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逍遥章 >

第16章

逍遥章-第16章

小说: 逍遥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认识朱子惠的?”华静瑶问道。
  虽然华静瑶说得云淡风轻,可是华毓昆也给气得不轻,直到华静瑶又问一遍,他才道:“朱子惠以前是隆安郡王府里的人,和咱们也算是邻居,在胡同里见过几回,没想到那二皇子看上去温而雅,竟然是这等衣冠禽兽。”
  “朱子惠以前是赵孟瑜的人?”华静瑶怔了怔,其实这并不是秘密,只是她不知道。
  “是啊。隆安郡王那等飘逸出尘的人物,难怪容不下朱子惠这等小人。”现在,华毓昆连带着对朱子惠也咬牙切齿了。
  可是前世时也没有听说过啊,赵谦登基后,就封了赵孟瑜为裕王,赵孟瑜推辞不受,赵谦未恼,反倒对他更加器重。
  不久,便传出姐姐害死郑贵妃子嗣之事,那位郑贵妃便是赵孟瑜的表妹!
  华静瑶心存疑窦,可是现在不是想这些的时候,她问道:“爹,若是他们不肯分家,您真的决定要义绝了吗?”
  “那是当然。”华毓昆斩钉截铁地说道,害死女儿的是他的母亲,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离开这里。
  华静瑶当然支持,前世蔡老夫人亲自到大理寺举报华毓昆谋反,当时华大老爷、华二老爷和华四老爷,一个没落,全都跟着。
  那年她只有十岁,跪在蔡老夫人脚下,说父亲是冤枉的,求祖母不要这样做,可是蔡老夫人当众骂她是野种,她那位道貌岸然的大伯父走过来,用他那穿着朝靴的大脚,踹在她的肩膀上,她的肩骨断了,后来她跟着父亲一起发配,一路艰苦,没有养好,落下了病根。
  “可是爹,错的是老夫人,而不是祖父,更不是华家的列祖列宗,这份家业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您也有份,您若是义绝,那就是要把您应得的那一份,留给害死琳琳的人了吗?”
  前世,害死姐姐的是赵谦,害得父亲客死异乡的,却是清远侯府这一家子畜牲。
  “瑶瑶,不要这样想,钱财都是身外之物,不要也罢。”华毓昆说道。
  “钱财的确是身份之物,可是爹啊,您有私产吗?您离开清远侯府打算住在哪里?”华静瑶问道。
  华毓昆一怔,他还真的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他活了三十年,也就清风明月了三十年,何曾为钱财忧心过。
  “上有高堂,我自是没有私产,但是我还有俸禄,租个小院子,省吃俭用,养活我和青语、青言也足够了。”华毓昆犹豫地说道。
  华静瑶叹了口气,青语和青言都是家生子,一家子的卖身契都在侯府,前世父亲被判流放,青语和青言要随着一起去,却被蔡老夫人各打二十大板,卖去了山西矿上。
  “爹,青语和青言的卖身契都在侯府,若是您真的与侯府义绝,十有八、九是带不走他们的,他们自幼跟着您,对您忠心耿耿,以这一家子的狠毒,不会让他们跟着您,也不会将他们留在府里,您前脚出府,他们后脚就会被卖掉,您就不要指望他们会被卖去好人家,说不定会卖去山西矿上做窑奴。”
  华毓昆一怔,他不可置信地看着女儿,摇摇头:“堂堂侯府,怎会做出这等事来,除非是那下作人家,才会将家生子卖去矿上。”
  “那爹爹是不是也认为,只有下作人家的祖母,才会做出杀死孙女的事吗?”华静瑶可不想给父亲留下母慈子孝的幻想,趁着这个机会不和这家人划清界限,难道还等着再被他们大义灭亲吗?
  华毓昆长叹一声,痛苦地低下了头。
  今天发生了太多事,大悲大痛,以及不能置信。
  “你说那蔡碧莲是不是在说谎,你祖母是真的毫不知情,对不对?”华毓昆说完,自己也不信,难过地闭上了眼睛。
  “爹,即使你无所谓,我是说即使,假设,如果,你能娶蔡表姑为正妻吗?”华静瑶问道。
  从小到大,华毓昆无论是去哪里都会是焦点,年少时走在街上,在他面前假装跌倒的小娘子也不知道有多少,他早就习惯被女人觊觎,若非后来他被昭阳长公主收为己有,还不知道会招来多少桃花债。
  可即使如此,被自己的女儿这样问,华毓昆还是老脸微红。


第三十八章 吃个鸡蛋笑一笑
  “自是不会。”华毓昆说道。
  虽然那和离书写着男婚女嫁各不相干,但是以长公主的身份,前任驸马的续弦人选也只能是一位贵女,否则就是对长公主的不敬。
  蔡老夫人有一句话没有说错,以蔡碧莲的出身,连给华毓昆做妾都不配。
  并非是华毓昆的身份有多高,而是他有一位身份贵重之极的前妻。
  当然,有人若说蔡碧莲都能选秀进宫了,怎么反倒配不上前任驸马了?那就是抬杠了,当年的仁宗皇帝有一位皇后原是舞姬,可是却没有听说过哪位达官显贵家的正室娘子是舞姬出身的,即使有,也早就把身份洗得比雪还要白。有些事情,皇帝能做,别人不能做。
  嗯,自己爹倒也不算太糊涂。
  华静瑶问道:“爹,那蔡表姑又不傻,她是冲着进宫做贵人来京城的,即使她真的倾慕于您,也不至于为了给您当小妾而杀了我妹妹吧,她的脑袋是让驴踢了,还是进水了?”
  华毓昆的老脸又红了,上次见到瑶瑶,大约是在十天之前。也不过十天没见,瑶瑶说起话来怎么如此不拘小节了?
  莫非是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像她娘了?
  “瑶瑶的意思,还是你祖母,是你祖母……”华毓昆一时不知该如何评价自己的母亲,他叹了口气,“可琳琳毕竟是她的亲孙女。”
  华静瑶翻翻眼皮,你还是她亲儿子呢,还不是一样被栽赃陷害,大义灭亲了?
  “爹,当年您和长公主和离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有朝一日重新在一起?”华静瑶问道。
  “你这孩子,是不是和你娘闹别扭了,怎么连娘都不叫了?”华毓昆答非所问。
  华静瑶拍拍脑门:“习惯了,爹,您不要岔开话题,您有没有想过?”
  华毓昆摇摇头:“当初是你娘要和离的,无论她会不会再回头,我都不会再娶,所以你问的这件事,不是我该想的。”
  华静瑶明白了,有朝一日,昭阳长公主勾勾手指:“华老三,你过来。”
  然后,她爹华毓昆就会屁颠屁颠跑过去
  华静瑶想想就觉得辣眼了。
  “您没想过,可是蔡老夫人想过,她一直都在想。长公主,不,我娘,她喜欢美色,而您就是美色”
  “胡闹,你这孩子,越发淘气了,让丫鬟陪着你去早些休息,爹爹自己给琳琳守灵。”说完,华毓昆顶着一张红透了的俊脸,起身向灵堂走去。
  虽然他没让瑶瑶把后面的话说出来,但是他已经明白了。
  在他没有带着琳琳回来之前,蔡老夫人还抱着一线希望,她一直都认为长公主是年少冲动,才和他和离的,两人之间毕竟还有一个女儿,只要他肯回京城,说不定长公主便能和他重归于好。
  他也的确回到京城了,可是却带回一个女儿。
  华四老爷曾经对他说过,在他离京游历的那两年里,昭阳长公主不止一次派人来府里询问他有没有寄回书信。
  可是在他回京之后,除了送华静瑶过来探望他以外,长公主府的人再也没有登过清远侯府的门。
  华毓昆闭上了眼睛,他知道昭阳长公主在怪他。
  他清楚记得,就在他回到京城的第三天,昭阳长公主就约他去了别院。
  “那孩子是你亲生的?”她问。
  “是。”他答。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所以,蔡老夫人把这一切,全都归咎在琳琳身上了?
  她以为琳琳死了,他就有希望重又得到昭阳长公主的青眼?
  眼泪再也无法控制,华毓昆蹲坐在灵前,泪眼婆娑。
  “大叔,姐姐让我给你这个。”
  一个声音在耳边响起,华毓昆扭头看去,就看到一个少年正好奇地看着他。
  少年伸出手来,手掌里躺着一枚鸡蛋。
  华毓昆怔了怔,伸手接过鸡蛋,鸡蛋上画了眼睛鼻子,还有一张咧开的嘴,华毓昆抬起头来,看到那少年也正咧开嘴,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
  琳琳不喜欢吃煮鸡蛋,所以每次他都会在鸡蛋上画上一张笑脸。
  他以为这是他和琳琳之间的小秘密,却原来瑶瑶也知道,或许是琳琳告诉姐姐的吧。
  “你是谁?”
  少年只有十五六岁,长得很好,但是华毓昆没有见过他。
  “我叫小狸,华小狸。”少年得意洋洋地说道。
  “你就是那个小狸啊,原来你是男的。”华毓昆苦笑摇头,瑶瑶怎么找了个男丫鬟?
  “姐姐说这只鸡蛋会笑的,大叔吃了就不会伤心了。”小狸说道。
  “好,我知道了。”华毓昆用手指轻轻磨搓着蛋壳上的笑脸,久久没有说话。
  按照习俗,没有成年的小孩不能葬入祖坟,何况华静琳还是女子。
  华静瑶让史乙在一个叫柳庄子的地方,买了一块坟地。
  她知道那里有大片的空地,前世时,她和史家兄弟从广西回来后,担心进城被人认出来,曾经在那里住过一阵子。
  她没有想到,重生之后,她会把自己葬在那里。
  出殡那天,清远侯府只有华四老爷带着自己的两个小厮过来帮忙,陪着华毓昆和华静瑶一起,送了小侄女最后一程。
  “三哥,你真的决定了?”回城的路上,华四老爷关切地问道。
  华毓昆点点头,没有言语。
  华四老爷叹了口气,握住华毓昆的手,说道:“三哥,你出府以后,有用的到小弟的地方,就让人来说一声,小弟随叫随到。”
  华毓昆心中感动,他和这位庶出的弟弟平日里也并不亲厚,没想到,到了现在这个时候,整个清远侯府还能与自己真诚相待的,却只有这个庶弟。
  快到侯府时,华毓昆对华四老爷说道:“四弟,你先回去吧,免得”
  后面的话,他没有说,他明白,华四老爷更明白。
  华四老爷告辞,看着他的身影越走越远,华静瑶问道:“爹,分家还是义绝,您想好了吗?”
  “分家”,华毓昆看看女儿,又看看远处的清远侯府,“爹爹还想给你出份嫁妆。”
  听父亲提到自己的嫁妆,华静瑶一点也没有害羞,嫁妆就嫁妆吧,总比让那群杂碎沾便宜要好。
  “爹,顺天府还没有正式结案,不如您趁着这个时候去大理寺卿王大人家里吧。”华静瑶说道。
  “这不妥吧,这是顺天府的案子,我去大理寺”华毓昆忽然想起那天他对华大老爷说过的,如果他们不答应分家或者义绝,他就去大理寺告状,他有些为难,“现在就去找王大人,有些不妥吧。”
  “这无所谓,您又不认识王大人,贸贸然去他家里,他或许都不见您,我陪您一起去,我们现在就去。”
  哪怕在王家的门房里坐一会儿也行。
  华静瑶的眼角子已经瞥到马车外面那几个盯梢的了,华四老爷前脚刚走,这几个人就出现了,以为打扮得像过路的,她就认不出了?笑话,本姑娘在衙门里时,见过的盯梢的,可比你们专业多了。


第三十九章 爹你快点长大吧
  大理寺卿王敬余,朝堂人称王犟驴,乃是大周朝能载入史书的孤臣。
  所谓孤臣,就是除了皇帝以外,连六亲都不认。
  王敬余膝下二子二女,长女及笄后,来提亲的不少,可是王敬余一声令下,夫人只好把提亲的全都打发走,含着眼泪把女儿远嫁行唐,嫁给了远房亲戚家的一位寒门学子。
  女婿丁许自幼发奋读书,无奈如今二十七,成亲七年,孩子都有三个了,他还是个秀才。
  王大娘子每年都给娘家写信,希望她爹能发发善心,让夫君来京城读书。
  这样的信,王大娘子写了七年,直到前不久,王敬余终于在夫人绝食饿得奄奄一息时,勉强同意了。
  今天就是王大娘子拖家带口归宁的日子。
  王夫人看到自己那如花似玉的大女儿硬生生熬成黄脸婆,再看那三个外孙子一边吃点心一边往怀里藏的样子,就恨不得把王敬余的胡子全都拔下来,她哭得肝肠寸断。
  王敬余也差点没认出自己的长女,这是他女儿?怎么看上去和他夫人差不多年纪?
  那个畏畏缩缩的就是他女婿?寒门书生不是都应如他这般青衫磊落如同青竹潇洒出尘吗?
  还有那三个孩子成亲七年就生了这么多,难怪连个举人都考不上,原本只顾着生孩子了。
  王敬余烦燥之极,一瞥眼正对上夫人那如杀猪刀的目光。
  正在这时,小厮跑过来,道:“大人,有位姓华名毓昆的先生来拜访您。”
  “拜帖呢?”王敬余觉得这名字似曾相识,可一时又想不起来。
  小厮面露尴尬:“这位先生没有拜帖,他说他女儿过世了,出殡回来恰好路过咱们府上,便来拜会您”
  小厮腿肚子抖得如同秋风中的枯叶,天可怜见,这真是那位先生的原话,他只是转述而已,王大人啊,您看我的眼神不要这么凶悍好吗?小的要给吓尿了。
  王敬余原本正沉浸在女儿带来的烦恼中,忽然听到有一个不知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家伙,说什么他女儿出殡,你女儿才出殡!
  “不见!”王敬余拂袖而去。
  “爹呀,我就说了,人家王大人不会见咱们,哎呀,爹,您怎么晕了,快快,到门房里坐一会儿”
  “你说什么?王大人府上?哪个王大人?”清远侯府里,华大老爷眉头锁成疙瘩,下个月便是秦家老太君的六十大寿,秦家老太君是秦崴的亲祖母,太后娘娘的手帕交、牌搭子。虽说还没有收到帖子,可是华大老爷已经让人准备寿礼了,这份寿礼是按照惯例的三倍准备的,甚至还动用了吕夫人的嫁妆,为此,吕夫人已经整整一天没有理他了。
  “回侯爷,就是大理寺卿王敬余王大人。”来人说道。
  “王犟”华大老爷总算没把那个驴字说出来,他问道,“三老爷从坟地回来就去了王大人府上?”
  来人忙道:“原本不是,快到侯府时,四老爷下了车以后,三老爷才又掉转车头,去了王大人府上。对了,青语和青言、车夫他们虽然摘了孝带子,可是马车上还挂着孝,就连三老爷和三姑娘,也是一身素得不能再素的衣裳,他们进去以后,王家还出来人,让把那挂着孝的马车赶到别处去。”
  华大老爷的手指头都在发抖,气得!
  老三竟然说到做到,真的去大理寺告状了。
  不,老三去的不是大理寺,而是王犟驴家里。
  这个下作小人,不去公堂,居然先去大理寺卿家里打点了。
  那王犟驴是什么人?会听他的?
  笑话!
  不对,三岁看老,何况华大老爷看了华三老爷整整三十年。
  从小到大,华毓昆最擅长的只有两件事,一是画美人图,二是被美人勾搭。
  这样的一个人,什么时候也学会这一套了?
  是那个死丫头!
  华大老爷猛然想起那个死丫头背后站着的人,昭阳长公主!
  不,还有太后。
  王犟驴是孤臣,是直臣,他得罪过的人,三天三夜也数不完。
  可是这么多年了,王犟驴做官只升不降,眼看就要位列三公。
  王犟驴如果真是又傻又缺的老顽固,他有一百个脑袋都不够砍的。
  他能走到今天,那是因为他的眼中只有皇帝和皇帝一家子。
  太后是皇帝生母,昭阳长公主是太后唯一的亲生女儿,那个死丫头又是昭阳长公主的唯一女儿。
  即使是真的驴子,一鞭子下去,也呲牙露出驴笑,何况王犟驴还不是真驴呢。
  只要一想起每次上朝,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