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章-第2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差点儿就被带到坑里。
小佛堂不盖了,抄经行不通。
可是不抄经,昭阳长公主想不起还有什么惩戒的法子适用在她闺女身上,毕竟当年她还是小姑娘时,太后就是让她罚她去抄经。
有样学样,却不能适用在她闺女身上。
昭阳长公主不耐烦了,对尤嬷嬷说道:“你说说,她又不是我一个人生的,事事却只让我一个人操心,这合适吗?”
尤嬷嬷忙道:“当然是不合适,可三老爷正在丁忧,总不能请他出门跟着大小姐吧。”
昭阳长公主冷哼:“丁忧就能躲清闲了,让那臭丫头只气我一个人?不行,我要找他算帐去,来人,给我更衣!”
华静瑶觉得吧,她今天出门的方式确实不对,不,就连进门的方式也不对。
放着后门不走,她走侧门做什么?
如果从后门溜进府里,现在已经在洗香香了。
算了,反正沈逍也不在,别人的鼻子也闻不到。
华静瑶想起小艾还被她留在顺天府,让史丁去接小艾,她带着杨晴杨蓝去了书铺。
这就是置业的重要性!
在这偌大的京城里,有一处属于自己的房子多么重要。
华静瑶没想到有人已经在书铺里等着她了。
一个陌生婆子。
华静瑶不认识,可是看到站在一旁的小乔氏时,她便知道那婆子是谁了。
李补儿。
小乔氏和李少白的药材生意已经开始做了,第一个月两个人总共赚了十两银子,小乔氏很满意,李少白嫌少,想要甩挑子不干,被他闺女骂了一通,只好乖乖去乡下收药了。
“咦,你们这么快就把事情办好了?”华静瑶笑着问道。
“我出马,能不快吗?对了,你这次要付两份钱,她给我打下手了,我们是两个人,所以要两份钱。”李补儿懒洋洋地说道。
小艾还没回来,华静瑶让杨晴到书铺的帐上取了二十两银子给了李补儿,道:“说说看。”
李补儿道:“郑家那个姓梁的姨娘已经死了,去年八月死的,算是小产吧,那孩子六个月了,硬生生没了,孩子掉了以后,她又挨了两个月,然后也没了。”
小乔氏连忙提醒:“你没说她在雨地里跪了一天一夜的事儿。”
“我会说的,我又没忘,我最烦说了半天没有说到正题上的人,所以我先说了结果,然后再说过程。
”李补儿从攒盒里挑了颗蜜枣扔进嘴里,嚼了嚼咽下去,继续说道:“按理说,当姨娘的若是娘家来人,都会先到主母那里报备了,先给主母见了礼,再说见不见的,对吧?你们大户人家是不是这规矩?”
华静瑶摇摇头:“你别问我,我家和别人家不一样。”
“也是,你家没有姨娘,你爹也不敢有姨娘”,李补儿又吃了一颗蜜枣,“这蜜枣好吃,比我以前吃过的都要好。”
“嗯,这是我们府里一位老公公的手艺,据说是家传的方子,他带进宫里没用上,来到我们府里就用上了,你喜欢吃,我让人给你拿一罐子带回去。”华静瑶笑道。
“好,那咱们先说正事。那位梁姨娘的哥哥就是个不懂规矩的,让人给梁姨娘递了话,约了妹子在郑府后门里头一个什么地方见面,两人鬼鬼祟祟,被人看到就去告诉了梁夫人,梁夫人身边的两个嬷嬷带人赶过去时,刚好看到梁姨娘把个荷包递给那位舅爷,对了,这个舅爷以往都在书院里读书,郑家的人认识的是另一位舅爷,不是他,压根不知道他是梁姨娘的娘家人,还以为她是梁姨娘找的野汉子”
第四九九章 那个梁姨娘
其实后面的事,华静瑶也从张十二那里听到了七七八八,她关心的不是这些。
“说说梁姨娘,她怎么就落胎了?”
“我正要说这个呢”,李补儿喝了口茶,赞道,“这茶好,配这蜜枣是真好。那位梁姨娘是个苦命的,嫁个老头子就已经很倒霉了,娘家又要给她添乱。出了那种事,郑夫人让人绑了梁二郎,一边让人给梁家报信,一边又嚷嚷着要报官,那梁姨娘才十几岁,哪经过这种事?刚好下起雨来,梁姨娘就在雨地里跪了整整一夜,梁家来过人,可也只是为了儿子向郑次辅求情而已,提都没提梁姨娘。郑次辅觉得丢人,恼了梁姨娘,自是不会过问,可怜那梁姨娘挺着大肚子淋了一夜雨,天亮时便见红了。”
李补儿说到这里,干咳一声,冷笑道:“这种事儿啊,你这位大小姐兴许是不会知晓,可我觉得,梁姨娘会落胎,不仅是淋雨的缘故,要么是有人趁机给她用了落胎药,要么就是她落红时请来的医婆动了手脚,原本能保住的一胎,就硬生生没了。”
这种事情,华静瑶没有亲眼见过,可她听说过。前世就她那种整日在市井里游荡的小捕衙,啥事没听说过?
比这更龌龊的事,她也能说上一大堆。
“梁姨娘倒也坚强,又挨了两个月?”华静瑶问道。
“是啊,听说她自从落胎以后就没有下过床,那血一直就没断过。那个时候梁家已经举家搬走了,即使没有搬走也不会管她,她只是个庶女,对于梁家而言,给老头子当姨娘就是她的大福份了。对了,她就埋在乱葬岗,郑家的规矩,但凡没有子嗣的妾室,死了是不能埋进祖坟的,若是娘家肯出头,郑家无论如何也该给她买块坟地单独葬了,可是她那娘家有还不如没有,娘家不闻不问,郑家当然能简则简了,就给抬到乱葬岗草草埋了。”
李补儿把话说完,忽然觉得蜜枣也不甜了,她把杯里的茶一口喝完,对华静瑶说道:“这事查得没意思,心里堵得慌。”
她指着小乔氏说道:“这个没出息的,在路上就掉眼泪了同,说那梁姨娘可怜,她也不想想,人家再是可怜也是得过宠享过福的,比她自己可强多了,对吧。”
小乔氏气得直瞪眼,又对华静瑶解释:“大小姐您别听她说的,我真没有掉眼泪,是有毛毛飞到我眼睛里了。”
这天气,街上也不知飞得是柳絮还是杨絮,还真有毛毛。
李补儿和小乔氏出门的时候,正好撞上从顺天府回来的史丁和小艾。
小艾曾给大乔氏送过布料子,小乔氏感恩华静瑶,连带着也对小艾心存感激。
看到小艾,她掏出一只荷包,红着脸说道:“这里面装的是防蚊虫的草药,我的针钱不好,小艾姑娘莫要嫌弃。”
小艾接过那荷包,连声谢过。
李补儿哼了一声,道:“就她那绣活儿,和公主府的绣娘不能比,要不她咋不敢送给大小姐?小艾你要是嫌弃,不用戴出来。”
小乔氏又羞又怒,伸手去拧李补儿,小艾倒是吓了一跳,原来这婆子是李补儿啊,她刚刚都没有看出来。
“怎么会嫌弃?我们府里的绣娘绣得再好,也不会给我们绣荷包,我们用的荷包都是自己绣的,我们绣园里紫萱姐姐和紫薇姐姐的绣活儿是最好的,可我也不敢请她们帮我绣啊,还是乔姐姐绣的荷包好,我喜欢极了。”
小乔氏很欢喜,悄悄去看小艾的脚,既然小艾姑娘不嫌弃她的绣活儿,那她就给小艾姑娘做双鞋吧。
天井里放了张湘妃椅,华静瑶半躺在上面,春风徐徐,舒服极了。
她在想是等到二更以后再回府,还是索性不回去了,算了,还是二更以后回去吧,如果她今天不回府,公主娘说不定会杀将过来。
小艾走过来,把手里的荷包拿给华静瑶看:“姑娘您看,这是乔家姐姐送给我的。”
华静瑶接过来,就是只寻常的荷包,布料也普通,绣了几片绿叶子。
“这是艾草吧,她倒是有心,这是专门给你绣的,挺好。”华静瑶笑道。
“嗯,奴婢先前没有看出来,这会儿才看清,这绣的就是艾草,乔家姐姐真是好人。”小艾开开心心地把荷包系在腰上。
“给你个荷包就是好人了?”华静瑶不忿,摸摸身上,除了头上的八根筷子还真是身无长物,手腕上连个镯子也没有,“等回府吧,我赏你个大金镯子。”
这怎么就要赏上了?
小艾琢磨着这两天她也没干过什么,也不知自家姑娘这是唱的哪一出。
“您还是赏奴婢个银镯子吧,大金镯子奴婢戴不出去。”
华静瑶瞥她一眼,又是一个让尤嬷嬷给教傻了的。
所以说,宫里出来的嬷嬷们,只会把人越教越傻。
“金镯子又不是用来戴的,多俗。”华静瑶说道。
“不是用来戴的?那是干嘛的?”小艾不解。
华静瑶只好教给她:“当然是拿来花的,铰成一截截的,兑成银子花啊。”
小艾摸摸头上的小抓髻,好好的镯子干嘛要铰成一截截的?
“那奴婢不要银镯子了,您按照大金镯子的重量,折成银子赏给奴婢吧。”小艾说道。
华静瑶眨眨眼睛,这丫头也不傻啊,这不清楚着呢。
“好,等你立了大功,姑娘我就按照大金镯子的重量,折成银子赏给你。”华静瑶说道。
小艾蔫了,姑娘这翻脸比翻书还要快,她一个小丫头,去哪儿立大功?
算了,就当姑娘是在说梦话吧,她不当真。
“姑娘啊,尹捕头抓到那个樊亭了。”小艾终于想起正事了。
“真的?”华静瑶一下子坐起身来,她的确把调查樊亭的事交给尹捕头了,没想到这么快就查到了,不对,是直接给抓回来了。
“嗯,奴婢出衙门的时候,尹捕头刚好回来,他让奴婢转告姑娘,樊亭已经抓到了。”小艾说道。
华静瑶看看天空,离天黑还早着。
“走,去顺天府,我去看看那个樊亭。”华静瑶站起身,抖抖掉落在裙子上的花瓣。
第五零零章 樊亭
樊亭三十上下,白面微须,穿宝蓝暗纹茧绸直裰,一副有体面的管事打扮。
他的确是一位管事,河间王家的管事。
王家做的是干货生意,在大兴和保定都有分号,樊亭长年往来与这两地之间,替东家巡视生意,处理琐事。
大兴分号与京城的几家干货行之间也有生意往来,尹捕头没费功夫便查到了樊亭的身份,恰好他就在大兴,尹捕头带人过去,也不过几十里的路程。
秦崴问话的时候,华静瑶坐在屏风后面。
以前她想参于顺天府的案子,要经过黎府尹同意,现在不同了,她是有大金牌的人了。
沈逍的龙纹玉玦用完要归还,大金牌却就是她的,华静瑶有时睡不着觉的时候,摸着大金牌沾沾自喜。
秦崴问起买房的事,樊亭客客气气,有问有答。
他是替东家去买宅子的。
王家之所以要买那处宅子,也的确是为了博取梁世白的好感。
王家是商贾,自是想要和衙门里打好关系。
梁世白初来乍到,河间府的商贾们都在观望,不知道这位梁大人的秉性,只能一步步试探。
买下梁家在京城的旧宅子,就是王家做出的试探。
梁世白并非出身大富之家,他能有多少家底?
对于王家而言,在京城置办一处宅子只是随手为之,但是对于梁家,京城的宅子能否卖出去,以及能否卖个好价钱,却能影响到他们家今后几年的生活。
王家派樊亭来看宅子,樊亭遵照东家的吩咐,痛痛快快交了订金,把信带回河间,就等着东家的飞票交尾款了。
可是樊亭却没有等到飞票,而是东家送来的急信,让他不用再买那处宅子了。
至于为何又不买了,樊亭当时没有问,过年回到河间时,王家的三老爷才告诉他,是梁大公子不让买。
原来,樊亭下订之后,王三老爷出去办事时,恰好遇到梁大公子身边的长随梁胜,王三老爷便想着在梁大公子面前刷刷存在感,于是他让自己的长随请梁胜喝酒,借着长随之口,把王家准备高价买下梁家京城宅子的事,悄悄透露给了梁胜。
没想到,第二天梁胜便匆匆找到王三老爷的长随,让那长随提醒王三老爷,京城的宅子还是不要买的好。
长随问梁胜原因,梁胜便道:“这是大爷的意思,那宅子大爷留着还有用。”
至于有什么用,梁胜没说,长随也没敢多问。
但是王三老爷却觉得他或许是能猜到的,十有八、九是梁修身瞒着家里做生意,把那宅子抵出去了,不敢让家里人知道,只好暂时先拖着。
王三老爷立刻把此事告诉家里,通知还在京城的樊亭不要再管这件事,二百两的订金肯定是要不回来了,那索性就不要了。
王家商量之后,便让王三老爷再给梁修身透个话儿,王家在京城也有生意往来,若是梁大公子有需要,只管开口。
无奈这番话却一直没有机会送过去,因为梁大公子过完年就不在河间了,据说梁家还有个几百亩田地的庄子,一直是由梁大公子打理的,这次又过去,想来是要等到春种之后才回河间。
樊亭虽然人在大兴,可大兴离京城很近,伙计来京城送货的时候,听说了铜锣巷的人命案子,回到大兴以后,便当笑话在分号里说起:“有个书生,好像还是位知县家的公子,花了挺贵的价钱买下一处宅子准备成亲用的,结果你们猜怎么着了,哈哈,他带着工匠过去修缮房子的时候,大门打开,就看到院子里躺着一具死尸,你们说这该有多诲气啊,好端端的喜房,转眼就变成了凶宅。”
樊亭问了那宅子的地址,心里便在嘀咕,该不会就是梁家的那处宅子吧。
待到尹捕头找上门来,凶神恶煞来拿人,樊亭便知道他惹上麻烦了。
他是生意人,见过世面,这个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要把他,以及他背后的王家摘出来。
且,当初他去看房时,东家就叮嘱过他,稍微给牙行透点口风,让牙行知道他是冲着梁世白才买这宅子的。
牙行还要与梁家交接银款,只消把这种告诉梁世白,王家的目的便达到了。
所以,他没有瞒着牙行。
王家想借着这宅子攀上梁世白的事,即使他不说,顺天府也能从牙行那边查到。
这不是大事,一来这不是行贿,二来这事也没成。
樊亭招认得很痛快,秦崴也没有为难他,让他留在京城,此案未结之前不得离开,随时等候衙门传唤。
樊亭出了衙门,华静瑶便从屏风后面走出来,对秦崴说道:“巧了,我也查到一些事。”
她把在春山书坊和郑家查到的事说了一遍,笑着说道:“看来还要劳烦尹捕头找找这位梁大公子了。”
原本以为这事很简单,没想到却并不容易。
先是秦崴派人到国子监找梁齐家,问他梁家的那处庄子在哪里。
梁齐家一问三不知,他见过庄子里来送菜的牛车,知道家里有处庄子,可那庄子在哪儿,这关他什么事?他一心只读圣贤书。
秦崴派去的人,再问起梁姨娘的事,梁齐家竟然不知道梁姨娘已经死了,他怔怔发呆,喃喃道:“不是说她的孩子没有了吗?怎么她也死了?”
原来那天他说起梁姨娘时,表现出来的心虚,并非是因为梁姨娘的死,而是因为他的事,连累梁姨娘失去了孩子。
他甚至天真地盼望梁姨娘早日再次怀孕
直到此时,梁齐家也没有意识到,他带给梁姨娘的,是灭顶之灾。
华静瑶在衙门里待到了二更时分,估摸着公主娘已经睡下了,这才打道回府。
她学乖了,这次没走侧门,而是绕到后巷,从后门进府,然后又沿着下人们抄近路常走的小路,径直回到绣园,与锦园那边完美错开。
躺在床上时,华静瑶还在想着明天趁早出门,反正公主娘每天睡到自然醒,她出门时公主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