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章-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昭阳长公主道:“你和庆春带上三公主,跟随妙慧师傅回广济寺去,唉,算了,本宫还是亲自走一趟吧。”
“娘,我跟着一起去。”华静瑶快步走到昭阳长公主身边。
昭阳长公主看看妙慧师傅,压低声音对华静瑶道:“妙慧师傅是要带三公主去寺里,请方丈大师亲自给看看,娘担心是应了那神鬼之事,你还小,就不要跟着一起去了。”
“娘,让我跟着吧,我不怕的。”华静瑶摇着昭阳长公主的胳膊说道。
昭阳长公主却没理她,叫来丁嬷嬷,道:“你送姑娘回绣园去,本宫回来之前,她哪里也不要去。”
无可奈何,华静瑶只好跟着丁嬷嬷回了自己住的绣园。
她在绣园里坐着不舒服,站着也不舒服,只觉得哪儿哪儿都不舒服。
她打发小丫头到二门守着,只要昭阳长公主回来,马上来报信,可是等了足足两三个时辰,直到傍晚时分,去广济寺的人还是没有回来。
“姑娘,史丙回来了”小丫头跑来说道。
华静瑶叹了口气,终于等到一个。
“快让他进来。”华静瑶说道。
史丙进了园子,给华静瑶见了礼,说道:“姑娘,还真让您说对了,小的在一家铺子里打听到了那位太太的事。”
华静瑶让小夏给史丙端上来一碗冰镇绿豆汤:“别急,慢慢说。”
史丙看到小夏端上来的冰镇绿豆汤,笑着说道:“姑娘该不会是能掐会算吧,算到小的是在卖冰镇绿豆汤的铺子里打听到的。”
“咦,你说的是张记粥铺吗那里离着折芦巷还有一段路呢。”华静瑶既然让人把折芦巷里的人家全都打听一遍,当然对周边的铺子也是了如指掌,她爹吃的喝的,可都是这些铺子里的。
“对,姑娘说得对,就是张记粥铺,那附近只有张记粥铺里卖着冰镇绿豆汤”,史丙说道,“小的把折芦巷外面的铺子全都问了一遍,什么也没有打听到,只好往远处多走了一会儿,挨家打听。张记粥铺内堂里挂着的牌子上明码标价,小的见那价格并不便宜,就连这冰镇绿豆汤都要卖到十个大钱儿一碗,便临时改了主意,没有打听那位娘子,而是问起了陈举人,没想到歪打正着,还真让小的打听到了。”
“哦陈举人去过”华静瑶问道。
“是,就在前天,陈举人坐着轿子过去的,一前一后两顶轿子,全都停在粥铺外面,陈举人从一顶轿子里下来,亲自进去买了一碗绿豆汤,端给另一顶轿子里的人喝,待到轿子里的人把绿豆汤喝完,陈举人又把碗送回铺子里。铺子里的伙计记忆深刻,他说还没见过哪家的爷对自家娘子这般体贴的。”
第五十八章 人手上各有安排( 求订阅求打赏求月票)
张记粥铺开在甘石桥,尤其是离洗笔巷、折芦巷全都不远,做的就是街坊生意,即使陈举人没来光顾过,粥铺里的伙计也认识他。
而且,陈家虽然不是高门大户,可也是读书人家,女眷们在轿子里喝碗绿豆汤合情合理,因此粥铺里的伙计才会认为那轿子里坐的是陈举人的太太。
当然,伙计认为的陈太太是折芦巷里住的那位柳氏。
想到这里,华静瑶问道:“那轿子呢?就是陈举人家里的轿子吗?我记得租房子时打听过,折芦巷的宅子都是一进的,区别在于有的大点,有的小一点,可是一进宅子又能大到哪里去?伙计说去粥铺的是两顶轿子,莫非陈家那院子,还能放下两顶轿子?”
史丙眼睛一亮,是啊,别说陈家了,整条折芦巷,谁家也放不下两顶轿子,所以伙计看到的两顶轿子里,至少有一顶是雇来的。
“是小的疏忽了,小的这就再去问那伙计。”
史丙匆匆告辞,转身便走。
看着他的背影,华静瑶叹了口气,她要给甲乙丙丁多派些差事,让他们多历练,像前世那么优秀。
甲乙丙丁里面,史丙最细心,因此她给史丙派的差事比其他三人都要多,这样不行。
还有小狸,不能总让他在西路待着,西路最多的就是内侍,嗯,除了内侍,还有一群鹿,小狸如同一张白纸,过不了几个月,就要变成内侍,变成鹿了。
现在和前世不一样了,她有爹有娘还有姐姐,现在看来,这三位哪个都不是省心的,她要保护他们,就要做很多很多事。
“去叫史甲史乙史丁过来,把小狸也叫过来。”华静瑶说道。
四个人很快就到了,小狸等了一下午,姐姐终于又想起他了,他兴高采烈,几乎是一路跳着过来的。
华静瑶从史甲问起:“你们手底下有多少人,这些人里哪些是你们随时能用的,哪些是需要知会一声才能用的?”
史甲原本是跟在昭阳长公主身边的,自从上次出了赵谦那件事后,昭阳长公主就让史甲也过来跟着华静瑶了。
史甲回道:“回姑娘的话,现在小的身边有两个小厮,随叫随到,史乙、史丙和史丁手底下没有人,另外,小的跟着长公主时,管着的护卫有十人,史乙是跟着姑娘的,他手下也有十人,如今小的过来了,这十个人也就一并带过来了,前不久,长公主又给拨过来十个人,如今我们随时能够调用的是三十人。府里的护卫,有三百人隶属于金吾卫,平时由张都尉统领,这三百人的主子不是长公主,而是皇上。姑娘若用,须得长公主许可,特殊情况,也需经由长史大人同意了,方能请张都尉调遣。除了这三百人之外,府里另有一百护卫,这一百护卫的主子才是长公主,我们兄弟,连同手头这三十人,都在这一百人之中,姑娘这边若是人手不够,我们兄弟只需拿了姑娘的牌子,就能找胡大管事调用人手。”
华静瑶觉得自己这些日子真是在混吃混喝的过日子,还当自己是在广西衙门里,平时用的就是这几个人,明明有三十个护卫,她全都没有用起来。
“以后我会经常让你们去办事,史甲,你给史乙、史丙和史丁各挑两个小厮,怎么挑你应该知道,总之是要勤快要机灵的,越早上手越好”,华静瑶又看向史乙,说道,“若是我这里没有另外的吩咐,那就让小狸跟着你,你要看好他,别让人把他欺负了。嗯,史丁武功好,就跟着我吧。”
三人纷纷称是,只有小狸嘴巴高高撅着,一脸不高兴。
“小狸,你的嘴巴上都能拴头驴了,你不高兴吗?”华静瑶问道。
“我要跟着姐姐。”小狸的俊脸垮下来,委屈巴巴。
“没说不让你跟着我啊,我平时又不是天天都出去,我出去时你跟着我,我不出去时你就跟着史乙。”华静瑶笑着说道,她那颗失落在三公主身上的水晶玻璃心,终于在小狸这里找回来了。瞧瞧,她其实也挺受欢迎的,哪里像坏人了?
“好!”小狸顿时高兴起来,嘴巴咧开,露出雪白整齐的八颗牙。
华静瑶刚刚把人手安排好,守在二门的小丫头飞奔着跑了回来:“姑娘,丁嬷嬷回来了。”
“只有丁嬷嬷?长公主呢?三公主呢?”华静瑶问道。
小丫头摇头:“奴婢只看到丁嬷嬷了,没有看到长公主和三公主。”小丫头说道。
“紫萱,你过去看看。”华静瑶吩咐道。
片刻后,紫萱和丁嬷嬷一起过来了。
“姑娘”,丁嬷嬷说道,“三公主的病,方丈大师也无能为力,他老人家让庆春抱了三公主,跟着他一起去了广济寺的后山上,那里住着一位得道高僧,是方丈大师的师叔。他们去了之后就没有回来,长公主让奴婢回来给姑娘说一声,今天长公主就住在广济寺里了,她身边有尤嬷嬷服侍着呢,请姑娘放心。”
“好,我放心。”华静瑶在心里叹息,她怎么能放心呢,放心了长公主,可却放心不下三公主。
前阵子她跟着长公主在广济寺里住了好几天,可也没有听说过那后山上还住了一位得道高僧。也不知道三公主这会儿怎么样了,更不知道姐姐如何了。
华静瑶翻来覆去,快天亮时才睡着,再睁开眼时,已是日上三竿。
她猛的坐了起来,喊了小艾过来,问道:“长公主和三公主回来了吗?”
小艾道:“殿下和三公主还没有回来,不过史丙回来了,昨天晚上就回来了,那时姑娘已经睡下了,他就没来回话,这会儿就在外头的小亭子里等着呢。”
绣园外面有个小亭子,平日里甲乙丙丁就在那里等着传唤。
“快点给我梳洗。”华静瑶吩咐。
小艾和小夏连忙出去,捧了水盆和青盐进来,伺侯华静瑶洗漱。
不过一炷香的功夫,华静瑶就收拾妥当,坐在花厅里,听史丙回禀昨天查的事。
第五十九章 女檀越遇到大事了
“姑娘猜得没错,小的仔细问过,陈举人带的那两顶轿子全都是雇来的,而且不是轿行里那种上好的轿子,就是街上拉脚的。小的找到甘石桥那一带的轿头儿,前后不到半个时辰,就找到了其中一顶轿子。”
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有头儿。当泼皮的有泼皮头儿,做苦力也有苦力头儿,甘石桥方圆几里拉活儿的轿子,也有统一的轿头儿,没有轿头儿许可,外来的轿子不得在这一带拉活儿。
史丙找到了其中一顶轿子,轿头儿拿了他的银子,根本不用他来旁敲侧击,轿头儿一顿吓,那俩轿夫就把知道的全都说了。
那天刚好是在中午,太阳正晒的时候,街上几乎看不到人。
他们在路荫下坐着,旁边还有一顶轿子也在等活儿,这个时辰很少能有人叫轿子,他们便打起盹来。
正迷糊着,有人把他们叫醒,是一男一女,男的书生打扮,三十多岁,穿着杭绸直裰,他们常在这一带拉活儿,可是却不认识这个人,想来是个家里有轿子的,平时甚少在街上雇轿子。
那女的二十多岁,却是一身粗布衣裳,头发也用粗布包着,土里土气,一看就是乡下来的。
读书人说要去广济寺,讲好价钱,雇了两顶轿子,自己坐了一顶,让那女子坐了另一顶。
这俩轿夫抬的就是那个女子,当时他俩还想,这可能是哪家来的穷亲戚。
可能是天热的原因,女子的脸色不好,没走多远就呻(防)咽出声,他们两个担心出事,便大声告诉前面那顶轿子里的人。
当时他们的轿子刚好走到张记粥铺外面,那人便让落轿,自己进去买了一碗冰镇绿豆汤,又折回来,端给轿子里的女子。
读书人便说:“大热的天,岂能喝热的,听话,快点喝了,孩子还在等着咱们呢。”
那女子很听话,喝了绿豆汤,读书人去铺子里还了碗,坐上轿子继续走,没过一会儿,那女子就又呼痛起来,可是这一次,读书人没让停轿,又走了五六里,在家药铺外面停下,读书人进去买了几颗大药丸子,又找药铺借了水碗,给女子吃了。
轿夫不知道那是什么药,但是显然很管用,直到来到寺门口,女子都没有再呼痛。
“轿夫看到他们进寺了?”华静瑶问道。
史丙摇头:“没有,广济寺的山门前,不让停轿子,他们是在广济寺西边槐树林子那里下轿的,刚好有人要雇轿子,轿夫们便又抬了轿走了,小的仔细问过,轿夫没有亲眼看到这两人进寺。”
华静瑶牙齿咬得咯咯响,陈举人带着陈太太来广济寺,显然是要来接孩子,这就是认下她们母子了?他不是和柳氏有婚书还生了两个十几岁的大儿子吗?当时陈太太在折芦巷外面哭诉,出来的是柳氏和两个儿子,陈举人从始至终没露面。
呵呵,停妻再娶看来是真的有,只不过再娶的不一定是柳氏,而可能是这位陈太太。
为啥?因为柳氏的儿子十四五了,而陈太太的儿子只有六七岁。
陈举人和柳氏有婚书,不知道他和陈太太有没有婚书。另外,他年纪一大把,怎么骗了陈太太嫁给他的?
可惜陈太太是河南孟津人,与京城远隔千里,若是派人专程走一趟,前前后后也要十几二十天,该发生的发生了,不该发生的也发生了。
“让人到广济寺附近去打听打听,陈太太没有回寺里,即使回去了,寺里也没人见过她,她也没有回到寺里不去看孩子的道理。所以你们好好查一查,看看那天有没有人见过他们。史丙,昨天我和你大哥说过了,你们把咱们那三十名护卫全都用起来,多带几个人,查得细一点。”华静瑶说道。
史丙领了命令出去,华静瑶的眉头又蹙了起来,昭阳长公主和三公主也还在广济寺里呢。
“等等,去叫上小狸,我们一起去广济寺。”华静瑶说道。
一顿忙活,到了广济寺时已是正午时分,大太阳火辣辣烤着,天空中连朵遮阳的云彩也看不到。
山门西边有个槐树林子,说是林子,可也只有七八棵树,只是那些树枝繁叶茂,每棵都是一抱粗细,远远望去,也就成了林子。
林子里外都有轿子,外面的是拉脚等活的,里面的则是等着接人的。
华静瑶叫过一个护卫,道:“你到寺里守着,若是长公主要动身了,就出来说一声。”
她对史丁说道:“你把咱们带来的人分散开去,但凡是能遮阳的地方,全都放人。”
她又叫过小狸,说道:“来,咱们走走。”
两人从槐树林子开始,向着山门走去。广济寺的山门平时不开,除非是大年初一或者观音诞这样的大日子,再就是有像昭阳长公主这种身份的人过来的时候,会开一会儿,待到人进去了,就又把山门关上。
平时香客们走的都是两边的侧门。
华静瑶和小狸便是朝着侧门走,走到门口时,斜次里窜出来一个四十岁左右的和尚。
“女檀越,真是一脸的福相啊!”
华静瑶先是给吓了一跳,很快就镇定下来。这一看就是个假和尚啊,广济寺门口有假和尚骗钱了?以前她没有遇到过,这假货胆子倒是不小,广济寺的和尚虽然不一定会打断他的腿,可是把他送到衙门里却很有可能,毕竟身份贵重如昭阳长公主,也常来这里烧香。
别问华静瑶为何会一眼看破这是个假和尚,问就是直觉,她的直觉告诉她,这就是个假的。
“咦,你会看相,会算命?”华静瑶吃惊地问道。
假和尚四下看看,摆出一副自认为高深莫测的表情:“女檀越出身富贵,是家中独女。”
华静瑶连忙点头:“大师真是高人,说的都对。”
“唉,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女檀越府上是遇到大事了!”假和尚一声感概,那表情有多慈悲就有多慈悲。
第六十章 小人名叫李少白
华静瑶吸吸鼻子,欲哭无泪:“大师,您说的一点也没错,我家可不就是遇上大事了,您看该如何化解。”
假和尚手上一指,道:“女檀越莫急莫慌,凡事都有因果,急不得,慌不得,请女檀越移步那边,贫僧为女檀越破解一二。”
华静瑶感的。”假和尚说到这里,自知失言,连忙看向华静瑶。
“无妨,你接着说,后来他们去了哪里,进寺了吗?”华静瑶问道。
“没进寺,当时也是这会儿,天正热着,连只蚂蚁都看不到,小人就在那边。”假和尚指指旁边一棵合抱粗细的大树,他平日里就在那里待着,只要有孤身而来的老太婆或者无知少女,他就凑过去骗钱。
“那男的四下看看,没有看到小人,可小人看到他了,这种偷腥的事儿,小人见多了,常用那男男女女借着进寺上香的幌子幽会,可像这样,刚一见面就投怀送抱的,小人也还是头回遇到,于是就不错眼珠地盯着着他们”,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