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丧夫的那一天,农门悍妻杀疯了-第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让大家伙儿洗漱干净,今儿咱们去外面吃一顿。”段成德不能让兄弟们跟着冒险,对楚仁说。
楚仁立刻来了精神:“段叔,让李景和看货,回头九叔他们抢走一半粮食前头走,咱们不就有机会收拾他了?”
段成德哈哈大笑,戳着楚仁的脑门:“好主意!去吧。”
镖头要带着大家伙儿出去吃饭!
这一路上的辛苦顿时烟消云散了,段成德看了一圈:“也不能都去,咱们这些粮食得看好了。不然回去都不好交差,留几个人,等兄弟们吃完回来,看家的再去吃,咋样?”
李景和脑瓜子都空白了,听到这话站起来:“我……”
“行,景和挑两个人看着粮食。”段成德大手一挥:“咱们走。”
李景和:我只是想要说吃喝都买回来了啊,咋就成了看堆儿的人了呢?
第138章 李景和跑了
段成德找了个酒楼,大厅里坐下了五桌。虽说不是大鱼大肉,但大家都心满意足。
趁这个工夫,段成德发现少了张宝和郑财两个人,不用说是被李景和留下一起看着了。
递给楚仁一个眼色,楚仁悄悄离开,隔壁早就准备好的曹久成让荀迁带两个身手利索的人过去,一人一个就把李景和三个人撂倒了,荀迁吩咐了几句,两个抬一个都运出去了。
一百多兄弟过来装车,为了让段成德他们接下来能跑得快一些,所以车马没动。
曹久成悄无声息的带走了六车粮,趁着夜色就出门了,临走的时候把方青莳给段成德的传讯交给了楚仁。
等楚仁回来了,段成德才擦了擦嘴角:“行了,吃饱回去睡觉,明天起早赶路,到家请大家伙儿喝庆功酒。”
众人说说笑笑的回到大车店。
进门,有人失声叫起来了:“镖头!遭贼了!遭贼了!”
段成德定睛一看,外圈六辆马车都空了,脸色一冷:“李景和呢?”
众人都慌了,整个院子都找遍了也不见人影, 大车店的掌柜和伙计也都过来帮忙。非但李景和不见了,张宝和郑财也不见了。
段成德深吸一口气,眼神询问的看了眼楚仁,楚仁微微点头,意思是人没事。
“成德,报官吧。”周大郎眼睛都红了,急的。
段成德摇头:“咱们的粮食经不起查,京城的线刚搭上,先甭管别的,都出去找人!粮食没了回头东家那边咱们受罚就是,要是人没了,那就坏了。”
这话把所有人都吓得不轻,段成德带着十几个人在家看着粮食,这些人都跑出去找李景和他们三个人了。
距大车店不远有个窑子,之所以叫窑子,是因为这里面都是一些做最下等皮肉生意的女子,通常都是楼子里那些年老色衰无处谋生的妓子,在其中一个院子里,两个壮汉把李景和三个人都拖到了屋里的大炕上,扒了个精光。
旁边安排了三个妓子躺下来,李景和身上的银子可让窑子里的人开心的不行,简直是天上掉馅饼一般。
最先醒过来的郑财猛地睁开眼睛,这熏死个人的脂粉味让他险些没吐出来,爬起来感觉身上冷飕飕的,赶紧趴下了,左右看了看,心里哀嚎,完了!
“李景和!张宝!”郑财喊两个人。
李景和睁开眼睛也吓了一跳,发现自己身上的衣服都没了。顿时顾不上别的,跳下地去找自己的衣服,衣服就扔在地上,可他怎么都没翻出来自己的银子,整个人瘫软在了地上。
张宝迷迷糊糊的爬起来,也是吓得哇哇怪叫,三个半老徐娘早就醒了,一个个起身穿着衣裳:“叫什么叫?赶紧给钱!”
“就是!没出息的样儿!”另一个接了话茬儿,三个人穿戴整齐开门叫了壮汉进来。
四五个壮汉把李景和他们三个人逼到了墙角,其中一个上一眼下一眼打量着李景和。说真的,能带几十两银子在身上的人,可不常见。
不是没有,是那样的人不屑于到这里来。
“既然三位小爷都睡好了,那就把钱结算一下吧。”为首的壮汉说。
李景和嗷就炸了:“结算个屁!老子身上的银子呢?不给我交出来,咱们就没完!”
哐就一脚,踹在了李景和的肚子上,他被踹得撞在墙上,又跪在了地上,壮汉过去一脚踩在李景和的肩膀上:“给谁当老子?今儿不给钱就绑了你们去衙门!呸!不打你,你是不知道马王爷三只眼!”
郑财知道被算计了,啥也不说,起来给壮汉作揖:“这位爷,我们是隔壁大车店歇脚的镖师,昨晚是被人算计了。这样,你要多少钱,我回去求镖头救命,肯定送钱过来行不行?”
“去隔壁大车店问问,就说他们有人在咱们手里,来赎。”壮汉恶狠狠的看着李景和:“你小子,小心点儿!”
找了一夜,所有人都精疲力尽,大车店的伙计满头大汗的跑过来:“镖头,找到了,找到了,他们在隔壁窑子里快活,这会儿不给人家钱,人家要咱们过去赎人呢。”
顿时,有脾气不好的开始骂娘了。
段成德点头,叫了人过去赎人,楚仁都快憋出来内伤了,曹九叔学坏了啊。
不管他们三个冤枉不冤枉,至少这些镖师都有杀人的心了,逛窑子没人管,丢了粮食就是丢了命!
段成德到那边也没说啥,给了钱,带着李景和他们三个人回来,三个人垂头丧气的进了大车店,有人忍不住上去就是拳打脚踢。
郑财哭着求饶,周大郎怒喝一声:“粮丢了!你们说!让兄弟们咋办!”
顿时,郑财都不会哭了,目光呆滞的看着眼前的空车,眼前一黑就昏过去了。
这会儿,窑子里的人来了,把一包砒霜扔给了段成德:“我们当家的说了,你是个爷们,你手底下的人身上藏着砒霜,要命的玩意儿,多防备着点儿吧。”
段成德脸色铁青的问:“是哪一个?”
窑子里的人指着李景和:“他。”
整个院子都安静下来了,所有人都盯着李景和,李景和这会儿脑子里像是装进去了沸水一般,耳朵都在嗡嗡响。
他知道被人算计了,但现在百口莫辩。如今离开京城七天了,如果回去的话!
有了这个想法,李景和起身倒退,所有人都死死的盯着他。但包括段成德在内也没料到李景和会撒腿就跑,有人追了出去,段成德没拦着。
好半天追出去的人回来了,李景和跑了。
“收拾车,粮食分开,往回走。”段成德没说别的,众人把粮食分开,赶车离开了兴安县。
李景和没跑远,他看着段成德这些人离开,也知道粮食确确实实没了,他要回去京城投奔李景瑞。除了这条路外,自己敢回去鹿武县,只有死路一条。
坐在马车上,段成德才想起来东家给自己的字条,拿出来打开看了眼,字条上只说见到送字条的人就是自己人,可以相信。
把字条收起来,段成德轻轻的叹了口气,李景和这小子的事,不知道东家想到没想到啊。
第139章 未雨绸缪
马车离开兴安县就没减速,一路上张宝和郑财都跟鹌鹑似的不敢多说一句话。
郑财恨死了张宝,小声恶狠狠的说:“你个混账东西!要不是乱看,能让那小子抓到了把柄!”
“说我,我干啥了啊?咱们啥也没做!一定是被人算计了!”张宝也闹心啊,好不容易当了镖师,来京城是最远的一趟,两千两银子的买卖,回去分了钱就一准够娶媳妇了,现在全完了,丢了粮食,砸锅卖铁都赔不起,想死的心都有了。
郑财咬牙切齿:“那狗东西买了砒霜,杀人心都有了,算计你都是轻的,没要你命呢!”
张宝激灵灵打了个冷颤:“你的意思是他把粮食偷走了?”
“若不是,他跑什么?”郑财痛苦的闭上眼睛:“回去没好,这是真要命了!”
没人搭理他们,但大家伙儿都死死的盯着呢。
丢了粮食回去得跟东家交代,让李景和跑了,不能再让他们俩跑了,死无对证这事儿东家不信怎么办?
前面曹久成带着车马日夜赶路,后头段成德是追了一路,也是因为负重减轻了,跑起来速度都快了不少。
再者,大家都不愿意再进镇和县歇脚儿了,人多的地方不安全,谁也不想再出事了。
跑了七天,人困马乏。
段成德让楚仁带着人去县城里置办一些吃喝回来,这都要到中秋节了,再有两天就能到泾河府,好好的歇一歇再往回去,眼看着就到家了。
他们停下的时候,秦远峰也到了,不过没露面。
詹世雄在前面带着曹久成他们回山寨,这边秦远峰就隐藏在暗处跟着,倒不是为了防备段成德他们,而是到了泾河府界内,怕周玉儒抢粮。
周玉儒大病一场,最近更是疯了一般四处收粮,可粮库被掏空了,百姓手里能有多少粮?眼看着今年要颗粒无收,只能提高粮价,这价格越来越高,都离谱了。
与此同时,方青莳也得到了消息,曹久成他们在得手之后就派荀迁前头快马报信儿,荀迁先是遇到了詹世雄和秦远峰,说明了情况后一路快马回山寨。
听到荀迁说了兴安县的事情,方青莳笑了,李景和能去哪里?必是去了京城找李景瑞,如此一来,李景瑞还想要清净吗?
八月中秋近在眼前,方青莳每天都注意着天气,只盼着老天爷能容个空,让自己这些粮食到家。
“阿姐!”方青荷进了院子,像是蝴蝶一般飞过来了,雀跃的抓住了方青莳的衣袖:“我就说你怎么好些日子都没回家去,原来你在这里啊?”
“二奶奶呢?”方青莳问。
方青荷指着上山的方向:“后面呢,温晏陪着,我想早点儿见到阿姐。”
因为中秋回不去,再者接下来的连雨天会成灾。所以方青莳派人回去把家里人都接过来了,不单单是青荷那边,李翠花她们也都接到山寨里来了。
从现在开始,这些人就不能再回去了,包括二奶奶的那些蜂箱。
方青莳让阿香带着妹妹去洗漱换衣服,这一路上风尘仆仆,脏兮兮的。
祝玉红原本这个院子足够大,住下来自己这些人不难,等段成德他们到家后,镖行那边得有人在,铺子那边也需要照顾。所以提前安顿好他们,段成德几个人也没有后顾之忧。
山寨里忙着过节。
方青莳忙着安置这些人住下来,后院的倒座是七间屋,李翠花四家住下来,吴子秋娘俩也有单独的屋子,春娘知道吴子秋是上灶的厨娘,俩人还挺对脾气的。
许嬷嬷和二奶奶住在了东厢房里,本来方青莳不让的,二奶奶是自己的长辈,住在正屋才合规矩。
二奶奶可不愿意,上了青瓦寨才知道这丫头是大当家的,这可是山寨里的大人物,自己只想要过的舒坦,可不是来摆谱儿的。再者许嬷嬷跟在身边,俩人说话投契,自然愿意搭伴儿。
方青荷跟阿姐住在一起,调香的这些东西都送去了后面的药材库,这么大的调香室,可把方青荷高兴坏了。
都安顿下来,就到了八月十六。
天开始阴了。
方青莳有些坐立不安,每天都要出去看几次:“阿香,回来报信儿的荀迁还在吗?”
“在的,姑娘。”阿香也感觉到方青莳不踏实了,问:“姑娘是担心粮车吗?”
方青莳点头,虽然长途运货的马车上都准备了油毡布,可暴雨真要开始下起来了,那可不是油毡布就能管用的。要么是到家入库,要么就是得找到避雨的地方,泾河府不是善地啊。
“请军侯到聚义厅。”方青莳知道不能等,吩咐阿香后,先往聚义厅去了。
到了聚义厅,方青莳特地叫荀迁也过来,一路上过多少县城村镇都问了一遍。
周福正几个人到了后,方青莳让他们坐下:“周叔,这天说看样子不安生,要是连阴雨的话,咱们那些粮食就遭难了。”
“是这么个理儿,一年不下雨了,要是现在下起来就不能消停了,大当家想要让人再出去接应吗?”
方青莳点了点头:“车马就不用了,多少车马想要跑回来也需要时间,我刚问过了荀迁。在到泾河府之前,还有一个三阳镇,在那边能找到地势高一些客栈就好了,车马都停在那边,确定天气好再出发更稳妥。”
几个人一商量,决定派人过去安排,荀迁去送信儿。
“大安镖行的车马和山寨的车马要分开,不能碰头。”方青莳说。
既是出了这么大的事,不管是不是有心算无心,都证明镖行内部有问题,这次是有惊无险,可以后买卖做的大了,不防微杜渐太容易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都安排好,周福正亲自带人去安排,山寨里,方青莳开始检查各处。特别是临山靠崖居住的人家都挪到了山谷平原的地方,再把排水的沟渠都收拾干净,粮食抢收。
那边,周福正也带着人到了三阳镇,詹世雄的马车被安排到了客栈,隔着不足二十米的地方,段成德的马车也进了客栈。
八月二十一,深夜。一声炸雷像是把天都炸裂开了似的,大雨倾盆而下……
第140章 不见棺材不落泪
最开始,百姓们都涌到街上,欢呼、痛哭、跪下磕头感谢老天的人到处都有。虽然是半夜,可那热闹的样子,简直比庙会都热闹。
可大雨瓢泼没一会儿就开始电闪雷鸣,人们回到家里一夜没睡,天亮的时候外面还阴沉沉的下着大雨,根本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很多人心里都慌了。
段成德站在窗前,看着外面雨水顺着院子往外淌的架势,心里头有那么一丝丝恐惧,东家不是简单的厉害,太过厉害会让人觉得可怕,大旱一年,竟这么准的算到了会下大雨,就东家的安排看,这雨一时半会儿都不会停下来。
粮食都搬倒了屋子里架起来,马入马厩,车放在棚子里,若不是算的准,怎么会安排的如此细致?要知道东家此时可不在这里啊。
“楚仁,东家让谁递过来的消息?”段成德问。
楚仁抬头:“山寨里的兄弟啊,咱们前头的粮食也在三阳镇,东家的意思是这事儿不能露,回头镖行得整顿一下了。”
段成德吞了一口口水,东家料事如神,自己还能说什么呢?
大雨倾盆,三天都没歇一口气儿,三阳镇的百姓都慌了,田里的庄稼没救了,这么下下去的话,还不得房倒屋塌啊?
人们不安起来,家家户户都冒着大雨出去割蓑草,蓑草编成塔状盖在房子上,至少能多挺一段时间。
最开始的兴奋被三天暴雨给淋没了,三阳镇里愁云惨淡。
从京城一直到清河府,这雨像是连成片了一般,青瓦寨里,方青莳让人时刻都关注着排水渠。不管谁家的房子,如果漏水就立刻搬出来,散开居住的人都聚集到山寨里了。
方青荷拿着阿姐给的香料方子,带着人在药材库这边调香,医术不错的人也开始配药。
即便方青莳不说,会医术的人也能感知到即将发生的事情,洪水之后必有大疫,这是千百年来老祖宗总结出来的经验,更不用说已经板上钉钉的灾荒了。
与此同时,靠山村的人都没闲着,他们舍弃了低洼的村子,到半山腰花二娘以前养蜂的地方,这里往前是山洞,如果大雨不停,只能去山洞里。
方青莳没有直接让靠山村的人都过来,担心人性经不起考验,没有体会到绝望的人是没办法一辈子都感激雪中送炭的人,所以时机不到。
李家庄。
闵氏呆愣的看着从大门前淌过去的浊水,耳边是方青莳的提醒,她让自己多准备一些粮食,可自己竟根本没往心里去,家里的粮食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