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贫家子的科举路 >

第86章

贫家子的科举路-第86章

小说: 贫家子的科举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锄草挖坑可是下大力气的活儿,吃食上没一点荤腥肯定不行。
  徐老实躬身接过,眼眶红红的,心里更是暗暗下着决心,他一定要好好干活,以报答公子的救命之恩。
  徐老实是知道的,今天若不是公子心善买下他们一家,明日自己说不定就得跟妻儿骨肉分离、天隔一方了。
  所以,他徐老实,这辈子就算做牛当马也报答不了公子的恩情。
  ……
  紧赶慢赶,马车终于在离酉时还差一刻的时候到了国子监门口。
  付了车费外加二十文的打赏,林远秋几乎是蹦着下车的,他准备以后雇马车时还找这家,且还是这个车夫来着。可以说今天要不是车夫对路况熟悉,一路是超着近道过来的,今晚他指定得歇客栈去,要说歇在客栈倒没什么,怕就怕在明早的晨读课,到时斋长一看自己不在,那可就麻烦了。
  林远秋不知道的是,老门房看到他回来后,也是情不自禁替他松一口气。早上可是看着他出门的,一直都在着急怎么还没回来呢,至于为何会为林远秋担心,老门房也说不上来,许是这孩子看着实诚,没有半点清高之气吧。
  而上了一天的发条的林远秋,在回到宿舍好好喝上一杯水后,才后知后觉自己成了地主的事实。
  这可是一百六十多亩地呢,虽现下只是荒坡一片,可林远秋有信心,假以时日,自己一定会让它变成能挣银钱的“金山”。
  还有,明日他一定得去把店铺买下来,有了自己的铺面,往后就可以做好些事情。
  就比如吉祥如意饼,到时就可以放到自家铺子里出售了,没有中间商赚差价,想来能挣更多的银钱才是。
  不过做这些事情的前提,自己必须有个能守住挣钱方子的身份。
  所以,当务之急,还是得好好念书才行。
  吃过晚饭,在房间里来回走了几圈消食后,林远秋就拿出新买的闱墨制义,认真研读了起来。
  人只有懂得学他人之长来补己之短,才能先人一步,才能比旁人更胜一筹。
  这话不管是在前世还是今生,林远秋一直都是相信的。
  ……


第120章 买店铺
  因记挂着买树苗和店铺的事,上午半日课刚上完,林远秋就带上银票出了国子监。这让过来喊他一起去饭堂吃饭的周子旭扑了个空。
  周子旭有些纳闷,昨天休沐,他过来这边好几趟都未看到林兄。而这会儿中午饭都还没吃呢,怎么林兄又出门去了啊。
  许是被周子旭念叨的缘故,走在大街上的林远秋忍不住连打了好几个喷嚏,他摸了摸自己身上的长袍,想着是不是衣衫穿的有些少了,可想到昨日来回奔波忙出一身的汗,又觉得穿这么多正合适。
  今日没有书箱背着,走起路来要轻松了不少。
  林远秋先去面馆吃了碗面条,然后就直奔昌荣街而去。
  见昨日买了庄子的客人又过来了,李牙侩有些愣怔,不是已去衙门把手续办好了吗,这会儿再过来做啥?
  可想到那块长满野草的坡地,李牙侩很快反应了过来,这人总不会过了一晚觉得买亏了,跑过来反悔的吧。
  这可不行,签了字盖了章的事哪是想反悔就能反悔的。
  虽在李牙侩看来,花三百两银子,买这么一个连粮食都种不了的跑马场的确有些傻,可买卖讲究你情我愿,昨日他可是把庄子的情况都说清楚明白了的,所以像这种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事,想要反悔肯定不可能。
  李牙侩站起身,正想着待会儿该怎样义正言辞的拒绝。
  却听林远秋开口问道,“昨日那间店铺还在吗?”
  “啥!店铺?在在在,还在呢。”
  一听客人是问铺子来的,李牙侩心情愉悦的只差飞起,哈哈,他这是又有生意上门了。
  昨日林远秋已经问清了店铺的价钱,所以这会儿让牙侩直接领着他去实地查看就成。
  铺子就在浮石街上,离着街口不远。
  到了店铺门口后,林远秋往两边各走了几十米,想看看隔壁几家都做的什么营生。
  左边的第一家是卖糕饼的铺子,再过去是粮铺。而右边是杂货铺,杂货铺过去则是卖灯笼的,再往后,是连着的两家书肆。
  而今日他们看的这间,原先是卖茶叶的。
  至于为何好好的茶叶铺子要腾出来转卖,听着李牙侩的意思,是房主做茶叶生意折了本,才迫不得已把店铺给出手的。
  也不知说得是真是假,不过管他是真还是假呢,在林远秋看来,只要这间铺子不存在纠纷,房子没有质量问题,其他都不是自己要关心的。
  林远秋发现,相对于边上几家,这间店铺的开间要宽上一些,
  开间大了,能把物品展示与人的空间也就大了,这与林远秋对这间铺子今后的打算是有益处的,也算是意外收获了。
  林远秋用脚在门口量了量,发现整个开间约摸四米左右,以他这个现代人的眼光,这样的尺寸,算是最佳店铺的标准了,显然林远秋是相当满意的。
  只是不知后院的情况如何。
  过来时,李牙侩已把这边的钥匙都带到了身上,所以这会儿他把门锁打开后,就带着林远秋去了后院。
  和昨日图纸上看到的差不多,院子里有两间带着阁楼的主屋,而房子的朝向,与前头铺面一样,也都是坐北朝南的,厨房在东面靠墙的位置,紧挨着它的是一间堆满碎木头的柴房。
  让林远秋最为满意的是,在院子的西南角,居然还有一口水井,这水井和他庄子里的一样,是架了辘轳的,要用水时,直接把水桶放下,然后摇着辘轳把水桶提上来就成。
  昨日看到的图纸上头,可是没有水井的,想来是忘记画了吧。
  有了这口水井,以后不管是洗菜做饭,还是洗衣打扫,都要方便了许多。
  想到洗衣,林远秋突然想起采光的事来。
  他忙环顾四周,等把院子的每个角落都看上一遍后,心下满意,很好,整个院子就没有太阳照不到的地方,往后不管晒衣裳被褥,还是冬日晒太阳取暖,都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等林远秋把所有门窗检查了一遍,发现都没问题后,就拍板了买铺子的事。
  又做成了一单生意,李牙侩只差把嘴角笑到了耳朵根。
  房主把卖店铺的事全权托给了牙行,所以办起手续来就快了许多。
  店铺卖价三百二十两,给李牙侩佣钿八两,再算上衙门登记契证时的四两,买下这个铺子,林远秋一共花了三百三十二两。
  等崭新的房契拿到手时,林远秋觉得自己在大景朝的立身之本又多了一些。
  “你们牙行可否帮着买些苗木?”
  把房契收好后,林远秋问起了树苗的事。
  京城这么大,他还真不知道这东西哪里有卖,与其四处打听浪费时间和精力,还不如把这事拜托给牙行来的直接。
  李牙侩笑着点头,心说当然可以,实在太可以了,他们开牙行的,不正是为买卖双方说合交易的吗。
  “不知公子想买何种苗木,得需多少?”
  问到这个问题时,李牙侩马上想起了昨日的庄子,难道林公子是想买了树苗种到庄子里去?
  只是,花三百两银子买下庄子就为了种树?
  这也太不划算了点吧。
  不过这是人家的家事,李牙侩不觉得自己有这么大的脸去质疑别人,他只要把客人交待的每件事给办好就成了。
  “柿子树。”林远秋答道。
  至于买多少棵,昨晚他已经想好了,准备先种上一百棵,这样的数量徐老实一个人管理起来也不会太累,否则等天热起来后,光浇水都得费上好些时候,别到时得不偿失了。
  听到林公子要买一百棵柿子树苗,这并不是难事,李牙侩自然一口就应承了下来。
  至于苗龄,林远秋选了三年的,记得先前家里买树苗种到新买的山上时,买的好像就是三年苗龄来着,所以他也买相同的好了。
  付了定金,签了契书,双方定下的交货时间是十日之内。且还约定,等苗木到时,须得直接送到庄子上。
  离开牙行后,林远秋就来到街路口这边,既然店铺已经买了下来,那么接下来自然是寻摸守店铺的人了。
  只是想找识字且又会做生意的,并不容易,林远秋一连走了好几家,都未寻到适合的。
  都说急事慢做,有些事情是心急不来的。是以再转了一圈还是无果后,林远秋便没耽搁,出了昌荣街后,就回国子监去了。
  时间已是不早,他还是早些回去吧,省得又像昨日那般紧赶慢赶的,匆匆忙忙的就跟打仗似的。
  ……
  很快就到了又去秦府的时候。
  上完半日助教的课,林远秋和周子旭就拿着各自写好的策文一起出了门。
  不过在去秦府之前,两人准备先去一趟点心铺子。
  ……


第121章 小考
  秦府,书房院子里。
  两个小厮正依着老爷的吩咐,往刚腾出来的小书房里搬着桌椅,这是秦遇临时起的意,大书房内博古架就有好几个,还有花架高几,平时他一个人待着不觉着什么,可再加上两人,就显得有些拥挤了。
  所以秦遇就让下人把隔壁的小书房给收拾出来了,府中桌椅板凳都是现成的,直接从旁的院子里挪过来就是,还有高几,他也让小厮搬过来两个,再往上头摆上两盆清香幽静的春兰,很快,一个适宜识文谈学的芝兰之室就布置出来了。
  看到老爷眼角带笑,一副心情极佳的模样,几个小厮忍不住在心中做着比较,总觉得这段时日的老爷,比起往常的神色严肃,不知要爽朗了多少。
  说是爽朗还真一点都没夸张,这两日,随侍小厮已不止一回看到自家老爷时不时的哼着诗曲了。
  这种情况若在以往,别说看到了,恐怕连听都没听说过。要知道,他们家老爷可是出了名的不苟言笑呢。
  所以说,这段时日,自家老爷变化确实有些大,不过这样的变化,他们当下人的都喜闻乐见。
  秦遇自然不知小厮们的心中想法,这会儿的他,靠坐在老圈椅上,品茗茶香,而后回想着上次自己给布置的策文题,正等着即将上门的林远秋和周子旭呢。
  说来也是奇怪,两个娃儿拢共才来过两次,可他怎么就跟成了习惯似的,心里居然多了期盼。
  还有,自己虽说是给两个孩子讲文解惑,可从中也获益了不少,最起码现下再听到朝堂上的那些糟心事时,已比往日多了淡定。
  如今秦遇想的是,爱啥啥,反正都是皇上自己的娃,怎么争怎么斗都是他们皇家的事,他一个外人有啥好操心的。
  人啊还是活的纯粹,才能更自在一些。
  这一点,秦遇还是最近从那两个小子身上感悟出来的。
  许是看惯了勾心斗角的缘故,对于林远秋和周子旭这种没有花花肠子的憨实性子,秦遇是真的喜欢。
  话说,他一个已是知天命的老头,两个孩子到底是真憨实,还是故意为之,肯定能看出来的。
  而此时,“憨实”的林远秋和周子旭,又各自提着两斤芡实糕兴冲冲的上门来了。
  按着他俩的想法,既然秦大人爱吃,那他们多买一点肯定是不会错的。
  看到四个鼓囊囊的点心包,秦遇呆懵片刻后,忙忍俊不禁地吩咐下人,让他们快去拿盘子把四斤芡实糕都装上,然后又让小厮去泡了上好的黄山云雾过来。
  秦遇准备和这两个小子来场边吃茶点、边讲学说文的模式,顺带用实际行动来告知这两个臭小子,哪怕再是好吃的东西,吃多了也会腻的道理。
  于是,整个下午的讲学中,秦遇都会逮了空档,招呼林远秋和周子旭多吃些糕点。
  而秦遇自己,许是心情实在好的缘故,也不知不觉的跟着吃了好多块。这让林远秋和周子旭对秦大人爱吃芡实糕的事实,更了然了不少。
  如此情况下,想得出有效的教育成果根本不太可能。
  这不,吃了一肚子茶水和芡实糕的林远秋和周子旭,在出了秦府大门后,就迫不及待的聊上了。
  “林兄,你觉得芡实糕好吃吗?”周子旭摸了摸高起不少的肚子,觉得今日的芡实糕,他吃下半斤指定是有的。
  林远秋摇摇头,实话实说道:“起先吃着还好,可吃多了就不觉得味道好了。”
  特别是糕里还加了猪油,吃多了有些腻的慌。
  周子旭也是这个感觉,他实在不明白,这又甜又腻的糕点有啥好吃的,没想到秦大人这么喜欢。
  林远秋却觉得正常,“有啥想不明白的,一千人一千种喜好,就好比红烧鱼块,旁人嫌麻烦不愿动筷,可咱俩还不是百吃不厌。”
  的确是这个理,周子旭点点头,本来今日买糕点时,他和林兄还有些犹豫,总觉得老买同一种糕点会不会显得他俩没脑筋。
  可现下看来,他们还得继续买才成,谁让秦大人爱吃芡实糕呢。
  两人回到国子监时,正是饭堂开饭的时候,已过去转了一圈的书砚,忙告知了今日饭堂有鱼吃的好消息。
  于是洗过手后,三人飞快往饭堂而去,国子监的住宿生可有不少,不动作快些,等轮到他们打菜时,恐怕只能用鱼汤拌饭了。
  ……
  日子一天天的,很快就到了众学子小考的时候。
  为公平起见,小考的答题卷,也与科举考试相似,姓名处一律弥封。且规定各助教不得为本堂学子阅卷,以免从字迹中认出人来,从而出现偏颇。
  这样的做法,众学子自然都是支持的。
  广业堂分为三个班舍,共有两百来位学子。等到考试的时候,大家按照规定,把自己的小方桌抬到了竖立着碑亭的广场上,广场占地约有小半顷,哪怕不算上四角碑亭的位置,也能容纳下整个国子监学子的考试。
  不过,把考场设在广场上,得挑了不刮风下雨的日子才成。
  好在这几日天空晴朗,倒不用担心半途会下起雨来。
  只是晴朗也有晴朗的弊端,那就是阳光大了有些刺眼,所以答题时,得尽量把身子往前倾,好给自己的落笔位置遮挡出一片阴影来。
  这样的造型,一场考试下来脖子酸是肯定的,不过这会儿众学子的心思全在题卷上,哪里顾得上这些。
  在林远秋的左边,与他相隔半丈距离的座位上,正坐着丁德进。
  和林远秋一样,丁德进也是广业堂的学子,只不过两人并不在同一个班舍里,所以平时碰面不多。
  虽与边上之人隔着近两米的距离,可从眼角余光中,林远秋能清楚感觉到对方的手不停毫,可见其的学问扎实。
  前世读书时,林远秋就是个不喜与人攀比成绩的性子。来到这里后亦是如此,不过该有的警醒必不能缺,所以每回看到其他学子用心苦读时,林远秋都会时刻给自己紧一紧略微松懈的弦。
  会试三年一次,若是不中,又得等三年。
  都说打仗讲究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虽不是绝对,可次数久了,渐渐失去勇气却是必然。
  要林远秋说,科举考试比战场杀敌更磨人心,毕竟一次不成,再试就是三年之后了。期间不论在意志还是心性上,都是极大的考验。
  所以,趁着年轻,多逼一逼自己吧,别等到年过半百之时,还颤巍巍的奔波于赴考路上,届时恐怕有这个心,也无那个力了。
  今日的杂文试题并未拘泥于某一种形式,这让林远秋多了发挥的空间。想到前几日秦大人诠释了中庸中“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的这段话。
  所以,对于这篇杂文,林远秋心中已有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