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夏-第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张脸很相似,只不过记忆里那个小女孩年纪还很小,脸上还有婴儿肥。
而照片里的女孩子,五官清秀,个子比起小时候高了不少,带着少女时期特有的纤细。
白琴咬了一口苹果,问:“你和……以前的朋友,还有联系吗?”
迟曜说:“有。”
医院外面也在放烟花。
两个人难得一起过年,居然是现在这样的景象。
白琴难免感伤,她忽然说:“妈以前,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你的成长过程,我错过了很多。”
迟曜在收拾果皮,闻言,手上动作顿了下。
“以前我像个背着重壳不得不往前走的人,一路上,我觉得背着的这个“壳”很重要,事业很重要,钱很重要,社会声望很重要,别人眼里的“白老板”三个字很重要。”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妈妈’这个词在我的生命里,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她那么多年,一直错过了最重要的东西。
白琴坐在病床上想,那个女孩子当初说的话是对的。
但当时,她和迟寒山急着回京市,只觉得这孩子年纪小不懂事。
“这段时间,一直是你照顾我,”白琴看着迟曜,“你高三,还要学校医院两头跑。我从来没想过,现在居然会是我倚靠你,你在我没有看到的地方……独自成长成了一个很出色,很了不起的‘大人’。”
出乎她意料的。
迟曜收拾好水果刀,看向她,一字一句说:“我不是。”
白琴愣了下。
他又说:“我不是一个人独自长大的。”
…
在林折夏以为她和迟曜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越来越远之后的某一天,她忽然间有了一种新的感受。
高考前一次的很重要的模拟考。
她超常发挥,连一向容易失分的数学都考得很好,年级排名进了年级前二十。
这个成绩,几乎是“一班”优等生的成绩。
老刘和老徐两个人都欣喜若狂,老刘更是特意把她叫进办公室,连连夸她是“黑马”。
“小林啊,我是万万没有想到啊,”老刘拍拍她的肩,递给她一张由他亲自打印的劣质奖状,“没想到你在学习上有这样的天赋。”
“作为入学成绩被划进七班的学生,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以一己之力挑战一班。”
“学校需要你这样的人,需要你这样的优秀代表。”
“……”
林折夏低头看了眼,劣质奖状上刘主任的大笔写着:学习奇才林折夏!
她深吸一口气:“谢谢刘主任。”
老刘摆摆手:“不客气,你要是想谢谢我,那下周一的升旗仪式,你上去演个讲吧?发表一下学习心得,给大家做做考前动员。”
“……?”
林折夏忍不住说:“刘主任你,挺会做生意的。”
老刘一锤定音:“那就这么说定了啊。”
“……”
在升旗仪式上发表学习心得。
这种事情在入学的时候,她根本想象不到。
以她的性格,她是那种站在在台下给别人鼓掌的人。
林折夏拿着奖状从办公室出去,叹了口气,虽然不至于抗拒,但想到多少还是有点紧张。
她回到家,写完两套题之后,开始写学习心得。
她的学习方法其实很笨拙。
没有什么很特别的招数,写完后,自己也觉得这篇心得念起来会很无聊。
在上台的前一天,她恰好收拾书柜。
打开柜门的那一刻,她看到了摆在书柜里的那只小兔子。
因为保护得好,平时收纳在柜子里,所以小兔子钥匙扣看起来还是很新。
她拿起它,某一瞬间,好像回到她和迟曜一起蹲在娃娃机面前的时候,她仿佛能看到少年勾着钥匙环,把它送到她面前的样子。
还有那天,他曾对她说过的话。
“胆小鬼。”
“你明天应该不会太倒霉。”
在这天之前,林折夏觉得她和迟曜之间的距离变得越来越远,远得就快要抓不住了。
但也是在这天,她恍然发现,原来过去那段漫长岁月里的无声陪伴,早就在不知不觉间浸入了彼此的骨骼里。正因为他的存在,所以她身上的某个部分才组成了现在的她。
这才是她和迟曜之间真正的距离。
尽管,他其实已经不在她身边很久很久了。
第55章
之后的时间过得很快。
林折夏得知白琴出院; 之后迟寒山找到了一位老朋友帮忙,把之前没能运作好的新生产线低价盘给了另一家生产商,虽然亏损很多; 基本上把这些年赚到的钱都折了进去; 但好在没有真正伤根动骨。
两人决定从头开始。
只是这次的计划里; 不再只有工作了。
他们俩打算放慢脚步,把之前割舍的生活重新找回来。
说来人也很奇怪; 经历了一次“失去”,反而“得到”了很多。
迟曜家里的事不用他太操心之后,学校进入高考前的封校集训期。京市的学校为了防止学生带手机; 甚至有一套专门的信号屏蔽装置。
于是两人的聊天记录; 停留在考前两个月。
停留在迟曜和她说完这些事情之后; 林折夏回复的那句“知道了; 高考加油”上。
高考在六月份。
考前,林折夏的成绩维持稳定状态,没有再继续上升。
她自己也清楚; 再往上提分这件事确实很难,她不可能一年多时间就考进全校前十。
前十那帮人,早从高一开始就和后面的人拉开了巨大的差距。
徐庭就是是个典型。
脑子好; 学得快。
当然,在之前; 这帮人眼里也有一个令人仰望的存在——那个放着一中不去,跑来二中打击他们自信心的迟曜。
林荷察觉出她的低落,吃饭时说:“没事的夏夏; 这个成绩已经很好了; 妈做梦都没想过你居然还能挑个好学校上上。实不相瞒,从你入学第一天开始; 妈就做好了你高考可能会落榜的心理准备。”
林折夏:“……”
落榜,那倒也不至于。
“可是我想去京大,”林折夏戳着碗里的米饭,心说物理专业最好的那所学校,在京市,“我现在的成绩,离京大最低分数线差了十几分。”
魏平前阵子刚去学校,替她开完家长会,说:“涟云大学也不错呀,那天我去开家长会,你们老师找我聊过了,建议你报涟大,学校挺不错的,而且你现在的分数,报涟大更稳一些。报京大风险实在太大了,也很容易影响你高考的发挥。”
因为如果高考没有超常发挥,她考不上的可能性就是百分之一百。
这种心理压力,谁都承受不住。
“涟大专业也很出名的,有些专业比京大还好,”魏平安慰她,“况且,你在涟云我们也更放心些,京市那么远,你一个人过去,难免不适应。”
林折夏:“可是……”
她说完“可是”之后,剩下的话卡在喉咙里。
可是迟曜在京市,迟曜会填报的学校也在那里。
那一刻,她感到很无力。
她这一年已经很努力很努力,可离京大还是有无法跨越的鸿沟。
她和京大之间的距离,就像她和迟曜之间的距离。
她追不上了。
…
在填志愿之前,迟曜给她打了一通视频电话。
林折夏不知道怎么想的,点了挂断。
可能是太久没见,比起那份想念来说,见到通过视频对方,似乎会更加令人无所适从。
她挂断后打字:我现在在外面,不太方便接视频。
然后她拨过去一通语音电话。
“你们学校放假了吗,”林折夏握着手机,清了下嗓子,对着听筒说,“平时不是会收手机。”
迟曜的声音通过听筒,清晰地传过来:“没放。”
林折夏:“……那你怎么给我打的电话,你难道去教导主任办公室偷手机了。”
电话对面顺着她说:“嗯,我半夜撬锁。”
林折夏:“……”
半晌,迟曜才说:“请假了。”
林折夏:“哦。”
短暂沉默后,迟曜问:“什么时候填志愿。”
林折夏:“下周。”
“准备填哪所学校?”
“……”
林折夏没有立刻回答。
对着电话,她那天在餐桌上被林荷和魏平齐齐阻止的念头又冒了出来,她试探性地,再次捕捉住那个疯狂的不切实际的想法,握着手机的手收紧:“你觉得……我填京大怎么样?”
怕迟曜多想,她补充说,“我只是在涟云呆腻了,想脱离林荷的魔爪,而且,唐书萱他们也打算报京市的学校。”
说完,她停下。
忐忑地等待迟曜的回答。
好像只要他一声令下,她就可以去做那件不被所有人允许的最冒险的事情了。
然而在短暂的沉默过后,少年冷倦的声音响起:“报涟大吧。”
林折夏的心直直下坠。
“你的分数,报涟大比较好。”
连迟曜都这样说。
其实她自己也知道。
她只能报涟大。
她所有的期待落空,在挂断电话的那刻彻底承认一个残酷的现实:她和迟曜,要彻底开启和对方无关的人生了。
以后不会再有交集。
他们会各自上大学,大学这几年会将他们拉得更远,远到,可能彼此会在新的成长阶段重新组成一个自己,而数年后,这个新的“自己”和对方之间的关联,会越来越少。
两条直线从某个点开始交叉出去之后,只会越来越远,再难找到下一个焦点。
…
填志愿那天,各班被安排去机房用电脑进行操作。
林折夏坐在电脑前,手里的鼠标很沉。
她有那么半秒钟,拖着鼠标在“京大”上停留了一会儿。
填报完志愿,从机房出来之后,她没有回班级。
陈琳和唐书萱发现她不在,出来找她。
两人找到她的时候发现她一个人在楼梯拐角处缩着。
“怎么了?”陈琳和唐书萱走到她面前蹲下,她们起初还不知道怎么回事,但蹲下之后,发现林折夏肩膀居然在抖,如果不仔细听的话,不会听见她甚至发出了很轻地呜咽声。
林折夏把脸埋进膝盖里,说话声音零零碎碎的:“我……我就是有点难过。”
迟曜已经走了一年多了。
这一年多,她从来都没有哭过。
她每天都笑着,继续好好生活,学习也很努力,好像迟曜离开这件事对她来说不是什么不能承受的事情。
一年多。
这是她第一次没绷住。
“我考不上京大,”林折夏整个人都在发抖,“我还是差了十几分。”
“所有人都叫我报涟大。”
“可是……可是……”
她说到这里,哽咽地说不下去。
可是涟大离他真的太远了。
她没有说完的话,陈琳和唐书萱听懂了。
陈琳问:“迟曜要报京大吗?”
林折夏埋着头,没有说话。
陈琳无措地安慰:“没关系的呀……你们还是可以……”
陈琳说到这里,安慰的话说不下去。
因为她想到,迟曜已经走了一年,那句“还可以见面”,在此刻显得格外苍白。
而且她们也要迎来分别,她,林折夏,唐书萱,她们三个如果考上不同的学校,她也不能保证是不是“还可以经常见面”。
…
林折夏哭完之后,又像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她好像把所有的情绪,通过那一次悉数抒发了出来。
她最后还是填了涟大。
高考结束,林折夏从考场出来,那天艳阳高照,蝉鸣声重回,又是一个很热烈的夏天。
所有人都在忙着庆祝自己脱离苦海,也有人在开心之余,因为和同学的分别而感到感伤。
林折夏想,原来十八岁之后,就不可以再随心所欲做梦了。
她做事需要考虑更多,她需要考虑林荷和魏平,如果报京大,他们会担心。如果报京大,她几乎是注定了要复读一年,复读的话林荷又要为她操劳一年。
她也开始接受十八岁之后的不会再有迟曜存在的世界。
她从考场出来,和迟曜报备了一下:我感觉我考得挺好的,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你考得怎么样?
迟曜傍晚回复了她。
迟某:还行
迟某:考个全市前几应该没太大问题
林折夏回复:再提醒你一次,装逼遭雷劈。
毕业那天,所有老师轮番上台演讲:“恭喜你们——毕业啦,也祝贺大家取得好成绩,咱们这次的高考成绩非常不错,以后你们还会进入其他学校继续深造,希望大家不会忘记在城安学习的这三年。带着在城安的回忆,继续奔赴下一站路吧。”
林折夏往一班的位置看了一眼。
徐庭和一个戴眼镜的男生坐在一起。
她收回眼的瞬间,想到很遥远的一天,那天高一入学,她拉着迟曜挤进人群去看分班表。
毕业典礼结束后,七班班长组织安排班级聚餐。
林折夏拍了张餐桌照片发给迟曜。
迟曜也发了张聚餐照片过来。
林折夏其实不是很喜欢和迟曜分享这些,因为迟曜在的那个学校和班级,她都不认识。
照片里不小心入镜的老师和学生,都是陌生的面孔。
这会让她更有种大家没有生活在同一个世界的感觉。
聚餐结束后,林折夏正要回家,在饭店走廊被人拦下。
还是之前那个男孩子。
后排男生有点紧张地说:“我考去海都市了。”
林折夏点点头:“恭喜你。”
后排男生:“……虽然,之前已经和你说过,但今天还是想再和你说一次。我喜欢你。”
林折夏又说了句“谢谢”。
他们现在已经考完试,高中早恋的禁锢被打破,也不存在那些要好好学习的借口。
林折夏刚才在餐桌上喝了一点酒,这会儿有点飘飘忽忽的,在这一刻,某样压在内心深处太久的东西浮上来,在高三毕业的这一天,她第一次把这句话说出口:“我有喜欢的人了。”
…
高中毕业的这个暑假,林折夏本来以为,她和迟曜可以见一面。
但她其实已经不像之前那样期待了。
在太久的分别之后,见面对她来说,反而成了一件她想做不敢做的事情。
她害怕电话里那些无数次的沉默,会面对面的,被带进现实。
她很难承受这种沉默。
因为面前的这个人,曾经是她亲密无间的最好的朋友。
也是她一直以来偷偷喜欢的人。
说不上是失落还是庆幸,这个暑假林荷带着她出了一次国。
他们家有个亲戚在国外,结婚举办婚礼,邀请他们过去,林荷想到林折夏高考完需要放松,于是延长了在国外探亲的时间,带着她四处走走。
林折夏在假期里还是会和迟曜联络。
但是她刻意回避了关于迟曜报考学校的问题。
在她的潜意识认知里,迟曜的成绩,肯定是去京大的。而且叔叔阿姨也在京市,肯定会希望他报考京大。
以后就更难见面了吧。林折夏想,再过几年,两人就会从陌生,变成陌路。
…
何阳也留在了涟云市,很巧合地,又成了她的“精神校友”。
这回他们离得比高中那会儿还近,因为几所大学都在一片,围成了一个占地巨大的“大学城”。
“你能不能关心一下我,”大学新生报到那天,何阳和她一块儿过去,“大家那么多年的朋友,你又不知道我考上的是哪所学校。”
林折夏看他一眼:“我以为这么多年,你已经习惯了。”
何阳:“……”
大学入校前,林荷带着她置办了很多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