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逍遥章 >

第63章

逍遥章-第63章

小说: 逍遥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华大小姐整日出入衙门,自是懂得这些规矩。张四老爷是重犯,还没有宣判之前不能探监,这是要避免他和家人串供,要等到正式的判决定来之后,尘埃落定,方能让家人探望。
  华大小姐由衷地替苗红和秀秀高兴,她说:“那我要先恭喜你们二位了,等到你们成亲时,记得一定要请我喝喜酒,对了,那只猫呢?”
  秀秀一直笑眯眯地听着苗红和华大小姐说话,也不知道她有没有听懂他们在说什么,但是听到华大小姐问起那只猫,她立刻抢着说道:“乖乖听话,很听话。”
  苗红连忙解释:“乖乖一直都和秀秀在一起,现在暂时住在张三太太府上,等到我们成亲了,就把它接过来,令尊和华大小姐是我们的恩人,到时我一定亲自登门送喜帖。”
  苗红说话的时候,秀秀嘴边噙笑看着他,目光里都是欢喜。
  华静瑶真心为他们高兴,有情人终成眷属,就是这样的吧。
  只是这杯喜酒怕是要过几年才能喝到了,秀秀要守孝,张三太太寡居,性子和顺,想来会把秀秀照顾得很好。
  华静瑶知道他们是去拜访父亲的,便提醒道:“昨晚我家招了贼,把家父书房里的一幅画给偷走了,家父是爱画之人,心情难免郁闷,苗公子亦是同道中人,想来定能理解。”
  苗红一怔,心道这享誉京城的梨香三巷还真是不太平啊,先是住了一个杀妻的陈举人,后来又有一个同样杀妻的张山长,现在竟然又出了偷画贼。
  “既是如此,那我们来得还真是凑巧了,我和秀秀合作了两幅新画,但愿能博华三老爷一笑。”
  华静瑶刚刚就注意到苗红怀里抱着一只长长的匣子,想来里面装的是就是他和秀秀的新画。
  她连忙谢过,目送二人进了巷子,这才上了马车。
  马车直奔永国公府,她要当面质问沈逍。
  “姑娘,奴婢听青言说三老爷的那幅画可贵呢,值很多银子,那这就是大案了,您看要不要让史丁去顺天府报官啊?”小艾轻声提醒,接连跟着自家姑娘办了几个案子,小艾对于办案的程序已经门清。
  报官吗?
  官府还在通缉朱禄,若是现在报官,那也就是在朱禄的犯罪簿子上再加一笔而已。
  即使她拍着胸脯保证,无论是黎府尹还是大皇子,也不会去抓沈逍的。
  若是能有证据,证明朱禄是替沈逍做事的,那就好了。
  华静瑶从头上拔下一根筷子,啪啪啪地敲着大腿,小艾看得心惊肉跳,万一姑娘一个不小心,一筷子戳下去,那岂不就要戳出个血窟窿?
  小艾索性捂住嘴巴,生怕她一开口,姑娘分了心,真的戳下去。
  华静瑶把那筷子敲出鼓点,也没有想出好办法。
  这个时辰秦崴和骆仵作都在衙门里,若是找他们就只能去衙门。
  那么如果她去了衙门,报不报官呢?
  想到了骆仵作,华静瑶便就想起骆仟作那笃定的语气:“小狸和沈逍是同一个人。”
  华静瑶忍不住摇摇头,不是,他们不是一个人,绝对不能把他们当成同一个人来看待,即使那个是骆英俊,也不可以!
  华静瑶的心情瞬间就不好了,她忽然不想去永国公府了。
  她不想看到沈逍!
  她撩开车帘对外面的史丁说道:“你现在去递牌子,我要进宫。”
  听说姑娘要进宫,小艾连忙找出马车上备着的衣裳。从华大小姐八岁开始,但凡她出门,马车上都会多备一套衣裳鞋袜。
  “姑娘,您换上衣裳吧。”小艾说道。
  华静瑶低头看看自己的衣裳鞋袜,刚才没有留意,这会儿才看到,鞋子脏了,衣裳也脏了,想来是她爬墙头时不小心弄脏的。
  她在马车里换上衣裳,又换了一双鞋子,小艾把脏衣裳抖了抖,正要卷起来,华静瑶咦了一声,扯过小艾手里的衣裳。
  那是她的裙子,湖水蓝的湘裙,下摆上绣着一串淡粉的小花,而在其中一朵小花上,沾着一块棕色的东西。
  “是糖稀,姑娘,这是糖稀。”小艾一眼认出来了,这糖稀上还拉着丝呢。
  华静瑶凑到鼻端闻了闻,虽然她没有小狸的鼻子,可也能闻到麦芽糖特有的味道。
  这的确是糖稀。
  糖稀很粘,所以刚刚抖动裙子,那糖稀也没有掉下去。
  “路上看到有卖糖稀的吗?”华静瑶问道。
  “没有,肯定没有。”小艾摇着脑袋,如果看到有卖糖稀的,她一定会告诉姑娘,姑娘说不定就会让她去买,姑娘一个,她一个。
  “这样啊,那就不是在路上粘到的,我爹的院子里更不会有这个,那就只可能是在墙头上粘的,看这个位置,很可能是我上墙的时候粘上的。”华静瑶笑了笑,朱禄居然会吃糖稀,不但吃糖稀,还要拿着糖稀来偷画。
  华大小姐的脑海里浮现出一个面目狰狞的家伙,举着一坨糖稀爬墙头的画面,真是不忍直视啊。
  一个时辰后,华大小姐已经坐在慈宁宫里了。
  她打死都不会想到,她竟然会在慈宁宫里又又又见到了沈逍。
  她就是因为不想见到沈逍才进宫的,她进宫是想抱着三公主姐妹情深的,谁能想到会在这里遇到这块炭。
  是啊,今天的沈逍仍然是炭,刚出炉的炭。
  你见过有人在盛夏的天气里从头到脚一片黑的吗?沈逍就是。
  所以他不是炭,还有谁能是炭?
  可是华大小姐还不能对这块炭横眉冷对,因为太后拉着这块炭泪如雨下。
  三公主坐在太后身边,一动不动,华大小姐怀疑三公主是被这块炭给吓着了。


第一五八章 沈家的往事
  好在这个时候,三公主瞪了她一眼,华大小姐松了口气,拿着帕子去给太后擦眼泪:“外祖母别伤心了,好人不长命,祸害活千年,瑶瑶看沈四公子福大命大,一定长命百岁。”
  “你这丫头,说的什么话?”太后脸上还有泪珠,可是眼睛里却带了笑意,她伸手朝华静瑶的脑门上拍了拍,道,“不过你最后一句话说的对,逍哥儿一定能长命百岁。”
  沈逍目不斜视,连个眼角子也没给华静瑶。
  华静瑶翻个白眼,你以为我乐意看到你吗?真是阴魂不散,到哪儿都能遇到,早知道你在这里,我才不会今天进宫。
  “逍哥儿,如今你回到京城,就不再是一个人了,有皇帝有哀家,还有二房”
  太后说到二房,刚刚舒展开的眉头就又蹙了起来,她想起到沈逢。
  沈家二房那位早就过世的老太爷,是太后的庶弟。
  沈家人丁单薄,却鲜少有纳妾的。这是因为沈家有四十无子方可纳妾的祖训,这祖训是先沈太后的生母淑秀县主所定,可是也有特殊情况,这特殊情况就是沈家的二房。
  太后的父亲名叫沈旭,他十二岁便进了西山大营,二十岁时,灵寿有流寇作乱,沈旭自己请缨去了灵寿剿匪,没想到这一去就没有回来。
  在一场战役中,沈旭中了埋伏,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沈家人整整找了三年,终于在一个小山村里找到了他,原来沈旭掉下山崖,幸亏有个郎中采药经过,把他救了下来。
  沈旭虽然保住了性命,却忘记了自己是谁,人也变得傻乎乎的。
  郎中四处游历,也不能总带着他,路过那个小山村时,见一对夫妻的儿子病故,非常悲伤,就把傻乎乎的沈旭托付给这对夫妻,自己继续做他的游方郎中去了。
  沈旭虽然摔得脑袋不灵光了,可是那张脸却没有摔坏,沈家人不论男女全都生得漂亮,沈旭更是京城里数一数二的美男子,加之那从骨子里透出来的贵气,引得村子里的姑娘们全都往他家里跑。
  山里的姑娘没有那么多规矩,看上了就是看上了,想方设法要做夫妻,没过多久,就有个姑娘被她娘领着找上门来,说大牛看了她闺女二妞的身子,要么请村长来评理,要么就拿十两银子的聘礼,把二妞嫁给大牛。
  大牛就是沈旭。
  因此,当沈家人找到沈旭时,沈旭已经是一个孩儿的爹了。
  而那时,沈旭的发妻带着他的一对儿女,正在京城以泪洗面,日思夜盼等着他。
  太后从记事起,看到的就是母亲的眼泪。父亲到死也没有记起以前的事,在父亲眼里,二妞才是与他共患难过的妻子,而国公府里那位珠光宝气的美妇人,他甚至有点害怕。
  他稍微懂了点规矩礼法之后,便认定二妞是他的平妻,能和世子夫人平起平坐,二妞说在府里害怕,他便把二妞的娘也接了过来,二妞娘是个泼辣的,把国公府闹得鸡飞狗跳。
  为了不让二妞给世子夫人行妾礼,在和父母大闹一场之后,沈旭便带着二妞和孩子,连同二妞娘搬出了国公府,住进了石头胡同,一家人过起了自己的小日子。
  沈旭没有做过永国公,他的父亲把爵位传给了嫡长孙,也就是太后的兄长,沈旭一直住在石头胡同里,他之后再也没有进过军营,也没有当过差,三十多岁时便撒手人寰,他临死的时候,原配许太夫人带着儿女去看他,他嫌弃地让人把他们轰了出去。
  许太夫人在被轰出去的时候,二妞追了出来,脱下鞋子扔过去,正砸在许太夫人的脸上,太后那时只有十六岁,已经做了大皇子妃,她见母亲受辱,便让身边的嬷嬷过去,掴了二妞几个嘴巴,二妞生的儿子,也就是太后的庶弟,那时已经十三四岁,竟然扑上来要打太后,若不是有丫鬟挡着,堂堂大皇子妃就被他当场打了。
  许太夫人是庆王的外孙女,有乡君的封号,她自幼长在深闺,哪里受过这种侮辱,加上女儿也受了委屈,许太夫人气血攻心,回来后就一病不起。
  两天后,石头胡同来报丧,沈旭死了。
  许太夫人听到这个消息后,哈哈大笑,竟也气绝身亡。
  虽然隔了几十年,当年要挥拳打她的庶弟也早就死了,可是太后只要想起沈家二房,就还是会想起当年的那些烂事。
  可是沈家人太少了,后来只有沈令泽一个,好不容易沈令泽生下两个儿子,偏偏沈逍又有病,生死未卜,太后也只好强忍着,把后族外戚该有的封赏,也给了沈家二房。
  无论如何,沈家二房也是沈家血脉,千真万确是沈旭的后代。
  太后叹了口气,对沈逍说道:“二房那边,你若是不想走动,那就罢了,只要你好好的就行,明年你兄长的孝期满了,哀家就给你选个最好的姑娘,早早地把亲成了,等到成了亲,人也就安定下来了,可不能再像你兄长那样,把亲事拖了那么久,唉。”
  当年永国公沈令泽去世,太后原想让沈远在热孝里成亲,可是沈远不答应,他一定要给父亲守孝三年再成亲。好不容易三年过去了,他也终于成亲了,可是却与新婚妻子双双死在洞房里,连个孩子也没有留下。
  每当这个时候,太后便自责不已,当年若是她再坚持坚持,说不定沈远还能留下一条根,那样沈逍就不会这样孤单了。
  华大小姐在一旁听着,接连翻了几个白眼,明年就要给沈逍娶媳妇?太后啊,您是真的以为沈逍是只无辜无害的小白兔了?
  还有比沈逍更阴险更不要脸更恐怖的人吗?
  没有了,因为沈逍就不是人啊,他是一块炭。一块没有感情的炭。
  您要给块炭娶媳妇,那娶啥呢,娶块木头,要么是木头变成炭,要么是炭烧了木头,总之,那就是相爱相杀啊。
  华大小姐畅想了一下,沈逍火烧洞房,喜床上并排躺着两块炭的迷人场景,顿时心情舒畅起来。


第一五九章 这都是俗物
  太后有很多孙辈,膝下也不缺承欢之人,可是真真正正被她当成娘家人的,就只有沈逍一个了。
  大多寒门小户的女子,讲究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高门大户的女子,十之八、九是时时刻刻把娘家当成靠山,在夫家受了委屈,首先想到的就是让娘家给自己撑腰。
  太后已是这世间最尊贵的女子,却仍然不能免俗,如今看到沈逍回来了,顿时觉得自己的腰杆也硬起来了。
  一入宫门深似海,外人只当她顺风顺水,只看到她母仪天下,却不知道那些年里她如履薄冰,日思夜盼,盼到公爹死了,她做了皇后;冷枪暗箭,步步为营,好不容易熬到先帝驾崩,她做了太后,这才终于过上了好日子。
  过去的那些年里,她表面风光,实则冷暖自知,丈夫的心早就不在她这个青梅竹马的元后身上了,那些豆蔻年华的美人层出不穷,如果不是为了自己的一双儿女,她可能早就撑不住了,可若没有永国公府这棵大树,她的儿子也不会顺风顺水登上皇位。
  后来,她的兄长死了,侄儿死了,两个侄孙一死一病。
  无数回,太后蓦然回首,身后只有一群面色凄惶的太监宫女,那棵为她遮风挡雨的参天大树,没有了……她没有了来处,等待她的只有那条通往皇陵的路。
  而现在,沈逍回来了,虽然这只是一个十六岁的少年,可是太后却知道,她又有娘家了。
  从今往后,永国公府不再是一座空荡荡的宅子,那里是她的娘家,那里有她的娘家人。
  太后已经决定了,明天就把那些和她有交情的老太君老夫人们请进宫里,把京城里适龄的姑娘全都写下来,她每天拿出一个时辰召见这些姑娘,每天见一个,一年就能见上三百个,京城里的见完了,顺便把南北直隶的也全都见了,虽说要挑个顶好的,可是三百个里面也总能挑出三四个不错的。
  到时沈逍的孝期满了,就让沈逍和这三四个姑娘一一相看,她是个开明的老人家,若是孩子自己不喜欢,她是不会强求的,当年给皇帝选正妻,给昭阳选驸马,还不都是遂了他们自己的心意?所以这一回,她先挑出几个,再让沈逍在这几个当中挑个喜欢的,这样一来,这个未来的侄孙媳妇,不但是沈逍自己喜欢的,也是她满意的。
  太后只是这样想了想,便觉得身轻如燕,百病全消。
  什么?你说哀家有个侄孙正在办丧事?胡闹,哀家的侄孙活得好好的,福大命大,长命百岁。
  华静瑶好不容易才找到机会,对太后说道:“外祖母,瑶瑶带着三公主去您的花房里看看,好不好?”
  太后早就不哭了,这会儿正沉浸在挑选侄孙媳妇的喜悦中,听到华静瑶这么说,便笑道:“你是不是琢磨着把哀家的花儿全都搬你们府里去?”
  华静瑶佯装吓了一跳,道:“外祖母您能到顺天府升堂审案了,天呐,您还给不给人耍个小聪明了,黎府尹若是知道了,一准儿把他那个青天的称号双手送给您。”
  太后伸手,对侍立一旁的女史道:“快拿个物件过来,哀家要打这个多嘴的小猴儿。”
  女史连忙笑着递上一只绣工精致的荷包,太后抓过那只荷包朝着华静瑶扔过去,华静瑶一把接住,从荷包里掏出几张金叶子,嘟着小嘴,道:“又是金叶子,真俗。”
  “嫌俗就还给哀家。”太后斥道。
  闻言,华静瑶慌忙把金叶子塞回荷包,又把荷包系在腰上,晃着脑袋得意洋洋:“您给都给了,不带要回去的,再说了,这等俗物还是让外孙女儿替您收着吧,嘻嘻,多多益善。”
  太后被她给气乐了,对沈逍说道:“你别看你这个小妹妹调皮捣蛋,她小时候就像佳卉这样,又文静又乖巧,自从跟着大哥儿破了几件案子,就变成这个样儿了,你看你看,连哀家的东西她都敢抢,你这孩子一看就老实,可别让她给欺负了。”
  华静瑶都想顺手撕开沈逍的画皮,让太后她老人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