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逃荒路上我靠美食发家了 >

第98章

逃荒路上我靠美食发家了-第98章

小说: 逃荒路上我靠美食发家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阳赶紧将准备好的五两银子塞给柳娘子,其实他本来想多给一些的,但是他看得出阿招心情不好,所以他也没敢自作主张。既然柳娘子接受五两银子,那便就给五两银吧!
  柳娘子也没注意两人的小九九,她只看到阿阳递到她眼前的白花花的银子:“行,那就这样,我先走了。”说完便接过那五两银子,头也不回地急匆匆走了,生怕有人在后面追她,然后跟她要银子似的!
  阿招本想说两句话,但是看着柳娘子匆忙离去的背影,突然觉得也没什么好说的了,这妇人怎么看怎么脑子有些不大对劲儿!他就不跟她一般见识了!
  “走吧,还愣着干啥?”阿招没好气地冲阿阳喊道。
  阿阳这才从怔楞中回过神来,有些尴尬地摸了摸鼻子:“啊?不是买了姜了吗?”阿阳不解地指了指阿招手里刚刚从柳娘子手里买来的三块儿生姜。
  阿招没控制住,冲阿阳翻了个白眼:“平时你不是老精了吗?这个时候怎么,脑子被糊掉了?还是刚刚看到人长得好看脑子跟着人走了?”许是心里的气没撒出来,阿招口气便有些冲了。
  一听阿招这话,阿阳立时便着急地摆了摆手:“你别胡说好不好,人家都嫁了人了!这要是被人听到,多影响人家的名声!”
  “哟,您还会顾忌别人的感受啊?看不出来呢!”阿招这样阴阳怪气一番后便不再理会阿阳,只闷声前行,至于手里揣着的三块儿姜则显得异常烫手,阿招特别想给它扔掉,那样才能将自己心里的那口气出掉!但是一想到这三块儿姜价值五两银子,阿招立即心疼地将脑子里扔掉生姜的想法甩掉,以防自己头脑不清醒下做了不理智的事儿。生姜扔了没啥,但是那五两银子可是走的六爷的账,这要是让六爷知道他霍霍六爷的银子,他不被六爷打死都算是仁慈了!
  就这样,一个闷头前行,一个在身后追着跑。两人共同向之前大叔指的方位赶去。
  而柳娘子这边,她将五两银子捂在怀里,一路脚步匆匆地往自家赶。
  “宝儿他娘?你干啥去了?怎么一脑门的汗?”崔寡妇一抬头便看到快步走到她跟前儿的柳娘子,柳娘子走近后崔寡妇便指着她的脑门问道。
  柳娘子浑不在意地随手拿袖子擦了擦额头的汗:“没事儿。娘,你看这是啥!”说着便从怀里掏出了那五两银子摊在崔寡妇眼前。
  崔寡妇不是没见过银子,也不是没见过五两银子。只是她瞅着柳娘子这幅高兴的劲儿,她突然就觉得眼睛发涩、发酸。不知怎的,她就有些感伤了。
  为了掩饰情绪,崔寡妇猛地转身向宝儿招手道:“宝儿,快来,看看你娘手里拿的是啥!”
  宝儿还小,虽然知道平日娘亲与祖母嘴里经常说银钱,但是实际上他也没见过银子。但是这并不妨碍宝儿高兴,听到祖母喊他,他立即迈着小腿“登登登”跑到了崔寡妇前面。
  而崔寡妇也趁着转身的空当将眼角溢出的一滴泪拭掉,然后才揽着宝儿又转过身来,然后指着柳娘子手里的银子对宝儿说道:“宝儿,知道啥是银子吗?”
  宝儿奶声奶气地说道:“银子可以,可以买粮食,买衣裳,还可以,买药!”
  “哈哈哈,不愧是俺滴乖孙,这脑袋瓜就是聪明嘞!”
  夸完了宝儿,崔寡妇又对柳娘子说道:“宝儿他娘,你也辛苦了,跑来跑去的,快去喝口水去吧!”崔寡妇一向是个公私分明、就事论事的人,所以这次她看得出柳娘子确实是在为这个家考虑,所以她也乐意给柳娘子一个好脸色。
  柳娘子摇了摇头:“娘,我不累。这是五两银子,娘你收好!”一面说一面将银子递给崔寡妇。
  崔寡妇瞅着柳娘子确实是真的要将这银子给她,她也就不再推辞,顺手接过来说道:“行,这银子我先帮着收起来,以后要用了找我就行!”银子放在柳娘子手里她也不放心,所以崔寡妇还是觉得自己收着更好一些。
  逃荒路上我靠美食发家了


第251章 反向劝说
  “娘,这银子就给宝儿以后来念书就中,我这里用不着。”只要宝儿能有出息,她以后啥荣华富贵享受不到?
  然而崔寡妇不赞同地摇了摇头:“那不行,宝儿念书的银子我再想办法,这五两银子先紧着现在……了,没事就先歇会儿吧!”也许年轻人还不清楚,但崔寡妇心里门清,她觉得这往后的事儿可是说不准呢!以后能不能科考还不知道呢,所以先过好眼前才是最重要的!
  此时的崔寡妇还不知道,在不远处,王老三此时正在往王里正的方向赶。
  “家康?你这是?”不是刚刚分了生姜吗?他还以为大家伙都在盘算这生姜怎么处置呢,没想到王老三这会儿竟然来找他了!是以,王里正多少有些感到奇怪。
  “里正叔,是这样的。我刚刚回去想了想,我觉得这生姜到冷的时候很可能当救命的药,所以你……
  不用王老三继续说下去,王里正略微一思考就能明白:“怪我,我只顾着给大伙儿分生姜了,竟然忘了这……康,多亏你来这趟了。待会我就去跟大伙儿说说,但是这个事儿……计我也不能插手太多,毕竟生姜已经分给大伙儿了,他们想咋处置我指定也管不着啊!”
  王老三点了点头表示赞同:“是的,里正叔,这是肯定的,反正我就是来跟你说一声,至于别人乐不乐意听那就是他们的事儿了,我就是来跟你说一声的。”如果他不说,那他心里就会难受地不行,但是如果他说出来,甭管别人听不听,至少他心里是没有那个负担了。
  “行,这个事儿我晓得了。对了,你家分的生姜够不够?要不要再匀给你家一些?”虽然里正不算什么大官啥的,但至少也是掌管一个村的人,所以在分姜的时候,里正家比旁家分得多一些。如果王老三家分的生姜不够,那王里正是乐意匀出一些给王老三家的,毕竟每次都帮他分忧,不说功劳那也有苦劳啊!何况在王里正看来,王老三既有功劳又有苦劳。
  “我家的姜是够的。叔,我来主要就是跟你说一声,既然这话我都说完了,那我就先回去了?”
  王里正点了点头:“行,回吧!改天你跟你爹一块儿过来,咱爷三一块儿吃个饭!”
  王老三没答应也没拒绝,就怕一句话说不好,显得生分或者过于熟悉了。所以他就笑了笑,然后转身往自家赶,毕竟他心里还惦记着闺女说要找他有事儿商量嘞。
  等王老三走后,王里正立马让大小山去跟村民说这个事儿,因为最近总召集大伙来说事儿,所以这次王里正看到的村民远远要比之前的村民少。
  王里正心里清楚村人也有脾气,况且有些估计还在琢磨如何处置生姜呢!不愿意来听他一个老头子讲话,也是正常的。
  如此劝慰自己一番,王里正总算心里平静了许多:“又叫大伙儿过来主要是想跟大伙说件事儿,你们都听一听,至于乐不乐意听进去,那我就管不着了。”
  本来村民心里、面上多少带了些不甘不愿,但是他们心里不满是一回事,王里正的态度又是另一回事。人天生有种犯贱的心理,你越是跟他说:“这事儿重要,你一定要听一听。”他或许有逆反心理:“哦?你要我听我就听,那我岂不是很没面子?”
  但是,若是你说:“这事儿很重要,听不听看你自己。”那他们就寻思了:“这啥意思啊?这事儿重要里正还说让他们自己看着办?是不是里正不想管他们了?”
  是以,当王里正这样说完后,
  “哎!里正啊,你这是啥意思啊?”
  “对啊,里正说的话我们啥时候不乐意听了啊?”
  “里正一定是为了咱好,咱肯定听啊!”毕竟不久前才刚分了生姜,哪个村的里正能有王里正这么公正、大方嘞?
  “对对对,里正你有啥事就说吧!俺们指定听!”
  王里正听着这乱七八糟的声音,反而内心有些安慰。看,他这么多年的心血没有白费,村人们念着他的好呢!那他做的事儿就没有白做,那他为村民费的心就没有白费!
  “行,大伙儿都静一下。嗯,是这样,之前不是跟你们分了生姜吗?大伙都知道这生姜是个好东西,我也知道大伙都不舍得将这些生姜全部用在自家身上。但是,你们应该也知道,我之前说了,我说之后很可能天气变得极冷,那这些生姜是不是能派上用场了?”说到这里,王里正顿了顿。扫了一眼脸色变得认真的村民,这才接着说:“不用我说,想必大伙都明白这生姜有时候意味着什么。有时候咱受了风寒啥的,咱乡下人哪有那个闲钱去看大夫、买药?还不是在锅里扔块儿姜煮煮?所以,我还是想劝劝大伙儿,这生姜能留着就自家留着,兴许哪天就用得上呢?再说,冷的时候喝碗姜汤也能暖暖身子不是?”
  王里正这席话说完,众村民都静默了片刻。过了会儿,场面才再度热闹起来:
  “嚯!里正要是不说,我恐怕都要卖给别人了!”
  “谁不是嘞,在过来之前就有外边儿来的村人要跟我换生姜,只不过那人没银钱,而且拿来换的东西我也没看上,所以才留下了!哎哟,现在想想,还好我眼光高啊!”
  “这时候还能开玩笑?我看有好些人脸色不大好呢,没看到……那脸黑的像锅底似的!”
  “我知道为啥,那人刚刚将分的生姜全部卖了!你说是不是傻,就算要卖,至少也留一块儿吧?好家伙,这全部都卖掉,这是有多缺银子啊?”
  “那生姜我瞅着比之前我见过的都好看!就冲着这姜的卖相,我都不舍得卖掉嘞!”
  当然,万不可能只有同意的声音,除了这些支持的声音,角落里还夹杂着一些不和谐的声音。
  逃荒路上我靠美食发家了


第252章 后悔
  “里正这话是啥意思?生姜不是分给我们了吗?难道他后悔了?我就说嘛,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这都叫啥事儿,他说以后天变冷就变冷了?我瞅着这整天的大太阳,根本不可能嘛!”
  “反正我是要卖掉的,手里没握着点儿银子,心里不踏实啊!”
  “我也是,我都跟别人说好了,等会儿回去我就将那生姜卖出去,卖了生姜娶媳妇!”
  听到这人实在的话,有人嗤笑出声,有人却在心里认同。虽然现在处境有些复杂,但是谁能预料到以后呢?能存些银子指定是有用的,也许以后就用得上呢?也许就能靠着这攒下的银子成家立业呢?所以,哪怕是嗤笑出声的人,难保自己心里没点儿计较。
  …
  王里正稍微听了两耳朵,也没将这些话放在心上。毕竟,早在王老三跟他说这话的时候他就预料到会有这么个情况了。世界之所以如此精彩、丰富,不正是因为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吗?
  长相不同,性格不同、喜好不同、就连思维、想法也不……是因为有这么些不同,才构成了这么个多元素的世界,不是吗?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那也不能要求人人都能听王里正的话呀!即便你明明确确告诉他,这个事儿你这样做才能得到更多利益,你这样做才能避免危险。但你不能要求也不能保证所有人都认可你,哪怕你实实在在地为对方好。可是大部分人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他们常常会以己度人,以自己曾经的经历来衡量与揣测一件事的好坏。
  你不能说你说的一定对,你也不能说别人的选择一定是错的。王里正活了大半辈子,也许没混出个什么来,但是也算是活明白了许多,有些人与事,不要可以去对待,你就将事情公正地摆在他们面前,剩下的就看他们的选择与造化。
  人呢,很多时候你告诉他们没用,你得让他们去经历。只有他们自己经历了这个事儿,那他们的感触肯定更深。而往往在这个时候,你再去跟他们说这个事的好坏,他们便乐意听进心里去了。
  收回翻飞的思绪,王里正总结陈词:“反正我就是把我自己的想法跟你们说一下,你们乐意听呢,那就听一听,你们要是不乐意听,那就当我啥也没说,你们就听个乐就行了。”
  人有时候就是犯贱,你求着他们做一件事时,他们也许理都懒得理你。但是如果你说随便,他们心里就不乐意了,就想问为啥啊?你凭啥不重视我呀?我就不值得你重视了吗?
  王里正这番话一说完,底下的一些村民就忍不住嚷嚷道:
  “里正你这话是啥意思啊?你不管俺们了?”
  “就是,里正你这话说的可不中,都不把俺们当自家人了!”
  “我觉得里正说的挺对的,咱是不是得听一听?”
  …
  听到这些话,王里正嘴角带上了一抹只有他能懂的微笑,只不过那抹微笑稍纵即逝,眨眼间王里正又是一幅端正的神情:“好,那就说到这儿,你们自己考虑,我也当不了你们的家,都散了吧!”说完王里正便背手离去,不顾身后村民的挽留。
  王里正走后并不知道,村民里本来还想将生姜卖掉的人,有一半儿决定不卖了,还有一小部分决定留下一些,最后只剩下极少的村民冥顽不化地执意要将生姜卖掉。他们不但自己要卖,还要怂恿别人卖,别人不卖他们就挖苦、讽刺对方:
  “哎哟,傻子才不卖呢!这么多生姜留下干嘛啊?就算真的太冷了,多穿点不就行了?再说了,煮点滚水不也是一样的?”
  “你们说的不卖啊,到时候别看我们赚了银子你们就眼红啊!”
  “没错!你们要是借钱可是没门的,到时候说啥我都不借!”
  这些人说的话,说好听点那叫尖酸刻薄,说不好听点儿那就是难听至极!听着就让人心生不快,但即便是不好的话,也有人听进去了,当下就有俩三暗戳戳想要将生姜偷偷卖掉的,但是大部分还是决定听王里正的或是坚持己见。
  而站在人群中的崔寡妇脸色却有些僵硬,藏在怀里不久的五两银子此时就像是一块儿烙铁似的,不知是她的幻觉还是怎的,她总觉得接近心脏与银子的部分尤其地烫,甚至让她有种心要被烫化的错觉。
  柳娘子有些尴尬地低下头讷讷地与崔寡妇耳语:“娘,我,我也……她哪里知道这么长远的事儿啊!王里正也是,怎么不早说呢?非要她好不容易让婆婆对她脸色缓和之后再说这事儿?害得她现在里外不是人了!
  崔寡妇低下头看了看正一脸迷茫看着她和柳娘子的宝儿,将心里的郁气与苦涩悉数吞回肚中,然后才硬生生扯出一丝笑道:“没事儿,你也是为了咱宝儿,这事儿不怪你,毕竟我也没想到不是?”也怪她,净想着银钱了!还好,自家还留下了两块儿,有总比没有强,不是吗?
  如此安慰了自己一番,崔寡妇这才好受了些。毕竟银子也得了,生姜也有留下的,她还有啥好抱怨的呢?
  …
  因为有王里正召集村民说事儿这个插曲,之前与人说好要交易生姜的买卖黄了许多。那些赵家村的,还有其他地方来的散民都忍不住骂骂咧咧,但是他们最多也就是动动嘴皮子,毕竟人傍山村的人还是不少的,又有方老爷、吴娘子的庇护,所以,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是以,等阿招阿阳两人顺着之前大叔指的方向找到老王头时,王老头的头摇的那叫一个快啊,简直就像个拨浪鼓!
  “不中不中,俺们里正不让卖咧!”老王头没什么大学问,但是他这么些年就活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跟着王里正的脚步准没错!他冷眼看了这么些年,心里早就门清,这里正指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