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荒路上我靠美食发家了-第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能不能告诉我,你为什么想读书?”
王麟不假思索地说道:“因为我想比哥哥更聪明,我想回答出丹若妹妹的问题!”
这理由听起来多少有些幼稚可笑,但王麟这个年纪还没有这方面的顾虑,他是怎么想的便是怎么说的。
吴先生并没有笑话王麟的志不高、抱负也不远大,只是好奇地询问:“丹若妹妹是谁?为什么要回答她的问题?她问了什么?”
王麟依旧一一回答了,吴先生这才点了点头:“很好,以后你有空便来找我读书吧!”他观这王麟虽性子急躁,但并非不懂是非,且脑瓜灵活,又懂分寸。是以,询问一番后,吴先生便答应了下来。
吴先生答应了,王麟满意了,但冯氏却傻眼了。
她刚刚看到小儿子去找吴先生,便躲在一旁没走上前,是以便将整个谈话都听了下来。
冯氏现在觉得脑子懵懵的,首先她难以置信那个在吴先生面前乖觉的竟然是她儿子,后来更是不能相信自己儿子竟然亲口说要读书,现在她不能相信吴先生真的答应了!
要知道吴先生虽然比较宽厚,但是一向也是看学生资质的,若是太差的他不会收,顶多让旁听,当然也不会收束修就是了。倒不是吴先生眼高于顶,而是不想耽误那些孩子,乡下的孩子比不了城镇里的孩子。城镇里的孩子,哪怕资质再不好,也能读读书、明明理。乡下的孩子资质不好却非要将他固在私塾里,那不是白白耽误人孩子吗!
但凡有这些时间,那些孩子也能学点傍身的技能或是给家人减轻些负担。除此之外,还能免了给人家爹娘希望之后又给人失望。总而言之,吴先生是从村里人的利益方面出发才挑选读书资质好的人留下。
所以,冯氏这才震惊。但震惊归震惊,眼看着她那小儿子这就要跟吴先生告别,冯氏赶紧从角落里走出:“吴先生,我这小儿没给你添麻烦吧?”
王麟奇怪地看向他娘:“娘,你啥时候来的?”
“你先闭嘴!”冯氏真想给王麟一巴掌,虽然王麟刚刚的言行让她大吃一惊,但是这也无法抹灭王麟在她脑海里那些固有的形象。是以,冯氏一瞅到王麟那副鬼精带憨的模样就忍不住扶额。
“小山家的,你这小儿也是个聪慧的,可没有给我添麻烦。”
冯氏这才笑着说:“害,我这小儿就是太顽皮,总也管不……下我听说你要教他读书了?”见吴先生点了点头,冯氏这才猛地合掌笑道:“那可真是太好了!有吴先生来教麟哥儿,我也不用担心这小子走歪路了!”
逃荒路上我靠美食发家了
第152章 扭到脖子
“娘!我哪里走歪路了!”虽然王麟还不懂歪路是什么个意思,但左右听着都不像是好话,遂有些恼怒地喊道。
“王麟,不可对你娘这般无礼。”吴先生适时开口道。
果然,王麟乖乖的闭上了嘴。
冯氏却暗暗称奇,若是有一日王麟在她面前也能这般乖觉,冯氏也就不操心了。
“还是吴先生能管得住这孩子,要是我,哪怕我说干了喉咙这孩子也不一定能听进去一句话!”冯氏有些吃味地瞅了一眼王麟。
王麟本来被他娘这句话说得想要还嘴,但是顾忌吴先生在场,他便没敢跟冯氏呛声,现下被冯氏幽幽地看了一眼,心里更是心虚,是以便将脑袋低的死死的,一动也不敢动。唯恐他娘跟吴先生说一些他的不好,然后吴先生一气之下便不让他跟着读书!
冯氏见小儿没有还嘴,甚至还乖顺地低着往日桀骜不驯的脑袋,心里既是纳罕又是吃味。
收拾好错综复杂的心情,冯氏这才带着几分敬意对吴先生说道:“吴先生,小儿不懂礼数,什么也没带就来拜……样,这个拜师礼我们目前拿不出多好的品质,不如等安顿下来再补上,您看如何?”冯氏试探着问道。
其实这拜师礼冯氏也是能凑齐的,只是如今的情况不大好,考虑到一大家子的温饱问题,冯氏打算先将这拜师礼欠着,等到了东边安顿下来再准备也不迟。毕竟到那时也能准备地更充分,看着也有面子,不是吗?
吴先生摇了摇手:“这些都是次要的,何时补上都可,倒是王麟读书的大事可不能再耽搁了,他这个年龄开蒙,已经比旁人晚很久了!”吴先生之所以不说让冯氏别在意那些虚礼,并不是吴先生贪这些礼与束修,而是他作为读书人,其实更懂得这些人的心意,若是不接受这些礼和束修,只怕这些村人只会忐忑和寒心。
与其客套地拒人千里之外,倒不如大大方方的接受,到时更用心地教育他们的孩子便是。
果然,冯氏听到吴先生这话才放下心来:“那真是要劳烦吴先生了,我这儿子确实年龄有些大了,性子还不太平顺。不求您让他读书读成举人老爷,只要能让他明些事理、不至于被人骗去便好。”
吴先生挑了挑眉,像冯氏这样的妇人他倒是少见。不提那些城中高官富户的人家,就拿王青松家来说,他们将儿孙送到学堂,那也是冲着能光宗耀祖的方向去的。是以,吴先生确实打心里对冯氏有了一分高看:“没什么劳烦不劳烦的,王麟这孩子我很喜欢,我相信他绝对不会让你失望的。对吧,王麟?”这话音儿刚落,吴先生便将目光移到了站到一旁装鹌鹑的王麟身上。
王麟本来还在一面听他娘与吴先生讲话,没想到突然被提到,一下子便惊醒地抬起头,结果由于用力太猛将脖子扭到了:“啊?啊!我的脖子,……
“怎么了?麟哥儿?你别吓我啊!”冯氏本来还稳得住,结果见儿子不像是演的,这才慌了神。
吴先生还是很镇定的:“想是扭到脖子了,这样,我去请刘大夫帮他看看。”说着便不等冯氏点头便往刘先生那方大步走去。
不一会儿,就见吴先生赶了回来,后面还跟着提着药箱的刘大夫。
这边冯氏已经等的心急如焚了,虽然扭到脖子就像落枕一样,虽然任由它也能痊愈,但是总会给日常生活造成困扰,况且看王麟那样子可是真的疼啊!
“刘大夫,你快帮我麟哥儿看看,他应该是扭到脖子……冯氏一慌张就忍不住一直说话,不然她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刘大夫早在远处就看到王麟怪异的姿势,这会儿了然地点了点头,还不忘安抚冯氏的情绪:“我知道,你别太担心,这个是小事儿,待我帮他正回来就好。”
冯氏虽不至于立即放下心来,但有了刘大夫这句话,她也没有那般慌张了,只是胡乱地点了点头喃喃道:“那就好那就……
刘大夫将药箱搁在地上,然后招手让王麟过来。
只是王麟这小子,平日看着无法无天,但这会儿见到刘大夫却有些发憷,他可是见过刘大夫帮村人包扎伤口的,总觉得刘大夫这个人胆子很大。他一向对胆子比自己大的人怀有敬意,是以便有些犹豫。
刘大夫像是知道他心中所想似的:“别怕,很快就好的。”
王麟这才挪着步子走了过去,然后将自己的脖颈交给刘大夫。
刘大夫用手摸了摸王麟脖子周围的骨头与筋骨,又试探地揉了揉,这才对王麟说道:“你看那是什么?”刘大夫拿手指了指王麟前方。
王麟果然上当:“什么啊?啥也没有啊!”正当他迷惑时,突然脖子一阵剧痛。
下一秒便是震耳欲聋的鬼哭狼嚎:“啊啊啊!太疼了啊!”
刘大夫淡定地收回手,然后站离他好几步远说道:“你现在动动脖子,可还觉得疼?”
王麟这才止住嚎叫,然后依言左右扭了扭脖子:“咦?真的不痛了!”说着便有些激动地跳了起来,跳完还不安生,一直摇头晃脑。
冯氏见儿子脖子治好了,这才将心放回肚子里。只是现下见儿子这幅傻样,又忍不住一巴掌拍到王麟身上:“还不安生?是不是还想将脖子扭伤?真是记吃不记打!”
王麟摇头的动作一滞,他回想了一下刘大夫刚刚那一下子,瞬间打了个寒碜,果然不再摇头晃脑。
刘大夫在一旁忍不住露出一丝微笑:“行,那没事我就走了,你们也快些收拾吧,听里正那意思,马上就出发了!”
冯氏这才想起这茬,也是刚刚只顾着跟吴先生说小儿子读书的事,后来又因为王麟脖子被扭到,一时间便忘了。此时被刘大夫提醒,冯氏这才一拍脑袋,拉着王麟的胳膊就往回走,还不忘跟两人打声招呼:“刘大夫,吴先生,那我们先走了。”
见两人颔首,冯氏这才风风火火地赶回自家那处。
果然,不一会儿,王里正便找人敲着锣鼓让出发了。
逃荒路上我靠美食发家了
第153章 打听
在傍山村等人走后大概两三日,一队人马便来到了这处曾被不知名人血洗的地方。
“六皇,六公子,咱们是否在这停一日?”有侍卫见天色渐晚,便试探着向身前的男子建议道。
杨泽潭转身,并未正面回答侍卫的问题,只是蹙紧眉头道:“这里像是发生了争斗,去看看怎么回事。”
“是。”侍卫不敢问原由,只接下命令便跑到前方仔细侦查一番。
良久,侍卫才回来向杨泽潭禀报:“六公子,这里确实是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斗。地上还有许多干涸的血迹,只是尸体却不知去……车只剩下空的车厢,马匹除了死去的悉数不见踪影。”侍卫猜测马匹应当是被人劫走了,车厢里原先的东西也应是被人拿走,只是这些死去的人的去向,他却是猜不到。
杨泽潭似笑非笑地拿折扇敲了敲手,然后才对侍卫吩咐道:“走,带人去前面看看!”
等杨泽潭到了前方,果然见到一个巨大的、简易的坟。
“想来这些人也算走运,这种时候竟还能遇到帮忙收尸的好心人。”杨泽潭看着那竖着的墓碑上的题字,眸色愈发深沉。
“六公子,你是说?”侍卫有些不解,这种时候哪来的闲人,啊不,好心人?只怕是见到这些人跑还来不及吧!不是他恶意揣摩人心,他这一路见到的难民,当真是各有各的苦,也各有各的狠!只怕有些人,甚至会打这些死人的主意!毕竟蚊子再小也是肉,那些衣物什么的,不拿白不拿不是!什么?你说死人的衣服不吉利?这都什么时候了?连命都保不住了,还讲究吉不吉利呢?
“行了,此地不宜久留,咱们继续赶路!”虽然杨泽潭平日一幅吊儿郎当的模样,但帝王家哪能真的出草包?该认真的时候还是得谨慎些!
“可……那侍卫有些犹豫。
杨泽潭皱了皱眉:“何事?”
侍卫这才不再吞吞吐吐:“南方来信,说是临安城被淹了。如今南方的雨灾只会更严重,如今这里正好是改道的好地方,我们是继续南行,还是?”
杨泽潭这才正色起来:“当真?”
“千真万确。”
杨泽潭知道侍卫不敢说假话,这才垂眸深思了片刻:“行,那边改道儿吧。”左右也只是为了凑个热闹,现下既然南方走不通,他也没必要为难自己硬要往南走。热闹嘛,哪里都是有的!
“西方有二皇子的势力,不如我们往东行?”侍卫一面如是建议,一面打量着杨泽湖的神色。
“可以。”杨泽湖非常随意,他只要能找到乐子就行,旁的懒得多考虑。
是以,杨泽湖原本的南行计划便在此改成了东行计划。
…
一连行了十几日,王馨兰惊讶的发现一件事,那便是越往东走,好像灾难的痕迹就越小,甚至在今日,王馨兰还见到了沿路摆摊的村民!
这种事在平常并不罕见,但在这种特殊时候,谁敢在路上大摇大摆地卖东西啊!那些难民看到不抢都是不可能的,甚至有的人还会起杀心!
实在好奇,王馨兰便叫住了一个挎着篮子的婶子问道:“婶子,你是打哪儿来的?”
那妇人见王馨兰拉住她胳膊,顿时吓得心一颤。往日她都是与大伙儿走一块儿的,大概是一连卖了几日东西,她的胆子也愈发大了。她今日便壮胆往外走了走,还好同她有一样心思的人并不少,所以她才敢大摇大摆在路上晃悠、叫卖。不然,给她十个胆子她也不敢自己来啊,赚再多银子也得有命花才行啊!
但是,这本来的侥幸心理瞬间便被王馨兰吓得烟消云散:“谁?谁!”那妇人赶紧扭身看去,结果看到是一个乖顺的姑娘这才将心放下一半,但也只是一半。
她可是听说过的,灾荒年间,多的是那些层出不穷、心狠手辣的骗人法子。就像现在,保不准就是让一个小姑娘来探探路,然后指不定待会蹦出来几个凶神恶煞的歹民呢!
王馨兰见那妇人有些戒备的样子,竟然还觉得有些顺眼。要是这妇人跟她热情唠嗑,那才是真的惊悚!
“婶子,你别怕,我们是两个村子一起从北边儿逃难的。这会儿就想问你点儿事儿,你看你方不方便?若是不方便,也是没事儿的。”王馨兰乖巧且镇定地跟那妇人解释道。
那妇人这才略显怀疑地看了王馨兰一眼:“真的?行吧,我看你个小姑娘不像个坏的,那就跟你唠唠。”
“我是打东边的村子里出来的,你别看我现在就一个人,你看到远处那群人了么?那都是与我一起的,如果你们真的打什么坏主意,劝你们赶紧放弃!不然啊,俺们这些人也不是吃素嘞。”
王馨兰笑了笑:“婶子,我们真的没有打什么坏主意。我们就是想找你打听点儿事儿,你要是不方便就算了,也没啥。”
那妇人有些怀疑地打量了王馨兰几番,这才咬了咬牙:“行,我看你个小姑娘不像是什么存着坏水的,那我就跟你唠唠!”倒不是这妇人心大,而是即便她不跟王馨兰说,过几日王馨兰等人也能打听出来,还不如做个顺水人情!
“俺们这些人都是打东边儿的村里出来的,这不闲的没事来赚点小钱补贴家用嘛!”
王馨兰急忙追问道:“那你们就不怕吗?就这样明晃晃在路上叫卖?难道没有难民往你们那去吗?”她实在是好奇极了。
那妇人撇了撇嘴:“哪能啊!不是说了嘛!俺们都是结伴来的。再说了,来我们东边的都是一些投奔亲戚的,要不就是提前收到了南边闹雨灾的消息!”
“你知道南边闹雨灾了?”王馨兰有些吃惊,毕竟这事儿他们也是机缘巧合遇到陈县令才知道的。而且,若是有那些心存顾忌或心存歹念的人,怕是根本不会告诉旁人有关南方闹灾的事儿!所以,王馨兰才觉得惊讶。
逃荒路上我靠美食发家了
第154章 换烧饼
“那咋就不知道了?俺们都接到信儿了!”不只是接到信了,他们这些人甚至做好了“迎接”这些难民的准备!
倘若到时候那些难民真的心存歹念,他们也不慌乱、惧怕就是了!
王馨兰听到这妇人如是说便陷入了沉思,那妇人也没打断她,左右她也不着急。
片刻,王馨兰这才冲妇人笑了笑:“谢过婶子了,那我就不打搅你了。”说完便作势要往回走,不料却被妇人叫住:
“哎!小姑娘,你要不看看我篮子里的东西?刚出锅没多久的烧饼嘞!要不要来几个?”妇人见王馨兰要离开,这才想起自己得做生意呀!这烧饼说是刚出锅那确实是胡说,毕竟从她家到这里也得个两三个时辰,这要是冬天,估计烧饼都要被冻成冰疙瘩了!
王馨兰本想摇摇头,但突然想到什么似的问了句:“装馅儿的还是?”
那妇人见生意有望,赶紧介绍道:“有有有,带馅儿不带馅儿的都有!不过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