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荒路上我靠美食发家了-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我知道了。”说着便加快了吃饭的速度,他得赶紧吃完去买粮食!
这时孙老太也明白过来,她慌得不行,别看她平时横的跟个啥样,一到紧急情况她还是个女人,还是得依靠王老爷子!
“孩他爹,……可咋整,对了,老四,你去镇上跟你大哥捎个信,让他们也准备准备。还有,趁着再给你大姐也捎个信!”
王家宁却觉得有些夸张了,即便地里收成不太好,那也应该饿不着肚子。顶多不卖粮食少些进项了,但他也不敢这样说,不然你看他爹娘这个样子,还不打死他啊!只好点了点头。
王馨兰捧着碗默默喝粥,心里却为王老爷子竖了个大拇指,本来她就打算找个时间跟她爹再提一提买粮食的事儿,既然王老爷子想到了,也不用她费心去想理由说服她爹了。
刚开始听到要一人置办一身冬衣的时候,王孙氏就有些愁。她想着一人一身冬衣,这得多少钱?她家四个人,刚到手的银子就要飞了!
她觉得自家两个闺女其实不用再置办冬衣了,把她自己的旧衣服拿来改一改就好,但她不敢在饭桌上说,她想着等吃完饭再跟相公说。
但她公公说到可能粮食会欠收时,她心下便有些慌,自家没什么本事,本就是靠种地吃饭,这要是收成不够吃可咋整?
接着又听到她婆婆让小叔去镇上带信儿,她又想起了自家娘家,心下便想着这两天得回一趟娘家,怎么也得跟爹娘说说这个事才行。
“行了,都吃饭吧。”王老爷子看着一大家子各人各种脸色,只好端起碗命令道。
但是很显然因为这件事,接下来大家吃饭都有些心不在焉。
王老爷子心中叹息着,他想着待会儿说什么都要去里正家一趟,甭管会不会发生,也得有个准备才行。
吃过饭,大郎拿上书箱去私塾读书。王老三带着王馨兰以及被孙老太塞过来的王家宁去镇上了,至于王李氏也被小儿子提醒着去几家婶子那窜门买棉花去。
王老爷子叫上王老二一起往里正家走,孙老太看着有些空荡的屋子一时有些心慌,一抬眼看到王孙氏不知想啥似的呆坐着,就忍不住火气上头:“孙杏花!你给那坐着想干啥?一大家子都去忙了,就你会享福?”
王孙氏坐着还在想怎么找个由头回娘家一趟呢,一时想的有些入迷,孙老太这突然的谩骂声一下子惊醒了她,王孙氏赶紧手忙脚乱站了起来,有些嗫嚅着说:“娘,我没……
孙老太一看老二媳妇儿那鹌鹑样就气不打一处来:“你没有啥你没有?锅你不刷了?猪你不喂了?咋地?要不你坐着我去干活?”说着便作势去收拾饭桌。
王孙氏一听这话还了得!哪有媳妇儿坐着歇让婆婆伺候的?这要是被人知道了,可得被戳断脊梁骨不可!
本来她就生不了儿子,到时候被赶回娘家可咋整!想到这王孙氏顿时吓得魂都飞了:“不不不,不用娘,我这就去,这就……边说边像是被鬼撵着似的,飞快地端起碗筷冲进灶房去刷锅刷碗了。
孙老太瞅着老二媳妇儿那丢人现眼的样儿就烦,看着王孙氏去刷碗了,还不忘在后面嚷嚷着:“给我仔细点儿,别把碗给我打碎了!”
第21章 买粮食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不提孙老太与王孙氏的婆媳矛盾,只说王老三这边正赶着牛车带着闺女与四弟往镇上赶。
“兰妹啊,我咋觉着你跟之前不大一样了?”王家宁坐在车上无聊,开始跟王馨兰没话找话聊。
王馨兰心下一慌,但脸上却并不露出一丝慌乱,还仰着脸一脸疑惑地问:“有吗?可能是小叔整日不在家,早忘了我啥样儿了吧。”
王家宁顿时有点窘迫,他确实经常不在家。只好尴尬地摸摸鼻子说:“是嘛?可能……你这样也挺好的。”之前感觉三哥这闺女不太爱说话,文文静静的哪有现在鲜活!
“我也觉着我现在挺好的,再说了,人都是会变得嘛!我现在就变得更懂事了,不是嘛?”王馨兰努力扮演一个撒娇的小女孩。
“哈哈哈,是是是,话都让你说了!”
王馨兰一边跟小叔聊着天,一边打量路两边地里的庄稼,这一看就发现了许多问题。
明眼都能看出来今年的庄稼不如往年长得好,矮了不少不说,还稀稀拉拉的,颗粒也不饱满,王馨兰想着这些便陷入了沉思。
不大一会儿功夫,三人便到了镇上。
王家宁跟王老三约了下午到哪碰面之后,便去给大哥大姐送信儿去了。
“走,咱先去看看粮食去。”王老三这样说着便赶着牛车往粮食铺子走。
王馨兰跟着王老三进到粮食铺子看粮食,因为不是逢年过节,粮食铺里并没有什么人。
两人便转了一圈,把所有粮食都看了一遍。最后王老三指着麦子问价:“掌柜的,这麦子可是陈粮?怎么卖的?”
那本来还在柜台前无聊地拨算盘的粮食铺掌柜,早在王老三两人进店便停下了手里的活儿。这会儿见王老三问起话来,赶紧走过来答话。
“这是去年的麦子,成色你也看得出来,至于价钱嘛,100文一斗,客人要几斗?”
王老三没回答这个问题,只是又问了米价和菽的价钱,而后跟王馨兰商量要买哪些,各样粮食买多少。
王馨兰仔细算了算家里的人口,才斟酌地开口道:“爹,不如咱这三样都买,然后麦子和菽多买些,你看怎么样?”
“行。”王老三点了点头便转身问卖粮食的掌柜:“掌柜的,若是我们买的多,可否便宜一些?”
本来那卖粮食的掌柜看王老三转头跟王馨兰商量着什么,还以为这笔生意多半没戏了。
毕竟这两人穿的一看就很寒酸,不是什么大主顾的样子,但突然听到王老三这番话还是忍不住高兴起来:“行啊,看你买多少,买的多肯定会给你便宜些。”
“那行,这个麦子和菽分别要5石,至于大米要15斗吧。”王老三想着家中存粮和地里的收成斟酌着要买的数量。
“行行行,麦子5石是5两银子,菽5石三两银并500文,大米15斗是二两银并250文,共十两银并750文,这样抹去50文的零头,你看怎么样?”
卖粮食的掌柜一边笑着跟王老三说着话,一边在心里算自己这一笔生意能赚多少钱,想着便忍不住乐开了花。
王老三还没答话,旁边的王馨兰便开口道:“可以是可以,但除了抹掉这50文的零头,掌柜的不如再给我们添上几斤大米如何?”
毕竟50文也不少了,如果再还价也不一定还的掉,不如多要几斤粮食。大米属于细粮,多两斤也能给家里改善两顿饭。
那掌柜的不由看了两眼王馨兰,想着这小姑娘也怪聪明,但转眼想给几斤粮食也没什么,就笑着说:“行啊,那再给你们添上两斗大米,你看如何?”
这话是对着王老三说的,毕竟在他看来还是男人当家作主,女孩子家说的话还是没什么重量可言。
王老三也觉得自家闺女说得对,就点了点头:“行啊。”
给过银钱,掌柜的帮着把粮食搬上了牛车,王老三两人又往街上转了转,想看看有没有卖棉花的。
然而转了一会儿子还是没看到,只好赶车打算回村。
而此时的傍山村,王老爷子已经带着王老二到了王里正家。
……老哥,事情大概就是这样的,毕竟你也年长我几年,肯定比我更了解这些情况,我想着多准备些总比没准备要好,你想想是不是?”
王里正端着杯子的手微微颤抖,其实他早都发现今年的天气很不正常了,但他私心里并不想往坏处想。
可这村子是他从小就待着的地方,他的祖祖辈辈也在这村子里落叶归根,他绝不能看着村子受到伤害,更不能看着他的村民遭到灾难!
因此,尽管他心里也慌,但也强撑着开口道:“青松老弟啊,这个事儿,多亏你了,我马上去让大山小山挨家挨户告知这个事儿,让大家伙都有个准备。”
当然不能说的太吓人,不然事情还不确定呢,人就给吓住了!
“那行,我来也就是为了这个事,那王老哥我这就回去了,家里也一堆的事。”说着王老爷子便起身与王里正告辞。
待王老爷子两人走后,王里正便叫来自家两个儿子:“大山小山,你俩拿着锣鼓去招呼各家派个人来咱家一趟。”说着便整了整衣服,坐着等着村民来。
而王李氏这会儿也已经往几个关系好的婶子家转了一趟,与那有多余棉花的婶子约定好了到时拿钱买棉花。
还有些婶子家亲戚有多余棉花的,王李氏也一一记下,跟她们约定好又把肚子吃饱了才心满意足地回了家。
这边,大山和小山正拎着锣鼓挨家挨户敲了一遍,让每家出一个人去他家。
“大山啊,这是出啥事儿啦?”
“这不逢年过节的为啥要敲锣啊?”
“哎哟,可别敲了,敲得俺心慌慌……
然而,面对大家伙儿七嘴八舌的疑问,大山小山并没有要回答的意思,只闷声敲锣叫人,完事儿就扭头家去了。
只留下村民们依旧七嘴八舌地讨论着。
第22章 人心浮动
“哎,我看这事儿不大对劲儿啊。”
“可不是嘛,大山小山也是,啥都不说扭头就走了!”
“算了算了,天色不早了,赶紧大家伙儿都出一个人去里正那儿吧,回来也不耽误吃晚……
有人这样说着,村里的人总算是三五成群地往里正家赶了。
“啥?要提前抢收?”
“这可不中,这得少收多少粮食啊!”
“就是啊,咱庄稼人就是靠着地里的收成活命嘞,这提前收了粮食没啥,但这个年可就熬不过去了啊!”
王里正早都料到会有这么个情况,眼神示意小山止住这闹哄哄的场面。
“咚咚锵!”
刺耳的敲锣声瞬间打断了争吵声,王里正这才皱着眉头开口:“乡亲们,我咋能不知道粮食对庄稼人有多重要呢?可你们眼看着这老天爷翻脸,现在不抢收,怕是以后颗粒无收啊!”
这番话瞬间吓到了挤在屋子里的人。
“咋回事?老天爷咋能翻脸啊?”
“是不是哪地方的大师算出来点儿啥了?”
“哎哟,我想起来了,今年这个天……,它不正常啊!”
“你这么说我想起来了,这都连着月把子没下雨啦,这天也越来越热,不正常啊!”
听着村民总算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王里正才在心里点了点头,还好,还好村民有点脑子啊!
不然,又要解释又要组织,他八张嘴都不够使的!
这时一道带着哭腔的大嗓门冒了出来:“里正啊,你说的俺都懂,……看俺家也没个男人,孤儿寡母就靠这二亩地活着……要是真出了啥事儿,我们娘三可咋整啊!”
哭嚎的是村里的崔寡妇,她男人早年去山上砍柴摔断了腿,不久便咽了气。
儿子自小就是个药罐子,娶了媳妇没多久就扔下了大着肚子的媳妇去了。
那些本来还在抱怨的村民霎时没了声音,人总是这样,有了对比才知道自己活得有多幸福。
看着崔寡妇惨兮兮地样子,村民们也没了继续抱怨的念头。
“崔家妹子,你先别哭。这样吧,你家那二亩地到时候我家出俩人帮着抢收,粮食不够吃不怕,有我老王家在一天,就不会让你家饿着!大山小山,听到没!”王里正说到这便直盯盯看着自家两个儿子。
大山和小山被自己爹威严的眼神盯着立马应和道:“爹,你放心吧,崔婶子也放心,俺家不会让恁饿着的!”
听到儿子们的保证,王里正这才收回视线,转头又安抚崔寡妇:“崔家妹子,你看这样中不?”
“哎,中阿,咋不中嘞!我老婆子在这先谢谢里正啦。”说着竟想跪下来磕头,王里正吓得赶紧起身扶起崔寡妇。
“那今天这事儿就这样决定了,大家伙回去都好好跟家里人说道说道,明儿个开始陆续都收粮食吧!”
等大山小山送走了村民,回到家才发现自己爹在喝闷酒,王里正看到儿子们回来了才抬起头来:“大山小山啊,来,陪爹喝两口。”
王里正的声音不知是被酒呛的还是怎么,听起来异常沙哑,脸上虽带着笑,但那张脸上纵横交错的皱纹尤为明显,看起来好像瞬间比之前苍老了十岁。
大山小山的嗓子像是被堵住似的说不出话来。
良久,还是大山作为大哥开了口,只是那声音显得极其不确定:“爹,你别发……情没有那么糟糕,也就,就天热了点……,小山你喝酒不?”说着大山便倒了杯酒仰头自己喝了。
先不说里正这边的愁云惨淡,只说王青松这边。
王老三赶着牛车带着从镇上买来的粮食回来,这边刚卸下粮食,那边王老爷子便闻声赶来。
“老三啊,买了多少粮食?”
王老三一见他爹出来便搁下了手里的麻袋:“爹,我估摸了一下咱家地里能收到的粮食,所以只买了五石麦子五石菽,还有十五斗大米。”
“好,就这就中。毕竟咱还有二十多亩地,就算是抢收,怎么说也能落个30多石粮食。这些粮食怎么也够吃大半年了,……了,买粮食花了多些钱?”
“爹,是这样的,买这10石粮食还有15斗大米花了10两银并700文钱。但是,我想把我家粮食单分出……王老三一边说着一边没底气地拿眼瞅着他爹,就怕他爹一生气揍他!
王老爷子确实被王老三这话吓到了,第一反应确实有点生气,毕竟还没有分家,一大家子口粮都在一起的。但转眼一想,分开也好。
这样想着便开口道:“你说的有道理,这样吧,干脆把粮食都分一下。等地里收完粮食也都分开!”
王老三吓了一跳,他只是想单分出这买来的粮食,并没有想着要分地里的粮啊!这要是真分了粮,岂不是告诉别人自家要分家单过!
想到这,王老三便有些着急:“爹,……
“老三,你别着急,这事儿听我的,我去跟你娘说道说道,放心,咱不分家!”说着便回里屋找孙老太。
这边王老三一边干着急,一边又在内心深处有一丝奇异的兴奋感。
但一想到一会儿他娘估计又要闹开,只好赶紧把粮食卸下车然后去找自家闺女想对策。
“爹,你说真的?俺祖父真答应分粮食啦?将来地里粮食也都分开?”
王馨兰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内容,天啊!这要是真分了粮食,那分不分家暂时都无所谓了!
分了粮食就意味着不用去吃大锅饭,自家想吃啥就能吃啥,想吃多少吃多少。
最重要的是,终于不用每天看祖母脸色吃饭了!
天知道每次祖母分饭时她有多憋屈!祖母多给半张饼都得感恩戴德、受宠若惊!
“是啊,恁祖父是这样说的,已经去找恁祖母了。哎,我就怕待会儿恁祖母又要生气了。”说着说着,王老三就忍不住发愁。
王馨兰看着自家爹愁眉苦脸的样子简直要笑死了,但这个时候笑她爹,岂不是找打嘛!
虽说她爹是不会打她的,但为了维护她爹的自尊心,王馨兰只好劝道:“爹,你说俺祖母生气那是肯定的,反正她生气也没办法啊,咱就咬定要分粮食,又不是分家。你放心吧,俺祖母会同意的。”
王老三这会儿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索性这话他已经说了,待会就算他娘揍……就,他就挨着呗!
反正粮食是一定要分的,自己妻儿需要吃饱饭,不能饿着!
第23章 分粮食
没过一会儿,里屋果然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