辞这个人不得了,当年中举的时候取得的名次都被皇上隐藏下来,不用等殿试下来直接被委任宁城县令。
在宁城那边只呆了两年。
仅仅两年就又被调回了京城。
日后会有什么成就,这入了皇上的眼睛,谁也说不准的。
这样的人如果不是有绝对的把握能够压制最好,面子上能够过去。
谁知道,这次宁谦辞去了京城,会担任一个什么样的职责。
这些年了,朝廷的变化似乎越来越说不清楚了。
瞬息万变。
以往的经验一点儿也用不上。
从通县通往沟子湾的路上,几个递话的管事态度也有些拿捏不住。
宁宴没有在家,宁家的日子却依旧如常日一般。
贾婆子掌控整个院子,武婆子主要侧重灶房。
菱华跟朵芽负责家里的卫生跟简单的事情。
奶妈子伺候好家里的两个娃子。
井井有条的。
县城里的人过来了。
好吃好喝一顿,也没有准备离开询问棉花种子的事儿。
毕竟……
官场上的事情得在酒场上说。
还得是有滋味的酒场。
而不是……
上去就就控制不住嘴巴,只能傻乎乎的吃吃吃的饭场。
刚说话利索的小平安瞧见眼前这情况。
突然蹦出一句话:“他们平时都吃不饱吗?”
豆豆严肃的点头:“可不是,冬天下了大雪粮食运送不方便,吃不到的可不就被饿到了。”
吃的肚圆肠肥的几个管事老脸一红。
今儿吃的,似乎确实多了一些。
但是……
谁让这些东西平日里吃不到。
光说菜里的辣椒,这东西在外头价格贵的,谁敢像宁家这么迟。
瞧着这吃法不想是吃辣子,而是在吃钱啊!
“宁大人小的们改日再找您谈正事。”
“不用了,棉花种子早就已经卖了出去。”
“不可能!”其中一个人笃定的说道。
毕竟通县这么一个小地方,他们几个人都留在这里,也没见哪天有人从沟子湾出去,还运送着货物的。
“怎么不可能,我骗你们对我有什么好处?”
宁谦辞慢条斯理的,若是手里拿个扇子忽闪一下,估计能够唬住不少人。
不过,即使没有拿着扇子,也忽悠住不少的人。
几个管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觉得宁谦辞这句话说的很有道理。
若是没有卖出去,非得说卖了。
日后肯定会穿帮。
这样的话……
岂不是同时得罪一大批人。
越是前程似锦的人越来越爱惜羽毛。
想来这位年纪轻轻能够在宁城做出贡献的人,是不会做出这样的事儿的。
“可以透露一下卖给谁了吗?”
几个管事心里也是有些为难的。
这棉花种子是必须要弄到了。
就算是卖到钟家,也得从钟家扒一层皮下来。
没办法,棉花做的衣服御寒呀,若是有这东西,日后自家大人管辖内的人就能少死几个。
说起来,这就是功德。
若是上报朝廷,说不得还能晋升官职。
所以,几个脑子转悠快的管事,看向宁谦辞的时候就有些可怜巴巴了。
这差事不能办砸呀!
“当然是卖给皇上了。”
宁谦辞说这句话的时候,视线落在宁有余身上。
这个时候该出头就得出头。
有皇上在上头顶着,若是有人相对沟子湾宁家动手,可得掂量一下。
至于他……
用不了多久就得去京城,
也不知道那个时候长姐能不能回来。
他能够做到的,就是将这个家的后顾之忧解决了。
至于皇上怎么能够跟沟子湾联系上……
这就靠脑补了。
人的头脑是个奇怪的东西,只要稍稍说出一点东西,他们就会自动的为你想出原因借口。
所以,宁谦辞根本就没有主动想什么原因。
本来沟子湾的管事还不敢相信。
但是……
宁有余拎着皇上给的丹书铁券走了出来。
丹书铁券的敕造,跟京城有关系的人都知道。
但是没有人知道这相当于免死金牌一样的东西到底落在谁的手里。
这次……
竟然是通县沟子湾的女村长家里?
管事儿们瞧见丹书铁券的一瞬间就跪在地上,高呼万岁。
随后迷迷糊糊的走出去。
家里安静下来。
就连徐氏都不敢说话。
丹书铁券这东西只有戏文里才有的,她家里竟然也有一个。
这……
徐氏伸手在禾苗手臂上捏了一下。
瞧见禾苗眼眶里打转的泪水,整个人恍惚起来。
她那个赔钱货女儿,竟然这么大的能耐。
第456章 温军师
徐氏觉得自己有些亏了。
人生第一次产生后悔的感觉。
如果当初跟这个赔钱货女儿搞好关系,现在,手里拿着丹书铁券的岂不是就变成了她。
若是换成其他人家,凭借自己母亲的身份。
大可以用孝道将人给压死。
但是……
徐氏脑子里有一种预感,宁宴那个死丫头,从没有把她当成娘看待过,若是……
若是她敢做出一些死丫头不能容忍的事儿,日后的下场,要比宁婉儿还要凄惨。
哆嗦一下,徐氏使劲儿盯了几眼宁有余手里的丹书铁券。
这东西,别人都没有见过。
她不仅能够见到,说不准找个机会还能摸上一把,嘶,只是想想,就觉得生活美滋滋的。
人再有本事,也不如自己的肚皮有本事。
徐氏伸手在自己的肚子摸了一下。
她还不到四十,小李氏都还能生。她应该也可以生。
而且……
她肚子里蹦出来的一个比一个有本事。
再来一个的话,说不准更厉害。
只是……
寡妇再嫁,对于儿子来说不一定是好事。
这般想着,徐氏陷入深思。
就连宁谦辞无疑中瞥了她几眼,都没有感觉到。
几个管事晕晕乎乎的离开了宁家。
宁家恢复安静。
徐氏的晚饭在懵逼中吃完,心里哎琢磨着要不要再生一个。
至于宁有余则是将手里的丹书铁券收了起来。
这是娘离开前留给他的。
凭着这个丹书铁券,就算舅舅不在家了,他也能够把这个家撑起来。
次日……
宁有余跟吴宝时一同往下沟湾的学堂走去。
路上瞧见冯仁青。
道不同不相为谋。
宁有余径直往前走着,冯仁青跟了几步,最后步子慢了下来。
他心里,其实是想要跟宁有余当朋友的。
只是……
脾气兴趣并不相同,勉强人的事情,冯仁青还不屑做的。
走到学堂,宁有余掏出学习需要的书册。
上课铃声响起。
一道脚步声传来……
宁有余抬头,愣了一下,这个教书的夫子似乎不是去年那个了。
“日后我就是你们的先生,我姓崔,你们称呼我为崔先生就好。”
“……”先生跟夫子代表的意思并不一样。
宁有余听出来了,冯仁青也听出来的,不够……更多数的人是不在意的。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不管是先生还是夫子,都是教导他们认字的,认字就是认字,管他称呼什么呢。
一堂课下来。
宁有余眼里闪过思考。
这先生的底子似乎要比之前的虎子高的太多,
难不成又是他的父亲用自己的特权弄来的?
越想越觉得是这样……
散学之后,宁有余被姓崔的先生叫了过去,单独布置了课业。
确定了,这厮就是父亲派来的人。
老头子都去打仗了,竟然点还惦记着他这点儿事儿,就不能少操心么。
宁有余的心里是又气又恼。
,
。
离开通县的宁宴,日子并不如宁有余好过。
这个年代官话并没有完全的普及。
有时候想要寻人问路,或者用银钱换一些干粮,都得靠肢体语言。
走过无数的村落,穿过好些个城池,然而,北地还没有到。
打开自己之前绘制的地图。
宁宴仔细分辨着现在所处的位置。
春日里,本就是黄沙漫天的季节。
宁宴手里拿着牛皮水袋,蹲坐在石头上,拧一块干咧咧的饼子塞到嘴里。
慢悠悠的咽下去。
腰上缠着满皮鞭子。
手里的横刀放在一侧,马儿被茶肆的伙计用上好的草料喂养马儿。
黄沙中,各种口音的人都聚集在茶肆。
茶肆的小老板乐和的闭不上嘴巴。
东边那个要一个花生,西边的要上一盘野猪肉,一天下来可以挣不少的钱。
人生下来就是为了钱奔波行走。
人可以没有任何东西,但是钱是必须要有的。
宁宴吃饱了,牵着马儿继续往北边行走。
黄沙过去,地面上冒出青茬,小草从土里钻出来,越往北边走,草色越绿。
到了北地大宣的军营附近。
已经是春天了,宁宴身上的狐皮袄子也脱了下来,一身干净利落的男性劲装,一匹马儿,从通县走到了北地。
走到集市,宁宴首先就是寻一个客栈,来到北地,可不能直接往军营走去。
青天白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