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家子的科举路-第1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外甥女?说婆家?
周兴先是一愣,不过很快他就反应了过来,心里有些纳闷亲家问这话是啥意思,难道想帮自己外甥女说人家?
周兴摇头,面带愁色,“还没呢,离出孝期还有一年,还得再等等。”
虽说孙辈需守孝三年,实则就是二十七个月,只是哪怕二十七个月,也还要等上一年才能说亲事。
唉,周兴叹气,现下钰柔已经十六,等出孝后很快就要十八了,届时再想找一门好的亲事怕就有些难了。
“你觉得我家远秋咋样?”虽是这样问,可林三柱知道,这么好的外甥女婿怕是打着灯笼都难找了。
也正因为如此,周兴才以为自己耳朵听错了,呆愣了半响后,才不敢相信的问道,“亲家是说远秋吗?”
林三柱点头。
周兴“蹭”地一下从椅子上蹦起,“亲家,您在这儿先坐,我现在就找妹夫说去!”
“去”字还没落音,人已跑出了十米远,然后是一长串的哈哈大笑声。
看到周兴这副激动的模样,林三柱突然觉得,这样也挺好。
与其找一个要巴着人家的岳父,真还不如找一个把狗子当成宝的亲家。
就像林三柱预料的那样,这么好的女婿打着灯笼都难找。所以钟家很快就应了下来,只是现下还在孝中,定亲之事只能日后再办。
林三柱点头,理当如此。
回家后便把亲事说定的事告诉了儿子,也说了等出了孝才定亲。
林远秋想了想,没过一会儿就出了门,而后直接去了文锦街的翠玉轩。
等再回到家时,怀里便多了一对玲珑剔透的玉镯。
林远秋原本想买翠玉的,可那价钱自己兜里带着的银票可不够,最后他选了一对和田玉的,玉质看着也挺不错。
林远秋打开紫檀木匣,“爹,您让周叔把这对镯子送去钟家,就当咱们这边给的信物。”
林三柱接过,心里想着,自家狗子对钟家姑娘怕是喜欢的。
……
又过了一日,林远秋依约去了唐府,等他到时,已有好几位同年在等着了,顾平也在。
都是同榜进士,大家很快就说到了一块儿。
再过了一会儿,林远秋看到丁德进也过来了,一身月白色圆领长袍,手执折扇,看着倒是风流倜傥。
许是得了家中同为朝廷命官的父亲“传授”,今日的丁德进看着少了傲气多了谦逊,与大家一一打过招呼,包括林远秋在内,而后才找凳子坐下。
与琼林宴上满是得意的眼神成了鲜明的对比。
祖父大理寺卿,父亲已从几年前的庆州知府,升到了吏部。是以在琼林宴上,丁德进自然多了许多与他慈爱说话的长辈,再看到林远秋坐在位置上没人搭理,丁德进可不就洋洋得意起来了嘛。
果然祖父和父亲说的没错,官场中还是人脉最重要。
林远秋可以肯定,这小子琼林宴那晚回去后,肯定挨了他爹的骂,不然这会儿也不会突然来个态度大转变了。
唐大人把众人请到花园书亭中,接着让小厮快去书房,把书桌上的画拿过来。
小厮动作迅速,很快拿着画过了来,而后依照吩咐,打开挂至亭檐的菱格上。
唐进摸了摸胡须,笑道,“此画乃老夫近日偶得,你们过来看看这画功,是不是从未见过,老夫也是头一次看到如此大写意的山水图,你们看,寥寥几笔,以形写神,简洁而不失通透,好画功啊。只可惜画上未提应景诗句,我看不如这样,今日咱们就以画中景为题,各作诗一首如何?”
林远秋觉得这画有些眼熟,待上前仔细一瞧,好嘛,这不是自己最早画的写意山水吗?
之所以知道是最早的那些,是因为这画上头还没有落款名章呢。
都是从几千人中脱颖而出的进士,写诗作赋自然不在话下,很快一人一首诗就写了出来。
待聚会快散时,唐大人就开始一一喊人进书房说话了。
不多会儿林远秋也被喊了进去。
唐进先起头聊了易经中的临卦,而后切入主题,“林修撰可有婚配?”
林远秋有些腼腆,“禀大人,家中父母已给下官说了亲事。”
已说了亲事?
唐进呆愣,才不久自己问秦大人时,不是还没说下亲事吗?
怎么这么快就定下了。
他看向林远秋,见对方脸上除了定下亲事的喜悦,没有半点说谎的地方。
原本唐进以为秦遇之所以婉拒,这是留着得意弟子的亲事,准备好好攀一门姻缘。
现下看来,倒是自己想当然了。林修撰的亲事,秦大人确实交由他爹娘操心了。
……
馆选结束。
此次只考出十二位翰林院庶吉士,其余未入选的进士,根据不同情况分别被任命为主事、中书、知县等等官职。
林远秋的休假手续,与其他人一起,掌院学士很快都批了下来。根据回乡路程的长短,林远秋的假期为两个半月。
他们当中,时间最长的是顾平,有三个月。
和准假条一起的,是免费乘官船的文书。有了这个,此次回乡祭祖,不管是坐船还是马车,自己都不用花一文铜钱。
这也是朝廷给他们这些新科进士的福利了。
……
南锣鼓巷。
回乡的行李已经收拾好,而朱掌柜那里,林三柱也把林远秋这段时间画的画都送了过去。
这会儿父子俩正在说着明日启程的事。
“远秋,爹想到药店买颗参回去。”
见儿子有些不解,林三柱便解释道,“你爷你奶年岁大了,爹担心他们吃不消这么远的路。若买了人参,等咱们一到家,就切了炖给你爷奶吃,这样补上了精力,再过来京城时,就不怕会没了力气去。”
林远秋忍不住点头,“还是爹您想的周到。”
可不就是周到嘛,原本林远秋就有些担心这个。虽爷奶的身子骨一直都很硬朗,可二老还从未坐过船呢,加之水路又长,他怎可能不担忧。
想到了就做,很快父子俩就出门直往药铺而去。
那药铺掌柜一听是买给从未吃过人参,且身子硬朗的人吃的,忙开口叮嘱,可别一次就把整颗参全吃了,尽量多分上几次。
听了药铺掌柜的话,林三柱最后决定,一颗参分成十份,一个半月内让爹娘吃完。
这次除了给家里几个小的带了些小玩意,其他人都没给买东西。不过京城的时兴布料倒是没少买,这是林远秋准备给两个妹妹当嫁妆的。
第二日,天才微微亮,张贵就领着车行的马车过来了。
等把箱笼装上了车,马车出了南锣鼓巷后,很快往通州码头而去。
这次平安也跟着一起,虽行李不多,可也有七、八只箱笼呢,多个人跟着总要多了份照应。
……
虽江州府离着京城有不少的路,可再远,经过十来天的时间,今年江州府出了状元的大好消息,也随着公文一起送到了府衙里。
知府大人乐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线,先前是头名会元,这次居然是状元,再想到林状元此前还在府学念书几年,所以,自己这不是妥妥的教化政绩还会是啥。
哈哈哈,看来明年自己升官怕是有望了。
心情激动的江州知府,当即派了活下去。让衙差快些上状元家报喜去,并拨下报喜款项十两,让衙役怎么喜庆怎么来。
既然林状元给江州府挣了脸面,给他出了政绩,那他自然要报之以琼瑶了。
将来说不定还是同僚呢。
几个衙差得令后,立马就张罗上了,两辆马车,吹吹打打的喊上六人,然后是鞭炮买了一箩筐。
准备好了之后,就很快出发了。几个戏班子敲锣打鼓的抱着吃饭家伙有些纳闷,现下已是申时了,待赶到横溪镇可就天黑了,这黑灯瞎火的,可怎么报喜啊?
几个人哪里知道,上次报喜,就因为被县衙差役抢了先,府衙几个差役心里都憋着劲呢,所以这次无论如何都要抢一次先才行。
至于天黑,怕啥,那鞭炮筐底下,早有好几根松木条备着了,到时直接把它们点着当火把不就成了吗。
好在初夏的夜晚繁星满天,加之马车夫在车头挂了气死风灯,赶起路来倒一点没耽搁。
而等马车到了小高山村时,果然已是亥时了。
此时村里人都已睡下,只偶尔有犬吠声传来。
三个衙差看了看安静的四周,再齐齐看向另一个衙差,他们的头儿,有些不确定的问道,“老大,咱们现在就敲锣打鼓,点燃鞭炮进村报喜吗?”
老天,现下才二更啊,待会儿不会被村里人打吧?
领头衙差有些犹豫,这个点把人吵醒好像确实有些不地道。
可是来都来了。
再说这不是惊天大喜事吗。
要换做是他,就算被吵成聋子都乐意。
拿定主意后,领头差役大手一挥,报喜!
片刻后,寂静的小高山村被突如而来的锣鼓声惊醒,然后是震天响的鞭炮声。
住在村口最近的林大牛,听到这惊人的响动后,忙抱起熟睡的女儿,再伸手搂过打着呼的儿子,然后朝睡在身侧的自家婆娘大声喊道,“孩他娘孩他娘,快,快跑,地龙翻身了!”
……
第147章 别样的报喜
和林大牛一样,误以为是地龙翻身的还有好几户人家,所以这会儿他们都是拖儿拽女的跑到了院子里。
于是,鞭炮声才停歇,四个衙差和敲锣打鼓的六个人,以及两个马车夫,很快就听到村里传来一阵阵“吱吱呀呀”的开门声,还有几句“快跑快跑”的嚷叫声夹杂着。
两个马车夫到底是走南闯北惯了的,见此情形,心道不好,今晚自己要是不机灵点,被揍的可能性很大。
想到这里,两人忙往后退了几步,思忖着要不要挪到那棵大樟树后面躲躲。
除了以为是地龙翻身的,也有以为是来了打家劫舍的匪徒的。
这不,村东头的林添财家,此时添财他爹正扯着家中的大水牛,准备往院外跑。
娘的,自己一家人勒紧裤腰带十来年,好不容易攒下银子买了头牛,可不能被匪盗抢了去。
一旁的添财他娘,这会儿眼泪汪汪,死老头光顾着大水牛,连婆娘和儿子,还有孙子都不管了,真真是人不如牲口啊。
与添财他爹想着往院外冲不同,更多村里人则守在了院子里。在他们看来,跑出去不就等于把肉送到别人嘴里吗,所以他们还是蹲在院子里更稳当些。
不过,一个个手里的扁担和锄头却是握的紧紧的。然后,或趴在围墙上,或透过院门缝往外瞄,紧盯着举火把越走越近的一行人,做好随时反击的准备。
此时的林族长家亦是如此。
林德运把一根长木棍递了过来,“爹,这根棍子趁手,给您使,待会儿要是他们冲进院子里来,咱就狠劲打,反正打死了匪徒,官府也不会让咱们偿命,说不定还有银子发哩!”
虽这样说,可细听林德运的声音,抖得厉害。
林族长没有接,他才不信匪徒来了的说法呢,活了这么些年,林族长还从未见过,有哪家匪徒是敲着锣打着鼓,上门来抢东西的。
况且,这些人真要是匪徒的话,那么这会儿怕是早就冲杀过来了,还一个个跟木头桩子似的杵在那里作啥。
可不就是木头桩子嘛,这会儿的几个衙差,早就停下了脚步,心里想着,要不要把手里的火把给熄了,不然他们就是妥妥挨砖头的靶子了。
而那几个敲锣打鼓的,早已没了声响,照眼下这架势,他们要是再敲的话,不是嫌自己命太长了吗。
看到一行人停下,村里好些人都松了口气,也都觉得是坏人的可能性不大。
其实村里稍微年岁大些的,都不会往匪徒上想。
林冬爹就是一个,年轻时他去过不少地方,南边也去过几回,他记得有些地方的风俗,就是半夜三更来女方家接新娘子的。
所以他觉得眼下的情形似曾相识,便忍不住说道,“这又是敲锣,又是燃放鞭炮的,倒和南边有些地方娶媳妇接亲很像。”
接亲?
林冬的娘一听,嘴巴差点能塞进一个瓜瓜来,“那不就跟偷没两样了吗?”
再说,他们村里也没听说有谁家嫁女儿啊。
而这边,几个衙差正想着报喜要不要继续,就听有人朝他们喊话了。
林族长站在梯子上,双手扒着围墙,大声问道,“大晚上的,你们这是做啥?”
做啥,当然是送喜报来的,虽然在时间上好像没怎么安排好。
衙差头头生怕其他村民听不到似的,声音洪亮道,“这位村民,我们是府衙里的差役,今日特地过来你们村报喜的。”
说着,衙差头头也没犹豫,紧接着高声喊唱,“喜报喜报,恭贺贵村林远秋林老爷高中金榜状元!”
状,状元?!!
林族长脚上一个打滑,差点溜下了梯子,林德运忙上前一把托住了老爹的屁股。
而这会儿的林族长,哪还顾得上摔不摔跤的事,七手八脚下了木梯后,就朝儿子吩咐,“快快快,德运,你快到大贵那儿报信去,就说远秋中状元了,哈哈哈哈,状元状元,远秋考中状元了,咱们林氏出状元啦!”
其实,林族长也是高兴糊涂了,这报信的事哪需要林德运去。
衙差一行人,见报喜已拉开了帷幕,接下来,自然是热热闹闹的继续下去了。
衙差头头一个转身,高声道,“弟兄们,大红鞭炮燃起来,铜锣鼓面敲起来,这可是咱们江州府难得的大状元,咱们快些给林府送喜报去!”
“好嘞!”身后之人异口同声。
很快,两个车夫跑上来,接过几个衙差手里的火把,然后走在前面迎路。
四个衙差,两个抬鞭炮筐,两个点鞭炮,而紧跟在他们身后的,则是敲锣打鼓的六个人。
一时间,整个小高山村,鞭炮齐鸣,锣鼓喧天。
这样的场景,村民们怎可能不兴奋不激动。
最最重要的是,他们村里出状元啦!!
天爷,这可是状元啊!
这下,哪还有想睡觉的人,整个小高山村,除了小毛头儿和行动不便的老人家,几乎全跟在报喜队伍的后头,都往林大贵家去了。
走至半道,就见前头隐隐约约跑过来几个人。
见状,举着火把的两个车夫正准备往后退,结果就听前头问道,“你们是送喜报来的吗?是不是我们家远秋考中进士了?”
“是不是给我们家报喜来的?”
是林远枫和林远松的声音。
原来,在听到有村子里有鞭炮和锣鼓响后,林家人立马就都醒了,实在是这声音太过熟悉,于是就想着会不会是给自家送喜报过来的,可是想到这大晚上的,又觉得不太可能,不过林远枫和林远松他们,还是迫不及待的往这边过来了。
何止是进士啊。
林德运激动道,“远枫,远秋考中的是状元!”
状元?!!
五弟居然考中了状元!
林远枫和林远松,还有林远槐和林远柏,四人都有些惊呆。
领头衙差一听是林状元的家人,忙笑着上前,“此次殿试,贵府林远秋林老爷喜得圣上钦点状元,今日小的奉知府大人之命,特地送了喜报过来。”
说罢,几个衙差齐身立好,拱手道,“恭贺贵府林远秋林老爷喜得金榜状元!”
……
吴氏觉得,今晚恐怕是自己这辈子出手最大方的时候了。
十二个报喜人,十二个大红包,衙差每人二两,其他人一两一个。这一拿就是十六两,不过吴氏连眉毛都没皱一下,给的爽快极了。
这可是远秋的大喜事,更是他们家的大喜事,再说人家乌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