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逍遥章 >

第236章

逍遥章-第236章

小说: 逍遥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氏张着手想把孩子夺回来,可她还没有站起身来,杨晴连同两个孩子已经没影了。
  孙氏跪爬着扑向华静瑶:“郡主娘娘,郡主娘娘,求求您放过我的两个孩子吧,您抓我,您打我,他们什么都不知道,他们还小!”
  华静瑶使个眼色,杨蓝把孙氏拖回原地,双手按在孙氏的肩膀上,令她动弹不得。
  “我说了,就是让人带两个孩子去买糖吃,免得他们哭哭啼啼,也影响我找你问话,你说呢?”
  孙氏还要哭,杨蓝手上加了力气,孙氏吃痛,哭声变成求饶。
  “郡主问你话呢,快回答!”
  孙氏终于意识到她的眼泪和求饶,对于华大小姐没有半点用处。
  她只好强忍着想哭的冲动,用力点头:“郡主说得是。”
  “嗯,你认同就好,说说吧,你丈夫家里的事,比如他是哪里人,父母兄弟都是做什么的,只要是他家的事,有多详细就说多详细。”
  孙氏还以为华静瑶会问她发现尸体的事,没有想到问的却是丈夫的亲族。
  她稳稳心神,按照华静瑶的吩咐,把知道的事情一一道来。
  “小妇人的夫君不是京城人氏,他是扬州人,小妇人与他议亲时,他就已经在京城了。他说他家里是做绸缎生意的,有一家挺大的铺子。有一年走水,半条街的铺子全都烧了,他家的铺子里卖的是绸缎,绸缎遇火就着,刚巧那时铺子里新囤了一批货,也被这场大火烧得精光。他自幼父母双亡,是跟着兄嫂长大,兄嫂葬身火海,他因为留在家里温书逃过一劫,那次之后,他家除了三间祖屋便一无所有了。他是个书生,手无缚鸡之力,他有个同窗在京城给人做幕僚,写信邀他过来,他也正想离开那片伤心之地,便卖了祖屋来到京城。”
  孙氏顿了顿,继续说道:“他来京城原本也是想去做幕僚的,后来遇到几个同乡,也不知那些人和他说了什么,他便打消了做幕僚的想法,他那时租的是小妇人娘家的房子,小妇人娘家只有小妇人一个女儿,原本是想要招赘的,他有秀才的功名,又是家里唯一的血脉,自是不能入赘,小妇人的父亲却也是看上这些,觉得他有功名,又没有了亲人,成亲以后定会对岳家亲厚,便将小妇人许配给他。”
  孙氏说到这里,眼圈儿又红了,她用衣袖拭拭眼角,接着说道:“这处宅子是小妇人的陪嫁,连同白老爷家的差使,也是小妇人的父亲让人给找的,小妇人的娘家虽然只是开油铺的,可却是地地道道的京城人,城里有房有铺,乡下还有田地,自是不用他养家糊口。可他无意科举,又是个有骨气的,不想靠岳家养着,便在家里替人抄书。小妇人的父亲听说以后,便四处打听,听说白老爷家里要请西席,便托了人把他推荐过去。白老爷虽是商户,可对他非常敬重,每年有二十两的束修,笔墨纸砚随用随取,又包了四季衣裳和每日三餐,这几年来,除了这处宅子以外,我家的花用大多全是由他束修而来,小妇人娘家虽然也有贴补,但是大多都是花在小妇人自己的穿戴上,因此,小妇人的父母对他非常满意。”
  孙氏叹了口气,说道:“小妇人对夫君本家的事,所知有限,夫君自从来到京城之后,便再也没有回过扬州,京城里的江南学子有很多,彼此都能攀上关系,因此,夫君在京城也并不孤单,偶尔也会去参加诗会茶会,但他洁身自好,从来没有传过风流韵事。郡主或许不信,但这是小妇人的父亲让人去查过的,有一次他去参加诗会,刚好小妇人的表哥也在那家酒楼,看到有女伎出入,便告知了小妇人的父亲,小妇人的父亲花了银子请人去查,最后查出我那夫君从没与任何女伎有过牵扯。”


第五七一章 题海战术
  孙氏的叙述之中,官秀才如清水一般洁净透明。
  华静瑶却没有纠结于官秀才的人品,她问道:“除了死去的兄嫂以外,官秀才还有其他亲戚吗?”
  孙氏点头:“官家是扬州人,亲戚自是有的,只是全都在南边,夫君与他们并不亲厚,平日里也没有走动。”
  “全都在扬州?你确定吗?”华静瑶问道。
  孙氏忙道:“小妇人确定。”
  “当年让你夫妻来京城的那位同窗姓甚名谁?在哪家府上做幕僚?”华静瑶又问。
  孙氏摇头:“那时小妇人与夫君尚未成亲,小妇人也只是听他提起过,并没有细问,因而并不知晓。”
  “你夫君平时回家的时间固定吗?比如三天一回或者五天一回?”华静瑶紧紧盯着孙氏的眼睛,孙氏的眼睛又红又肿,兴许是哭得太多,眼皮发酸,她的眼睛一直半垂着,看着面前的砖地。
  “大多时候是固定的,五天回来一次,只有极偶然的时候会有改变。”孙氏说道。
  “为何要五天一回,而不是三天或者七天?”华静瑶的每一句问话,几乎都是在孙氏刚刚说完,她便马上提问,如同紧追在后的蛇,令人避无可避。
  果然,几个回合下来,孙氏的心绪渐渐乱了,她的手紧紧扯着裙子一侧,然后又松开,接着再扯。
  “前两年夫君回来的日期并不固定,从前年开始才改为五天一回,因为白老爷家的两位少爷,每隔五日便要去和凤阳书院的苗先生学画,所以每隔五日,夫君便有一天空闲,他会在前一日的晚上回家,在家里住一天,次日晚上天黑之前再回去。”
  “凤阳书院的苗先生?”华静瑶想起一个人来,问道,“是苗红吗?”
  孙氏摇头:“小妇人只是听夫君提过苗先生,却不知苗先生的名讳。”
  华静瑶嗯了一声,让小艾去叫了史乙过来,道:“你带人分头去把白家胡同的白老爷,连同白老爷的两位公子,还有凤阳书院的苗红全都请过来,客气一点,我们是请他们帮忙。”
  史乙应声去了,这时身后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为何不让人去叫我?”
  华静瑶不用回头就知道来人是谁,她微笑说道:“你这么早就下朝了?”
  来的是沈逍。
  他下朝后让人去刑部找裴涣,裴涣品级不高,又没有爵位,除了朔望朝和大朝会,平时是不用上朝的。
  结果派去的人很快回来,说是裴涣的长随说他跟着骆四姑娘去案发现场了。
  骆四姑娘去案发现场?
  那只能是华静瑶在办的案子。
  沈逍很快就从顺天府打听到,帽子胡同出了命案,于是他没有回国公府,穿着官服就过来了。
  国公爷一袭超品朝服,那威势压得人透不过气来。
  韩捕头不是尹捕头,他还是第一次同时见到这么多传说中的人物,只能硬着头皮过来行礼。
  沈逍挥挥手,示意他不用客套,他问华静瑶:“有需要我去做的吗?”
  好吧,韩捕头只是退到一旁,并没有走远,永国公的这句话他听得清清楚楚。
  国公爷穿着朝服过来,莫非就是来给华大小姐跑腿的?
  华静瑶嫣然一笑:“还真有,你带着大柱子去里面看看,我来了就在询问死者的妻子,还没有分身去看过现场。”
  “嗯,好。”
  沈逍一招手,趴在树下假装流浪狗的大柱子便精神抖擞地跑了过来。
  开工,终于开工了!
  孙氏偷眼瞄身离开的一人一狗,心中更加忐忑,偏偏这时,华静瑶的问题又来了:“这么说来,你丈夫是应该今天晚上回来,明天晚上再回去,对吗?”
  孙氏连忙打起精神,点点头,道:“对,没错。”
  “你丈夫每次回来,晚饭都是在家里吃,你亲手做的,是吗?”华静瑶再问。
  孙氏不明白这位郡主为何忽然问起吃饭的事,她不明所已,只能下意识地继续点头:“是,在家里吃。”
  “上一次他回来时,你们晚饭吃的什么?”华静瑶的声音越来越温柔,但是问题之间的间隔却越来越短。
  “上一次?”孙氏的呼吸越来越重,她道,“小妇人已经不记得了。”
  “你夫君好不容易才回来一次,你每次都会给他精心准备饭菜,对吗?”华静瑶问道。
  孙氏抓着裙子的手越来越烦乱,手指在裙子上不停抓挠,像是在极力克制着内心的慌乱。
  “对,每次夫君回来,小妇人都会做他喜欢的饭菜。”
  “你夫君他是江南人氏,我听说南边的人对吃食非常讲究,那你夫君平时爱吃的饭菜或者点心都有哪些?”
  华静瑶转身对小艾说道:“拿纸笔,把孙太太说的全都记录下来。”
  “是。”没等小艾去找纸笔,韩捕头便让人送了一套笔墨纸砚过来。
  官秀才是读书人,官家自是有现成的文房四宝,这套笔墨纸砚便是在官家取来的。
  孙太太一眼就认出了那是自家的东西,她看着小艾面前的砚台和小艾手里的笔,怔怔发呆。
  “孙太太,快说吧,你夫君最喜欢的吃食有哪些,至少要说出六种。”
  孙氏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平静下来:“清炖狮子头”
  她刚刚说出第一种,华静瑶立刻便问:“我听说南面的狮子头和咱们这边的四喜丸子不一样,你会做狮子头吗?怎么做的?”
  孙氏没想到华静瑶的问题跨度竟然这么大,明明是让她说出六种以上吃食的,她才刚刚说出第一种,华大小姐竟然改成问她做法了。
  “小妇人是北方人,不瞒郡主,小妇人不会做狮子头,所以每次都给夫君做四喜丸子。”
  “原来是这样啊,那你继续说吧,你夫君还喜欢吃什么?”华静瑶笑了笑,好似完全不在意。
  孙氏心跳如雷,华大小姐越是和气,她却越是心慌。
  “其实小妇人的夫君在京城住了多年,早已换了口味,他现在喜欢的,反而是小妇人做的京城口味的吃食,他喜欢吃小妇人蒸的包子,包的饺子,还有葱花饼。”


第五七二章 包袱
  “郡主,尸格出来了,你看看。”
  骆四姑娘走了过来,她已经换下了验尸时的衣服,杏黄配柳绿,神情温柔,唇边含着一抹羞涩的笑容。
  华静瑶接过尸格,冲着骆四姑娘矜持一笑,和煦温和如那三月春风。
  韩捕头揉揉眼睛,又揉揉眼睛,这两位端庄大方的大家闺秀,真的是华大小姐和骆四姑娘?
  人生如戏啊!
  尸格上的字迹似曾相识,比骆仵作的工整,比骆四姑娘的苍劲,这是裴涣的字迹。
  这一家子各有分工,看来负责填写尸格的是裴涣。
  华静瑶拿着尸格逐行逐句看得仔细,似乎忘记孙氏还跪在地上。
  孙氏悄悄看向四周,那个带走两个孩子的女子没有回来。
  那女人可真凶啊,她拎着两个孩子的样子,不像是拎孩子,更像是在拎猪崽。
  那是华大小姐身边的人吧,如华大小姐这样的人,身边会有保镖,那个女人该不会就是保镖吧。
  孙氏那好不容易平静下来的心绪再次烦乱起来。
  她的孩子被带走了
  华静瑶已经看完了尸格,她像是终于想起来一样,对孙氏说道:“咦,你还在啊,对了,你是第一个发现尸体的人,和我说说当时的情况吧。”
  她问了那么多的问题,却直到现在才开始询问发现尸体的场面。
  “小妇人以为夫君今天回家,便早早带着两个孩子回来,没想到进来以后,就看到夫君躺在床上,大睁着双眼,已经气绝身亡”
  “等等”,华静瑶打断了孙氏的话,问道,“你回来的时候,家里的大门是锁着的,还是在里面插着?”
  “是虚掩的,小妇人轻轻一推就给推开了。”孙氏说道。
  “你事先知道你夫君会回来?”华静瑶问道。
  孙氏一怔,她已经再三说过了啊,华大小姐为何还会再问?
  “小妇人不知道啊,夫君应该是在傍晚时分才会回来。”
  “原来如此啊”,华静瑶做个恍然大悟的神情,想了想,说道,“你娘家家境殷实,又只有你一个女儿,从小到大,父母对你定然很是疼爱,你念过书吗?”
  “小妇人识得几个字,读过《女戒》和《列女传》。”孙氏小心翼翼地说道。
  华静瑶微微颔首:“也学过女红吧?”
  “学过。”孙氏有些发懵,华大小姐这又是哪一出?
  “那定然还学过武技?”华静瑶看向孙氏的目光炯炯有神。
  孙氏摇头:“小妇人没有学过。”
  韩捕头的眉头深锁,定陶郡主这是什么意思?小户人家的姑娘哪有学武技的?又不是跑江湖卖艺的。
  “原来你不会武技,我还以为你是个武林高手,遇到毛贼也不会害怕。”
  华静瑶的声音忽然拔高,脸上的笑容也消失了,这里是空地,她坐的太师椅是从孙氏家里搬出的,旁边还有个小桌,放了茶水,华静瑶把小桌子拍得啪啪响,茶水溅出来,洒了一桌子。
  韩捕头已经开始迷茫了,华大小姐的脸,这是六月的天,说变就变?
  “你家大门是虚掩的,而你又确定丈夫不会回来,所以你看到家门打开了,第一个反应不是怀疑家里招贼,却是直接推门而入。你还带着两个孩子,你自己不怕,难道也不为两个孩子着想吗?如果里面有贼人,你就不害怕?”
  韩捕头怔了怔,下意识地拍了拍自己的脑袋,是啊,寻常女子会害怕,会去叫街坊,一起来看看自家是不是招了贼。
  孙氏面色惨白,右手紧紧攥入裙子。
  华静瑶的目光在她的手上一扫而过,孙氏一而再、再而三用手抓裙子,这是她的习惯,连她自己也没有察觉的动作。
  “说啊,为何会推门而入?”华静瑶厉声喝道。
  温柔娴静的大家闺秀,不存在的。
  孙氏的额头上渗出一层细细密密的汗珠,她咬咬嘴唇,一字一句地说道:“我以为是夫君临时改了日子,提前回来了,所以就推门进去。”
  华静瑶冷笑一声,继续问道:“床上死的那个人是你的夫君,是你孩子们的父亲,你可确定?”
  “确定,那当然是小妇人的夫君。”孙氏的呼吸渐渐急促,她抬起头看向华静瑶,如同一条被扔上岸的鱼。
  “官秀才是你的夫君,也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你确定吗?”华静瑶冷声说道。
  孙氏呆呆地望着她,跪得笔直的身体忽然佝偻下来,如同霜打过的茄子,萎顿地坐在地上。
  韩捕头惊诧地望向华静瑶,又看向一旁的骆四姑娘,骆四姑娘还是那副模样,看上去很端庄,很矜持。
  “郡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官秀才不是两个孩子的父亲?”
  作为男人,韩捕头已经脑补出一场爱恨情仇的大戏。
  华静瑶冲他点点头,示意让他不要着急。
  她抖了抖手里的尸格,对孙氏说道:“孙氏,我手里的是尸格,尸格是仵作在验尸后如实填写,这上面分别写得很清楚,死者他的”
  没等华静瑶把后面的话说完,孙氏猛的趴在地上叩起头来:“求求您,不要说了,不要说了!”
  正在这时,沈逍带着大柱子走了过来,看到跪地磕头的孙氏,沈逍的眉头扬了扬,他走到华静瑶面前,把手里的东西交给了小艾。
  那是一个包袱,华静瑶示意小艾打开。
  可能是感觉到有人走过来,孙氏蓦然抬头,恰好看到了那只包袱,她啊的一声,忽然从地上爬起来,扑向了小艾。
  “给我,给我,这是我的,是我的”
  杨蓝眼明手快,一把揪住了孙氏的胳膊,将她反剪着扭转过来。
  孙氏痛得龇牙咧嘴,却仍然口齿不清地喊着:“是我的,真的是我的,不是他的,不是!”
  “打开!”华静瑶说道。
  小艾被孙氏吓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