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章-第1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从华三老爷给话本子画插图之后,长公主府里的丫鬟和内侍,但凡是认识字的,十个有八个迷上了话本子,一本话本子好几个人轮着看,上个茅厕时都要拿着,府里的婆子们抓了好几回,最后也不了了之。因为后来才知道,那些话本子都是姑娘从自己的书铺里拿回来的。
尤嬷嬷也喜欢话本子,只不过她老人家眼睛花了,所以就让小丫鬟们讲给她听,这阵子尤嬷嬷正在听的话本子便是《我的夫君是神仙》和《我靠医术踏上仙途》。
所以,对于沈四公子回到京城之前的生活,尤嬷嬷表示非常理解,看到昭阳长公主那一脸懵逼的样子,尤嬷嬷觉得应该也让小丫鬟们给长公主讲讲话本子了。
“接着说。”昭阳长公主催促,其实尤嬷嬷想错了,昭阳长公主并不是在发懵,她只是忽然发现,有件事情被她忽略了。
“老奴说完春日宴,那就再说说那名单。现在这份名单只是第二轮,是由您和慈宁宫里的嬷嬷一起定下来的,那第三轮想来就要由皇后娘娘和德妃娘娘再做斟酌吧,您想一想,皇后娘娘和德妃娘娘一起商议出来的名单,她们会把她认为最好的闺秀,留给二皇子和沈四公子吗?”尤嬷嬷问道。
昭阳长公主摇摇头,皇后娘娘自己有嫡子,只是年纪小,还不到选妃的时候,而德妃虽然也有嫡子,但是德妃膝下还有一位养子,那便是大皇子。
先前皇后曾经给大皇子物色了一门亲事,被大皇子给婉拒了,皇后虽然没说什么,可是明眼人都知道,皇后这口气应是咽不下的。
而德妃呢,她为了避免再有上次的事情发生,肯定心里也有了内定人选,这次春日宴,她一定会把那位内定闺秀捧到人前。
二皇子赵谦是个病秧子,已经快一年没有出府了,在众人眼里已是废子,能被选去春日宴的闺秀,都是京城里数得上的人家,这样的人家宁可把女儿嫁给寒门状元,也不愿意给一位落魄皇子做岳家,无端卷入毫无悬念的皇室之争。
相比而言,沈逍的前景要比二皇子好得多,永国公府唯一的继承人,年少英俊,前途一片光明,昭阳长公主在沈逍身上看到的优点,别人也同样能够看到。
所以,皇后和德妃是傻的吗?她们当然不傻。
大皇子虽然看上去很得皇帝重用,可是皇后膝下还有嫡子,如果皇帝真想立大皇子为储君,那么早就立了,也不会等到现在。
京城里的那些勋贵和大大小小的世家们,他们闲来无事,关上门来琢磨的便是这些事,要抱哪位皇子大腿,还是哪条腿都不抱。
现在看来,这皇位二皇子没戏,大皇子呢?也悬。
真若是大皇子没有捞到皇位,以他受重用的程度,新君继位之后,要打压的也肯定是他。
这样一来,三个人做比较,把女儿嫁给沈逍,那是稳赚不赔,而大皇子是五五分,至于二皇子赵谦,除非是皇帝驾崩之前,有人告诉他,另外三位皇子都不是您亲生的,您只有老二个亲儿。
否则,这皇位把其余三位皇子轮个遍,也轮不到他身上。
这一次,昭阳长公主几乎是瞬间就想明白了,她两眼闪着星星,难掩兴奋地说道:“皇后和德妃一定都会暗中使力,德妃想把好的留给大皇子,皇后便想给搅黄了,那本宫就让她们闹得再大一点,最好是把这场春日宴给搅成一团糟。”
当然,尤嬷嬷说得很对,这事还是要先和华三老爷说一声,万一瑶瑶是一厢情愿,错会了意,沈逍压根没有这个心思呢?
昭阳长公主想到这里,立刻就暗骂自己,这是想了些什么啊。
不管沈逍想的是什么,既然闺女看上他了,那他就只能是我闺女的!
次日便是大年三十,昭阳长公主天不亮便起床,顶着两个黑眼圈进宫了,往年华静瑶会跟随她一起进宫,今年有孝在身,就连给太后和皇帝拜年都免了。
昭阳长公主出门时,华静瑶还睡着,她做梦梦到沈逍成亲了,高头大马去迎亲,半路上刮起一阵妖风,把他的新娘子卷上了天,抢起沈逍新娘子的一条蛇妖,那蛇妖长得极为丑陋,它嫉妒沈逍长得好,便在沈逍大婚这一天,给沈逍戴上了绿帽子。
绿云压顶的沈逍,千辛万苦找回了新娘子,新娘子十月怀胎,生下了一个长着尾巴的孩子。
沈逍巴巴地对那蛇孩子说:“叫爹爹。”
蛇孩子吐出长长的芯子,卷了只苍蝇吞进肚子。
哈哈哈,沈逍是在梦里笑醒的,太可笑了,活该啊,让他小孩子还学人家成亲生孩子,现世报!
第三九三章 人群里的人
大年三十,宫里从一大早便要忙碌,昭阳长公主心不在焉,她很想问问太后,关于沈逍同意春日宴的事,可是太后身边的人就没有断过,昭阳长公主想要说几句体己话都插不进去,无奈之下,她便抽空写了一封信,打发人到清远伯府交给华三老爷。
送信的人前脚刚走,昭阳长公主便看到了沈逍。
沈逍既是勋贵,又是宗亲,今天也要进宫。
看到昭阳长公主,沈逍连忙过来行礼。
虽然同在京城,可是昭阳长公主也没见过沈逍几次,印像最深的还是沈逍初回京城,昭阳长公主代表皇室登门看望。
那一次,沈逍给昭阳长公主的印像并不好。
可是现在,昭阳长公主却觉得,沈逍越看越顺眼,她不免盯着沈逍目不转睛。
沈逍察觉到昭阳长公主在直勾勾地看他,他感到头皮发麻,在心里把自己最近的所做所为想了一遍,好像也没做什么人神共愤的事。
好在昭阳长公主终于打量完了,笑眯眯地说道:“本宫粥棚里的那个案子,多亏是你查明真凶,上次你来本宫府上,本宫也没有好好招待你,改天你一定要过来,尝尝本宫府里那位大厨的手艺。”
没错,前两天沈逍来找华静瑶,虽然是走的后门,但是昭阳长公主也已经知道了。
听昭阳长公主提起上次的事,沈逍的脸登时红了,再次施礼谢过,再抬头时,昭阳长公主已经走远了。
大皇子见到沈逍,说道:“听到今天顺天府要破例加班了?”
沈逍点点头:“清远伯府的那个案子,涉及伦常,影响很大,陛下让顺天府火速审结,一会儿我也要过去看看。”
大年三十,按理顺天府是不会开堂审案的,而是要推到年后再审。
今天顺天府开堂,可见上边对这个案子的重视程度。
大皇子拍拍沈逍的肩膀,说道:“这些日子辛苦你了。”
沈逍没有多言,在皇帝和太后面前露了露脸,便去了顺天府。
华静瑶一身重孝,已经站在公堂之上。
吕夫人弑杀婆母一案,华静瑶是原告。
毕竟是大年三十,京城里的百姓们虽然八卦,可是看热闹的相较昨日还是少了一些。
不过,当百姓们看到了一身缟素的华大小姐时,还是沸腾起来了。
这位华大小姐,便是昨天公堂上被那位蛇蝎心肠的华大姑娘用厌胜之法诅咒的妹妹。
而华大小姐状告的吕氏,便是华大姑娘华静玟的亲娘。
这一家子都是什么人啊,当女儿的谋害叔父谋害妹妹,当娘的就敢杀婆婆。
对了对了,华大老爷怎么没露面啊,是不是因为老婆女儿丢人现眼,他不好意思见人了?
哎哟,这么大的事你们都不知道?华大老爷孝期宣淫,被御史告到皇帝面前了,他还敢出来?
于是,公堂外围观的百姓们,已经从华大小姐说到了华大老爷那位外室有多么美貌,私底下给华大老爷戴了多少顶绿帽子了。
这个案子,人证物证都有,证据确凿,且,连华静瑶也没有想到,就在开堂之前,宫里来了人,带来了圣旨,夺了吕氏的诰封。
这也是黎府尹意料之中的事,关于是否由顺天府审理此案,他曾沈四公子代为进宫,问过皇帝,皇帝说这件案子一定要尽快审结,既然是由顺天府来审,那么在正式审讯之前,便先要夺了吕氏的诰命,否则黎府尹还真不能痛痛快快地审讯。
审理非常顺利,吕夫人虽然一言不发,但是容嬷嬷却全都招了,见吕夫人还是不招,黎府尹一拍惊堂木:“上刑!”
吕夫人被夹得十根手指俱断,大声喊着:“她是被我推倒致死,可我并没有存心杀她!”
吕夫人初时的确没想杀死蔡老太太,可是推倒蔡老太太的却的确是她。
误杀也是杀,何况,死的那个还是她的婆婆。
见她招了,华静瑶长长地呼出一口气来。
外面的百姓们也随之欢呼起来,他们中的很多人感同身受,越是小门小户,婆媳之间的磕磕碰碰便越多,若是有朝一日,这事也发生在自家头上,那可如何是好?
华静瑶看向外面的百姓,忽然,她看到了一张似曾相识的脸。
这人很面熟,可是她却一时想不起是谁了。
那人显然也发现有人在看他,他的目光与华静瑶正好对上,怔了怔,拉了拉头上的风帽,转瞬便消失在人群之中。
这个人应该是认识她的,这是怕她认出来?
华静瑶心中狐疑,悄悄招过史丙,说道:“你去看看有个穿灰色披风,戴着风帽,十八、九岁,相貌清秀的年轻人。”
虽说这案子是今天审的,可是如何给吕氏定罪,顺天府的几位大人都已经商议过了。
吕氏虽是误杀,但是杀害婆母后意图掩盖罪行,行为恶劣,判斩刑。
吕家老夫人虽然觉得丢人,可还是心疼女儿,忍不住也过来了,只是老夫人是坐在不远处的一顶看上去毫不显眼的骡车里,过来听消息的人回去,把判决结果告诉老夫人,老夫人听了之后便昏死过去。
和昨天一样,华家没有派人过来。
从堂上下来,史丙凑过来,悄悄说道:“姑娘,您说的人找出来了,您可能没看清楚,这才没有认出来,那位是清远伯世子啊。”
清远伯世子,就是长房长孙华静琮!
华静瑶是真的没有想到那个人会是华静琮。
现在仔细一想,可不就是嘛。
前世她离京时只有十岁,这一世回来后,她便没有见过华静琮,两世加在一起十来年没见面了,她差不多已经快要不记得华静琮的模样了。
再说,当年华静琮是天之骄子,全家人的希望,岂是琳琳这种小孩子想见就见的?
那时她也没见过华静琮几次。
“华静琮回来了?他回府了吗?”华静瑶好奇地问道。
史丙摇摇头:“没有回府,若不是小的看到是他,也还不知道他回来了。”
第三九四章 走水了
“让人跟着他,若是他回府就罢了,若是去了其他地方,便一路跟着。”华静瑶吩咐道。
她一身孝服,不想穿成这样回长公主府,便去了清远伯府,一来是看望父亲,二来也是看看在听完今天的判决结果后,清远伯府的风吹草动。
今天和昨天不同,华静玟虽然尚未出阁,但毕竟只是个晚辈,清远伯府虽然丢人现眼,可是却也不能影响大局。
但是吕氏的案子却不同了,只要是吕氏弑杀婆母的罪名定下来,无论她是生是死,清远伯的爵位都要易主了。
华大小姐一身缟素回到清远伯府,果然,比她先一步离开顺天府的华静琮并没有回来。
府里也没有这位大少爷进京的消息。
此时正值晌午,江南春的人送了饭菜过来,可是华三老爷却不在。
华静瑶见只有青语,青言和史丁也不在,她便问青语:“我爹呢?”
青语悄悄说道:“三老爷刚走,走了有一盏茶的功夫了。三老爷没说去哪儿,但他带上了史丁,姑娘不必担心。对了,上午的时候长公主殿下让人送了一封信过来。”
华静瑶微笑,无奈地摇摇头,这对前任夫妻是出去约会了?公主娘这个时候应该是在宫里啊。
知道父亲是带着护卫出去的,华静瑶很放心,她问青语:“昨天我走以后,这边有什么事吗?”
青语道:“二太太带了几个婆子去找四姑娘,小的听了几句,二太太说四姑娘偷了府里东西,四姑娘则说那东西原本就是她的,她拿自己的东西不算偷。”
比起华静琮和华静琛,前世华静瑶对这位四姑娘华静琪要相对熟悉。
不过,令她两世难忘的,也只是华静琪的爱财如命。
只要是华静琪看上的东西,那定是一把抓在手里,无论是谁也别想从她手里要过来。
有一次蔡老太太在园子里掉了一只耳坠子,有人看到是华静琪捡到了,孙嬷嬷去找华静琪讨要,华静琪先是咬定自己没有捡到,后来看到有证人了,华静琪索性说“掉在地上的东西,谁捡到就算谁的”。
吕夫人脸上挂不住,训了华静琪一通,差点就揍她了,可即使这样,蔡老太太的那只耳坠子最终也没能要回去,还是吕夫人拿了自己的一对样式差不多的耳坠子赔给了蔡老太太。
那时华静琪也只有十一二岁,所以说三岁看老,华静琪就是个为了钱可以六亲不认的主儿。
蔡老太太都别想从华静琪手里要回自己的东西,更别说二太太那个蠢货了。
华静瑶听说这件事后,只是笑了笑,没有多管。
可是她的一碗茶还没有喝完,原本去灵堂里帮忙的青语便步履匆匆回来了。
“姑娘,刚刚二太太又去找四姑娘了,据说是把四姑娘院子的大门给砸了,四姑娘叫了一堆婆子,把二太太按在地上把二太太的脸给打肿了。”
华静瑶再也忍不住,嘴里的茶水险些喷出来。
她就说二太太是个蠢货吧,上赶着被小辈打成猪头,挨了打,还要落个婶婶苛刻侄女的骂名,这人的脑袋是让驴给踢了吧。
“别管她们,有本事就把清远伯府的房子给一把火烧了。”
话音刚落,被青语找来做打扫的一个粗使婆子,跌跌撞撞跑了进来:“三三姑娘,出大事了!灵堂灵堂走水了!”
华静瑶
待到华静瑶慢吞吞过去的时候,灵堂的半边屋顶已经快烧没了。二太太披头散发,有一半的头发都被火烧焦了,鼻青脸肿,一看就是被人从火里抢救出来的,要多狼狈就有多狼狈。
华静琛率领府里的家丁们正在救火,浓烟滚滚,冲上天空,胡同里有人在敲锣,显然已经惊动了府外的人。
华静瑶让长公主府的护卫们也跟着一起救火,她四下看看,却不见华二老爷,就连最小的华静玮也端了一盆水跑过来。
“怎么走水的?”华静瑶叫住一个婆子,那婆子原本是蔡老太太院子里的婆子,出事的时候她刚好生病在家,此次案子没有被波及,这两天一直在灵堂这边干活。
那婆子眼露愤恨之色,她四下看了看,压低声音说道:“是二太太发脾气,踹翻了火盆,烧了脚便坐在地上又哭又闹,大家只顾着去伺候她,等再回头时,那火苗子已经烧着了帐子。”
婆子这两天眼睁睁看着二房的人颐指气使,憋了一肚子气,又知道华静瑶是二房惹不起的人,见她问起,便索性全都说了出来。
原来,二太太在华静琪那里吃了亏,回到灵堂里便大吵大闹,让华静琛和华静瑜替她去找华静琪算帐,华静瑜甩袖子走了,二太太更生气了,便在灵堂里撒起了泼。
王家虽然出了一个进士,但那也只是最近这十几年的事,二太太长在市井之中,从小便是个泼辣的,嫁进华家之后,上面有婆婆和吕夫人压着,外面又有一个同是妯娌的长公主,她忍气吞声了十几年,直到今年分家了,这才过了几个月好日子。如今蔡老太太死了,吕夫人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