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回丧夫的那一天,农门悍妻杀疯了 >

第61章

重回丧夫的那一天,农门悍妻杀疯了-第61章

小说: 重回丧夫的那一天,农门悍妻杀疯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啊,拉走了十二车粮食,就在东门出去的一个庄子里。”李景和说:“大哥,你得给我报仇啊。”
  李景瑞起身在屋子里来回踱步,回头:“什么粮?多少钱?”
  这下,把李景和都问蒙了,茫然的看着李景瑞,摇了摇头:“大哥,段成德那小子最不是东西了,做啥事儿都背着我。要不是我怕失手,早就把他毒死了。”
  李景瑞坐下来给自己倒了一盏茶润喉。
  “我本来是想着杀了段成德,能当大安镖行的镖头,往后再到京城送香料,就是我做主了,大哥,方家是真赚了太多了,两千两啊!”李景和拉住李景瑞的衣袖:“大哥,你想啥呢?”
  “闭嘴!你在这里好生待着,回头我来找你,不准再去王府那边晃悠!”李景瑞出门,急匆匆的回王府去了。


第148章 怕不是用了什么手段吧
  李景瑞太清楚眼下最值钱的东西是啥了,必须是粮。
  以前只是听说晋王府粮多,可自己大婚以来都谨言慎行,从来没问过惠敏郡主这事儿。
  一个小小的冯忠都有权利卖出去十二车粮,由此可见传言非虚。
  他必须得好好把握这个机会才行,惠敏郡主迷恋自己用处不够大,要让晋王真正看到自己的厉害之处,那才能在京城站稳脚跟儿!
  心里有了打算的他急匆匆回到了晋王府,来到书房门外恭恭敬敬的对守门的近侍搭话儿,求见晋王。
  书房里,晋王正坐在椅子看书信,眉头紧锁。
  听到动静拿过来旁边的书把信放进去,起身到旁边的软榻上歪躺下去,随便摸过来话本子翻看着。
  “王爷,姑爷在门外求见。”近侍进门通禀。
  晋王嗯了一声,近侍出门请李景瑞进门来。
  李景瑞进门躬身给晋王请安。
  晋王撩起眼皮儿打量着李景瑞,把话本子放在桌子上,两只手抄袖,宽大的袖子挡住了他的大腹便便:“劳什子的侍郎做的可顺手?”
  “回父王,衙门里没什么事情做,尚书大人还没回来,我们也不敢乱做。”李景瑞说。
  晋王冷嗤一声:“耗着吧,没啥不好的。”
  这话李景瑞没接。
  “有啥事直接说。”晋王随手又把话本子拿过来,看的津津有味,丝毫不在意还撅在旁边的李景瑞。
  李景瑞低着头:“父王,连日暴雨,水患严重,这个时节让举国上下都颗粒无收。若是有门路能拿到粮食,于国于民都是大功一件。”
  正在看话本子的晋王突然嘿嘿一笑,吓得李景瑞心就哆嗦了一下,不知道这王爷是笑话本子里的情节,还是笑自己。
  “有意思啊。”晋王抬头好像是刚发现李景瑞还撅着似的,摆了摆手:“自家人,哪里来这么多破规矩,坐坐坐,你看看这话本子写的有意思。”
  李景瑞笑呵呵的双手接过来话本子,上面写的是山精鬼怪修炼成人的事,讲的是入门做妾的狐狸精想法子要害死当家主母,结果被道士打回了原形的桥段。
  心里头有些慌,放下话本子,起身:“父王,景瑞告退。”
  晋王又嗯了一声,等李景瑞转身的时候,啪的一声,话本子被扔到了桌子上。
  回去的路上,李景瑞心情非常沉重。
  利用惠敏郡主拿到了香料的买卖,他都很注意了,可晋王如此敲打自己,显然是让他心里不舒坦了,这么好的机会是要眼睁睁错过了。毕竟惠敏郡主用一次,不能总是用。
  回到院子里,桃红迎了过来:“姑爷。”
  “嗯。”李景瑞停下脚步,打量着桃红,冯忠的亲闺女,打小跟在郡主身边长大。若是能让桃红委身自己,冯忠还不是自己手心里的猴儿?想怎么拿捏就怎么拿捏?
  桃红被李景瑞一双眸子盯得心里发寒,下意识的垂下头往后退了两步。
  李景瑞横跨一步到桃红身边,轻笑出声,迈步进屋去了。
  桃红后背冒了一层冷汗,她怕的要命也憋屈的要死,看着李景瑞的袍子从自己眼皮子底下移走,抬起手压了压心口的位置。
  她始终都跟在郡主身边,认定李景瑞是个小人,可小人如今顺妥的成了郡主的夫君,身为下人的自己还敢说什么?
  更不用说打从大婚开始这些日子,自己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两夫妻荒唐事还少吗?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儿,可自己有没啥证据,说不出来个子午卯酉,别说不敢跟王爷禀报,就是劝一劝小姐要节制都不行。
  屋子里,李景瑞斜倚在床榻上,看着脸色渐渐嫣红了的惠敏郡主,淡淡的勾起唇角。说真的,自己有点儿恶心,虽说食髓知味是少年本性,可惠敏郡主每次看到自己都黏上来,有电倒胃口了。
  屋子里翻云覆雨,门外桃红拦住了过来送账目的母亲。
  韩氏在门外听了半天,眉头拧成了疙瘩,拉着女儿到背人的角落里问:“这怎么青天白日里也不消停?”
  “娘,没法说了,再这么下去,郡主怕是、怕是……”桃红眼圈都红了。
  韩氏气得扶额,郡主年纪小是一方面,王妃早逝无人提点才是问题,那个谢侧妃巴不得郡主出大事呢,还能管这个?
  看了眼自己的闺女,心里头百千种滋味儿涌上来,自己若是提点了郡主的话,害了闺女咋办?
  说起来也是郡主被猪肉蒙了心,放眼京城什么样的贵公子没有?偏偏挑了个李景瑞,这下可不好了,李景瑞存了心思在这事儿上拿捏郡主的话,郡主还真就被拿捏的死死的。
  “娘,有没有啥法子啊?这么下去不行啊。”桃红正愁不敢跟别人说,自己的亲娘来的正好。
  韩氏叹了口气:“娘若说了,只怕会害了你。”
  桃红又不是个傻子,立刻就知道娘的意思了,眼圈泛红:“那厮就是个小人!娘,郡主从小规矩学的好,咋就都忘了呢?”
  韩氏摇了摇头没说话,规矩啊,学得再好。一旦尝到了甜头只怕就收不住了,不过这么折腾也委实少见,怕不是被用了什么手段吧?
  不给韩氏多想,屋子里李景瑞扬声:“桃红,备水。”
  桃红气得一跺脚,出门去让下人准备了。


第149章 掉脑袋的事情
  桃红准备好了热水,进门去搀扶惠敏郡主,看着昏昏欲睡的郡主心疼的手都在打颤,弯腰轻声:“郡主,热水准备好了。”
  惠敏郡主没应声,倒是李景瑞突然从后面过来贴到了桃红的身上,还恶意的往上蹭了蹭,吓得桃红一个站不稳趴在了床上,羞愤的回头看着李景瑞。
  李景瑞微微挑眉,抽身走了。
  桃红咬牙切齿的抹了一把眼泪,让婆子进来一起把郡主搀扶出去,每次都是要这样,热水泡一泡,郡主就能醒过来了。
  婆子也是敢怒不敢言,大户人家的两夫妻可没这么下作的事,老祖宗留下的人伦规矩谁敢不遵守?正房夫人初一十五伺候了就好,这女子身子娇弱,能受得住这么糟蹋?
  谁都知道进门的姑爷是个没规矩的人,可再怎么说也是读书人,伦理纲常都是学了十几年的了,学到了狗肚子里去了吗?
  浴房里。
  惠敏郡主缓缓地睁开眼睛,浑身每一个骨头缝儿都透着疲惫,靠在浴桶上,任凭桃红给浴发。
  “真是累得慌。”惠敏郡主轻轻的叹了口气,说。
  桃红趁机赶紧说:“郡主,虽然老人都说大婚头一个月蜜里调油,难分难舍也是寻常,可日日这么折腾,郡主身子娇弱,可经不起的。”
  “谁说不是呢。”惠敏郡主闭上了眼睛:“桃红,我觉得那屋子不妥当,每次但凡见到他进门,总是会忍不住呢。”
  桃红愣住了,这院子是郡主打小住着的地方,以前都好好的,不妥当也是从李景瑞进门之后才开始的。
  “如今也大婚满了百日了,我想要搬出去住了,桃红觉得如何?”惠敏郡主问。
  桃红脱口而出:“不行!”
  这态度把惠敏郡主都吓一跳,狐疑的回头看着桃红:“为何?”
  桃红赶紧垂下头:“郡主,在府里有王爷和世子照拂着,姑爷总归还能克制一些。若是出府的话,只怕他会没了辖制,更加为所欲为了。”
  惠敏郡主深深的看了眼桃红,没言语。
  收拾干净了,惠敏郡主懒洋洋的回到了书房里,坐下来让桃红去准备了吃喝,久等的韩氏带着账本进来,规规矩矩的站在旁边。
  “坐下吧。”惠敏郡主语调里透着慵懒,翻开了账本看着,香料铺子的买卖是真不错,这才多少日子,进账可不少了。
  这么说起来,李景瑞还真是个人才,惠敏郡主脸色微红,脑海里总是浮现那些画面,也不知道都是哪里学来的本事,总是让自己觉得又舒坦又屈辱,偏偏还欲罢不能。
  韩氏是过来人,坐在旁边不声不响的打量着郡主,也能看出来了七七八八,见到郡主这副模样,也是真明白为啥闺女会急的掉眼泪了,说句不好听的话,这要是传扬出去,名声都不说了,指不定会有人说郡主得了那见不得人的床上痨,日日离不开,回头得早夭。
  再难听点儿,连累了已经故去的王妃,也跟着丢人现眼,实在不行自己硬着头皮也得回去求一求郡主的外祖家,找个厉害的过来护着点儿郡主才行。
  “这买卖做得好,赏。”惠敏郡主合了账本,抬头看着韩氏:“桃红也十六了,我准备给她一门亲事,冯家的,可有合心意的人?”
  韩氏心里咯噔一下,赶紧满脸堆笑:“郡主,桃红是您的人,您安排就是。”
  惠敏郡主满意的点了点头:“虽说名义上是主仆,但桃红跟我的情份更像是姐妹,我不忍糟践了她,选个好人家指了婚,以后一样陪在我身边。”
  “是郡主抬举桃红,是桃红的福气。”韩氏心里头松了口气。
  桃红提着食盒过来,水晶蒸饺、一盅血燕、一小碗粳米粥配上小菜,还有两碟糕点。
  这些东西摆在桌子上,韩氏微微敛目,郡主食量越大,证明身体消耗的就越大,这么下去可不行。
  “郡主,奴婢说句不当说的话,您别动气。”韩氏说。
  惠敏郡主点了点头:“说罢。”
  “夫妻之间若想要早日有子嗣,得克制一些,这才能让身体调养平和,易受孕。”韩氏说着,赶紧就跪下来了。
  惠敏郡主停下手里的动作,看了眼韩氏:“你们都是跟着母妃的老人,没有私心的疼着我,起来吧,我心里头领情。”
  这话,让韩氏心里头酸涩,一迭声的应着起身了。
  端上来这些吃喝一点儿没剩,桃红收拾下去后,韩氏也跟着告退了。
  娘俩在无人的角落里低声交谈了几句。
  桃红低声:“娘,我怎么能在这个时候丢下郡主去成亲呢?”
  “傻孩子,郡主打小就是个聪明的人,定是不想让你沾染了姑爷,如此正正是好机会,回头你嫁了人一样伺候在郡主身边,娘这就去郡主外祖家走一趟,求了老祖宗赶紧出手才行。”韩氏顿了一下:“至于婚配,咱们没得选,但不管是指给了谁,都是咱们躲开清净身儿的好机会。”
  桃红看着急匆匆离开的母亲,想着李景瑞贴在自己身上的那一笑,咬了咬牙。虽说自己愿意为郡主去死,可真真是不愿意沾染李景瑞那个混账东西!
  王爷可开开眼吧,抓到了这人的把柄,赶出去才能救郡主啊。
  韩氏回到香铺,见到丈夫在整理行囊,狐疑的问:“你这是要出去?”
  “嗯,快马来去,年底回来,你在这边看顾着点儿就行。”冯忠说着,把褡裢往身上一背是就要走。
  韩氏赶紧拉住了他的衣袖:“怎么如此着急?到底是什么大事?”
  冯忠甩开了韩氏的手:“妇道人家懂得什么?”
  “郡主防备咱们闺女了,要给指婚,这事儿你不在家谁来拿主意?”韩氏冷声。
  这下,冯忠不着急了,坐下来问:“怎么会突然指婚?桃红是对姑爷起了心思?”
  “放屁!闺女看得上他!罢了,不说那倒灶的玩意儿,你不着急走不行吗?”韩氏问。
  冯忠低头想了想,把心一横:“我这次去做粮食买卖,王妃故去多年,郡主如今也跟咱们离心了,不得不为以后打算,回头咱们寻个机会让郡主放了咱们一家,出去过寻常日子,得为多福以后做长远打算,你说呢?”
  韩氏愣住了,转而吓得浑身哆嗦:“这!这要是被王府知道了,可是要掉脑袋的事情啊!你也敢做?”


第150章 冯忠贪心起
  冯忠眉头拧成了疙瘩,看着被吓得瑟瑟发抖的韩氏,啐了一口:“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你个妇道人家懂什么?咱们三代都是家奴,如今是一代不如一代,我就问你,你在郡主面前多大的脸子?当年我娘在王妃面前呢?”
  提到这个,韩氏心里头也不是没怨气,当年自己就是王妃指给冯忠的,想当年冯忠的娘在王妃面前可受抬举了,说句不好听的。虽然明着是奴才,可实际上是给主子当家的人。
  只可惜王妃命短,只留下了郡主这么一个独苗儿。虽然占着嫡出,可到底是个女儿身,比不得谢侧妃的三个儿子,其中大公子虽然是庶出,可占长不说,嫡出也没有男丁,这爵位早晚是要到大公子头上的。
  至于郡主,如今嫁做人妇,虽说还在府里住着,早晚也是要离开府里的,宫里的皇太后要是没了啊,只怕这郡主在王府里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越想心里头越没底,韩氏反倒觉得丈夫眼光长远,这会儿趁着还能拿到手里一些实惠就多拿一些,回头闺女嫁人了,再寻个机会离开王府,三代忠仆可以给良籍了。
  韩氏叹了口气:“罢了,你只管去做事,我回头去侯府走一遭,不管好歹算是尽了奴才的心意了。”
  冯忠不耐烦后宅这些妇道人家折腾那些鸡毛蒜皮的事,背起来褡裢出门去了,买卖能等吗?错失良机可就丢了富贵的日子。
  因为经常在外面走动,冯忠消息很灵通,粮食值钱也是心里明镜儿似的,每年这个时候他都会出去各地的粮仓巡视一圈,今年也不例外,王爷一大早就派人过来说了,刚巧接到了飞鸽传书,在冯忠看来,这就是天赐良机。
  一顶青布马车打京城西门出去,毫不起眼儿。
  冯忠这些年深得王府器重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他做事能屈能伸,从来都不张扬。
  王府的买卖能瞒住的不多,但冯忠手底下掌管的买卖都滴水不露,民以食为天,粮食到底多重要,晋王知道,冯忠也知道。
  所以晋王府摆在明面上的粮仓和粮铺,说起来不过是冰山一角,真正的大头买卖都在暗处,冯忠敢接到飞鸽传书就匆匆离京,根子也在这里,晋王手指缝稍微松一松,他冯忠三代富足的日子都不愁。
  马车从南周镇到是兴安县,一路上是日夜兼程。要不是怕累死马,冯忠都不想歇脚儿。因为离开京城后,发现这灾民是越来越多,有的地方已经开始有流民了。
  这个时候粮食不是银子,是命!
  他现在不担心别的,就担心小小鹿武县的生意人,能做多大的买卖。
  到了泾河府的时候,冯忠已经从兴奋的劲儿里缓过来了,在客栈仔细斟酌着给晋王写了一封信,让驿馆的人送到晋王府。毕竟外面的情况自己看得清楚,不跟王爷说,回头王爷会猜忌,做事嘛,九分真一分假,也够他冯忠赚个盆满钵满了。
  再说了,到了泾河府眼看就到鹿武县了,自己买卖都谈妥了,书信都还没到京城呢,这个时间自己算的刚刚好。
  此时的青瓦寨,刚刚送走了一部分粮食和草药,詹世雄带队。
  余下的人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