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荒路上我靠美食发家了-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家福只好收回看向王老三的眼神,先一步走了,王老三挠了挠头也跟着出去了。
等吃完饭,王老爷子让孙老太组织大家伙收拾,自己则去找王里正说事。
孙老太见老头子走远了,这才板着脸对大家伙吩咐道:“赶紧收拾吧!待会走的时候,可没人会等你们!”
这话没有指名道姓,但是王孙氏仍然觉得婆婆是在说她,她顿时脸都涨红了,有些委屈地小声嘟囔着:“我又怎么了啊,咱家都收拾完……
大丫赶紧拉了拉王孙氏的胳膊,让她别说了,王孙氏这才闭上了嘴。
只是在心里感到无限悲伤:“婆婆嫌弃我就算了,连个闺女也不像老三家的闺女那样贴心,竟然还嫌弃我这做娘的!我怎么了我,我每天累死累活,把她拉扯这么……
还好这话王孙氏不敢明说,不然让大丫听到了,非要心凉不可!
孙老太已经将家里的东西收拾的七七八八了,现在就是要找个车将粮食啥的装起来,这些大家伙重的很,没有车可不行咧!
还好老三前段时间买了辆骡车,这样想着,孙老太就要找老二老三去将粮食搬到车上去。
然后叫来了王老三俩人后,王老三便为难地说:“娘,不是我不让放车上,是因为那……
“你别说了!老三啊,我是真没想到,你铁了心不要你娘了!前几天还说这车算是咱一家买的,让大家都能用,现在用的着了,你倒是不让用了!”
王老三真的是有口难辩,还好不用王老三费口舌,王馨兰已经闻声过来了:“祖母,是我让我爹给骡车做了个车厢,现在不方便放粮食嘞。我爹打算让你跟小姑她们坐车上,这有了车厢,刮风下雨都不怕了!”
孙老太听完这才孤疑地望向王老三:“老三,你说!是这样吗?”
“对对对,娘,我刚就是想跟你说这个,只是……王老三可太委屈了,他娘总是不让人把话说完,不分青红皂白地先骂一顿!
孙老太这才知道自己误会了,虽然心里别扭,但是嘴上依旧不饶人:“就恁能耐,那你说这粮食咋整?”
王老三赶紧接上话:“娘,我记得咱家有个木板车,就给那装柴火的屋子……
孙老太这才想起来,她家确实有辆两轮木板车。既然现在解决了粮食的问题,孙老太也懒得理俩人:“行了,你俩去把那些粮食,棉被、锅碗瓢勺的都搬上去!”
王老二王老三赶紧点了点头,俩兄弟还统一地擦了擦额头上冒出的汗。真的是,跟他娘聊天简直减肥极了!
孙老太这边收拾完了便去看老大和大闺女家那边收拾完了没,没收拾完她正好帮着收拾收拾,缺啥给补上啥!
“老大媳妇,金玉。你两家都收拾好了吧?该带的带上没?还有啥缺的没?”跟王老二王老三那边冷着脸不同,面对自己看中的老大家和自己疼爱的闺女家,那脸色都不像是一个人!
赵月容点了点头:“我家都收拾好了,没啥缺的,对了娘,到时候你坐我家马车上。我家马车地方大,还舒服!”
是的,王家福身为秀才,除了给家里免赋税徭役,每月的也有一些俸禄和米粮,但那些都是比较微薄的,根本难以维持家计。
王家福之所以能在镇上买宅买车,主要有三点。
第46章 出发
首先是第一点,他娶了个好妻子。这个好妻子是举人老爷疼爱的闺女,因此赵月容的陪嫁很丰厚。
第二点,王家福有份好差事。因为娶了赵月容,他才被举人老爷介绍成为镇上私塾的先生,每个月的收入还算可观。
第三点,认识的人脉多。身为秀才,又娶了举人老爷的闺女,且不是那种迂腐的穷酸秀才。王家福又擅长钻营,因此认识的人多。认识的人多,来钱的路子也就广。
当然除了这三点,王家福还常常哭穷。从王老爷子这里拿些钱,倒不是他看得上这点银子,而是他在乎王老爷子对他的看重。
综上,足以看出王家福一家生活得很好,有一辆带车厢的马车也不足为奇。
孙老太听到赵月容的话心里很是受用,面上却很平淡:“行,到时候我跟你小妹去你们马车上坐。”
“哎!”虽然赵月容心里不是很想让孙老太她们跟自己坐一辆马车,但是她向来爱炫耀的性子根本管不住嘴,既然说出口了那就这样吧,反正她婆婆也不是那邋遢的人!
赵月容这边看过之后,孙老太又看向大闺女王金玉:“金玉,你家收拾好了没?”
王金玉笑着说:“娘你就放心吧,我你还不清楚嘛!这家里的事儿就没我做不好的!俺家都收拾好了,您老把心放肚子里吧!”
王金玉一家连带俩孩子一共六口人,还好她相公家是开米粮店的,粮食啥的都不缺。另外,她们家也有辆骡子车,就是没有车厢。毕竟这骡车平时都是为了拉粮食的,谁家还给拉粮食的车专门买个带车厢的呢?
所以,到时候走的时候最多让俩孩子坐上车,其他人都得腿着走。还好她公婆身子骨都还算不错,不然还得找人背着才行!
孙老太知道大闺女的性子,她说都收拾好了,那就是都收拾好了。别看孙老太自己平时横的不行,还别说,她养孩子还是很有一手的!
不说四个儿子,就看这俩闺女就长得不错,孙老太宠这俩闺女宠得没边儿,但你看!俩闺女愣是没有恃宠而骄,大闺女出落地大大方方的,嫁到婆家也是令公婆满意地很。小闺女虽然性子有点放不开,但银玉她懂事啊!
所以说,有些人的横也是有横的资本是不是?
孙老太冲王金玉点了点头:“那就中,等你爹回来咱就走。”
没一会儿,王老爷子就回来了:“都收拾好了吧?走吧,去村口集合。”
王老爷子这一声令下,各房各家都出动了。
王家福一家的马车首先出发,赵伯赶车,孙老太领着王银玉跟着赵月容坐在马车上,至于春杏则腿着走了。
王家福也是要腿着走的,先不说那马车坐三个女人已经不堪重负,就说他真要坐上马车,那他的脸都要丢尽了!因此,哪怕王家福心里很想坐车上,实际上也是不敢的,再说你看哪个大男人坐车上了?
第二个出去的是王金玉家的骡车,王金玉的相公张朗为了让自己的爹张老掌柜能歇着,就把赶车的活儿让给张老掌柜的了。
至于张朗的娘马氏则被安排坐在骡车上,张朗的儿子张文昊才六岁,张朗怕孩子累着就打算背着儿子。
闺女张月柔十岁了,她也很懂事,主动跟王金玉说自己走着就行。
坐在骡车上的马氏心里很欣慰,心里却是想着到时候让孙子孙女轮流坐车上,省得累坏身子了!
然后出发的一辆车是王老三家的骡车,王老三本来想让王家宁赶车来着,结果那小子非说自己不会赶车,最后还是王老三自己来赶车了。
骡车上并没有放太多粮食,主要还是让孩子歇在车上,他本来想让孙老太和小妹坐骡车上,结果他娘去找大哥他们了,那正好让闺女她们坐车上。
王馨兰并没有直接坐车上,只是想了一下才开口道:“爹,我是这样想的,这车咱们轮流坐,让每个人都能歇歇!现在就让我弟和大丫小丫坐上去吧,等过段时间我和我哥坐,再然后就是我娘和二伯……看行么?”
王老三笑着点了点头:“行,我闺女真的又聪明又懂事!不过你是不是忘了还有你外祖母家的马车了?”
王馨兰这才想起来外祖父家还有辆马车呢!也是这两天事儿太多了,她一时竟然给忘了…
王馨兰尴尬地笑了笑,这才又说道:“那就让大丫小丫坐咱车上,我和我弟去坐我外祖父马车上。然后到时候我跟我娘轮流换,让大丫小丫跟我二伯娘轮流换着坐!”
至于她哥,就看情况吧!
王老三想了想这才点了点头:“行,那就先这样。”
王馨兰这才去王孙氏那找大丫小丫。
王孙氏本来还在愁自己家该怎么办呢,让王馨兰说了一遍,她瞬间又是感动又是慌乱的:“兰丫头,二伯娘谢谢你了,我到时候就不坐了,让大丫小丫去就行了。”说着便将大丫小丫推了过去。
“二伯娘,咱一家人有啥谢不谢的,这个事就这么说定了,到时候换人让大丫小丫来叫你。”说完不等王孙氏再拒绝就拉上大丫小丫往骡车走。
王孙氏憋在嘴里的话没说出口,不由得看了看身边的王老二。
“兰丫头是个好的,就按她说的吧!”
既然相公都这样说了,那王孙氏也没啥好拒绝的了,默默地跟在后面走。
除了这两辆骡车一辆马车,还有一辆专门用来拉粮食的两轮木板车,这个木板车上主要装了王老爷子几个人的粮食等物品。因为这个车上装的东西比较多,也比较重,所以就让王老二来推了。
也许你们要问王老二家的粮食行李怎么拿了,这就要说王老三聪明呢,他临时将木板床拆了又做了个木板车,不同的是这木板车是独轮的,。
不管咋说也算凑合用了,独轮木板车上主要装了王老三家的粮食还有王老二家的粮食,至于王老二家的衣服等蓬松、轻巧之类的则由王孙氏背着。
独轮木板车被王老四和王文思合力推着,王李氏则背着一个包裹跟着走。
等众人都到了村口,才发现等在那的村民并没有很多。
第47章 反兵
“青松老弟,你来一下。”王里正看到王老爷子到村口赶紧向他招手,王青松再不来他就顶不住了!
“这是咋了?”
“害,还不是那几个老头老婆子,怎么劝都不走啊!”提到村里那几个老头老婆子,王里正就头疼。当然他是理解的,正因为理解他们,他才狠不下心呐!
“青松老弟,我是劝不动了,你来劝劝吧!……
王老爷子这才明白原由,他心里也知道是咋回事,虽然觉得自己劝的效果也不大,但仍然走到那几家面前:“几位婶子和老叔,我知道你们跟傍山村亲近,但是现在是特殊时……样,等咱们渡过了难关,咱们还回来!”
话虽然这样说,但王青松心里也没底,看这情况,哪里能预料将来的事儿呢?
那几个老人都是上了年纪的,年龄都在70以上了,这年龄在古代已经算是高寿。因此,即便他们胡搅蛮缠,大家也是不敢说什么的,毕竟人家这么大年纪了,应该给予尊重。
一个老婆婆拄着拐杖使劲敲了敲地面,地上的泥土都被捣得飞溅:“我老婆子年龄大了,耳朵不好使了,别跟我说那没谱的事儿!我们这年纪根本走不动了,要走你们走,我就算死也要死在自己家!死在傍山村!”
另一个老头子也符合着:“没错,青松啊,恁不用再劝我们啦!我们都知道恁的意思,但是我们真的,真的走不动啊!与其死在外头,还不如死在自己家……
剩下几个老头老婆没说什么,但看他们的样子也是不愿意离开傍山村的…
王老爷子的心被这番话狠狠揪着,他许久没掉过眼泪,但现在他觉得自己的眼睛酸酸涩涩的。
是啊,如果他们还年轻,难道不想活下来吗?当然是想的。哪怕是家很重要,但是没了命,家存在的意义又何在呢?
只是因为他们活得久,经历得多。虽然年纪大了,身子骨也不好,但是他们很清醒。他们知道哪怕自己拖着这副快枯竭的身体离开家,最终还是难逃一死。
那既然都逃不过一死,又何必去折腾呢?不如悠悠哉哉待在家里,待在自己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安静且体面地死去。至少,有一抔属于家乡的土盖在坟头上。
王老爷子揩了揩眼角那滴泪,深深地看了几眼老人,像是要记清他们的样子:“好,那婶子、叔。我们就走了。”
“哎!”老头子应声,老婆子却转过身抹了抹眼角。
这一面,就是最后一面。这一别,就是永别。
王老爷子返回到村口,不等王里正开口问就说道:“让他们留在村里吧,咱们准备走吧。”
王里正听到这话也不惊讶,只是心里难受极了,但还有一个村子的人等着他安排,所以也只能将难受咽下:“好。”
“大山小山,敲锣,让那些还磨磨蹭蹭的人快点!就说再不走就不等了!让他们自己掂量掂量!”
大山小山赶紧应声,拎着锣就开始哐哐敲起来。
终于,等最后几家人磨蹭着到了村口,王里正这才一声令下出发。
至此,傍山村除了留在村里的几个老人,其余20多家村民约300多人就此走上了逃难的道路。
在村民走后不到一刻钟,贺宏终于劝动了妻子杨氏,留下了字条以防儿子回来寻他们,这才打算沿着傍山村村民走的路出发。
贺宏早几天就买了辆马车,车上带着充足的粮食与行李,杨氏抹着眼泪坐上车,贺宏身后背着一把弓箭,腰间还别着一把大砍刀,手一挥便赶着马车出发了。
刚走了没多久,突然听到远处一阵马蹄声,贺宏脸色一变,低声嘱咐妻子:“苓儿,别哭了。我听着情况有些不妙,你把我送给你的那把匕首拿手里!”
杨氏吓得一愣,眼泪都顾不上擦了,转头就扒拉出来贺宏几年前送她的匕首。
贺宏平时除了打猎为生,还喜欢收集和制作各种刀具武器,这把匕首就出自贺宏之手。
匕首的剑鞘十分精致,被贺宏刻上了精美的花纹,还有一个小小的“苓”字。这匕首被放了好几年,因为实在好看,即便杨氏不爱这些也忍不住心里喜欢,所以平时被好好地放在箱子里。
前几日才被贺宏提起拿了出来,贺宏特地给这把匕首开了刃。
杨氏紧张地握着匕首,心里又十分担忧相公:“相公,你,你要注意安全。”
贺宏心里暖暖的,一边竖着耳朵听远处的声音,一边回杨氏:“好。”
过了会儿发现那声音越来越小,贺宏这才放下心来,只是听那声音的去处,恐怕就是冲着傍山村去的。
想到这贺宏就心下一沉,他知道村里留了人,也知道那几个老人早晚会死,但是心里还是很难受。可是他也无能为力,凭借一己之力,他没办法救他们,更何况还有妻子!
“没事了,咱们可能要快些赶路了,现在情况不大好,咱还是赶紧追上康弟他们为好。”
“行,那快走吧。”杨氏心里怕得很,如果只有她跟相公也就算了,可是她还有儿子,她得活着,她要和相公一起好好活着。
与傍山村不同,并不是所有人的消息都灵敏,更不是所有人都服从指令。
傍山村周边的几个村子,本来就没有像傍山村那样有先见之明地提前抢收粮食,因此这次收到的粮食极少。
在这种情况下,现在又有人告诉他们要离开村子逃难,这简直不可置信!村民不愿意,里正他们也劝不动。何况不是所有村子的里正都负责任,多得是那些不负责任直接跑路的。
有那机灵的村民跟着走了,不聪明又胡搅蛮缠的则还在村里大肆谩骂。
终于,在各方反兵到来之际,在血气弥漫村子之时,他们终于意识到事情的严重。然而,一切都晚了。
一个又一个村子被屠尽,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人被砍倒。
“爹,娘!你们看看我啊!你们不要闭上眼睛好不……石头村的角落躺着两个浑身是血的人,一个少年和一个看上去只有三四岁的小姑娘趴在两人身边痛哭。
第48章 晕倒
那少年名叫石岩,今年已经十五岁了,身旁的小姑娘是他唯一的妹妹石榴,石榴看着像是三四岁,实则已经六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