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逍遥章 >

第172章

逍遥章-第172章

小说: 逍遥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从回到通州以后,柳氏便亲自掌管柳家所有的生意,长子陈彬要继承家业,平日里跟在柳氏身边学做生意,次子陈凯是读书种子,日后要考科举。
  得知史丙的来意,柳氏便把这件事交给了长子陈彬。
  陈彬则把史丙带到了酒席上,片刻之后,便有一位猪贩子说道:“说来也巧,北后庄有一户人家,是个绝户,听说家里两个闺女全都死了,那家人就是姓乔。我常去北后村,听人说起过。”
  北后庄离通州县城有三十多里,史丙当即便告辞,去了北后村。
  “小的原本以为乔家二老一家是孤苦无依,非常凄惨,可是到了之后却看到乔家住的是大户大院,那青砖瓦房看着还很新,院子里还有两头大骡子,一看就是殷实人定。那位猪贩子有户相熟的人家,小的便向那户人家打听,乔家虽然无儿无女,可是却有一位外甥,这两年奉养乔家二老的便是他们的外甥。“
  华静瑶想起里正说起的那个年轻人,她问道:”详细说说。“
  史丙显然已经打听过了,他说道:”外甥姓董,村里人听乔家二老称他为小祥,姑且称他为董祥吧。乔家的两个女儿里,长女是亲生的,小女儿是买来的。这件事村里人全都知道,乔家只生了一个女儿,因此一直想要个儿子。有一次乔老汉去赶集,花二两银子买回来一个女婴,为了这件事,还曾闹到衙门,据说乔老汉原本和人牙子谈好了要买男婴,那人牙子也给他看过货,可是中间他去了一趟茅厕,回来以后男婴就变成了女婴。告到衙门后才知道,那人牙子压根就不是官府里登记备案的牙婆,而是衙门正在捉拿的拐子,这女婴更不知道是偷来的还是抢来的,官府抓不到那拐子,也就不能把那二两银钱退给乔老汉,无奈之下,乔家只好把这女婴抱了回去。“
  华静瑶听得皱起眉头,这女婴就是后来的老李媳妇吧,这姑娘可真够命苦的。
  ”村里人说,乔家虽然刚开始很嫌弃这个小女儿,但是长大以后对她也不错,小女儿长得很漂亮,十一二岁时就有人上门提亲了。若不是后来大乔氏出了事,小乔氏也不会便宜了老李。大乔氏是在回娘家的路上出事的,当时老李没有和她一起回来,大乔氏雇了骡车,老李以后她回了娘家,娘家则以为她还在京城,中间耽搁了好几日,待到找到人时,大乔氏是在一座破庙里被找到的,据说是那个赶车的车把式干的。出了这种事,乔家自是没敢报官,女婿老李不肯善罢甘休,在村里大吵大闹,说大乔氏趁着回娘家与人私奔,逼着乔家退回当年的彩礼,再赔给他五百两银子。乔家是绝户,在村里也很受气,老李这么一闹,村里也没有人向着乔家,后来也不知道是怎么谈的,乔家让老李带走了小乔氏。“
  ”小乔氏和老李没有婚书,只是请了村里的里正做了见证而已。从那以后,小乔氏便再也没有回过北后村。而大乔氏并不像石头胡同的人所说的是死在了尼庵里,而是出事后压根就没有回来过,村里人是在老李口中得知大乔氏出的丑事的,十有八、九是当时就死了的。直到大概两年多以前,老李忽然来了,口口声声说小乔氏学她姐姐与人私奔,又要找乔家要银子。这次他来的不凑巧,董祥刚好在乔家,老李不是董祥的对手,被董祥揍得抱头鼠窜,跑回了京城。“
  ”再后来又过了几天,乔家就挂出白灯笼,村里人这才知道,小乔氏死了,是投河自尽的。小乔氏和老李没有婚书,所以乔家还是给她办了丧事,只是她不能埋进乔家坟地,乔家就在离坟地不远的地方给她建了一座衣冠冢。董祥对乔家二老非常孝顺,这两年来,不但给乔家重修了房子,还常常来看望他们,因为有了董祥这个男丁撑腰,村里人也不敢再像以前那样,当面骂乔家是绝户了。“
  华静瑶问道:”大乔氏和小乔氏相差几岁?“
  ”她们姐妹相差十岁。“史丙说道。
  ”大乔氏嫁给老李多年,他们没有孩子吗?“华静瑶又问。
  史丙摇摇头:”小的没有听人说过他们之间有孩子。“
  华静瑶觉得这有点意思。
  老李就是个泼皮,他两次三番到乔家去闹,可是大乔氏嫁给她多年,一直没有生下一男半女,依照老李的无赖本质,不是应该早就到乔家去闹,让乔家赔偿他没有儿子的损失吗?
  可是从了解到的情况来看,老李并没有为子嗣的事情闹过。
  这是什么原因呢?
  夫妻二人没有孩子,一般都会认为是妻子的问题,难道老李有自知之明,知道有毛病的是他,而不是大乔氏不能生?
  他看过病,有大夫告诉他了?
  华静瑶觉得不太可能,即使真有大夫如实相告,老李这种人也不会相信,说不定还会砸了人家的医馆。
  难道他是个阉人?
  不能怪华大小姐脑洞太大,而是因为长公主府里就有很多阉人,华大小姐早就司空见惯了。
  换做别人看到夫妻俩没有孩子,绝不会想到那丈夫可能是阉人,但是华大小姐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个。


第四二零章 恨她是女人
  “老李长得什么样,有胡子吗?”华静瑶直截了当地问道。
  史丙一怔,胡子?
  若是别人会觉得华大小姐这是几个意思啊,三十好几的男人能没有胡子吗?
  可是史丙却不是这样认为,和华大小姐一样,史丙也是住在长公主府的,长公主府里没胡子的男人有很多,当然,那也不能称之为男人,只能说是曾经的男人。
  姑娘该不会怀疑老李是个公公吧。
  “姑娘,老李只有三十多岁,无论是宫里的还是各府的,都没有这个年纪就放出来的,何况老李早在十多年前就娶了大乔氏了。”史丙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华静瑶非常满意,瞧瞧,她只是问了问胡子,史丙就知道她想要了解的事了。
  她就知道,甲乙丙丁当中,第一个与她产生默契的就是史丙,前世也是如此。
  前世华静瑶在宫里待了三年,一群小内侍小宫女叫她大姐头,对于内侍裤裆里的那点事,华大小姐清楚得紧。
  并不是两腿之间挨上一刀就能做内侍,如果没有特殊的法子和密药,挨上一刀会出人命!
  据说前朝时有位农民出身的反王,打下一座城池后便登基为帝,并且给自己建立了后宫,有后宫就要有太监,于是这位反王割了几百男丁,可是因为他不懂个中奥秘,这几百男丁被割不久便死得七七八八,最后只活下来二三十人,这些苟活下来的阉人,也是体弱无力,更别说侍候人了。
  终上所述,如果老李真是阉人,那么他就只能是宫里或各府中放出来的,可是他的年龄又对不起,所以阉人的可能并不大。
  如果老李不是阉人,那么这件事就又说不通了。
  华静瑶想来想去,也想不出所以然来。
  她决定把这件事先放一放,继续问道:”董祥的情况了解多少,他是哪里人,平时是住在乔家,还是其他地方?有没有娶妻生子?“
  史丙说道:”董祥是乔老汉妹妹的儿子,董家是高碑店的,在高碑店和保定府都有铺子,家境殷实。董祥是家中次子,父亲去世后,他分了几家铺子,董祥大多时候是在保定府,偶尔也来京城,每隔两三个月都会去北后村看望乔家二老,他还从董家的家生子中挑了一对夫妻送到了乔家,平日里就是这对夫妻照顾乔家二老,听村里人说,董祥二十四五了,还没有成亲,北后村的里正曾经想把自己的孙女许配给董祥,被董祥拒绝了,听说是因为当年里正给老李当证人的事,董祥忌恨里正,这才不肯答应这门亲事的。“
  ”董祥也会来京城?他是做什么生意的,村里人知道吗?“华静瑶问道。
  史丙摇头:”小的问过,村里人说不清楚,他们只说董祥是做大生意,可是做什么大生意,他们却不知道。侍候乔家二老的那对夫妻应该知道,但是小的没有去乔家登门拜访,因此也没有见到他们。“
  华静瑶颔首,石头胡同的里正所说的年轻人就是董祥,这是无疑的,乔家的情况也大致摸清了,现在尚未查出来的,是三个人的下落。
  一是老李,一是大乔氏,一是小乔氏。
  这三个人如同三滴水,人间蒸发了。
  小乔氏还有一座衣冠冢,可是大乔氏却什么也没有。
  京城里的街坊们知道的消息是,大乔氏被娘家人送进了尼庵,后来在尼庵里郁郁而终。
  对于毁了清白的女人,这是京城人能够接受的结局。
  可是北后村的人却说在出事之后,他们再没有见过大乔氏,而送进尼庵这种事,乡下人是不会这样做的。
  尼庵不是善堂,如大乔氏这般被送进尼庵的,家里还要给尼庵一笔香火钱。有的人家只给一次,有的人家则是年年都给。
  如果大乔氏真的被送进了尼庵,那么当年替她出银子的是谁?
  老李?
  还是乔家?
  以当年的情况来看,无论老李还是乔家,全都不可能拿出这笔钱。
  再说,即使是死在尼庵里,尼庵也会让家里人去收尸,可是史丙去看过,埋葬小乔氏的地方,只有一座孤坟,并没有大乔氏的。
  ”再去查吧,就查当年大乔氏被半路劫持的那宗案子,虽然没有报官,但是常在那条道上行走的人,应该会有印像。“华静瑶吩咐下去,史丙和国公府的两个人领命而去。
  他们刚走,沈逍就来了,华静瑶把史丙他们带回的消息说了一遍,沈逍问道:”方裁缝一家是无为教余党,我们不是应该顺着这条线索去查吗?你为何会揪着老李家的事不放呢?莫非你认为方家三口之死与老李家有关系?“
  华静瑶嗯了一声,说道:”你还记得那三具尸体的样子吧,方裁缝和方大娘都是一刀致命,只有方氏被砍了二十多刀,我当时就怀缝这凶手是冲着方氏去的,他对方氏无比憎恨,他恨方氏的脸,也恨方氏是个女人,所以我当时就怀疑,这个案子的背景虽然和无为教有关系,但是方家三口的死,却可能是因为其他的事,加之又得知方裁缝和小乔氏的事,我便怀疑到这案子的起因便是老李一家。“
  这宗案子有两份尸格,先是裴涣做的一份,后来骆仵作又做了一份,这两份尸体沈逍全都看过,他仔细回忆,方氏身中多刀,除了脖子上的那一刀是致命的以外,在方氏的脸上和前胸,以及下阴都有刀伤,这些刀伤针对的,便是方氏的脸和她身上的女性特征。
  正如华静瑶所说,凶手恨方氏,恨她的容貌,也恨她是个女人。
  这时,华静瑶的声音又再响起:“女人和男人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女人能孕育子女,而男人不能。”
  华静瑶的这番话若是被人听到,肯定会瞠目结舌,尤其是那些夫人小姐们,说不定还会面红耳赤,再嚼出一大滩唾沫星子。
  哪有小姑娘口口声声谈论男人女人的区别的,这也太不正经了。
  可是沈逍却没有在意,他的思维围绕在“孕育子女”四个字上。
  老李和大乔氏没有子女,老李和小乔氏也没有子女。


第四二一章 变成狗的小孩
  “查董祥!”
  沈逍一声令下,国公府八名护卫立刻动身前往高碑店和保定府,同他们一起去的,还有叶行。
  两天之后,他们回来,带回来一张画像和一名叫毛贵儿的汉子。
  画像是叶行画的,高碑店和保定府有很多见过董祥的人,这幅画像就是根据这些人的描述所绘。
  毛贵儿曾经是董祥的长随,后来受寒得了风湿,骑不成马,便回老家种田了。
  华静瑶看了看那幅画像,画像上的董祥眉清目秀,尤其是一双眼睛分外有神。
  她把画像交给史丙,说道:“让人临摩二三十幅,四处查一查,尤其是那些商号铺子,看看有没有人和他做过生意。”
  京城里的铺子正月初五便开市了,今天是初六,除了个别不差钱的,大大小小的铺子几乎全都打开门做生意了。
  根据国公府的护卫所说,毛贵儿欠了很多银子,大过年的担心债主上门讨债,一家六口躲到一处别人废弃不用的破房子里,护卫们找到他时,毛贵儿原本不想来,他老娘和老婆听说走这一趟能得二十两银钱,便硬逼着他过来了。
  华静瑶失笑,让人叫了毛贵儿过来,问道:“你跟在董祥身边多少年?”
  毛贵儿紧咬着牙,不肯抬头,对于华静瑶的问话充耳不闻。
  一旁的史丁正要呵斥,华静瑶使个眼色,史丁恨恨地瞪了毛贵儿一眼,没有说话。
  华静瑶道:“听说是你娘和你媳妇硬逼着你过来的?你也怪不得她们,这大过年的,别人家里都是喜气洋洋,可是你们却要东躲西藏,你娘生你养你,却不能安享晚年,你媳妇嫁给你,为你生儿育女,却有家不能回,最可怜的是你的儿女,过得连乞丐都不如。你娘你媳妇你孩子何错之有,他们凭什么要跟着你受苦受难?唉,对了,你欠了别人多少银子?是因为你的腿疾要治病,才欠下的银子吗?”
  毛贵儿早就听得面红耳赤,此时听到面前的这位大小姐提到他的腿疾,更是羞愧,含泪说道:“不是因为腿疾,我这腿是治不好的,何苦再浪费银钱,我欠的这些钱,是为了赎我儿子。我这腿不能下地种田,就给人看果园子,去年我在外面看菜园子,我婆娘独自在田里干活,两个孩子在田埂上玩耍,过了一会儿,小妮一个人跑回来,告诉她娘,说弟弟被人抱走了。
  我们一家子找遍了整个村子也没有找到孩子,到了晚上,有人往我家院子里扔了一块石头,那石头是用块布巾子包着,布巾子上写着,让我们拿三百两银子去三里外的破道观里赎孩子。我家里原本是能拿出五百两银子的,可是前年我跟人一起贩卖西瓜赔了一百两,一下子凑不出三百两了。村子里住的都是庄户人家,顶多能借个十两八两,无奈之下,我便去镇上借了印子钱,好不容易凑够了三百两,可是那贼人却又加价到五百两,没办法,我只好又借了二百两,总算是把儿子赎出来了。
  为了还印子钱,我卖了地卖了牛,却也只够还利息的,那放印子钱的找了镇上的一伙混混撑腰,那些混混说了,我若是敢逃跑,就掘了我家祖坟,他们不是吓唬人的,四里八乡被挖祖坟的有好几家,衙门里把那混混头子叫过去问了话,啥事也没有就又把人给放出来了,那混混头子便立刻带人去苦主家大闹一场,说那苦主冤枉他,我上有老下有小,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得罪他们,这大过年的,担心那些人来闹事,只能带着一家老小东躲西藏。“
  毛贵儿抹着眼泪,哭得像个孩子。
  华静瑶劝道:“无论如何,你儿子也赎回来了,一家团聚是最好的事了,你现在带着儿子东躲西藏,可若是你儿子被卖了,那他过得还不如现在呢。你应该也听说过京城的天桥吧,几年前天桥上有个叫狗子胜的,他最出名的就是驯狗,他养了一条狗,那狗会认字会唱歌机灵无比,狗子胜凭着这只狗,赚了很多钱。有个耍猴的看着眼红,就下了迷药偷走了狗子胜的两条狗,耍猴的原本是想把这狗杀了吃肉的,可是开膛破肚之后,却吓得去报官了。衙门派人去看,发现那狗皮里面的是个六七岁的孩子。原来那狗子胜驯的不是狗,而是人,他先用药把小孩身上的皮肤腐蚀掉,让他体无完肤;然后用狗毛、烧灰拌了密药给他敷上去;再给他吃药,让他伤口愈合,这样狗毛就会长在身上,完全就是一只狗的样子。在此过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