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章-第1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氏闺中寂寞,便央求白老爷给她金买了一家胭脂铺子,那铺子离四喜胡同很近,金氏每天都会去铺子里,一来二去,就和王京勾搭上了。
“我见过那个金氏,细皮嫩肉,要多水灵就有多水灵,走起路来那小腰儿扭的啊,啧啧啧,金氏手上戴着个老宽的大金镯子,就是王京买给她的。”
这件事藏在田贵家的心里好些日子了,她强忍着没对任何人讲出来,就是想要有朝一日,若是遇上事了要请王京帮忙,王京若是不答应,她就把这件事说出来,看看王京怕不怕。
不过,今天在这两个陌生的黑小子面前说出来了,田贵家的虽然有些舍不得,可是说完以后,却也觉得挺痛快的。
王京一路磨磨蹭蹭,刚刚走到六福楼,而这个时候,史丙已经带人去了四喜胡同附近的那家胭脂铺。
史丙是带着小艾一起来的,胭脂铺子出出进进的都是女子,若是他们几个男人贸然进去,难免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何况金氏是老板娘,偶尔不在店里也很正常。
史丙朝小艾使个眼色,小艾走了进去。
铺子里的伙计,是个三十出头的妇人,那妇人看到小艾的穿着打扮,便猜到这是大户人家的丫鬟。
但凡是开胭脂铺的,就不会小看这些丫鬟,这可都是替自家小姐来买东西的。
妇人满脸堆笑地迎上来,一脸地自来熟:“哎哟,姑娘好些日子没来了,快点进来,外头冷,喝杯热茶暖暖身子。”
小艾微昂着头,倨傲地看看柜台上摆着的胭脂香粉,哼了一声,问道:“就这?就这些东西也要辛苦嬷嬷跑一趟。”
听到面前的小丫鬟说到嬷嬷,妇人眼睛一亮,莫非是大户人家府里负责采办胭脂水粉的管事嬷嬷来了?
妇人忙道:“可不就是嘛,辛苦嬷嬷,也辛苦姑娘了,下次府里缺什么了,只需说一声,咱们给送到府上去。”
小艾白她一眼,没好气地说道:“我们府上岂是谁都能进的?你们老板娘呢,嬷嬷要和她当面谈。”
妇人打量着小艾身上那件粉红妆花缎子镶着白毛毛的小棉袄,还有小艾头上那支水头极好的翡翠簪子,她伸着脖子往门外望去,一驾华丽的马车停在不远处的树下。
看到这驾马车,妇人吓了一跳,就这马车,官宦人家是不能用的,这是勋贵府第的。
妇人不敢怠慢,连忙到后堂叫出了老板娘金氏。
多氏笑盈盈的地走出来,小艾瞥她一眼,冲着外面的马车呶呶嘴:“我们嬷嬷姓刘,是夫人面前的红人,你说话的时候机灵些,做成我们府里的生意,你们这小铺子以后就吃喝不愁了。”
金氏原本就吃喝不愁,可那都是白老爷给她的钱,她膝下没有儿女,说不定哪天白老爷对她没兴趣了,就不要她了,她手里没钱那可不行。
金氏二话没说,便跟着小艾上了马车。
金氏一进去,便被制住了。
一个声音在她耳边响起:“你敢喊叫,我们就把你和王京的事抖出来,白老爷说不定会求着我们弄死你。”
虽然,不远处就是她的铺子,可是金氏却乖乖地闭上了嘴巴。
果然,王京与韩六爷的事儿,王京的老婆不知道,但是金氏却是知道的。
“除了韩六爷,还有个姓严的,王京说韩六爷在中间抽成越来越多,而且每次还要再把银子分给他二哥和另一个叫三什么的混混,他能拿到的越来越少,所以他从前阵子开始,就是把消息拆开卖,一半卖给韩六爷,另一半卖给卖老爷的。”
“常来我铺子里买胭脂的阿黛,就是那严老爷包养的。”
阿黛原是翠花胡同的姑娘,严老爷给她赎了身。但是严老爷是有官身的,不能堂堂正正把她抬进府里做妾,于是便将她养在京城做了外室。
阿黛常来铺子里买胭脂,一来二去,和金氏成了手帕交。
王京根本不用与严德宝见面,因为有金氏和阿黛。
至此,王京的这条线,终于引到了严德宝身上。
第三一七章 收网(三)
此时的王京,正在六福楼里,等着要见六福楼的徐掌柜。
捕役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顺天府到酒楼里抓人,还要征得掌柜的许可?
可是王京是头儿,捕役们只能在心里抱怨,却不敢说出来。
王京一进门就嚷嚷说要缉拿杀人凶手,早就有人飞奔着向徐掌柜报信,徐掌柜听说来的人是王京,便放下心来。
他一边让人去给韩六爷送信,一边又忙着筛选店里的客人。
但凡是有官府背景的,无论是官一代官二代官三代,全部从后门走人;但凡是在衙门里留过案底的,全部从后门走人;但凡是外地来京底细不详的,全部从后门走人;但凡是衣着不整贼头贼脑的,全部从后门走人
因此,待到徐掌柜不紧不慢走出来时,六福楼里一片和谐,出身清白、相貌周正、衣着整齐的大京城百姓,在六福楼里感慨太平盛世、皇恩浩荡。
王京严肃地宣读了文书,徐掌柜表示要积极配合,遂组织酒楼里的客人和伙计们分列两排,由顺天府的捕役和衙役们逐个问话。
一个时辰后,王京率领众人,告别了徐掌柜,出了六福楼,两手空空回衙门交差。
但是他并不知道,就在他在六福楼和徐掌柜一起演戏的时候,阿黛已经被找到了。
阿黛比金氏更加重要,她是此案的关键证人。
王京与严德宝并没有直接接触,他们二人之间的交易,全部是阿黛来完成的。
严德宝并没在京城,昨天晚上,他回昌平去了。
阿黛倒也爽快,拶子套入手指,两边衙役还未用力,阿黛便高喊招供。
华大小姐准备好的痒药,压根没有用上。
沈逍冷眼旁观,听到阿黛要招供的那一刻,华大小姐原本兴奋的眸子刹时黯淡下去,纤长的睫毛低垂下去,在眼下勾出一道月牙儿似的阴影。
她这是失望了?
沈逍看那阿黛柳叶眉桃花眼,丑得不能再丑了。
阿黛交待,她在翠花胡同的时候,就和严德宝认识了。
翠花胡同和倚红楼那种地方不一样,翠花胡同里各家都是独门独院,一个鸨母带一两个女儿,大门敞开,红灯高挂,喜迎八方客。
严德宝是阿黛的熟客,阿黛家的那个院子,就是严德宝与人谈生意的地方,既保密又不惹人注意。
后来鸨母想要回老家,严德宝买下了阿黛。一年后,严德宝有一次喝醉了,阿黛这才知道,鸨母在回老家的路上就死了,掐死的,尸体不知道给扔到哪个山旮旯里喂狼了。
阿黛终于明白,她们知道的事情太多了,如果她没有继续跟着严德宝,那么她就和鸨母一样,被人杀了也没人知道。
“前面的我没记,但是这两年凡是我经手的,我全都记在簿子上了,就是担心会有这么一天,我家里的小屋里有个红漆推光马桶,那簿子就藏在马桶里,你们去取来吧,是不是有了那个,我就能无罪释放了?我和你们说,你们衙门里要给我出个文书,保我平平安安离开京城,老严可不是普通人,他姑母你们知道是谁不?那是当今皇上的乳娘,啧啧,谁敢惹?”
严德宝只给阿黛买了一个小丫头,那小丫头也一并被抓来了,除此以外,还有一个做饭的婆子,婆子每天到了饭时才会过来,为了安全起见,尹捕头带着小丫头,亲自回去找马桶,不,找簿子。
刚好遇到那个婆子,小丫头便按照华大小姐的叮嘱,对婆子说:“大娘,我家姨娘跟着老爷回老家,要十天半个月才回来,这些日子你就别来了。”
婆子接过小丫头给的工钱,忍不住向里面张望,压低声音问道:“你家姨娘真的跟着老爷回老家了?”
小丫头不高兴地说道:“真的就是真的,你还怀疑不成?”
婆子讪讪,陪笑说道:“我哪敢怀疑啊,我就是在来的路上,恰好看到你家老爷了。”
小丫头吓了一跳,老爷不是回昌平了吗?
姨娘说了,若是老爷好端端没事,姨娘和她就别想继续活了。
她只有十四岁,她还不想死呢。
小丫头忙问:“大娘在哪儿看到我家老爷的?是不是老爷去买回老家带的礼品了。”
婆子神秘兮兮地说道:“也不远,就是枣树胡同,我有个同乡老姐妹在枣树胡同钱大人府里做事,刚好我娘家兄弟从老家过来,带了些土产,我匀了一些给老姐妹送去,你家老爷的轿子就停在胡同口,不是平日里坐的那顶,像是街上拉脚的轿子,若不是你家老爷从轿子里探出头来吐痰,我还不知道坐在轿子里的人是他呢。”
待到婆子走了,小丫头便迫不及待把这事告诉了尹捕头,尹捕头拿了簿子回到衙门,想了想,还是把这事告诉了华静瑶。
“华大小姐,那枣树胡同”
也不怪尹捕头说话吞吞吐吐,建明伯府就在枣树胡同。
华大小姐虽然住在长公主府里,可是她还是姓华的,即使分了家,枣树胡同的建明伯府,还是华家老宅。
华大小姐蹙起眉头,吴鑫的真实死因是被七个人杀死的,而那七个人里有两个是五鬼门的,这两个人杀死了另外五人,而那两个人中的一个,很可能曾经与华四老爷有过接触。
沈逍带回来的这五具尸体就是那五个人。
而现在,至今为止最后看到严德宝出现的地方,便是建明伯府所在的枣树胡同。
严德宝没坐自己的轿子,而是在街上找了个拉轿的寻常轿子,这就是为了掩人耳目。
他的轿子停在枣树胡同,肯定不会是恰好路过,而应该是在等人。
若不是那婆子是见过他的,还真没有人知道,严德宝就在京城。
毕竟,就连阿黛也以为严德宝回了昌平。
严德宝正在等的那个人,会不会就是华四老爷?
见华大小姐沉默不语,沈逍低声说道:“由我出面,把华四老爷带出来吧?”
沈逍说的是带出来,而不是带到衙门,那就是带到其他地方悄悄审问。
他不让华大小姐出面,这事由他来做,无论建明伯府有何不满,那也是对他,对永国公府。
毕竟,他们没有任何证据来证明华四老爷与这个案子有关系,华家虽然被降爵,可也还是勋贵,华四老爷虽然是庶出,他也是华家的老爷,华大小姐的叔父。
第三一八章 收网(四)
华静瑶抬起头来,正对上沈逍黑若曜石的眼睛,清秀的脸上神情专注,薄唇抿起,皮肤如同上了釉的名贵白瓷。
这明明是张很好看的脸啊,公主娘的眼光不靠谱啊。
想起与公主娘冷战的原因,华静瑶恨不能把沈逍牵到公主娘面前,让公主娘拿上水晶放大镜,一寸一寸仔细看看沈逍长得好不好看。
沈逍看着华静瑶,华大小姐的眼睛里熊熊燃烧着两团火焰,不屈不挠,战意高昂。
华大小姐想要亲自去抓华四老爷?莫非还要和清远伯府的人打一架?
好在华大小姐很快就收回飘到长公主府的那缕思绪,先不和公主娘一较高下了,公主娘说老爹最好看,那就先依着她,等到小雪失宠了再说。
“啊?你去啊,好的好的。”华大小姐痛快地答应下来,沈逍愿意出马,她举双手同意,至于尹捕头,那一定要把双手双脚一起举起来才对。
没有真凭实据,傻子才会去勋贵家里抓人。
沈逍这会儿又变身小狸了。
沈四公子做事从不拖泥带水,一个时辰之后,平安便回到衙门:“华大小姐,尹捕头,我家公子把华四老爷请到城外的客栈里了,您二位随小的动身过去吧。”
城外那家放尸体用的客栈?
除了那里,京城内就没有其他地方能用了吗?
一行人准备动身出城的时候,清远伯府已经闹翻天了。
沈四公子是正大光明,把华四老爷带走的。
蔡老太太又病了,虽然只是痰多咳嗽,可是她老人家说她病了,那就是病了。
虽然没有回到春晖堂,可是也终于搬出了那座又冷又小的小佛堂,住进了有地龙的大屋子,可是蔡老太太或许是在小佛堂里冻成习惯了,住进暖和屋子,以前是装病,现在却真的嗓子疼起来。华大老爷和华二老爷自是不会继续侍疾了,华四老爷为了侍候蔡老太太,已经有些日子没有出府了。
谁也没有想到,永国公府那位像是从雪堆里爬出来的沈四公子,竟然以查案为名,把华四老爷抓走了。
虽然没有五花大绑,可是府里上上下下全都看到了,四名彪形大汉,把华四老爷夹在中间,带出了清远伯府。
蔡老太太闻讯后哭声震天,让人速去衙门给华大老爷报信。
华大老爷请了假回来,路上又让人去通知华二老爷和华三老爷。
华二老爷有事走不开,二太太便打发了一个婆子过来,华三老爷没在家里,他和江南一起去看戏了,那出戏是根据话本子改编的,还是第一次上演,华三老爷给那话本子画过插图,戏票就是话本子的作者送的。
因此,华四老爷被抓,二房和三房竟然全都没有回来。
华大老爷气愤交加,俗话说兄弟如手足,这还只是刚刚分家,手足就全都断了?
老四是他们三个共同的弟弟,老四出事,凭什么只让他一个人来管?
何况,老四还没有成亲,还要跟着他一起住,吃他的喝他的,一个庶子,凭什么要让他来养活?
吕夫人也很生气,这时大姑娘华静玟走进来,见母亲脸有愠色,柔声劝道:“娘,既然三叔父没有回来,那不如去找三妹妹,女儿听说三妹妹和那沈四公子一样,整日出入顺天府,协助衙门破案呢,这案子说不定就是她在查。”
吕夫人眼睛一亮,是啊,华静瑶在顺天府里查案,这事整个京城谁不知道?
就连街头巷尾的百姓们也在风言风语,每次出去应酬,那些夫人太太们没少在她面前说起,华静瑶一个人在外面抛头露面,连累的是清远伯府姑娘们的名声。
“哼,她丢尽了清远伯府的脸面,现在也该是她偿还的时候了。”
吕夫人叫来容嬷嬷,说道:“三姑娘是个爱挑事的,你去请她,若是别人说不定请不来。”
容嬷嬷闻言心里打了个突儿,她的脑海里浮现出三姑娘拿着簪子狠狠扎进蔡老太太人中上的那一幕。
容嬷嬷还从没见过哪家的孙女敢这样对待亲祖母的。
不过,三姑娘也真是可恨,整日在外头和那些男人们一起出出进进,害得大姑娘也说不到好亲事。
夫人说得没有错,现在该是让三姑娘偿还的时候了。
容嬷嬷到了顺天府,花了一两银子,顺天府守门的衙役终于开口了。
“华大小姐已经走了。”
容嬷嬷气得差点想骂人,可这是顺天府,她还真不敢骂人。
这个该死的衙役,明明知道我要找的是华大小姐,可那时你只是摇头,一个字也不说,直到我给了你一两银子,你这才说华大小姐已经走了,你怎么不让话给憋死啊。
容嬷嬷强忍着想要骂人的冲动,问那衙役:“华大小姐是回长公主府了吗?”
衙役摇头,摇头,还是摇头,可是眼珠子却盯在容嬷嬷腰间的荷包上。
容嬷嬷无奈,只好又给了一两银子。
衙役终于不摇头了:“华大小姐好像是出城了。”
容嬷嬷终于明白了,敢情这是一两银子一句话,你怎么不干脆明码标价呢?
此时华大小姐和尹捕头已经出城了,他们二人全都去过沈逍在城外的那家客栈,华静瑶笑着问平安:“那客栈是你家公子自己开的,还是府里以前就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