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逍遥章 >

第101章

逍遥章-第101章

小说: 逍遥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虽然不是道德高尚无可挑剔的圣人,可是也从不做恃强凌弱的事,沈四公子脑袋有病不灵光,她何必和一个病人争长短。
  万一把沈四公子气得旧病复发,她可担当不起。
  想到这里,华静瑶忽然闪过一个不太光彩的念头:如果沈逍旧病复发,会不会又变回小狸?
  虽然华大小姐知道她不应该有这样的想法,可是这念头一旦有了,便挥之不去,继而又闪现出一连串的画面:沈逍蹦蹦跳跳跑到她面前,笑嘻嘻地说道:姐姐,我是小狸啊,我给姐姐做好吃的。
  华大小姐坚定地甩甩脑袋,好不容易把自己的浮想联翩甩没了,就听到沈逍说道:“天色不早,我要告辞了。”
  华静瑶忙道:“好啊,如果有事就让人来这里说一声。”
  “嗯”,沈逍起身向门口走去,走到门边又转过身来,说道,“这案子和朱禄没有关系,你不要再查他了。”
  华静瑶翻翻眼皮,她还真是挺好奇的,朱禄这么一个水匪,是怎么投到永国公府门下的?
  算了算了,她一个健康的人,没有必要揪着小事不放,人间处处真情在,牵就病人又何妨?
  “好,我答应你。”华大小姐斩钉截铁地说道。
  “谢谢。”沈逍再一次道谢。
  华静瑶忽然发现,沈逍说“谢谢”时的样子,竟然还有那么一点点乖巧。
  嗯,一定是因为小狸的原因,她才会觉得一块炭也能乖巧。
  回到长公主府,华静瑶连衣裳也没有换,就去了锦园。
  昭阳长公主正给小雪试衣裳,看到华静瑶来了,便对一旁的玉梨说道:“去把给姑娘做的衣裳拿过来。”
  华静瑶挺高兴,公主娘又给她做新衣裳了,虽说小雪抢了她不少母爱,可是公主娘心里还是有她的。
  玉梨带着两个小丫鬟捧了衣裳过来,华静瑶一件件的翻看,翻到其中一件时,她怔了怔,这衣裳好像有点眼熟啊。
  大红色绣着一朵朵飘落的白梅花……
  华静瑶的目光缓缓移到小雪身上,小雪身上的的那件大红小袄上,绣的是什么?
  白梅花,一模一样的白梅花!
  “娘,这件衣裳和小雪的,是同一个绣娘绣的吧?”华静瑶问道。
  昭阳长公主得意洋洋:“何止是这一件衣裳啊,我给你和小雪每人做了十件衣裳,都是同一个款式同一个花样子。”
  说着,昭阳长公主还指了指旁边一口崭新的樟木箱子。
  华静瑶一把掀开那口箱子,箱子里琳琅满目,五光十色,不仅有衣裳,还有项链长命锁各式各样的小铃铛。
  果然,那些衣裳和她的一样一样,不同的只是一个小一个大,一个四条腿一个两条腿,不对,是两条胳膊!
  华静瑶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了,想了想,才道:“娘啊,小雪是男的,你干嘛让它和我穿一样的衣裳,你是想给它净身吗?”
  “是男是女都一样,娘可不在乎,你们都是我的孩子,我亲生的。”昭阳长公主终于找到了生活中的新乐趣,那就是以后无论给闺女做什么衣裳,都给猫儿子也做一件,一碗水端平。
  华静瑶无言以对,想了想,只好深吸一口气,一头扎进昭阳长公主怀里:“娘啊,你别不要我!”
  昭阳长公主一只手搂着女儿,一只手抱着儿子,只觉幸福的无法描述。
  从锦园出来,走到半路上,华静瑶这才想起她忘了一件重要的事。
  都是那只猫,她竟然把去锦园的目的也给忘了。
  她连忙又折回去,昭阳长公主见她去而复返,眼睛顿时亮了:“瑶瑶,你是想和娘一起睡了吗?”


第二五二章 一桩悬案
  做为一位可怜的老母亲,女儿一天天长大,可是却越来越不愿意和她一起睡了。
  昭阳长公主曲指算一算,今年这一整年里,女儿也只和她一起睡过五天。
  女儿小的时候,最喜欢和她一起睡,每天张着小手要抱抱……
  如果女儿肯和她一起睡,肯让她想抱就抱,想撸就撸,她还养猫干嘛?她都想不起养猫。
  面对公主娘眼巴巴的神情,华静瑶有点不忍心,只好说道:“好吧,今晚我睡在这里。”
  昭阳长公主眉开眼笑,几个大丫鬟也忙着去换被褥,换熏香,捡猫毛。
  趁着这个空当,华静瑶问起正事:“娘,五年前京城发生过考题泄露案吗?”
  昭阳长公主先是一怔,接着她想了想,道:“是有这么一件事,你怎么想起问这个?”
  “哎呀,还不是我爹啊,他说粥棚那个案子给您添堵,催着我快点破案,我查那个案子时,顺便查到了泄露考题的事,对了,我为何没有听说过?”华静瑶没忘了给自家美爹刷刷存在,免得公主娘今天高兴,把美爹给忘了。
  “你当然不知道了,五年前你只有七八岁,再说了,这案子压根就没有传得人尽皆知。”昭阳长公主说道。
  “啥?这么大的案子没有传得人尽皆知?怎么可能啊,我虽然年少无知,可也知道这种案子是重案,但凡是有这样的案子发生,就会从上到下抓一大堆人,上到当官的,下到考生,一个也跑不了,说不定还会抄家灭门。”华静瑶没有夸张,前世她在衙门当差时,机缘巧合看过一些卷宗,大周朝发生过六次考案,因科举舞弊被砍头的大小官员和考生不下百人,另有流放罢免降职的官员无可计数。
  昭阳长公主叹了口气,说道:“我不是官员,当时更没有仔细询问过这件事,也只是听说而已,好像是说那个案子的重要证人一直没有抓到,所以就变成悬案了,既然没有破案,当然也就没有昭告天下,顶多就是小道消息而已,别说是你,就是京城里百姓也没有多少真正知晓的。”
  “没有破案?证人跑了?”华静瑶想到了沈逍交给她的那张纸。
  做为一位可怜的老母亲,女儿一天天长大,可是却越来越不愿意和她一起睡了。
  昭阳长公主曲指算一算,今年这一整年里,女儿也只和她一起睡过五天。
  女儿小的时候,最喜欢和她一起睡,每天张着小手要抱抱……
  如果女儿肯和她一起睡,肯让她想抱就抱,想撸就撸,她还养猫干嘛?她都想不起养猫。
  面对公主娘眼巴巴的神情,华静瑶有点不忍心,只好说道:“好吧,今晚我睡在这里。”
  昭阳长公主眉开眼笑,几个大丫鬟也忙着去换被褥,换熏香,捡猫毛。
  趁着这个空当,华静瑶问起正事:“娘,五年前京城发生过考题泄露案吗?”
  昭阳长公主先是一怔,接着她想了想,道:“是有这么一件事,你怎么想起问这个?”
  “哎呀,还不是我爹啊,他说粥棚那个案子给您添堵,催着我快点破案,我查那个案子时,顺便查到了泄露考题的事,对了,我为何没有听说过?”华静瑶没忘了给自家美爹刷刷存在,免得公主娘今天高兴,把美爹给忘了。
  “你当然不知道了,五年前你只有七八岁,再说了,这案子压根就没有传得人尽皆知。”昭阳长公主说道。
  “啥?这么大的案子没有传得人尽皆知?怎么可能啊,我虽然年少无知,可也知道这种案子是重案,但凡是有这样的案子发生,就会从上到下抓一大堆人,上到当官的,下到考生,一个也跑不了,说不定还会抄家灭门。”华静瑶没有夸张,前世她在衙门当差时,机缘巧合看过一些卷宗,大周朝发生过六次考案,因科举舞弊被砍头的大小官员和考生不下百人,另有流放罢免降职的官员无可计数。
  昭阳长公主叹了口气,说道:“我不是官员,当时更没有仔细询问过这件事,也只是听说而已,好像是说那个案子的重要证人一直没有抓到,所以就变成悬案了,既然没有破案,当然也就没有昭告天下,顶多就是小道消息而已,别说是你,就是京城里百姓也没有多少真正知晓的。”
  “没有破案?证人跑了?”华静瑶想到了沈逍交给她的那张纸。
  做为一位可怜的老母亲,女儿一天天长大,可是却越来越不愿意和她一起睡了。
  昭阳长公主曲指算一算,今年这一整年里,女儿也只和她一起睡过五天。
  女儿小的时候,最喜欢和她一起睡,每天张着小手要抱抱……
  如果女儿肯和她一起睡,肯让她想抱就抱,想撸就撸,她还养猫干嘛?她都想不起养猫。
  面对公主娘眼巴巴的神情,华静瑶有点不忍心,只好说道:“好吧,今晚我睡在这里。”
  昭阳长公主眉开眼笑,几个大丫鬟也忙着去换被褥,换熏香,捡猫毛。
  趁着这个空当,华静瑶问起正事:“娘,五年前京城发生过考题泄露案吗?”
  昭阳长公主先是一怔,接着她想了想,道:“是有这么一件事,你怎么想起问这个?”
  “哎呀,还不是我爹啊,他说粥棚那个案子给您添堵,催着我快点破案,我查那个案子时,顺便查到了泄露考题的事,对了,我为何没有听说过?”华静瑶没忘了给自家美爹刷刷存在,免得公主娘今天高兴,把美爹给忘了。
  “你当然不知道了,五年前你只有七八岁,再说了,这案子压根就没有传得人尽皆知。”昭阳长公主说道。
  “啥?这么大的案子没有传得人尽皆知?怎么可能啊,我虽然年少无知,可也知道这种案子是重案,但凡是有这样的案子发生,就会从上到下抓一大堆人,上到当官的,下到考生,一个也跑不了,说不定还会抄家灭门。”华静瑶没有夸张,前世她在衙门当差时,机缘巧合看过一些卷宗,大周朝发生过六次考案,因科举舞弊被砍头的大小官员和考生不下百人,另有流放罢免降职的官员无可计数。


第二五三章 那个婆子
  次日一早,和白猫小雪分享了一夜母爱的华大小姐终于见到了乔长史。
  乔长史并不知道长公主母女昨天晚上还在念叨他,听说姑娘找他,他一头雾水,姑娘从未主动找过他,该不会还是为了粥棚的事吧。
  开粥棚是行善,身为长史,乔长史每年都把施粥当做大事来抓,从未懈怠,谁能想到今年就出事了呢。
  华静瑶看到匆匆而来的乔长史,有些过意不去,也就没有兜圈子,开门见山问起了乔文廉的事。
  没想到乔长史自从五年前那场飞来横祸,就给吓出了毛病,华大小姐的刚说出乔文廉三个字,乔长史便面色苍白,嘴唇翕翕,喉咙里格格有声,却说不出话来。
  华静瑶连忙打发丫鬟去小厨房煮安神茶,乔长史摆摆手,从怀里掏出只小盒子,取出一颗丸药吞进嘴里,又过了好一会儿,终于能说出完整的话来。
  “……姑娘莫怪,本官这是老毛病了,这药是殿下请太医院专门配的,心悸时吃一颗就好。”
  华静瑶抚额,乔长史有这毛病,难怪公主娘没有提醒她,原来是知道乔长史会随身带着保命灵药。
  她满含歉意问道:“既然长史大人身体不适,那我就不问了。”
  “姑娘还是问吧,否则本官这颗心就悬着,生怕这事又落到本官身上。”乔长史险些就要老泪纵横,当年他一定是吃饱了撑的,才会把书送给乔文廉,就为了这件事,飞鱼卫硬生生抄了他的家,若不是有长公主做保,他们乔家现在恐怕已在三千里外受苦受难了。
  华静瑶失笑,她听人讲过一个靴子的故事,楼下的人听到楼上的人把靴子重重扔在地上,那日只脱下一只鞭子,因此楼下的人便一宵未睡等着另一只鞭子砸下来。
  她若是今天不问,乔长史就会像那楼下的人一般吧。
  她说道:“长史大人不必担忧,当年那案子和您没有关系,此事既已查明便不会再变,我请您过来,是因为我现在帮顺天府查的一个案子,有个人恰好也涉及了五年前的考题案,所以我想了解一下乔文廉的事,还请长史大人回忆一下,想起什么只管说,只要是和乔文廉有关的事,但说无妨。”
  乔长史终于松了一口气,虽然同样是找他了解情况,可是华大小姐和飞鱼卫是不同的。
  乔长史想了想,说道:“乔文廉是家中独子,其妻是家中佃户之女,早年乔母在田间被蛇咬伤,此女恰好路过,救了乔母,乔母感恩便做主将此女娶进门来,可惜此女未能生下男丁,乔母临终时叮嘱乔文廉纳妾,乔文廉虽然答应了,却恪守四十无子方可纳妾的古训,直至中了举人,也没有抬小妾进门,此事在当地一时传为佳话。”
  华静瑶心里暗道,男人年轻时不纳妾竟然也值得传为佳话了?这是对男人的要求有多低啊。
  她露出鼓励的笑容,对乔长史说道:“长史大人说得这件事非常重要,您好好想一想,还记得其他的吗?”
  乔长史脸上的神情渐渐明朗,他略一思忖,便道:“乔文廉刚刚从本官家里搬出去的时候,本官过意不去,曾经去过他暂住之处,那是在铁锅胡同的一处民宅里,那宅子是租来的,乔文廉和两位举子一起住在那里,那是处一进的小宅院,院子门前有棵枣树,本官去的那日,刚好有个婆子从院子里出来,那婆子看上去不像个正经人,那时本官便觉诧异,见到乔文廉时便随口提了一句,乔文廉说那是房东,本官也就没有再问。可是后来飞鱼卫去那宅子抓人,查出那宅子的房东是贡院前街书画斋的老板,那家书画斋我常去,那位老板也是个读书人,不但擅丹青,还是裱画的高手,他的太太同样出自书香门第,是位大家闺秀,当时我听说那宅子是他家的时,便想起了那日见到的那个婆子,不过那时本官被飞鱼卫折腾得……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此事便没有提起。”
  这倒是个线索,华静瑶觉得铁锅胡同这地方好像听人说起过,不过但凡是京城的地名,即使没有去过,也应该是听说过的吧,她没有多想,很快就抛到了脑后。
  “当年在那个宅子里,与乔文廉同住的两位举子,长史大人可还曾见过?”华静瑶问道。
  其实关于那两名举子的事,大理寺一定会有案宗可查,可大理寺的案宗也不会随随便便就让她去看,所以能从乔长史这里打听到的,还是问乔长史好了。
  “说起那两个人啊,乔文廉那案子和那两个人脱不了干系,不过本官也只是见过其中一人而已,就是那天本官去铁锅胡同看望乔文廉的时候,曾经见过其中那个叫郎实的举子,当时本官见那个郎实长得老实忠厚,还以为那是个好的,谁能想到……唉!”乔长史一声长叹。
  “郎实?当年与乔文廉同住的,是不是还有一个叫孟鑫的?”华静瑶问道。
  “有,当然有了,这案子发了之后,海捕公文要捉拿的有乔文廉和郎实,还有这个孟鑫,我猜孟鑫就是当年与他们同住的另一个人。”乔长史说道。
  华静瑶心头一动,问道:“这么说来,郎实也没有归案,与乔文廉和孟鑫一样,至今在逃?”
  乔长史道:“现在他们有没有被抓到,本官并不知晓,不过当年却是在逃的。”
  华静瑶微微颔首,又问道:“我听说乔文廉的小女儿十三岁就成亲了,因此逃过一劫,那他的妻子呢?现在何处?”
  乔长史道:“没错,这就是那乔文廉的不堪之处,明明知道自己所犯之罪会祸及家人,却还要铤而走险,好在他膝下无子,否则就是真真的毁了自己的子孙了。他的两个女儿皆已出嫁,祸不及她们,只是可怜他那发妻,被飞鱼卫抓回京城,在诏狱里关了大半年,后来做了官奴。”
  华静瑶眼前一亮,连忙问道:“乔文廉的妻子做了官奴?她是在京城,还是去了其他地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