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贫家子的科举路 >

第70章

贫家子的科举路-第70章

小说: 贫家子的科举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放榜的这日,四人早早去了贡院,此时贡院门口已聚满了人,众人都在等着红榜贴出来的一刻。
  说实话,今日的林三柱,比三年前的那次还没信心。
  可以说,自从得知儿子就坐在茅房边上考试时,对他能不能考中的事,就基本不抱希望了。
  不过,尽管这样,也不妨碍林三柱想看一看榜单的想法。
  这不,等衙门书吏把桂榜贴出来后,林远秋一个没留神,他爹又挤进去了。
  见状,周兴忙也一个劲的往前挤。
  而钻到榜单面前的林三柱,平复了一下呼吸后,就很快从后往前看起名字来。至于为何要从后面开始看,也是想着,若真考中,也应该排名靠后了。
  先是十个副榜,没有。
  第六十名,不是,第五十九,也不是……
  一直看到第三十名,还是没有。
  正当林三柱心灰意冷,准备放弃时,很快就在第二十二名的位置,看到了周子旭的名字。他正想高声喊叫一声,可眼角好像瞟到了前头有一个“远”字。
  林三柱忙转头死死朝那个名字盯去,很快,“林远秋”三个字就映入了他的眼帘,
  担心是自己看错了,林三柱忙用手擦了擦眼睛,再看,果真是“林远秋”三个字来着。
  林三柱简直快疯了,老天,他家狗子考中了,他家狗子考中举人了啊!
  “狗子,你考中了!狗子,你考中举人了!”
  林三柱激动的大声叫嚷,想让人群外的儿子知晓这个好消息。
  可等林三柱看到,大家都一个劲的朝他看时,才惊觉自己怎么一激动,把儿子的小名给喊出来了。
  再看此时,众人已主动给他让出了一条道,且从他们看笑话似的眼神里,林三柱知道,人家这是想看看到底谁叫狗子的意思吧?
  林三柱可不傻,自家儿子如今已是举人了,若是被人知晓还有一个叫狗子的小名,到时人家喊他狗子举人可就太难听了。
  想到这里,出了人群后的林三柱,飞快朝着一位正等着看笑话的书生走了过去。
  ……


第97章 中举
  不愧是林三柱的脑袋瓜子,果然好用,这不,没等他走到那个想看笑话的考生面前,在场的众人已自动认为对方就是“狗子”的角色了。
  很快,上百双目光齐齐转到那名书生身上,一身月白色长衫,手里还有一把折扇摇啊摇的,好一副风流倜傥的翩翩公子模样。
  可若把他与“狗子”的名儿放到一起,地气立马升到了头皮,这下啥风流、啥倜傥的,统统都没影了。
  而那书生还不自知,看到朝自己越走越近的林三柱时,他还左顾右看,迫切想看一看“狗子”是何方“神圣”呢。
  没等这边的热闹瞧完,榜单前又有好几声惊呼响起,众人的心思很快被吸引了过去,再没人关注到这边了。
  见状,林三柱立马一个转身,准备往人群里走上几圈后,就回到儿子身边。
  可等他一抬头,却瞧见他家狗子已经站在他跟前了,而周子旭,也满脸是笑的跟在一旁。
  虽不知自己有没有中榜,可听到林兄考中了,周子旭也是极为高兴的。
  看到两人过来,林三柱哪还有再去转几圈的心思,忙一手拉住一个激动道:“你俩的名字我都瞧见了,子旭你是二十二名,远秋是……”
  林三柱这才想起,方才自己光顾着高兴,居然忘记看一看狗子的排名了。
  林远秋正想说等榜单那儿稍微空上一些,咱们再过去看。
  可话还没说出口,就见他爹又兴冲冲的往榜单那儿跑了过去。
  而周子旭,在听到自己也考中了的话后,恨不得原地蹦起,“林兄,咱俩都考中了,哈哈哈哈哈,真是太好了。”
  “嗯嗯。”
  林远秋点头,嘴角也是忍不住的往上翘,苦读六载,举人这个门槛他终于迈进去了。
  等林三柱再次从人群中挤出来时,周兴就跟在他的后头,虽头发凌乱,衣摆褶皱,可脸上的笑容却是实实在在的灿烂,细看他的眼角,还有些红,一看就是激动所致。
  林三柱也学聪明了,并没大开嗓门,飞快朝林远秋走过来后,才兴奋道,“第十六名,远秋,爹看清楚了,这次乡试,你考了第十六名!”
  最后几个字,林三柱几乎是哽咽着说的。
  他林三柱何德何能,这辈子居然修了这么大的福气,能得远秋这个好儿子,不但孝顺,还特争气。
  说到争气,林三柱不禁想起以前村里人常喊他二流子的时候,那时大家都笑话他没出息,还说等日后他爹娘离开后,说不定要带着妻儿上街要饭去。
  再看如今,村里人见到他时,每回都是和和气气的,且族长和族老们还常夸他会教养儿子。
  林三柱是知道的,这哪里是他会教养儿子啊,所有的这些,靠得全是狗子自己努力用功的缘故。
  这些年,从童生到秀才,再到如今的举人,狗子付出的刻苦,他这个当爹的,可是全都看在眼里的。
  看到林三柱红红的眼眶,周兴促狭道,“方才还笑话我,怎么,这么快就轮到你自己哭鼻子了?”
  林三柱不服,“我这是高兴呢。”
  谁不是高兴啊,周兴觉得,自己活到三十多岁,今日恐怕是他最开心的一天了。
  等人群差不多散去一些后,林远秋和周子旭也去榜单前看了看。
  “林兄快看,解元是丁德进!”周子旭指着红榜忍不住说道。
  林远秋也看到了。
  心说,果然是名师出高徒啊。
  至于丁德进是谁,林远秋和周子旭并不认识,可他的老师,两人却是知晓的。
  来到郡城后,就时常听人说起谁最有望拿下解元的猜测,而这些人里面,就有丁德进的名字。
  林远秋和周子旭也是后来才知道,旁人之所以认为丁德进中解元的可能性大,全是因为他有一个好老师来着,而这个好老师,正是乌静先生。
  说实话,对有这样的老师,林远秋心里是十分羡慕的。这个羡慕,不仅仅在于有名师的教学。而是因为,在古代,老师的意义与现代的老师完全不一样。
  都说天地君亲师,这就是古代师徒的关系。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这句话,在古代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在这边,老师对于学生来说就跟父亲一样,拥有父亲所有的权力。同样的,老师对学生也会视如己出,不但倾囊相授学识,拥有的社会资源也都会悉数用到自己学生身上。
  而像乌静先生,他的社会资源,其中有很多,怕是底层百姓这辈子都触摸不到。
  有了这些资源,就能够比旁人多出好些捷径,自然可以省下不少的精力。
  不是林远秋市侩,这个社会本就如此,别人轻轻松松能搞定的事,有些人倾其所有都不一定能摆平。
  不过,林远秋觉得自己有一点性格很好,那就是抱有自知之明之心,从不巴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得之我幸,不得我命,虽有羡慕,可从不嫉妒。
  说来,靠自己奋斗虽然辛苦,可好处也是多多的,最起码安心不是。
  何况,这辈子,他虽不想做一个地里刨食的农家子,可也从未想过飞黄腾达、位居人臣。
  在这皇权大如天的封建社会,林远秋只求“安稳”二字即可。
  见周子旭眼里也是满满的羡慕,林远秋忍不住笑道,“羡慕啥,周兄的名师不是也当得挺不错的吗。”
  林远秋说的可是心里话,比起他,周子旭可是第一次参加乡试,居然一次就考中了,确实厉害。
  名师?
  周子旭先是一愣,而后很快就想起他和林兄说过要给自己当名师的话。
  看来,只要自己用心去学,就算没有名师,他们也照样能成。
  而此时,在郡城的一个小院子里,乌静先生拿着抄来的中榜名单,正一一细看着。
  虽方才家仆已告知了德进中解元的事,可这会儿看到排在第一位的名字时,乌静先生的嘴角还是忍不住往上扬,没什么比自己学生考出好成绩更让人高兴的事了。
  只是,等乌静先生看到后头两个似曾相识的名字时,当下就是一愣。
  林远秋,周子旭。
  这不就是三年前,自己去府学讲学时,两个说要自己给自己当名师的孩子吗。
  记得当时自己还准备往后多留意他俩来着,只是后来事情一忙,倒是给忘了。
  没想到,才短短三年,如今这两人就出现在了桂榜之上,还真让人意外啊。
  ……
  四人刚回到客栈,就瞧见大堂正中站着两位穿着崭新皂服的衙役。
  看到林远秋他们,掌柜忙笑着对衙役说道,“回来了回来了,两位举人老爷回来了!”
  胖掌柜心情激动,没想到,今年的乡试,自家客栈居然出了两个举人老爷,今日整条街上,怕只有他们云来客栈最是风光了。
  两名衙役也没耽搁,走上前后,就把手中的帖子分别递给了林远秋和周子旭,而后拱手作揖,道:“三日后,府衙举办鹿鸣宴,请林举人和周举人务必准时参加。”
  见状,林三柱和周兴忙走上前,而后从衣袋里掏出两块碎银,分别赏给了两名衙役。
  两个衙役自是连连道谢,随后便回衙门交差去了。
  鹿鸣宴林远秋是知晓的,这是由主考官承办,专门宴请新科举子和内外卷帘官的盛席。
  林远秋打开帖子看了看,上头写了开席的时间和地点,连座席号都写上了,倒是安排的细致。
  林远秋把帖子放到了书箱,而后去了周子旭房里,再过两日,贡院那儿便有中榜举子的朱卷贴出,他想约周子旭过去看看。
  还有,这次的策文,林远秋还想像上次一样,去书肆掌柜那里买上一些。
  而在林远秋和周子旭忙着看朱卷时,衙门安排的报喜衙役,已去往各处,开始了送喜报的差事。
  ……
  小高山村,村西头林大贵家。
  田里的活儿刚忙完,还没歇上几日呢,老林头又开始在后院挖起了菜地来,他准备种些萝卜下去,这样等到了冬日,或腌着吃,或煮肉骨头,对了,还有萝卜丝炖鱼,都是挺不错的。
  至于萝卜丝炖鱼的吃法,还是小孙子给想出来的,别说,大冷天,炖上一锅,吃的全身热乎乎的,舒服极了。
  想到小孙子,老林头就掰着手指算起了日子来。
  按理说今日已过了放榜时间,也不知这次远秋有没有中榜的希望。
  吴氏提了一个小竹篮过来,篮子里放着一只盛水的小陶罐。见老头子满头满脸都是汗,吴氏忍不住心疼,“大热天的,就不能再歇上个几天,非得这会儿挖地,你看你,后背的衣衫都粘在身上了。”
  老林头不以为意,“你懂啥,就是要趁着大热天翻地才好呢,这样把土里的虫籽儿晒一晒,等种下萝卜时,就不用担心会生虫子的事了。”
  最重要的是,手里有活儿做着,自己就不会老是想着放榜的事了。
  老林头觉得自己实在贪心,当初小孙子刚念书的那会儿,自己想的是,要是小孙子能考上个童生就好了,等考中了童生,自己又想着若是能考上秀才就更好了,可等小孙子考上了秀才,这会儿自己又开始巴望他能考上举人了。
  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啊。
  也不想想,若考举人这么容易,有志也不会一次都懒得去考了。
  老林头正在心里骂着自己,就听一旁的老婆子兴奋道,“老头子,你有没有听到鞭炮声响?”
  老林头一个激灵,“啥啥鞭炮声响?”
  ……


第98章 鹿鸣宴
  老林头一甩锄头正准备出去瞧瞧,结果就看到大儿子跑着过来了。
  “爹,外头有鞭炮声响,是不是咱家远秋考中乡试了啊?”
  林大柱的话还没落音,就见林二柱和林远枫,还有林远松他们也都跑过来了。
  几人刚刚都在前院修补背篓,马上又是做柿饼的时候,修好了背篓,到时好到山上摘野柿子去。
  如今整个小高山村,要说谁家对鞭炮声敏锐,除了老林头一家,就没有旁的人了。
  尤其这几日,家里恐怕除了还在吃着奶的小娃儿,其他就没有不竖着耳朵的人。
  原本听到隐隐约约的鞭炮声响,林大柱和林二柱是想推开院门跑出去看看的。可想到昨日刚闹过的乌龙,两人就没好意思这么做。
  别到时又是几个皮娃儿在烧竹节玩,岂不又很尴尬。
  原来昨日几个村里的男娃子,在刚割了稻谷的田里烧竹节,当时那爆出的噼噼啪啪声,让老林头他们误以为是送喜报的差役来了。
  毕竟像这种饭菜易馊的大热天,办喜事的人家基本没有,所以绝不会是哪家娶媳妇或者嫁闺女的喜炮声。
  可等一家人打开院门,兴冲冲的跑到村道上后,却发现除了几个走着路的村民,其他啥都没有。
  再去发出声响的地方一看,好嘛,竟然是一群小孩子在炸竹筒玩来着。
  当时这场景,要说不尴尬怎么可能,毕竟村里人都知道远秋去考乡试的事,也都知道,他们火急火燎的跑出来,肯定以为是送喜报的衙役来了呢。
  所以,这会儿再听到有鞭炮声时,几人没再往外去,而是放下背篓,直接来后院找老林头和吴氏了。
  而两个送喜报的官差,在村口点了一串鞭炮后,又重新上了马,之后马鞭一扬,就“嗒嗒嗒”的往村子里来了。
  那领头的衙役,正是先前送过院试喜报的那位。
  虽已有六年未踏足小高山村,可当初收到几百文喜钱的事,他还记得一清二楚呢。
  所以这会儿的他格外的卖力,这不,等马儿进入村子后,洪亮的大嗓门就高声唱起,“恭贺林远秋林老爷喜中乡试第一十六名……”
  村民们本就被刚才的一阵爆竹声吸引到了屋外,此刻看到有官差过来,再听清楚他们喊的话后,顿时都沸腾了起来。
  哎呦,这可了不得了,远秋这是考中举人了啊!
  快快快,咱们快些过去看看!
  于是,大家伙儿,包括匆匆赶来的林族长,以及由家里小辈搀扶着的几个族老,都追着官差的马匹往这边来了。
  人群中时不时还传来众人的不可思议声:
  “老天,大贵家这是要大发了啊!”
  “可不是嘛,这可是举人老爷,比秀才要大多了。”
  “你们说说看,这远秋小子的脑袋到底是咋长的啊,这也太厉害了吧!”
  有林氏族人一听,立马不乐意了,“啥小子小子的,官差大人都喊远秋老爷呢,难道你张枇杷比官府还威风!”
  那个叫张枇杷的中年汉子一听,忙捂住了嘴,他哪里敢跟官府比威风啊,自己这不是叫顺嘴了嘛。
  再说老林头这边,一家人还是决定到院外头瞧瞧去,别到时真是送喜报的官差过来,自家可就怠慢了。
  只是几人才走到前院,就听院门处有“笃笃笃”的敲门声传来。
  没等院内人开口询问,一道洪亮的嗓音就在院墙外头响起,“恭贺贵府林远秋林老爷喜中乡试桂榜第一十六名!”
  ……
  这一日的小高山村,自是前所未有的热闹。
  等报喜官差离开后,上门道贺的村民就没停歇过。
  听人说,当上了举人老爷,就可以做官了。真要是这样,那可就了不得了,乖乖,他们小高山村竟然也出官老爷了。
  所以,此时还不好好巴结,要待何时。
  几个头发花白的族老更是激动的老泪纵横,没想到有生之年,他们还能看到林氏有如此风光的时候,这会儿就算让他们马上闭眼,也心甘情愿了。
  而林族长,已在安排明日开祠堂祭祖的事了,除了告知列祖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