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逃荒路上我靠美食发家了 >

第84章

逃荒路上我靠美食发家了-第84章

小说: 逃荒路上我靠美食发家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贺路安成功接到赵岳的眼神示意,立即拱手上前道:“三皇子,卑职确实有个小小的想法。我想既然这反兵今日被迫撤退,那想必一时半会不会再轻易前来作乱。与其留在城中担忧,不如派人去请求外援,最好是能调些兵来。这样,即便那些反兵有所准备,我们也不至于落于下层。”
  杨泽江点了点头:“你说的对,但是现在有个问题。要派谁去抽调外援?向谁抽调外援?”
  听到杨泽江这样问,赵岳立刻接话道:“末将倒是有个门路。据说先皇曾经私下拨给太子一队精兵,如果能让太子前来协……然,除此之外,末将此次前来临安城并未带上所有士兵,还有三千精兵留在京城待命,只要拿着我的令牌即可率领那三千精兵来此支援。”


第214章 主动请缨
  杨泽江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思考片刻才摇了摇头:“大哥一向有些优柔寡断,怕是不愿意蹚这片浑水,倒是你那三千兵力可以借用,只是这临安城怕是离不开赵将军。你若是走了,城中的百姓恐怕会惊慌失措。”
  若是引起城中百姓恐慌,那时才是真的糟糕!所以,赵岳绝对不能离开临安城,最起码在临安城彻底保住之前不能离开。
  赵岳也知道这里面的轻重缓急,是以也有些头疼。他们俩此时均忘了身旁站着的贺路安,贺路安听两人这样说,自己也忍不住开始细细思考。待思考明白后,他才打破这片沉寂:
  “三皇子,赵将军。卑职愿意去出城前往京城抽调援兵,也愿意去找大皇子谈判。”贺路安的声音里是满满的坚定,可见他并不是被迫的,而是真的愿意去做这件事。
  “你确定你能做到?”虽然通过最近观察这贺路安来看,他却是是个有勇有谋的良将,但是因为接触的时间还是太短,杨泽江没法完全信任他。若是这贺路安带着兵逃跑,他又当如何?若是这贺路安带着从临安城得到的消息投奔二皇子,他又当如何?若是前者,他不过是损失一个良将与一队兵力。可若是后者,他怕是要哭晕在临安城里!
  他即便不考虑自己,也要考虑这临安城的若干百姓,他守住临安城是为了什么?难道就为了这个城池吗?当然不是!若是只是为了城池而对百姓不管不顾,那他要个空壳城池干什么?
  赵岳本来还不愿意自己看中的好苗子去做这件事,毕竟这件事听起来就很危险。往好的方面来说,贺路安只是个送信和谈判的。往坏的地方来说,贺路安带着兵出城,简直就是现成的活靶子!若是他有个三长两短,他赵岳又要花多长时间再去遇到一个如贺路安一般的好苗子呢?所以他不愿意让贺路安去做这件事,哪怕是他去也行。可惜,即便他不说,也拦不住贺路安那颗火热的心!
  眼瞅着劝不动贺路安,那他只能助贺路安一臂之力了,何况三皇子竟然还怀疑贺路安?这他可不能忍,自己的人只能自己嫌弃,旁人可不能嫌弃,哪怕是皇子,那也是不成的!更不用说,这个人他从来都没有嫌弃过!
  “三皇子,末将愿意拿性命作保,贺路安绝对会带着援兵回城!”
  贺路安被赵岳这掷地有声的话触动到,他没想到赵岳竟如此信任他。既然有人无条件地支持,那他更要做到更好。想到此,他便冲杨泽江认真地说道:“卑职确定一定做到,若是带不回援兵,那卑职便提头来见!”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杨泽江也不打算再去质疑贺路安,不看僧面看佛面,没看到赵岳那张脸都紧绷了嘛!为了安抚赵岳,他也得答应啊。
  “行,那我就给你这个机会。三个月内必须带着援兵回城,若是三个月后你还没……
  “卑职一定会回!”贺路安头一次打断了三皇子的话。
  杨泽江并没有因此生气,反倒有些欣赏贺路安这样的性格:“好,我便信你一次。这样,我给你抽调五百精兵,我给你多少,你最好能做到全部给他们带回来。你可明白?”其实杨泽江并不相信贺路安能将这五百精兵全须全尾地带回临安城,但是他必须这样说,这样贺路安才能更加重视这些士兵的性命。总而言之,能多保住一个就多保住一个。
  其实不用杨泽江特意说明,贺路安也一定会全力保住这些人的性命。他本就是一个重情义且将人的性命看得极重的人,所以根本不用担心贺路安会不认真对待。相反,他甚至会将这些的人性命看得比自己的性命还要重要。
  “卑职明白。”贺路安不想再解释任何,最好的解释就是三个月之后带着外援回临安城!
  “行,你先回去吧,待会我便拨五百精兵与你。择日不如撞日,趁着有夜色掩盖,你连夜就出发吧!”
  “是。”贺路安这才领命离开。
  待贺路安走远,赵岳这才安抚三皇子道:“三皇子,你放心,贺路安这小子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但愿吧。”但愿他们能坚持三个月,但愿三个月后贺路安真的能带着援兵及时援助!
  …
  贺路安风一般回到住处,然后雷厉风行地借着窗外的月色收拾行李。
  哪怕是贺路安尽量做到轻手轻脚,还是吵醒了一旁睡觉的王弘远。
  “贺大哥?你在干嘛?”许是刚从睡梦中醒来的缘故,王弘远的声音还有些带着睡意的沙哑。
  贺路安见王弘远被吵醒了,这才略带歉意地说道:“吵醒你了?我要去京城调兵回……既然王弘远被吵醒了,那贺路安便将这事儿跟王弘远解释了一番。
  “那你什么时候出发啊?”
  “待会儿就走。”
  听到这话,王弘远就有些不开心了:“贺大哥,要是我没被你吵醒,你是不是都不打算跟我说了?”
  贺路安尴尬地摸了摸鼻子:“我这,我这不是看你睡着……特意将睡醒的人叫醒这种事儿,他可做不来…
  “那我跟着你一起去!”王弘远边说边从床上坐起身来,打算穿衣服下床。
  贺路安见他这架势不像是开玩笑,赶紧一把拦住了他:“不必,我这次出城恐怕凶多吉少,所以你还是好好待在这里,等我回来。”
  “你都说凶多吉少了,还让我好好待在这里?我在这除了你谁也不认识,到时候若是你,……王弘远毕竟还是个半大少年,此时面对离别与未知忍不住有些更咽。
  “我胡说的,我一定会回来的,放心好了。我跟你说过,等结束这一切,就带你去找爹娘,你不相信你贺大哥了吗?”贺路安见王弘远一幅要哭不哭的样子,他非但没有嫌弃王弘远很没有骨气,反倒有些心疼他,甚至对自己刚刚说的话忍不住反思。


第215章 随同诊脉
  王弘远这才忍着眼泪摇了摇头:“我相信贺大哥的,我就……
  就是担心贺路安再也回不来,担心他会像路上遇到的那些难民与受伤惨重、无法救治的士兵那样永久地闭上双眼。他本就是一个被人抛弃的可怜人,幸运至极才在他乡遇到故知得以捡回一条性命。就像生来没有母亲的幼崽,对贺路安充满了依赖,尤其是身边全是陌生面孔的情况下,这种依赖更加被放大、夸张。
  所以,一旦这个依赖要从他的身边抽离,他第一反应就是紧紧拽住这份依赖,不让它离去。
  但是贺路安说的也对,他虽然还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少年,但是一般的道理还是明白的。比如他知道贺路安带上他就相当于带上一个包袱、一个累赘,他除了给贺路安增加负担再没有任何的贡献。但他还是忍不住想要跟着贺路安,只要待在熟识的人身边,他才会感到心安。
  “好了,贺大哥知道。你相信我就好,我一定会平安回来,也一定带你去找你爹娘。”贺路安再次向王弘远承诺道。
  “好。”
  至此,贺路安才放下心来。他一面继续收拾行李,一面像个老妈子一样叮嘱王弘远一些琐碎的事儿。
  这个时候,他甚至想不起来他现在做的事便是他娘曾经做过无数次的事,他更想不起他当时有多么的崩溃。不同的是,王弘远并没有觉得贺路安唠叨,反而觉得这是贺大哥在乎他的表现。
  等一切收拾妥当,贺路安这才挥别王弘远,然后带领着杨泽江拨给他的五百精兵披着月色从小道离开临安城,向着京城的方向赶去。
  …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相距千里之外的王馨兰此时正在教王麟识字:
  “这个字念zhu,‘子不学,断机杼’的杼。好,你多读几遍,然后再写两张大字。”王馨兰一面给王麟辅导,一面一心二用地拿一只木棍在地上划拉。
  家里的钱要用在刀刃上,所以不能随意浪笔墨,更何况现在也没地儿去买笔墨,自家的那些要留给大哥用,所以王馨兰这段时间都是拿木棍在地上划拉。
  王麟耷拉着脑袋一脸绝望地一面念“zhu”,一面恶狠狠地拿笔在纸上写大字,心里则在想:“等我念的书比王馨兰多,我一定也要让她写大字,写,写它个七八页!”真是气死他了,吴先生也不知道怎么想的,竟然要王馨兰教他!真是又生气又丢脸!他王麟比不上他哥王麒,竟然还比不上王馨兰一个姑娘!士可杀不可辱!
  “你看啥呢?快点儿写,别停下!”王馨兰发觉耳边的读书声停了,这才转头提醒王麟。
  “啊?哦。”刚刚还在心里狠狠骂王馨兰的王麟,此时却像个鹌鹑似的乖的不行。不乖不行啊,他虽然不怕王馨兰,但是他怕吴先生啊!要是王馨兰将他不认真读书写字的事情告诉吴先生,那他可完蛋了!
  “兰丫头?你怎么在这儿?”一道略年长且有些耳熟的声音自耳边响起。
  王馨兰转头一看,那不是刘大夫还能是谁?
  “刘爷爷!”王馨兰丢下手里的木棍,然后小跑到刘大夫身前问道:“刘爷爷,你怎么一大早就跑这儿来了?”因为王馨兰是每天早晨来吴先生这读书,一是因为早上记忆力好,二是因为清晨大家都不怎么到处转悠,为了减少被人非议,王馨兰这才选了这个时间段来找吴先生读书。
  “你呀,冒冒失失的,走路就走路,这么着急干啥?你爷爷我还不至于跑掉了!”刘大夫虽然这样说,但实际上脸上却带着笑容,他只是怕王馨兰跑动的时候摔着罢了:“你瞅见那家没?她家孙儿这些天有些咳,一直不见好,让我去给她孙儿看看呢!”
  王馨兰顺着刘大夫手指的方向看去,原来竟是吴先生身旁那家,怪不得能在此遇到刘大夫了。
  “那刘爷爷我陪你过去看看吧,正好也看看我前些日子学的怎么样了!”王馨兰担心村人出现什么问题,若是那家小孩的病刘大夫治不好或是缺少药材,那王馨兰也能瞧瞧帮上一帮。
  刘大夫闻言却是有些犹豫:“那你这里?”
  王馨兰这才想起,她竟然还没跟刘爷爷解释,于是赶紧三言两语向刘大夫解释了一番:“刘爷爷,我这段时间每日这个时辰都来吴先生这里读书呢!”
  “好,好啊!女娃娃多读点书,多长长见识是好的!那你现在跟我过去会不会耽误你读书?”
  刘大夫听王馨兰竟然在跟吴先生念书,心下对王馨兰的喜爱更是添了几分。在他看来,女娃娃读书并不是一种浪费与不合规矩,相反的是,若是有能力,女娃娃多读点书也能多长点见识,以防被骗什么的。他最看不惯那些因为嫁人便将自己看得就像是尘埃里的小草似的,做人还是得挺起脊梁,而不是把自己看得太低,哪怕是女子,也应当有点骨气才对。
  王馨兰赶紧摇了摇头:“没事儿,我已经将我今日的功课完成了,吴先生不会怪我的。”说完又冲王麟说了几句什么,这才随着刘大夫走了。
  留下王麟可怜巴巴地一面手不停地描大字,一面有些羡慕地看着两人离去的背影,他也好想去凑热闹啊!
  王馨兰可不知道王麟现在有多羡慕她,她这会儿正在小心翼翼地屏息看刘大夫给那小男孩诊脉呢!
  “刘大夫,我家孙儿已经咳了好几日了,一直也不见好,今早醒来咳地差点厥过去,所以我这才赶紧将您叫了过来!你看,我家孙儿究竟是个什么情况呐!”
  老妇着急的话并没有收到刘大夫的回复,只能看到刘大夫越皱越紧的眉头。眼看着老妇因为未得到回复又要着急问话,王馨兰赶紧安慰老妇:“婶子,你先别着急,我师父把脉的时候一般不说话,若是说话恐怕会影响把脉的情况,你先等上一等,待会就知道情况了。”


第216章 缺药
  老妇闻言虽然仍是焦急,但也知道她只是一个妇人,根本不了解大夫诊脉是什么个情况,所以只好闭上嘴,在一旁干瞪眼、着急。
  良久,刘大夫方才放下熟睡中小儿的手:“嗯,确实染上了风寒。”
  “什么?!我的老天爷,这,这可如何是好!”老妇听到刘大夫这样说,瞬间就有些崩溃了,其实她这几日一直拖着,就是因为心里总觉得有点啥事儿要发生,可能她这孙儿就要不好了,因此她心里对孙儿的病有点预测。但是因为实在接受不了,所以才一直不愿让刘大夫诊治,就怕听到什么坏消息。可惜,今早孙儿的情况实在太糟糕了,她不得以才叫来了刘大夫。
  在现代,一个小小的风寒感冒不足为惧,但是在贫瘠落后的古代,一个小小的风寒却能轻易带走一个人的性命。不仅仅是因为古代的医疗技术的落后与药材的稀缺,更是因为贫穷的老百姓根本无法负担得起高额的诊治费用与药材费用。
  很多老百姓生病了都会选择硬扛,扛的过去那就幸运地捡回一条命,扛不过去则自认倒霉,家人一条席子将人裹下埋葬。除非是稍有钱财的人家,他们才会选择送医治疗,那接下来就只能将命运寄托在大夫的身上了。
  所以,老妇这样崩溃的行为,王馨兰虽不能感同身受但是却能理解的。
  刘大夫向来不太会安慰人,何况是个妇人,他只能端坐在一旁。而王馨兰倒是会安慰人,可是她觉得老妇此时需要的是发泄,所以也没有选择在这个时候去安慰她。
  哭了一会儿,老妇的情绪这才逐渐平息下来:“刘大夫,你就说,就说我这孙儿还有没有救吧!”虽然很难接受,但是老妇必须得问出来。只要孙儿有一线救治的希望,她愿意砸锅卖铁将孙儿医治好,若是没希望,那她,那她也只能认命了!
  “你莫慌,这风寒还是有救治的可能的,只是你得容我回去看看我那些药材,若是齐全便可医治好,若是不……概需要去凑齐药材了,这缺少太多也起不了什么大的效……而且有的药材之间会有所冲突,若是没有旁的药材从中做调剂,恐怕服药比不服药还要可怕!
  老妇闻言两眼瞬间亮了起来:“好好好,我相信刘大夫一定能把我家孙儿医治好,不管多少钱,我家都治!”至于刘大夫后半句话,则被老妇选择性地忽略掉了。她现在情绪崩溃,哪怕只有一丝希望之光,她都必须紧紧抓住,不然她马上就是被一根稻草压死的骆驼!
  刘大夫暗暗叹了一口气,这才挎着小药箱走出去。待离开那老妇的家,在回去的路上,刘大夫这才开口问王馨兰:“兰丫头,你觉得这风寒应当用些什么药?”这是在考验王馨兰之前学的知识了,王馨兰本来还有些担心刘大夫心情不好,但现下见刘大夫还有心情考校她,她才放下心来。
  微微思索一番后,王馨兰这才认真地罗列出风寒所需的药材:“一般情况下,若是风寒不严重,只需煮些姜汤喝上两碗,然后捂上两层棉被发发汗即可。若是风寒久拖不治,只怕需要送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