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之世子宠妻记 >

第226章

重生之世子宠妻记-第226章

小说: 重生之世子宠妻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可是听人说过,越是上了年纪的老人,越喜欢孩子对着自己笑,若是对着哭可是晦气极了,据说是孩子有灵性,若对着就哭,就像是不久于人世一般。

    虽然她觉得这种说法并不对,但老人总愿意讨个吉利,喜欢小孩子天真无邪的笑容,方才她才没有一下子就将阮阮送到太妃面前,而是试探着慢慢送过去。

    见阮阮还真的挺愿意跟太妃亲近,屋子里的人看这一老一小,像是两个极端,却又是生命的延续。

    等平亲王太妃离开后,明妙郡主又回了自己院子继续刺绣大业,夏浅珺与凌王妃坐着说方才赵家的事,“总觉得大长公主这儿,是轻拿轻放了。”

    虽说跟一位年过半百的长辈太计较,有些小肚鸡肠,但夏浅珺对大长公主真是耿耿于怀,在一向亲近如母女的婆婆面前,毫不掩饰地表达出不满意,“赵家姐妹倒是还落个禁足和罚写,可大长公主不过是装装病,便将她之前的无礼嚣张和算计都抹了去。母亲,你说圣上就这般轻了了”

    凌王妃摇摇头,“应该不能吧,只是咱们居于后宅,到底不太清楚圣上想法,或许这圣上真就宽宏大量,或者是还有后招。”

    那么个处处看不起人的老妇,凌王妃也看不进眼。

    所以,等凌琰一回来,夏浅珺就问了他,“皇上就打算这么算了吗”

    凌琰其实对听说了赵家姐妹的处罚也不满意,一想到自己的妻子差点遭了那两女人的毒手,恨不得让她们也感同身受下那滋味才好,只是妻子的话也对,那赵令宜得了教训,若是日后不再纠缠自己,却也是桩清净事,他和妻子日后越过越好才最重要。

    至于福平大长公主,凌琰听了妻子问的话后,泛出些冷意,“怎么可能皇上可不是菩萨,要感化世间。只是这事却是急不得,还得等些日子,赵令修也快定亲了,皇上打算为他赐婚,等到时候再找个由头,让赵令修开府自居,况且本来赵令修住在大长公主府中,作为未来赵家家主的他,此番行径却是极不合适,陇西赵家不是福平大长公主的,相反,这大长公主才是赵家媳妇,不能本末倒置。”

    听他说了这些,夏浅珺便明白了,届时赵家姐妹再出嫁后,福平大长公主便是一人独居大长公主府了,如此晚年孤独光景,若是皇上或皇后再从中干预一番,只怕这日子过的虽富丽繁华却孤单无趣,对于一个迟暮的老人不可谓不凄凉。

    所以,福平大长公主要么放弃在京城居住公主府,要么就得重新回去陇西婆家,不管哪个都让他们觉得舒心。

    所以说,得罪谁也别得罪皇帝,秋后算账才让人防不胜防。

    “不过,赵令修恐怕不会让福平大长公主一人独居吧他父亲也不会愿意吧。”

    凌琰道:“恐怕赵令修早就看不惯大长公主的行为,只是碍于孝道,日后若是有圣上推波助澜,自然会顺势而为之。况且圣上做事,自然也不能落人与把柄。”

    “那倒是,”夏浅珺点头,圣上看着宽厚,其实内里精明强干,好在他对皇后一番情谊深厚,也是位难得的明君,这也是百姓的造化和福祉。重生之世子宠妻记

    :



    第622章 学到懂事为止

    夏浅珺他们想的都很好,只是却不知道,大长公主府中并未因赵令修与大长公主所做的决定而真的平静下来。

    才禁足不到一天,傍晚时分,便有丫头慌慌张张跑去禀告,“公子,公子,不好了,大小姐上吊了”

    “什么”起初,赵令修以为自己听错了,待反应过来,脸都白了,再怎么不满赵令宜,也是自己亲妹子,他一面往外疾步走,一面问,“人呢大小姐如今如何了快去叫太医,不,叫郎中”

    赵令修猛然改口,若是太医不好封口,郎中却是容易,毕竟是一府小姐,这上吊的消息若是一个不慎走露出去,令宜日后也别再想好了。

    丫头战战兢兢地回道:“奴婢,奴婢也不知,就听屋子里喊了一声,说是小姐上吊,让那人快去给您报,奴婢就跑来了。”

    赵令修看了她一眼,没说什么,脚下的步子迈的更快,衣角翻飞。

    等进了赵令宜的院子,并未听到丫头们哭啼之声,赵令修的心才微微松了些,一面往屋子去,才进了屋子,就听见一声呵斥怒骂,“让我死了才干净,何苦救我。反正我也不能再见那人了,好苦啊”

    这是什么话,赵令修只觉得担心被怒火取代,脑门青筋都蹦出,喝了一声屋子里正惴惴不安不知如何是好的丫头们,“都出去”

    屋子里丫头包活含笑在内,俱都松了口气,鱼贯而出,赵令修站在那里,看着一片狼藉的闺房,还有坐在乱糟糟白纱之间的赵令宜,心中已然明白,口气也冷的如结了层冰碴子,“你要死为了个男人就要死要活,你扪心自问,你对得起谁父母,祖母,还是你自己先不说,你爱慕那凌世子本就不被世俗礼仪所容,再有你竟对凌世子妃心生怨怼,还想毁掉人家清名而意欲取而代之。祖母更因你而形式不当被圣上厌恶,被人所指点,你难道一点儿不知你的教养和礼仪,都去哪儿”

    本就打着吓唬下家里人才要上吊的赵令宜,哪里真的想死,不过想以此让家人尤其是长兄让步,再次为自己谋划而已,可哪知兄长竟毫不留情骂了自己一顿,本就不甘愿被关着的赵令宜,也恼羞成怒。

    “说来说去,大哥就是不想帮着我就是,不疼我,宁愿要那虚名利益,也不管亲妹死活”

    赵令修见她竟还不知悔改,反倒污蔑自己,冷哼了一声,“既然你不要虚名,不要利益,先前为什么要去毁了凌世子妃的名声,还不是一样看重这女子名声在世家的重要性你不要虚名,可以,但赵家不止你一个女儿,还有别的赵家女子以及后辈,不能因为你一个自私自利而毁了大家,别人还想着清清正正嫁人”

    谁知,赵令宜却道:“赵家女除了我不就是令媛了,令媛都做出勾引皇上的事了,这比我好不到哪里去吧而且,说起来,先前还是令媛给我出的主意,说是毁了夏氏的名声,我才有机会。大哥在这里说教我,是你没遇到你喜欢的那个人,若是遇上了,不定比我做的好”

    赵令修是知道令媛在里面穿针引线,只是听赵令宜说出这些话,又连姐妹之情都全不顾忌,更加心寒,一张玉面阴沉,“你真是不可理喻,我看这么多年的教养,你是白学了至于令媛,她却是个比你识时务的,如今早就改了心思,要听从家里安排。你真该好好学学,长长脑子了我会给前往皇宫为你求一位嬷嬷,亲自教教你闺训礼仪,从明日起,你便好生跟着学,一直学到你懂事为止吧”

    看来,这大妹竟是打着上吊来要挟自己的主意,亏他之前还百般担心,赵令修心寒之余,不管身后赵令宜如何喊叫,径直换了些严厉的嬷嬷过来看着她。

    随后,便直奔宫中求见皇后,求了位严苛的嬷嬷来教导赵令宜。

    皇后自然一口应下,很快宫中嬷嬷便到了大长公主府,赵令宜那些小手段心思在阅历深厚的嬷嬷面前真是不值一提,吃的苦头多了,也慢慢乖觉起来,只是面上的阴霾却依然挥之不去。

    可赵令修是铁了心要惩治她,便是再多不甘不满,也随着时间流逝,随着赵令修铁下心要扳正,随着每日宫嬷嬷严苛训诫,一颗鲜活蠢动过的心也慢慢麻木起来,那容颜昳丽的男子面容也似乎在脑子里渐渐模糊起来。

    没有了赵家女虎视眈眈的觊觎和防不胜防的算计,夏浅珺的日子恢复了以往的轻松自在,每日里看着女儿渐渐长大,慢慢知晓事情,本就青春的面容也愈加鲜艳欲滴,浑身都洋溢着一种叫做幸福的气息。

    而原本整日关在屋子里要做嫁衣学绣活的小姑子明妙郡主,也终于不负亲娘凌王妃的“期望,”在历经了一个月之余,终于完成一幅兰花草绣帕后,再看一眼绣娘的样品,眼睛一闭,朝着屋子外唤了声,“来人,更衣。”

    明妙郡主终于承认了自己对绣活没有天分也没有耐性,扔下了坚持了月余的绣活,将绣嫁衣的重任卸了下来,重新恢复往日自由自在的日常,

    看着正将阮阮扶在膝上逗弄的小姑子,穿了身鹅黄衣衫,带着珍珠发簪,在这初露冬寒的季节里,靓丽地好似一幅画儿,也觉得这样才是最好的样子。

    毕竟,小姑子从小被娇养长大,便是嫁到平亲王府那般知根知底,又是爱慕她的未来夫君家中,只想就知道日子过的不会差,可也不如在闺阁时做女儿家的自在可以相比。

    所以,随着日子流逝,小姑子出阁的日子也有一日慢慢到来,夏浅珺还是希望她能更自在地享受,而不是被拴在鼓噪无味的绣嫁品中。

    “世子妃,皇后给您送了帖子,”秀玉匆匆从外面进来,笑着递上一张简洁大气的帖子来。

    夏浅珺微笑着接过来打开,原来是皇后新得了些月光锦缎,极为华美,说要给阮阮做上一身裙子,让她明日抱着阮阮进宫。

    只是这月光锦,并不是一般贡品,价值高昂,皇后却说要给阮阮做裙子,夏浅珺看了眼女儿小巧圆润的身子,实在想象不出,这月光锦能被阮阮穿出什么惊艳之色来,这也太暴殄天物了,而且也太贵重重生之世子宠妻记

    :



    第623章 月光锦裙

    明妙郡主见大嫂看完请帖,露出些许为难之色,便好奇地问道:“大嫂,怎么了”

    她知道大嫂和皇后娘娘关系亲厚,怎么皇后的请帖会让大嫂露出为难神色,莫非皇后给大嫂了什么为难之事

    夏浅珺便将帖子递给她,并把阮阮接到自己怀里,让她站在自己膝上,上下打量,只是怎么看都想象不出那月光锦是能穿到这么丁点儿大的奶娃娃身上,也不知皇后为何就起了这个心思。

    就算是阮阮深得皇后喜爱,可这礼也太贵重,难道皇后还是存着先前想要阮阮给她做儿媳的想法

    夏浅珺一想到这里,心情就颇为复杂,她并不希望女儿进宫,一辈子锁在那深宫中,受那繁琐礼仪束缚,只是,或许皇后真的只是喜欢阮阮,才将她这般疼爱,是自己想多了。

    “皇后娘娘好大手笔啊”

    明妙郡主的惊呼声唤回夏浅珺的思绪,“居然送阮阮这般贵重的裙子,哇,阮阮小宝贝儿,好福气”

    看着小姑子惊喜的目光望向自己膝上自得自乐欢快的女儿,夏浅珺有些苦笑,不过很快便眼前一亮,重新看向小姑子,“妙儿,明天有事吗若是无事,跟我一起进宫如何我一个人带着阮阮怕照顾不好她。”

    之所以想让明妙郡主相陪,是觉得左右小姑子快要出嫁,若是嫁妆里能得上皇后赏赐的月光锦,得皇后爱护。不仅在夫家更有颜面,在京中夫人们面前也能更让人高看几分。

    而女儿小小年纪若是得了这贵重的月光锦,让那有心人盘算一番,只怕也要生出自己方才想法来,以为皇后对阮阮青睐是看中她为未来儿媳之类,那对阮阮并不是件好事,相反还能影响她一生,她不能不谨慎些。

    若是能得皇后同意,不若送小姑子一个好。

    明妙郡主尚不知大嫂为自己盘算的想法,听大嫂这般问,自然欣然应下,她将自己关在绮妙阁中月余,也想出去玩玩,去皇宫中也不错,或许还能遇到钰哥哥呢,听说他近来时常在宫中走动。

    抛却了用绣活表达心意,明妙郡主又思念起她的钰哥哥来,一心想着和心上人来个偶遇,就像是母亲所说的浪漫一把,却全然忘了,去见皇后走的是去内宫路线,与宣钰平日去御书房的外宫并无交汇之处,除非刻意绕道等候。

    第二天,姑嫂两人并被打扮簇新的小阮阮就坐上了马车前往皇宫而去,一路上车轮滚滚,随着越近皇宫,京城中特有的繁华喧闹也渐渐隐去,只留寂静肃穆。

    进了正阳宫正殿,一番见礼之后,皇后就让人将月光锦取来,并传唤了尚公局司制前来。

    “这些月光锦都是极好的布料,穿起来华美的很,本宫就想着给阮阮做上条裙子,待她再大上一些就能穿着走路了,”皇后吩咐完,便笑着与夏浅珺说话,“阮阮的皮肤白嫩,穿这个定然衬得很。”

    夏浅珺见皇后这毫不掩饰宠溺阮阮的神情,忙笑了下,道:“娘娘,您这太阮阮还小,穿不了月光锦这般贵重的布料,若是依着我看,这月光锦只有及笄之后的女子才穿的,阮阮小丫头家家,用不着的,太贵重。”

    皇后则朝着阮阮一面拍手,一面道:“怎么就不行了,再贵也是给人穿身上的,而且她小人儿,也用不着多少布料,是不是呀,阮阮你灏哥哥才刚睡下,不然叫他来和你玩。”

    皇后平日里都是亲手照料宣灏,所以手上并未戴那彰显地位的华美而尖细修长的护甲指套,一双玉手白净柔软。

    阮阮也是时不时就来宫中见见皇后,加上皇后每次都抱抱她,所以见皇宫朝自己拍手,便也伸出手往前够了够,小嘴儿也咧开笑起来。

    夏浅珺见状,便将阮阮往前递了递,皇后抱过小丫头,就笑着夸了句,“阮阮真乖。”

    说话间,宫人已经将月光锦捧了上来,夏浅珺抬眼去看,就见那布匹看着素雅,但随着宫人抖动间,流光溢彩之美便渐渐显现出来,真是低调又奢华。

    “本来,这锦缎便是年轻女子穿戴起来才好看,我平时都是着凤袍,却是穿不得这般风格,若不是怕放置久了不好,便都留给阮阮长大了做裙子也好。不过,等她会走路了穿起来,应该会显得更加如珍似玉惹人喜爱。”皇后笑着说道,“浅珺,要不要也做上一身穿着,嗯,你的气质也配的很。”

    这月光锦虽然贵重,却也不是什么世间难得的宝物,只不过是比平常锦缎更费人力财力罢了,只是贵在一个流光溢彩的美上,皇后并不怎么看重这些。

    夏浅珺闻言,忙摆手,“不用了,娘娘,我也穿不了这个。而且,阮阮也太小了,更穿不出什么效果,我想要不别给她做了。”

    皇后看了她一眼,心中却是知道自己这个好友在担心什么,只是也知道她担心的在理,因为到现在也只是她喜欢阮阮这般可爱的小丫头,才想着若是做自己未来儿媳也好,但日后还长,世事难料,若是阮阮真的没做成自己儿媳,却一直被惯着未来太子妃名头,对小阮阮以后婚事却是极大的坏处。

    但她本就性子爽朗,又得皇帝镌爱,性子越发爽利,“本宫喜欢阮阮,阮阮又是你和凌琰的女儿,何以俱人”

    听皇后这般说,夏浅珺也唯有笑了,而后道,“那浅珺想着有个请求,这月光锦极为难得,能不能给妙儿做上条裙子,她年纪正当,穿这月光锦却是最合适不过。”

    皇后其实在方才,也有了这个想法,若是明妙郡主与阮阮每人各得一条,这就堵住那些人猜测,只让人觉得是凌王府在帝后面前得势,倒也是件好事,便拍了下手,笑着道:“浅珺说的是,阮阮与她小姑姑每人一件,一大一小,穿出去更好看。”

    说着,便要吩咐宫人去给明妙郡主量尺寸,而且也知道今日夏浅珺特意带着明妙郡主来的心思,只觉得她待明妙郡主真是一片赤诚。

    不过再看明妙郡主看向夏浅珺时亲昵犹如姐妹般的目光,就知道两人果然处得很好,再想想夏浅珺和凌王妃亲如母女,也为她过的好而高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