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贫家子的科举路 >

第76章

贫家子的科举路-第76章

小说: 贫家子的科举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原本看到林远秋过来,心里正高兴着的小胡掌柜,在听到林远秋说明年不再过来府城,让他往后别再接订单的话后,犹如晴天打了一个霹雳一般。
  小胡掌柜心急,“小友能否告知,明年你与桃源大家会游历去哪里啊?”
  此时小胡掌柜想的是,若离着不远的话,他们兄弟三人还是能顾及到的,毕竟这样挣银子的买卖,他们实在不想放手。
  “京城。”
  林远秋没有隐瞒,他心里也是抱着一丝希望的,万一胡掌柜他们在京城有分号呢。
  可等林远秋看到,对面的眼神由期待转为沮丧后,就知道,明年自己找新合作伙伴的事,已是板上钉钉的了。
  离开铺子时,林远秋又背走一书箱的颜料笔墨,真没想到,才过了半个多月的时间,居然又有这么多顾客过来下了单子。
  再过二十多日府学就要放年假,所以林远秋打算加快速度完成这最后一批的订单,别到时府学都已经放假了,他还在赶工。
  不过,就算时间再紧张,林远秋依旧没停下与周子旭去往码头茶楼的脚步。
  这些时日,茶楼里好多行商都在议着北面山戎的事,他俩正听得津津有味呢,哪里会舍得不去。
  到了放假前一日,林远秋终于把所有单子完成,然后把它们和十几块砚台都给小胡掌柜送了过去,另还送了一幅百福奇臻的菩萨图给他,合作一场,也算是人生路途中的缘,算是好聚好散了。
  看到惟妙惟肖,画工精美的观音乘鳌图,小胡掌柜郁闷了大半个月的心,终于得到了些许安慰。
  “小友,有朝一日回府城来,可千万记得咱们可再次合作的事哈。”
  林远秋点头,“那是自然。”
  虽这样说,可他知道,这种可能性并不大。
  回到宿舍,林远秋便把这次收来的银票夹到了论语书里。
  算上今日的六十二两,自己这本书里一共夹着一千四百多两银票了,林远秋准备拿去钱庄换成大面额的,省的书本鼓鼓的,一看就是不正常的样子。
  等差不多申时,林三柱风尘仆仆的来了。
  一起过来的还有林远枫和林远松,还跟上次一样,两人轮流驾马车,雪天路不好走,赶着马车时可不敢跑太快。
  而紧跟在后头的还有周家的马车,这次两家人特地约了一起出门,如此路上也能有个照应。
  一行人先去了客栈住下,今日已晚,再出发肯定要等到明早才成。
  因着明年不准备过来府学,所以宿舍里的东西这次得全部打包回去。好在林远秋行李不多,除了几床被褥,剩下的大件也就两个木箱,至于零零散散的小物件,早在前日林远秋就收拾好了,所以这会儿直接搬上车就成。
  等转身准备上马车时,林远秋再次回头看了一眼府学的棕红色大木门。
  都说天下无不散的宴席,可人生何处不相逢呢。
  想来在过不久的国子监里,自己又将会有教导有方的夫子,以及志同道合的同窗了吧。
  ……


第106章 进京
  回程的马车,还是跟前两年放年假一样,先去了趟县城。又是一年年尾,在回家之前,得去县衙把朝廷给的贴补领回去。
  举人的待遇比秀才高出了不少,每个月有四两银子不说,就是粮食也比秀才多出了一倍。
  这么多粮食,再往家里运肯定不太现实,所以林远秋让书吏直接帮自己折算成了银子。
  想到过不了一个月自己就要前往京城,往后就算回来,也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所以拿到银子的林远秋,准备给家里人在县城里置办些东西。
  特别是春燕和春草,两个妹妹正是最爱俏的年纪,他这个当哥哥的,想给她俩买些漂亮的首饰和几身时兴的衣裙。
  林三柱没有意见,这可是狗子凭自己本事得来的银钱,想怎么花自然全由着他了。
  听到林兄还要在县城采买东西后,周子旭便准备先行回去。
  至于去京城的事项,等过了年,他们六人再聚一起商议就是。
  县衙门口就有看桩立着,把马车栓在这里倒不用担心会丢,不过林远秋还是递了一块碎银给一旁的守门差役,告知他自己过一会儿再过来取车,让他帮忙看着些。
  差役自是连连道谢,心说这举人老爷的马车哪还用看着的道理,那贼儿就算胆子再肥,也不敢偷到举人老爷身上来吧,不过虽是这样想,可也时刻帮着留意了起来。
  女儿家喜欢的东西,左不过衣裳布料和首饰这些,林三柱是来惯了县城的,自然知晓在哪条街上有这些东西卖。
  于是林三柱也没耽搁,直接领着人快步往县城最繁华的昌盛街而去。
  大男人逛脂粉铺的场景可不多见,何况一来就是四个,女掌柜只差呆愣在那儿看稀奇了。
  而林三柱,想着待会儿他们还要赶回小高山村,何况在他看来,抹脸的东西也没啥可挑的,便转身对林远松说道:
  “你只管挑自己媳妇的,其他人的我来。”
  说罢,林三柱就掰着手指数起了人数,娘一个,大嫂二嫂两个,冯氏一个,还有远枫媳妇和远槐媳妇,以及远柏媳妇,再有春燕和春草,这样算起来,一共就是九个。
  等确定自己没数错后,林三柱便直接让女掌柜拿了九盒脂粉出来,再看到铺子里也有头花卖,他顺手给每人挑了两朵,红的、粉的、黄的、紫的,各种颜色都有。
  看到客人买东西的干脆劲儿,女掌柜也爽快,直接给抹去零头不说,还送了两方细棉帕子。
  而林远秋和林远枫,这会儿正在对面的银楼里,因着赶时间,所以他们几个是分头行动的。
  林远枫没想到五弟会直接让掌柜拿了金钗出来,一两金子十两银,林远枫可是仔细看过了,这托盘子里的金钗,每支重量都在四钱以上,再算上做工,那么一支金钗就得四到五两银子,若买十支的话,那可就得四、五十两银子了。
  再算上三叔拿走的五两买头花和脂粉的银钱,以及刚刚给爷奶买的羊皮袄,还有三妹和四妹的几套衣裳。
  所以,五弟这是准备把衙门发的贴补全都花光吗?
  别说,林远秋还真是这样想的,在他看来,既然要买就干脆买些好的,正好娘她们还没有金首饰,不如给每人都买上一件好了。
  至于春燕和春草,帮她俩分别挑了一支金钗后,林远秋又给两人各买了一对金耳珰。
  掌柜把一支支金钗分开用精美的木盒装好,说实话,一次性买这么多,他还是头一回碰到呢。
  等结算好银钱出了银楼,正巧有一卖面人的挑着担子过来,林远秋数出衣袋里剩下的一把铜钱,一口气买了二十多个面人。
  不得不说,不管在前世还是现在,买买买的感觉都是一样的,那就是爽。
  天上渐渐飘落起了雪花,担心雪会下大,四人也没再停留,去衙门口取了马车后,就匆匆回家去了。
  等回到村里,已是酉时,积在地上的白雪把四处映的亮亮的,倒不用担心会看不清道儿。
  吴氏已不知是第几次往院门口张望了,这会儿听到马蹄声响,提着的心顿时放了下来。
  整个小高山村只有自家有马车,肯定是三儿他们回来了。
  遂吴氏朝院里大声喊道,“大柱二柱,快些过来搬门槛,远秋他们回来了。”
  林大柱和林二柱也一直留意着屋外,这会儿听到老娘喊他们,忙快步走了出来,待到院门处看时,就见自家马车已“嗒嗒嗒”的往家门口来了。
  两人忙敞开院门,然后卸下门槛,好让马车直接进到院子里来。
  周氏和刘氏快步去厨房烧菜热饭,这天都黑了,想来远秋他们肚子早就饿了。
  两人速度也快,等林远枫他们卸下车厢,然后把马儿赶到马厩里喂上,腾着热气的饭菜已摆上了桌。
  因着要赶路,中午这顿,林远秋他们只吃了几块点心垫肚,所以这会儿看到香喷喷的饭菜,都不由自主的咽了咽口水。
  林远松摸了摸咕咕叫的肚子,忍不住笑道,“还是家里好啊。”
  林远枫跟着点头,可不就是家里好吗,大冬日的,不用早起,暖乎乎的炕,热腾腾的饭菜。
  再想到五弟手上的冻疮,和没有热炕的宿舍,林远枫不禁心想,五弟这么多年也不知怎样熬过来的,可真不容易啊。
  吃好了晚饭,林远秋把从县城买的东西都拿了过来。
  “爷,奶,这是孙儿给你俩买的羊皮袄,现下穿正正好。”
  说着,林远秋把袄子分别给老林头和吴氏递了过去。
  两件衣裳全是绸缎做的面,羊毛则缝在夹里的位置,手一摸上去,柔柔软软的,穿在身上肯定暖和。
  吴氏嘴角咧到了耳朵根,心里更是乐得不行,直说自己若是穿上这件衣服,可就真成地主婆了。
  林远秋把装着小木盒的包袱递给了吴氏,“奶,这是给您跟伯娘,还有我娘和嫂子她们买的,您给大家分一分。”
  说着,林远秋把另两只小木盒递给了春燕春草,“喏,这是哥给你俩买的,看看喜不喜欢。”
  “谢谢哥!”姐妹俩异口同声。
  两人以为又跟先前一样是好看的头花来着,忙迫不及待的打开,等看到盒子里是金灿灿的头钗和耳珰时,忍不住都惊呼出了声。
  坐在边上的秦荷花还有王香云几人,也都看到了,眼里自是忍不住的羡慕,这钗子可真好看啊。
  女人天生对漂亮的饰品爱不释手,何况这还是金子做的。
  “谢谢哥!”
  “哥你真好!”
  春燕和春草边跟哥哥道谢,边拿起金钗往头发上比划。
  见状,冯氏忙走了过去,接过女儿手里的金钗后,就给她俩戴到了头上,这下,原本两个豆蔻年华的姣美姑娘,看着更加俏丽了。
  而吴氏,从看到孙女盒子里的金钗起,就赶忙伸手去解包袱了,等她拿起一只木盒打开,见到里头果真也是一支金闪闪的金钗时,肉痛的直吸气。
  果然谁生的娃儿就随谁,她家小孙子舍得花银钱的脾性,跟老三简直像了个十成十。
  既然已经买来了,肉痛也没用,吴氏也不去纠结了,何况这可是小孙子对家里人的一番心意。
  想到这里,吴氏便把金钗给儿媳和孙媳一一分了过去。
  最后再打开了属于自己的那份,等吴氏看到那金灿灿的如意钗头时,一眼就喜欢上了,别说,她家小孙子还真会挑东西,这钗子也太好看了吧。
  得了金钗的周氏刘氏和冯氏,还有高翠她们几个,在看到还有头花和脂粉时,顿时喜气洋洋了起来。
  而进门才一个月的丁菊,更是有种自己掉进福窝里的感觉。
  ……
  得知林远秋回来后,村民们还是跟往年一样,纷纷过来求写春联。
  让林远秋没想到的是,大爷爷也拿着红纸过来了,再看他满脸的喜色,好似比以前精神抖擞了许多。
  林远秋知道对方的好心情自哪里来。
  因为今年四月的时候,大爷爷的小孙子,就是那个在族学时,与自己同桌的林文进,终于考过了县试,也就是从那会儿起,大爷爷的精气神全都回来了。
  林金财乐呵呵,“远秋啊,等文进考中了举人,你俩就可以一起上京城赶考去了。”
  这是过来显摆,又顺带踩自己一脚的,真不知哪里来的底气,才考过县试就得意成这样。
  林远秋也不恼,“一起去京城恐怕不行,再过不了多久,我就得到国子监念学了,不如这样吧,大爷爷您让文进哥多加把劲儿,就说我会在京城等他。”
  加把劲儿?
  林金财老脸一囧,心说,哪有这么容易加把劲的事,考过了县试,后头还有府试、院试跟乡试呢,自家孙子真要有这么大的本事,就不会一连考了这么多年,连一个童生都未考上了。
  所以,远秋这不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吗。
  最后,林金财是灰溜溜的回去的,连红纸都忘记了拿。
  ……
  因着周子旭和陈玉堂他们还要参加二月里的春闱,所以才过完年,一行人就踏上了去往京城的路。
  路线是先前就定好的,他们先乘马车去往郡城,接着从郡城坐船北上直抵通州,最后换乘马车到达京城。
  林远秋算了算时间,整个行程下来,差不多要花上二十来天,这还算速度比较快的。
  出这么远的门,林三柱肯定要把儿子送到京城才会安心。
  想到这次周叔也会跟着一起,林远秋便没了让他爹一个人返程的顾虑,不然他还真不敢让爹跟着去京城。
  出门前,林远秋特地与家里说了两个妹妹的亲事,过了年,春燕春草也才十五,所以再等上一年说亲也不算迟。
  ……


第107章 国子监
  说实话,之所以会让两个妹妹迟一年说亲,还真没有别的想法,更不是准备留着妹妹去攀两门高门大户的富贵姻缘。
  而是林远秋觉得,春燕、春草虽已满十五岁的年纪,可心性还不够成熟。
  许是从小就没怎么吃过苦的缘故,比起大姐、二姐那会儿,春燕和春草的想法就要简单了许多。
  林远秋记得春梅说亲事的那会儿,对选怎样的夫婿,可是一直有她的想法的。特别在男方的人品和家境上,更有自己的明确要求。
  可春燕春草呢,说来也让林远秋哭笑不得,那日他试着问了问,结果春燕直接来了句,“要好看的。”
  而一旁的春草一听,更是连连点头,“对对对,就要跟哥哥一样好看的。”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林远秋怎可能放心让两个妹妹现在就说亲,别到时她俩只冲着长相挑,遇人不淑就麻烦了。
  还是再等上一年吧。
  ……
  等林远秋和周子旭到达郡城时,陈玉堂刘青安,还有张元和秦文杰也都已经到了。
  张元和秦文杰,正是此次与林远秋他们一起去国子监念学的另外两位府学同窗。
  一行人在码头附近寻了客栈住下,第二日一早,就直接去了渡口。
  这次是林远枫和林远柏一起驾车过来的,等两人搬好行李下了船,再看到五弟站在甲板上与他俩挥手道别时,心中不禁生出了离愁来。
  “五弟,到了京城要好好照顾自己!”林远枫忍不住挥手回应。
  林远柏也敞开嗓子道,“记得要常写信回来!”
  林远秋笑着朝两人点点头,表示知晓了。
  接下来便是近半个月的水路。
  让林远秋万分庆幸的是,他和林三柱两人都没有晕船。
  再看周叔,自上了船后,就开始吐得稀里哗啦,而后整个人趴在床上,都不敢多动弹一下,不然就是各种头晕。
  另四个同窗中,有两个和周叔差不多的样子,也是连酸水都吐了出来。
  出门之前,春秀特地送了沈家自制的防晕船丸药过来,说是效果还不错。
  林远秋便去找了出来,准备让他们吃着试试。
  说实话,对这一类的药,林远秋是不怎么相信的,前世姥姥会晕车,当时那晕车药可是一点效果都没有。
  可让林远秋没想到的是,周叔和刘青安他们吃了后,只半日功夫,就跟没事人似的了。
  这让林远秋对沈家的制药本事有了新的认知,想来这也是沈家药铺一直小有名气的原因吧。
  在船上,最不缺的吃食就是鱼,可天天吃、顿顿吃也是一件相当可怕的事情。
  就在林远秋和周子旭觉得往后余生恐怕再无美味时,大船终于在通州靠了岸。
  大庆桥码头离京城不足百里,这会儿也才巳时,想来赶到京城过夜还来得及,于是众人也没耽搁,在码头寻了车马后,就直接往京城去了。
  果然,等到京城时,离关城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