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农女好种田 >

第216章

重生农女好种田-第216章

小说: 重生农女好种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夫子也搞不懂自己儿子的想法,这半年里就跟魔怔一样。


第423章 回家
  每次欢儿回娘家,冯仁青就得跟着。
  每次回来都要去下沟湾念书。
  “他们那里的先生讲的简单。”
  冯仁青现在还说不出专业的名词,只觉得同样的东西,由下沟湾的先生讲起来就很容易明白。
  但是在县城私塾里,怎么听都有些晦涩。
  若是能够去村子里,每次检验读书成果的时候,他就不会觉的这么累了。
  “简单……”
  简单的东西为什么要学。
  原本冯夫子想要跟以往一样,呵斥冯仁青。
  不过……
  对上小孩儿坚持的眼神。
  冯夫子到底是妥协了。
  “明天我去看看哪个学堂。”
  “父亲你最好了。”
  冯仁青嘻嘻笑了一声。
  父慈子孝的!
  宁欢儿坐在灶前,眼睛有些不舒服,每次这个时候,她都觉得自己就跟一个外人一样。
  这么长时间下来,她是再怎么熬下来的。
  宁欢儿眼里的孤寂是冯夫子不理解的。
  冯夫子对着宁欢儿说了一声:“明天我跟你一起去沟子湾。”
  “额。”
  宁欢儿轻轻应了一声。
  瞧着继续墨迹吃东西的冯老婆子。
  说道:“婆婆,我肚子不舒服,就不洗碗了,今天委屈您了。”
  “……”冯婆子猛地站了起来。这宁欢儿是花了钱给儿子娶媳妇儿,怎么还得当祖宗伺候吗?
  宁欢儿麻利的离开堂屋,对于老婆子的骂声根本不当一回事。
  至于冯婆子想的那些……
  呵呵,娶媳妇儿是花钱了。
  难不成她就没有嫁妆了?
  只见花出去,看不见她拿进来的。
  也不知道是真的瞎还是装瞎。
  宁欢儿索性不理睬了。
  ,
  。
  沟子湾里。
  宁宴坐在烧热的炕上,手里还拿着针线簸箩。
  给宁有余织了一对手套,围脖还有护耳。
  用的线都是棉花纺出来的线,柔软还是大红色的。
  跟宁有余的白嫩的脸蛋相称的不得了。
  宁有余有的,豆豆哥平安自然也有,这些孩子是她带回来的,既然带了回来,就得对这些孩子负责。
  宁有余的一套是红色的。
  豆豆的是粉色的。
  到了小平安就是黄色的。
  黄色这东西并不是谁都能用的,不过在村子里,一般人用了也不会有人追究。
  真的得罪人了,一追究就是一个准。
  本来宁宴也没有打算用黄色的。
  但是……
  黄色的线都染了出来,不用就真的浪费了。
  家里这几个人,除了小平安没有人有资格穿黄色的。
  贾管事儿瞧见小平安身上手套围脖的颜色,乐的眼睛都找不到了。
  虽然现在不能让小皇子穿上正经黄色的衣服,但是呢……
  稍为弄点黄色的还是可以的。
  小皇子带着黄色的帽子真好看呀!
  小皇子的黄色手套真的可爱呀!
  小皇子……
  人的眼睛总会因为自己的偏爱发生一些变化,比如,现在的小平安手里拿着糖瓜,往嘴里塞,白嫩的牙齿咔吧咔吧嚼着糖瓜。
  口水从嘴角滴落下来。
  也不知道贾管事从哪儿看出小平安可爱,好看了。
  ,
  。
  宁宴给三个孩子一人织出来一套,手依旧没有停下来。
  又不是很累,不过是手指动作一下,想到自家男人还没有宁宴沉下新来织了起来。
  这时村口多了一辆马车,晃晃悠悠的行驶到宁宴院子门前。
  卷毛窝在狗窝里,听见外满的动静,探出脑袋露出一个暗中观察的眼神。
  武婆子听见卷毛发出来的动静,走出屋门。
  推开院子的大门。
  瞧见外面的马车。
  马车上的斗篷似乎都结了冰。
  看样子是在风雪中行走了好长时间。
  车帘打开,一个穿着厚重狐皮大衣的婆子从里面走出来。
  武婆子没有见过这人……
  不过,这人身上的气质。
  武婆子有些怵得慌。
  似乎是惹不起的样子。
  “你是?”
  武婆子盯着车上走下来的来人,直接问道。
  “我姓贾,也是这家的婆子,一起进去吧。”
  贾婆子的棉靴踩在地面上,挪步往家里走去。
  武婆子跟在贾婆子身后,无端端的升起一种,她自己是外人的感觉。
  这种感觉来的十分奇怪。
  很难理解。
  贾婆子推门走到房间,看见炕上坐着的宁宴。
  问好一声:“大娘子,老奴回来了。”
  听见熟悉的声音,宁宴猛地抬头。
  对上贾婆子脸上的笑,从炕上站了起来。
  拉着贾婆子的手:“您可算是回来了,宁城那边怎么样了,谦辞还适应吗?徐氏呢,有没有搞事情。”
  “大娘子放心就好。”
  贾婆子说着话,往连着炕的锅灶那边走去。
  蹲坐地上,伸手烤火。
  火苗在灶膛了跳跃。
  一路风雪,因为一杯热茶,几点的星火变得舒服了很多。
  贾婆子跟宁宴并没有生疏的感觉。
  两人说了几句话,就重新找回了熟落的感觉。
  宁宴也没有说那些糟心的事情。
  反而把桃子跟团子抱到贾婆屋子里。
  让贾婆子看了一下,贾婆子伸手轻轻的戳了戳小孩的脸蛋。
  “大娘子生的孩子就是比一般人好看。”瞧着桃子的眉眼,贾婆子还往宁宴脸上瞄了几眼。
  说像吧。
  其实也不像。
  大娘子风华倾泄,让人望而却步,但是小小姐这眉眼,长大之后就得是个精致具有欺骗性娇娇揉揉的样子。
  宁宴跟贾婆子说了几句话,就让贾婆子早点休息了。
  长途跋涉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来了简单的说上几句话,就得休息了。
  毕竟……
  贾婆子的年纪也不小了。
  这会子大概是硬扛着。
  贾婆子福了福身子,从卧房走了出去。
  贾婆子的房间没有住过人,里头的被褥还被朵芽拿出去晒过。
  躺在床上,就能嗅到阳光的味道。
  总之,对于这待遇,贾婆子心里是满足的。
  次日。
  贾婆子醒来,从朵芽菱华嘴里将这些日子家里发生的事情打听的差不多。
  知道怎么回事,贾婆子就开始插手这里的事情了。
  不过……
  贾婆子站在院子里,瞧见从山上走回来贾管事。
  两人都是姓贾的,虽说姓氏碰撞,是个概率很高的事情。
  但是,贾婆子跟贾管事对视一下。
  两人同时愣了一下。
  同时掩面后退。
  而后……
  余光发现对方的举止,轻轻笑了一声。
  贾婆子放下手里的袖子,将贾管事请到她的房间里。
  两人说了好大一会儿话。
  贾管事从贾婆子房间出来的时候,眼里多了一丝轻松。
  对着院子里玩雪花的平安勾勾手,将平安交给了贾婆子。
  “这孩子,还得拜托夫人。”
  “叫什么夫人,不过是个老太婆子了。”
  贾婆子摇摇头,牵着小平安看了好一会儿,尤其是小平安的眉眼,似乎是想要从小平安的眉眼里看出什么来。
  平安被贾婆子这么看着,也不怯场。
  还对贾婆子露出一个笑容。
  贾婆子眼睛里多了一层水雾。
  “这孩子,平日我会注意的。”
  听见贾婆子这句话,贾管事彻底放心了。
  贾婆子拍了拍小平安的后背,往宁宴房间走去。
  有些事情的执行还得跟大娘子商量一下。
  经过事世的磨砺,贾婆子已经沉淀起来。
  做事越发的有条理,一般时候轻易不出错。
  这次宁宴没有继续织手套,而是拿着针线,手指上还套着顶针,坐在炕头纳鞋底。
  其实呢,宁宴并不需要学做鞋子。
  不过下雪了外头路也不好好走,每日的锻炼因为要保证母乳的原因,不能过多。
  所以就尝试着坐上几双鞋。
  现在有时间就体贴关心一下孩子,最好是把关心付出去,孩子也能感觉到。
  宁宴才不喜欢做一些默默付出的苦逼人。
  做了事儿不管是为了谁,都是让人知道,不然……谁知道呢?
  “大娘子,宁城一切安好您倒不用担心。”
  “确实不用担心。”宁宴点头。
  贾婆子今日的精神比较好,将所做的整改跟宁宴说了一下,宁宴虽然有些不习惯,不过还是依了贾婆子。
  这种事情上贾婆子看的要比她清晰。
  她呢,不想发生严秀秀这种事情,就得改革。
  每一个时代都会存在一种独特的意志。
  大环境的意志。
  若是行为跟大环境不一样,就会格格不入,就会发生很多原本不应该有的祸事。
  宁宴已经受到过教训了。
  所以只能暂时妥协,。
  得到宁宴的应允,贾婆子就走出房间。
  将卧房的空间还给宁宴。
  贾婆子站在院子里,看一眼变得繁华的沟子湾,伸手摸了一把身上穿着的棉衣。
  棉衣这东西才两年,整个通县只要不是太懒或者家里有其他腌渍事情,几乎所有人的人都穿上了。
  这般……
  整个大宣朝的人都会有棉衣穿的一天似乎也不远了。
  总归有了期盼。
  比之之前,冬日就是冻死人的季节让人有了几分期待。
  大娘子真的是个好人。
  为这样的人做事情,她是心甘情愿。
  敲开武婆子房间的门,贾婆子将自己在脑子里整理出来的条条框框说了一遍。
  武婆子点点头。
  跟贾婆子一比较,她的短板就出来了。
  心肠太软了,规矩也不明了。
  这样很容易跟人打成一片,但是呢,管理起来却不是很容易。


第424章 琴声
  这是人的性格导致的。
  若是年轻一些,经历一些事情,性格还能掰一下,但是这人年纪已经不小了,再去掰正费力不说,更是费力而已。
  有这个机会还不如多去*其他的年轻人。
  而且……这家里也需要一个性子温和的人。
  贾婆子将事情的方方面面都给想到了,被贾婆子一番吩咐,院子里变得简洁了很多。
  宁宴从房间走出来,伸手从地上抓了一把雪,捏成团子,扔在了地上。
  小平安走过,一脚踩在雪团子上。
  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
  “小机灵鬼。”
  宁宴瞥了一眼小平安,往街上走去。
  冬日的沟子湾并没有想想中的那么冷清,街道上是人来人往的行人,还有挑着棉花步履极快往家里赶路的外村人。
  每家每户的院子都能听见纺花车子发出摇曳的声音,没家人都忙着。
  祠堂里也有不少的人。
  说书先生坐在祠堂旁边的老槐树下,说着一些老掉牙的故事。
  偏偏有一些凑热闹的孩子,站在这里听书。
  宁宴想到家里那本陆含章写的重生女人适合看的小说。
  说不得多好看,若是拿出来让说书先生说一些,给这些没长大的孩子多一个提醒。
  男人靠不住……
  女儿当自强!
  也是极好的。
  想到就做,宁宴往家里走去,找了一个手抄本的故事,对着树下的说书先生勾勾手。
  将手里的书册送到说书先生手里。
  之后的事情,宁宴就没有关注了。
  反正,她能做的都已经做了。
  剩下的时也命也。
  真的有人听了这个故事,有了自强的想法,是一种好事。
  女人不是男人的附属品。
  婚姻也是两情相悦。
  生活确实茶米油盐。
  任何事情都得考虑到。
  生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从祠堂离开,宁宴站在村口,看着周遭地面一片银装素裹,心灵仿佛也被洗涤过。
  村口摇摇晃晃的走过来一辆马车。
  马车灰噗噗的,不像是公交。
  到了村口,宁宴才从被北风卷开的车帘里看清楚车上的人。
  是宁欢儿一家子。
  宁欢儿从马车上走下来,跟宁宴打了一个招呼。
  冯夫子听见宁宴声音,撩开车帘,透过四四方方的空间,看着一片白茫茫中站在整齐村落里的宁宴。
  宁宴身上披着大红色的斗篷。
  黑色的头发从斗篷里撒出来几根。
  在北风的作用下凑成一缕,随风飘着。
  冯夫子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
  冯仁青就坐在冯夫子旁边,或许是这年头的人都比较早睡,冯仁青顺着冯夫子的视线,目光落在宁宴身上。
  眼睛里带着羡慕。
  宁宴跟宁婉儿也没有什么好说的。
  如果说他们之间真的有什么关系,那就只是老宁家的血而已。
  然而……
  这点血脉的恩情,她已经还了回去。以后的以后,老宁家不管发生什么,都跟她没有什么关系。
  宁宴回身往村里走去。
  山脚的方向跟老宁家不在一块,倒是不用一路走。
  跟着姓宁的一起走,浑身都不舒服。
  宁欢儿回到车上,发现冯夫子脸上带着一股子的落寞。
  宁欢儿低下头,价嫁给冯夫子不短的时间了,这人心里喜欢谁,惦记着谁,对谁念念不忘。
  作为枕边人,自然会感觉出来那么一点点。
  若是说刚开始成亲那边儿,她还对所谓的爱情有些期盼。
  到了现在……
  是一点儿想法都没了。
  像她这个岁数的女人,谁还没有过幻想。
  只可惜……
  宁欢儿低下头,假装什么也看不见,甚至还研究出从家里带出来的东西。
  一篮子的白馍馍。
  这东西,若是放在几年前,或许还算是好东西。
  但是现在,沟子湾的人谁家还吃不起一个馍馍了。
  带回家都不够丢人的。
  更何况,每次从娘家回去,都得带上好些东西,比如什么腊肉卤味还有棉花做成的布匹。
  这些东西可比从冯家带出去的好。
  跟着冯夫子真的会有好日子过吗?
  宁欢儿是一天比一天迷茫。
  马车停在家门口,宁欢儿走出去,以前回来门前还会有人迎接。
  今天,格外的冷清。
  “进去吧。”宁欢儿也没有心思再去思考冯夫子的心情。
  先一步往家里走去。
  把冯夫子带到堂屋,自己就往小李氏的房间走去。
  小李氏坐在冰凉的炕上,头发没梳,脸上也是脏兮兮的。
  “娘……”
  宁欢儿小声叫了一下。
  小李氏睁开眼睛,原本暗淡无光的眼神亮了一下。
  猛地从炕上站起来,对着宁欢儿扑了过去。
  宁欢儿赶紧躲开,她现在肚子里还有一个孩子,可经不起这样的扑。
  “欢儿……”
  见宁欢儿躲开,小李氏脸上带着无措,有一种被自己生下来的女儿遗弃的感觉。
  “娘,我有了身孕。两个月了,得仔细一些,您怎么脸都没洗,还有头发,来您做好了,女儿还给您梳个头。”
  宁欢儿拿着手帕把房间的镜子擦拭的清亮起来。
  宁家现在使用的镜子,也是宁宴那边儿的匠人弄出来的。
  站在镜子前面,可以清晰的看见脸上的一些坑坑洼洼的斑斑点点,这样的镜子太亮了。
  也不知道为什么,宁宴总是能够找到一些有本事的人给她办事情。
  这种福气,旁人求不到,劫不了,
  还真是让人嫉妒呢,宁欢儿拿着木头做成的0梳子,伸手摸了一下小李氏头顶的头发。
  油腻腻的……上头还有一些白色的点点。
  这些点点倒不是什么寄生虫,而是脂肪的颗粒。
  看见这些东西,宁欢儿胃里翻滚了一下。
  硬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