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嫡女:邪皇娇宠妻-第1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赫连纤华站在一旁,静静地听着他们两人的谈话,知道这个时候不应该插话打扰,看到公孙氏这般楚楚可怜的模样,不禁有些心疼,况且她的丈夫还已经去世了。
于是倒了一杯热茶,走过去递到公孙氏的手中,顺带着递给她一块手绢儿,擦一下脸上的泪水。
不过话说回来,这个公孙氏演技还真是一流,一个人都有那么多的面孔,可怜的是不知情的人就这样被她蒙在鼓里,真是不得不让人佩服。
随后,赫连纤华握住了公孙氏的手,“夫人,您不要难过,有什么苦楚尽管说出来。”赫连嗣华也在一旁点了点头。
“皇上驾崩之后,将皇位传给了他那大儿子司马信,奈何那司马信无情无义,刚一上位就将我和我儿弄到了这么远的地方来。”说着还不忘用那块手绢擦了一下眼睛处。
“我平日里待他也不薄,好歹我也是皇后娘娘,是他的母后啊,他怎么就那么狠心,让我们到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来。
在别人看来,他给了我们那么大一块封地,我们是应该感到知足了,可是谁都不知道,他也只不过是担心我儿与他争夺皇位罢了。”
公孙氏装可怜还真是装得到位,胡言乱语编造了那么多,说那么多连眼睛都不会眨一下,看来是在后宫历练出来了。
“可是你想啊,那既然是先皇下的诏书,已经告知天下确定了的事情了,我跟我儿还怎么可能做出那种连我自己都觉得丢人的大逆不道之事呢,我们又不在乎那点权益跟位置,只要平平安安,大家都衣食无忧快快乐乐的就好了。
谁料到他会那么狠心,我只是一个女人家,能跟他争什么,先皇也去世了,我也只是想安度个晚年,还将我弄到这边这种地方来,换个环境身体一下子是很难能吃得消的。”
赫连兄妹就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她“诉苦”,有一瞬间还被感动了呢,现在甚至还觉得司马信做得有些过分了,心疼公孙氏呢。
明明就可以安安稳稳的在皇宫度个晚年的,居然还被弄到这边,不过说实话,这边的气候的确是有些恶劣,刚到这边的人都是很难适应的。
尤其是公孙氏这种在皇宫里时间呆的久了,很没有受过什么风吹日晒的人,是很容易就生病的。
“这个司马信太不像话了,真是人面兽心,我那年去你们中原,还与他会过面呢,当时还觉得他这个人可以,生性淡然,不在乎名利,有情有义,值得深交,没想到居然是一个这种人,还真没看出来,自己的母后都忍心弄到这么远的地方来。”
赫连嗣华在听了公孙氏的话后有些气愤,他性格很好,能够接受和忍耐好多事情,但就是见不得女人受委屈,这也是在那个时期很难有的一种思想,跟秦霜华的思想有得一拼。
第257章 点到为止
公孙氏一看,局势正往她这边偏袒过来呢,更是肆无忌惮,一点也不知道收敛,“你们说我命怎么就这么苦呢,我服侍了先皇几十年,尽心尽力,每天还要处理后宫的各种大事小事,还要辅佐他治理朝政,为他分忧解难。”
说着一边抽泣,最后哽咽到连话都说不出来抬起刚刚赫连纤华递过来的茶喝了一口,缓了一会儿才接着说,而赫连兄妹也特别识趣的没有说话,静静地看着她。
她放下手中的杯子,抬起头来接着说,“我为先皇做了那么多,到头来,他什么都不留给我就走了,还把皇位传给了这样一个没有良心的人。”
“也只怪我自己不争气,没有先生了一个儿子,如今这种局面也是我自己造成的,怪不了谁。”
赫连兄妹都被公孙氏这一番话给感动了,从她说的这些来看,她是一个重情重义,宽宏大量,心胸宽厚之人,到现在都没有直言说他人的不是,就算说了也只是怪她自己没有怪别人。
于是便都有些心疼公孙氏,“没想到当年光彩夺目的公孙皇后居然沦落得如此下场,还要承受那么大的委屈,真是让人心疼,我想宣武帝在的话,他也一定会心疼您的。”
公孙氏却摇了摇头,感叹道“你们有所不知……”随后又欲言又止,没有再继续说下去了。
她很聪明,知道应该点到为止,不适宜讲太多,再说就过了,第一次见面,要给他们留点悬念,反正现在她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她已经成功的得到了赫连兄妹的同情,她计划中的第一步便完成了,毕竟来日方长嘛。
赫连兄妹还打起精神来听着她说接下来的事呢,但是谁料想到公孙氏说到一半就突然停止了,“公孙皇后,您是有什么难言之隐吗?没关系的,说出来或许我们可以帮你呢。”
公孙氏心里一喜,“不说也罢,反正都已经成定局了,时候不早了,我想我差不多也应该回去了,不然到时候我儿又得到处寻我了。”
“公孙皇后,用完晚膳我派人送你回去吧,您一个人在这边人生地不熟的,再走迷路了怎么办,再说了,你自己连回去的路都不知道怎么回去,您儿子也不会放心吧,还有宣武帝在天上看着也太不像话了,到时候还得说我欺负您呢。”
赫连嗣华没有想到公孙氏会欲言又止并且突然提出来要回去,有些措手不及的挽留到。
听到公孙氏这么着急的要走,赫连纤华也是没有预料到的,于是也连忙符合她大哥道,“对啊,公孙皇后,您就再多留一会儿,马上用完晚膳我们派人送你回去吧。”
她之前唤公孙氏为夫人的,但是听到大哥都称她为公孙皇后,出于礼貌,也跟着大哥唤她为公孙皇后了。
而公孙氏想要的就是这个结果,她会佯装推脱一下,但是她一定是不会拒绝的。随即转过神来,一改之前的楚楚可怜,倒发是有一些王的气概。
“两位统领不必客气,如今先皇已经驾崩,我也不再是当年的公孙皇后了,在西域这边还是您二位的地位高,说话更有威严,尽管我们那块地方不归你们管,但至少你们说一人家不敢顺二,以后还是称呼名字或者叫我夫人吧。”
赫连兄妹看到公孙氏情绪转变的如此之快,短短几分钟就能将自己的情绪调整好,并且说话一贯的有一种让人不想违背的霸气在里面,
即使她的话语里已经压低了好多,低调了好多,但是仍然掩盖不了,毕竟是当了那么多年的皇后的人。
也不得不让她们兄妹二人有些佩服,这种自我调节的心态是很难见的,看来她是经历了很多。
但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他们因此成为了公孙氏的棋子,进入了它的圈套,日后定是会被其利用,也因此他们的命运即将改变。
“我也觉得叫夫人显得更加亲切呢,夫人,以后在西域这边要是有什么困难就尽管跟我们说,一般的事情我们都能解决。”
赫连纤华虽然是统领的妹妹,平日里尽是威严霸气,但是在私底下依然有着她小女生的一面,温柔可人也偶尔撒娇。
赫连纤华话音刚落,赫连嗣华就紧接着说,“是啊,夫人,您初来乍到的,肯定很不熟悉这边的状况,有需要帮忙扶持的地方不要跟我们客气,毕竟当年宣武帝可是帮了我们太多了,恩情身似水。”
公孙氏装得很淡定的样子,推脱到,“那多不好意思啊,今天就打扰了您二位那么久,还给你们添了麻烦,怎么好意思再请你们帮忙呢。”
但是赫连兄妹二人此时是发自内心的想要对公孙氏好的,一方面是为了报恩,自然是宣武帝当年给他们的恩情,由于宣武帝已去世,按照民间的通俗的话来说,公孙氏又是宣武帝的正牌妻子,所以便将恩情报在公孙氏身上。
而另一方面,是因为今日公孙氏所说的,所描述的这些话,真正的触碰到了他们内心最软弱的地方。他们这边的人都比较耿直,潇洒豪迈,很少见有勾心斗角的。
所以不管公孙氏说什么,他们俩也不会有怀疑的地方,再者听了之后让他们有些心疼,觉得她一个女人家不容易,有想要保护她的冲动。
如果今天公孙氏所面临的人不是他们俩个,而是换成一般的中原人,那么她的谎言和阴谋早就被揭穿了。
可是奈何他们两个太过淳朴,特别容易相信人,而公孙氏说的正好是赫连兄妹二人的软肋,所以公孙氏捡了一个大便宜。
“夫人,您这样说就太见外了,不用跟我们客气,有什么需要尽管说。”赫连嗣华听到公孙氏谦和有理的推脱的时候,带着些心疼的语气说到。
在三人在你一句,我一句的互相谦让回应的时候,有人进来报告,“统领,郡主,晚膳已备好,请您们就餐。”
在刚要出门的时候好像想起一点什么来又折回来说“是送到招待厅来还是您们过去用餐?”
全程用的是他们这边当地语言说的,公孙氏听得一愣一愣的,一个字都没有听明白,后来赫连嗣华回了一句什么她也不知道。
直到过了一会儿之后,一群女仆装扮的人有秩序的端着一些盘子进来。才知道原来是上餐呢。
第258章 环环相扣
她在心里想,以后要在这边久居,多多少少要会一点这边的语言才好吧,方便以后办事情,五十便下定决心要开始学习这边的语言,摸到一点门道便可以。
当菜品全部上完之后,赫连纤华过来叫公孙氏去用餐,叫了几声没人应,走近一看,原来是在发呆呢,不知道她在想什么。
于是把手放到她前面晃悠了一下,公孙氏才回过神来,有些尴尬,不知要说什么才好。
这时赫连嗣华在那便唤道,“可以过来用餐了。”打破了这一有些尴尬的局面。
公孙氏过去一看,大多数都是面食,与她以前所吃过的食物都有所不同,所以表现出了一脸惊愕的表情。
当然,赫连兄妹是注意到她的表情的。“夫人,我们这边的饮食就是这样,有些粗糙,没有京城那般的讲究,让您见笑了,就凑合着吃点。”
其实公孙氏倒也是不介意,她只是没有见过,觉得有些奇怪罢了,倒是挺想尝尝鲜呢,吃腻了宫里的山珍海味,换一下口味也是挺好的。
用完餐后,公孙氏便主动提出来要走了,本来赫连兄妹是打算多留她一段时间的,但是她执意要走,他们还是尊重她的决定。
因为公孙氏觉得,要给他们兄妹二人留一点遗憾和神秘感,才能更加的引起他们的关注,才能让他们念念不忘,只有这样,她才能达到她的目的,她在一步步的迈进。
其实刚来的时候,她就已经摸清楚了这边的路况跟地形,她又是记忆力比较好的一群人,所以自然是记得回去的路的。
就像她出现在他们打猎的地方,也不是巧合,而是她调查了好几天,询问了好多人之后方才确定的,于是挑了个好的地点提前去做好了准备,就等鱼儿上够,但是她没有想到事情会进展得如此顺利。
不过她的儿子司马蛟并不知情,她做的这些事情就只有她自己一个人知道,她一手策划,只为了达到她的目的。
他们已经搬过来西域这边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了,司马蛟一开始过来的时候现在,经过公孙氏的改造已经改变了很多了。
记得一开始来的时候,司马蛟不务正业,整天碌碌无为,但是现在,偶尔的还会看看书,这已经算的上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了。
由于赫连兄妹在他们大本营有点要事要处理,就没有跟她一同前往,而是派了几个高手,讲她送回她在西域的府邸。
进门的时候刚好遇到司马蛟,司马蛟看到她一身狼狈样,有些担心的问道,“母后,您这是怎么了?发生了什么?”
自然,她在听到这样问题的时候是有些尴尬的,不用说听到司马蛟的问了,在这种时候看到司马蛟已经算是很狼狈的了。
她又不能把她今天所经历的跟司马蛟说,况且说了之后,司马蛟能不能理解都还是令外一回事儿呢。
于是,她便随便找了个借口,“母后说出去随便逛逛,熟悉一下周边的环境,不小心摔了。”她担心司马蛟会接着问她,所以在司马蛟还没有反映过来的时候便立马转移话题。
“对了,蛟儿,你怎么会在这里?这个时候你不是应该在书房看书吗?是不是又想偷懒?看来还是得需要母后陪着你读啊。”
司马蛟的确是出来偷懒的,他也是想趁着公孙氏不在,出来晃悠晃悠,看看能不能找到有趣的事情,他也是闲的无聊。到了这边,什么事情都不用他做了。
虽然说他粗枝大叶的,但是有些时候还是有点小聪明的,于是便说,“儿臣看母后不在府中,大半天没有踪影,有些许担心便出来寻了一下,没想到刚好遇到母后回来。”
不管是真是假,反正公孙氏听到司马蛟这样说,心里是特别欣慰和高兴的,这应该就是一个做母亲的心吧。
“你今天不用再继续看书了,给你放松放松,想做什么自己决定,但是不能过头。”
司马蛟历来是最听公孙氏的话得,一般情况下,她说一他从来不敢说二,她说往东他从来不敢往西。
在听到母亲这样说后,司马蛟心里是十分高兴的。没想到弄巧成拙,居然这样就能放个小假,“谢过母后。”
在宫里时间呆得太久了,好多礼仪都是一下子改变不过来的,叫母后叫习惯了,也便一直这样叫着。
公孙氏快速的回到她的屋内,吩咐人弄好水,准备洗澡呢,她已经浑身难受了一整天,如果不是因为场景的需要,她才不会将自己弄成这般模样呢。
她从宫里带了一部分之前就伺候她的宫女太监过来,所有的规矩都没有改变,仍然跟之前在宫里的一样,所以她到了这边并没有什么不适应。
府邸修的还算不错,活脱脱的就是一个小型宫殿,她住习惯了坤宁宫,所以她的房间都是根据坤宁宫的格局来设置的。只是没有在宫里的热闹。
第二天,她一大早起来就将司马蛟叫到自己的屋内,“蛟儿,这些天每天看书肯定看累了,厌烦了吧。这样吧,母后今日给你放个假如何。”
司马蛟最讨厌的就是看书,他当然是愿意了,只要不让她看书,让他做什么都行。“儿臣选听母后吩咐。”
“母后问你问题,你要好好回答。”公孙氏一脸严肃的表情看着司马蛟,司马蛟也不再嬉皮笑脸,一脸严肃起来。
“母后请问。”
“你认为我们出于礼貌应不应该给这周边地区的要臣和官员,当然还包括西域的统领,送一些代表我们心意的东西呢?初来乍到的,总是要先搞好关系的吧。”
说是问司马蛟问题,实际上是将司马蛟往她的那个方向带去,一步步的,引领着他。
“儿臣正想跟母后讨论这件事情呢,前几日去集市上认识了这边的几个官员。他们刚好也在,于是我们大家便认识了,人还算可以。正想着问母后要不要表示一下呢。”
司马蛟虽然这样说,但是他的出发点和意义与他母亲的完全不同,一个是真的出于感情出于礼貌,而另一个主要是想借此机会笼络人心,如果可以,方便日后更好的利用,这便是她的出发点。
“那就这样决定吧,你今天派人跟你一起,差清楚这边各类大小官员,按人头分准备好礼物。”
第259章 筹划
相比于让他看书,他更加乐意做这种事情,历来他都适合做这种讨好别人的事情,在宫里的时候也没少做。
况且好多人都会给他面子,所以每次都是以愉快收尾的,往往只有在这种时候他才能感觉到一定的成就感。
公孙氏她自己的儿子自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