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柳-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诸位臣子却都恍然大悟,这新封的怡贵妃和辛柔公主,并非凭空而出,必是天子年少时的一笔风流帐罢了。
龙殿之上,各位臣子跪拜叩见这两位新主子,看那怡贵妃端坐玄武皇帝身侧,被他紧紧拉住一手,双眼宠溺万分,便都不敢怠慢,再看她貌美如花,风韵天成,凤冠霞帔,雍容华贵,不禁都惊愕不已,纷纷山呼“怡贵妃千岁,千岁,千千岁”。
行礼之后,诸位臣子这才定睛去看那站立玄武皇帝和怡贵妃身旁的欣柔公主。
众人却见那紧紧偎依在父皇身旁的欣柔公主,身姿娉婷,婀娜动人;云鬓如墨,令人忍不住就想伸手去抚摸一番;美眉如黛,隐入鬓角;眼若深潭,使人情不自禁就被吸入,志愿就此沉溺,不再出来;鼻尖小巧可爱,双唇红润丰满;此时,她一袭淡绿色纱稠宽袍,隐隐可见曼妙身姿,令人不禁遐想万分。
这欣柔公主,浑身上下哪里见得半分凡尘拘谨之态,自然含有一股高贵冷峻,令人望之生畏。
诸位臣子只看得目瞪口呆,心中狂跳不止,暗自惊呼,疑为仙女下凡,错愕之间,竟然已是忘了行礼、道贺了。
一旁的太监总管海公公一看,急忙出声提醒道:“这位就是圣上新封的欣柔公主了,诸位,还不快快行礼”
众人这才恍如梦醒,急忙跪地行礼,高呼道:“欣柔公主千岁,千岁,千千岁”
玄武皇帝喜滋滋左看右看,对这母女两人爱意更是增加百倍,俯视下面众人,都是满脸惊羡之色,心中便如灌入蜜糖一般,高声说道:“朕的爱妃、爱女回至朕的身边,朕真是欢喜明令下去,大赦天下,减免赋税三年,好让全天下的百姓也能感知到朕的这片喜悦之情”
群臣立即感恩戴德,跪倒称颂,高呼万岁之声此起彼伏。
陈德庸位于百官之首,跪倒在地,偷眼去看那高高在上的三个人,心中惊涛骇浪一般汹涌澎湃,但面上却丝毫未见改变,俯首贴耳,带头称颂道:“圣上一家团圆,本是可喜可贺之事,圣上又恩泽百姓,真是我大陈百姓的福泽啊圣上真是我大陈的圣明之君啊臣恭祝圣上万安,恭祝怡贵妃和欣柔公主万安”
说完这话,他叩地有声,高呼不止。
群臣见状都是一愣,但紧跟着都纷纷仿效于他,又是一番欢呼热闹的场面。
典礼之后,玄武皇帝感到身体很是疲劳,就被人搀着回至养心殿休息去了。
怡贵妃被安置在早就收拾停当的悦心殿,而欣柔公主则被安置在沁香苑,皆是配置有后宫最为得力的宫女伺候。
玄武皇帝早就下了诏令,这两人以后的一日三餐,起居用具,与皇后和太子。
欣柔公主和怡贵妃都换了一身轻便服装,娘儿俩个正自坐在悦心殿中说着话。
怡贵妃侧首看着女儿,叹息着说道:“柔儿,我不知道此番我们入得这皇宫之中,究竟是否做得妥当俗话说得皇宫一入深似海,你自小自由惯了,现在却不得不成为这笼中的鸟儿你是否会埋怨我作此决定”
欣柔公主抬眼看着怡贵妃,并不急着回答,反而含笑问道:“母亲以前可曾猜到过我父皇的真正身份”
怡贵妃愣了一下,点头轻声说道:“当年我和他情浓意浓之时,就曾经怀疑过他不是平常人家的子弟,也曾大胆猜测过,他不是王侯将相之子,就是皇亲国戚之人但,却未曾想到过,他竟然是出逃的太子”
欣柔公主笑着说道:“那你前几日知晓父皇的真实身份之后,可曾记恨于他,想着今生不再见他”
怡贵妃急忙摇头说道:“即便他当初不辞而别,又对我隐瞒了自己的真实身份,让我痛苦守候了他十五年之久,但我还是无法忘记于他,甚至从未恨过他柔儿,我是否太过自私,听闻他要我们母女进宫团聚,竟然就欢喜异常,却未曾考虑过你的感受,你会怪我吗”
说完这话,怡贵妃眼中含泪,伸手拉住欣柔公主的手,紧张的看着她。
欣柔公主反手拉住怡贵妃的手,叹息着,摇头说道:“母亲,孩儿看到母亲为父皇而痛苦,心中曾经很是恨他。听得我们将要进宫和他见面时,我甚至想过要狠狠的责骂一番他,以此来替娘亲解恨。
但是,当我看到他望向母亲的那双眼睛时,就什么都明白了。父皇对母亲的爱意并不少于母亲半分当年他苦于自己身份特殊,又被人追杀,不想连累于你,这才刻意隐瞒了自己的太子身份。
虽说十五年时光漫长,但你们两人终于得以团聚相守,也不枉你们的一番苦苦思恋之情了。孩儿为娘亲和父皇高兴尚且还来不及,又怎么会抱怨我们终于一家团圆,娘亲终于得偿所愿呢”
怡贵妃听到这里,悬着的一颗心这才终于放了下来,感动的将欣柔公主搂入怀中,轻声说道:“谢谢柔儿的成全之心待得过些时日,我定让你父皇替柔儿寻得一个称心如意的驸马,保得柔儿的一生幸福”
欣柔公主听闻这话,心中乱跳,脸上羞涩一片,抬起头来,撒娇般说道:“娘亲说的什么话我才不要什么驸马呢我要守在娘亲身旁,伴着娘亲一辈子”
怡贵妃看她羞红的脸,妩媚动人,心中温暖一片,嗔怪的笑道:“傻孩子,世上哪有能陪着父母一辈子的自己却孤独终老的事情即便有,我和你父皇又岂能忍心让自己如此骄人的女儿孤独一生”
欣柔公主脸上红云朵朵,娇羞万分,再次投入怡贵妃怀抱,不再说话,但心中莫名又浮现出那少年模样,立时慌乱不堪,开始胡思乱想起来了。
“不知他此时到得什么地方,又是否有了心爱之人像他那般俊美少年,不知有多少少女爱恋于他,却怎么会没有心爱之人那日别后,不知他是否有偶尔想起过我我连他姓名都不知道,现如今又入了皇宫,日后,我即便再是思念他,又如何能够和他有缘再见”
因为陈欣柔自幼倍受亲族白眼冷落,冯怡自感有愧于女儿,就不愿过多束缚于她,家中即便清贫,却也请得私塾先生教习于她,使得她自幼熟读诸子百家,又涉猎甚广,故而天性自由,心中总是向往着,有朝一日能够遇得一个心仪之人,相伴终老。
这次与那少年仅仅只是一遇而已,可少年的音容笑貌却如刀刻一般,深深印入脑海之中,竟然已是初遇之时,便是情根深种之时了。
怡贵妃哪里能够晓得自己女儿的这点儿心思,心中拿定主意,要趁着玄武皇帝身体尚好,就赶紧替自己的女儿寻得夫家。
当日晚间,玄武皇帝摆驾悦心殿。
第五章 宫中哗变
怡贵妃早早叫人收拾了一桌精致小菜,备好了从家乡宜宾带来的好酒。
两人当桌而坐,彼此深情对望,心中千言万语,一时之间却又无言以对了。
怡贵妃看玄武皇帝眼中满是对自己的宠溺之情,低垂下眼去,伸手举箸,夹起桌上小菜,放置玄武皇帝面前碟中,柔声说道:“圣上终日劳累,却胃口不好,怡儿特意命人做了些圣上最爱吃的小菜,你且尝尝合不合胃口”
玄武皇帝心中波动,笑着问道:“爱妃怎知朕近日胃口不好”
怡妃叹息着,低声说道:“自然是托海公公问话,这才晓得的。”
玄武皇帝感念她如此关切自己,急忙举箸将碟中小菜送入口中,咀嚼片刻,惊喜笑道:“这么多年了,怡儿竟然还记得朕爱极了的这道菜”
怡贵妃含羞别过脸去,柔声说道:“时日再久,我又怎能忘记你所爱之物如果对了胃口,不妨多吃一些”
玄武皇帝失神看着她,心中愧疚不堪,不觉就多吃了几筷子小菜。
怡贵妃见他脸色依然蜡黄一片,心中疼惜,伸手就要撤下桌上的酒杯,却被玄武皇帝笑着制止了。
“不妨事,朕今日高兴,就陪爱妃小酌几杯吧”
怡贵妃这才起身浅浅倒了一些酒,一双眼,只是关切的望着他,生怕引起了他的陈疾。
玄武皇帝心中虽是高兴,但终是因身体欠佳,就浅酌了几小口,放下酒杯,望向风情万种的怡贵妃,心中真情涌动,伸手过去,拉起她一双玉手,柔声说道:“怡儿,朕看着你,已是醉了”
怡贵妃含羞垂首,轻声说道:“你我分离十五载,你看着我,是否已是老了许多”
玄武皇帝看她美艳绝伦的俏脸,此时羞红一片,心中激情满溢,笑着摇头说道:“爱妃看着至多就是十七八岁模样,又如何谈老倒是朕,真正的老了”
说完这话,胸口突然一阵痛楚传来,玄武皇帝忍不住就剧烈咳嗽了起来。
怡贵妃惊吓起身,过来转至他的身后,轻轻替他捶着背,低声问道:“圣上究竟为何总是咳嗽不停可曾好好的让御医看过”
玄武皇帝待得咳嗽稍停,叹息着说道:“我这已是陈年旧疾了,御医也只是用药勉强替我延年益寿罢了不过,你放心,朕在百年之前,定将你们母女安置妥当”
“你,怎么能够说出这样的话来”
怡贵妃看他蜡黄脸上满是隐忍之色,胸口剧烈起伏不定,想是陈年旧疾又犯,心中悲苦,掩面哭泣,语不成声了。
玄武皇帝感到身体乏困,只得微微靠在怡贵妃身上,感到她温软一片,心中激荡,正要伸手去扶住她的手,却突然感到腹中剧痛不止,不由得弯下腰身,头上开始冒出丝丝冷汗。
怡贵妃看他痛得脸色发白,心里发慌,急忙高声唤过殿外值守的太监去唤御医过来,自己和几个宫女合力,将玄武皇帝扶到床上。
玄武皇帝腹中剧痛更甚,心里突然划过一个念头,倒吸一口凉气,忍住腹中剧痛,叫太监总管海公公急宣靖王爷入宫。
不一会儿,太医和靖王爷前后脚匆匆入殿。
御医见状不妙,奔过去贴身就诊,脸色顿时大变,跪倒叩头如捣蒜般,低声说道:“圣上,你这是身中剧毒的症状啊罪臣该死,医术太浅”
玄武皇帝此时已是气息奄奄,双眼紧盯着床前泣不成声的怡贵妃,想要出声去安抚于她,但无奈气力皆无,只得伸手指向脸色发白的靖王爷,断断续续说道:“德庸啊我不行了你要你要保护好怡贵妃和欣柔公主”
靖王爷大惊失色,跪倒在地,叩头高呼道:“圣上放心,臣必当临危受命,保护好她们母女。只是,不知是何人竟然敢毒害圣上我定当严查此事,将罪魁祸首碎尸万段”
玄武皇帝圆睁双眼,转眼看向已是哭得将要虚脱的怡贵妃,伸手想要拉住她,嘴角却涌出汩汩鲜血,喉头已是只有出得气,而再无半分进得气了。
只是眨眼之间,玄武皇帝已是头一歪,命丧黄泉。
怡贵妃哪里会想得到,好端端的一场欢宴,竟然会变成这般惨烈局面,更想不到,一家人相隔十五载,好不容易相聚,仅有几日,就阴阳两隔,永难相见。
她越想越痛,扑倒在玄武皇帝尸体之上,大放悲声。
靖王爷咬牙起身,以摄政王的身份,即刻下令,命京师提督杨文广关闭城门,率领五千禁卫军入宫,严守消息,防止宫中哗变。
但刚刚出去宣旨的海公公,只打了个转身,就又匆匆奔了进来,神色慌张的对靖王爷说道:“靖王爷,大事不好了太师于春杰率领一千人马已是将整个悦心殿围了个水泄不通了”
靖王爷定睛看着哭得死去活来的怡贵妃,咬紧牙关,鼻子里冷哼了一声道:“休要慌张,我自有应付之策”
他吩咐宫女将怡贵妃扶起,不敢看她此时悲切神情,别过脸,施礼轻声说道:“怡贵妃,你暂且忍住悲痛,好生休息待我平息了这宫中之变,定会将弑君之人绳之以法”
怡贵妃闻声抬眼,正要去看他,靖王爷却倏忽转身,已是快步奔出殿外去了。
怡贵妃痴愣愣呆在原地,心中更是痛楚不堪了。
靖王爷刚奔出殿外,豁然看到那于春杰冷脸站在殿外空地之中,身后黑压压站满了手执兵器的士卒,更有几十人,手执明烛,将黑漆漆的空院照得是通明一片。
靖王爷却并不见到半丝慌张,冷峻的看着于春杰,高声断喝道:“大胆太师,竟敢勾通皇后弑君篡位你就不怕我大陈国万千子民会唾骂你们吗”
于春杰哈哈哈笑道:“靖王爷,你难道不知道这大陈的皇位,迟早都是太子的吗我们这样做,也只不过是让这件天经地义的事情提早了几天而已,谈何弑君篡位识时务者为俊杰,你若交出那个祸国殃民的怡贵妃,我定会叫太子保你日后荣华富贵”
陈德庸昂然站立,高声厉声说道:“呸,不要脸的奸臣贼子,休要张狂要想伤害怡贵妃母子,有胆的就先从我陈德庸的身上跨过去”
于春杰眉头皱起,看靖王爷稳站殿前,不怒而威,一股天然的王者之气,心中不由得有些犯难:“杀了他倒也不费力气,只是此人在朝中威望极高,只怕杀了他后会惹起众怒,倒不利于我那外孙子承继大统了只是,不杀了他,只怕日后此人仍是心头大患”
他正自反复思量,拿不定主意之时,却听得有人高声报道:“皇后驾到”
话音未落,众人就见到一群宫女打着灯笼在前边照路,后边紧随着一乘轿子,飞速来至大殿之前,落地之后,软帘被宫女揭起,从轿子之中走出一人,凤冠霞帔,美艳冷凌,正是当今大陈国的于皇后。
于皇后拿眼瞪了一下自己的父亲,转脸看着殿前站立的靖王爷,笑着说道:“靖王爷,你何必在这里虚仁假义,满口忠义道德
我们大陈国,谁个不知,哪个不晓,你靖王爷身为当今圣上唯一的弟弟,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终日里结党营私,明里暗里的为自己培植势力,只需要袖手等着,等着我那身体羸弱的孩儿紧随他父皇而去,你就名正言顺的承继大统”
靖王爷脸色铁青,冷哼几声,指着于皇后的鼻子骂道:“亏你还是我的皇嫂,长了雄心豹子胆不说,竟然还瞎了一双狗眼
举国上下,谁不知道我陈德庸一心为国,从未干过什么昧良心的事情倒是你,干了这丧心病狂之事,还在这里倒打一耙
你如果还念及太子清名的份上,就快快跪地请罪,我定将饶你们不死,保太子顺利登基”
“是吗”于皇后闻言,冷笑着盯着靖王爷,大声说道,“只怕我们前脚跪地求饶,靖王爷你后脚就会将太子和我们一并就地正法了。哈哈哈,你当我们是三岁小儿吗
我劝你还是束手就擒,我们和和气气的将此事推给那对来路不明的母女身上,就此安然平息众怒,好让太子顺利登基。事成之后,我必然保你摄政王的尊位,后世子孙永享荣华富贵。”
靖王爷低头沉思片刻,抬眼看着她,双眼之中冷嗖嗖冒出股股寒气,闷声说道:“如果我不愿意听从于你们呢你会如何”
于皇后摇头叹息道:“那我也无可奈何了。只得踏着你靖王爷的尸体进去捉拿弑君篡位的那母女两,即刻诏令天下,将她们碎尸万段,让太子尽快登基了”
靖王爷听罢,深知于春杰和于皇后已是绝难回头,深吸入一口气去,抬头
望向殿下众人,突然之间就高声断喝道:“我陈德庸的士卒,还不快将这些弑君篡位的乱臣贼子捉住”
第六章 情势大变
于春杰看他神色凛然的望向自己身后的众多士卒,和于皇后对望一眼,两人都觉得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