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贫家子的科举路 >

第102章

贫家子的科举路-第102章

小说: 贫家子的科举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显然林远秋的想法是对的,一旁的其他学子,在看到这副其乐融融的场景时,眼里的艳羡只差满出眼眶了。
  与此刻周子旭的我大舅哥实在太厉害的喜悦不同,陈玉堂和刘青安还有张元和秦文杰,此刻都心潮澎湃,心中更是满满的荣誉感。这可是他们江州府的会元啊,也是他们江州府的大荣耀,要知道他们江州府最近一次的会元,已是四十多年前的事了。
  最最重要的是,这个会元还是他们的同窗,所以自己怎可能不兴奋、不激动呢。
  不说陈玉堂几人,就是这会儿的祭酒和司业,此时心里也是非常高兴的,国子监出了会元,不正是自己的政绩吗。
  广业堂的学子们纷纷上前向林远秋道贺,林远秋拱手一一谢过。
  人群中的丁德进早已没了方才的傲色,他怔怔看向林远秋,眼里除了艳羡,还有深深的嫉妒,只差一名,只相差一名自己就连中五元了,可如今……
  领到赏银后,报喜队一行人就乐滋滋的离开了。
  此次会试,国子监共有五十二位举子中榜,也算是成绩斐然了。
  不过,这在有着一千多名学子的国子监中,连一成都不到,是以在回各自班舍的途中,还不时能听到未中榜举子的叹气声。
  ……
  今日林三柱和周兴也是去看了榜的,虽众举子未去看榜,可贡院门口守着的百姓也有不少。
  都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林三柱处的久了,原本还带些文气的周兴,这会儿挤起人堆来,一点不比林三柱这个“师傅”来得逊色。
  这边林三柱才开始“热身”呢,就看到走在自己前头的亲家,左肩一挡、右肩一阻,然后一个猫身,很快往人群中挤了进去。
  看呆了的林三柱自然不甘示弱,也同样动作迅速的来到了榜单前。
  近三百人的贡士名单足有三丈长,依照习惯,林三柱走至榜尾挨个往前看,虽不识得红榜上所有的字,不过自家狗子的姓名,林三柱还是一眼就能认得的。
  所以,等榜单过半,还未看到儿子的名字时,林三柱心里已有些着急了。
  一旁的周兴亦是如此。
  可是,再往前,还是没有,再往前,依旧没有,等红榜差不多快走到头时,仍是没看到远秋和子旭的名字,俩亲家忍不住相互对望了一眼,都看到对方眼中的失落。
  看来,这两个孩子是落榜了。
  “你们快瞧,今年的会元才一十九岁,还未弱冠呢!”
  正当林三柱和周兴心里想着,要不要走到榜尾重新再看一遍时,就听有人喊了这么一句。
  一十九岁?
  他家狗子(他家子旭)不正好也是十九岁吗?
  所以,总不会就是狗子(子旭)吧?
  林三柱和周兴抱着侥幸,正想走过去瞧瞧,结果又听人说道,“林远秋,江州人氏……”
  林林林远秋,这这这不是他家狗子吗?
  他他他家狗子中头名啦?!
  林三柱只觉脑袋瓜“嗡”的一声,心紧跟着怦怦跳了起来,想走过去看看,可向来灵活非常的腿脚,这会儿竟不知该如何迈步。
  周兴自然也听到了,心情激动的他忙快步向前,等看到红榜榜首处果然写着“林远秋”三个大字后,周兴忍不住兴奋道,“是远秋!亲家,是远秋!远秋考中会元啦!”
  而林三柱,在听到“远秋考中会元”后,腿脚终于跟上了他的使唤。
  只见他三两步冲上前,然后眼睛直直盯住榜首,是狗子的名字!是狗子的名字!他家狗子考中头名了!
  林三柱眼里闪着激动的泪花,而他的边上,是来自周兴在内的羡慕眼光。
  ……
  今日的林三柱说是“飘”回家的都不为过,反正回到南锣鼓巷时,他的心思还在榜首那儿呢。
  看到自家老爷笑成花的脸,候在大门口的老张头和平安,立马就知道公子这是考中了。
  不过在看到老爷朝他俩伸出的一根手指时,两人一时没明白这是啥意思。
  周兴忍不住笑,“你家公子可是头名会元。”
  头名?!
  哎哟,老张头一拍大腿,激动道,“老爷,咱们少爷实在太厉害了,居然考中了头名!”
  “恭喜老爷,贺喜老爷!”平安躬身道喜,脸上笑容灿烂。
  老张头嘴里也是恭喜声不断。
  对他们当下人的来说,主子的喜事就是他们的喜事,主家好了他们肯定也能跟着好,自然十分开心了。
  “好好好。”林三柱连说三个好字,然后大手一挥,“这个月月钱双倍!”
  “谢老爷!”老张头和平安两人异口同声。
  心中激动的林三柱哪能在家待得住,等周兴告辞离开后,他就迫不及待的出门去了,这会儿的林三柱,很想看看自己还在国子监的会元儿子。
  是以。背着书箱正从太学门出来的林远秋,就看到他爹站在集贤门,来回打转的身影。
  殿试在放榜之后的半个月举行,再开考前的这段时间,中榜贡士一般都会自行复习备试,家不在京城的自然待在宿舍里,而像林远秋这些京城有宅子的,自然都回家里备考了。
  林远秋知道他爹过来干嘛,这是实在心里高兴,想过来和他说说话呢。
  “爹,您来多久了,怎么没让人告知我一声?”
  林三柱哪里会让人通传啊,可以说,到了国子监后他就后悔了,再想到自己来过多次,肯定有好多人知道他是谁的爹,是以就连太学门,林三柱都没敢靠近,生怕旁人看到他后,会去笑话远秋,说他爹沉不住气云云。
  所以,这会儿林三柱正准备离开呢。
  此时突然看到自家儿子出来,倒是有些意外,“咦,远秋你咋出来啦?”
  林远秋笑道,“爹,儿子回家准备半个月后的殿试。”
  “对哦,殿试。”林三柱一拍脑袋,忍不住笑道,“爹竟然把还要参加殿试的事给忘了。”
  今天他实在太高兴了。
  回到南锣鼓巷后,林三柱就拿了银钱给张嫂,让她快些买些菜回来,特别是鱼,一定要多买几条养着,接下来这段时间儿子可都在家吃饭呢。
  一听买鱼养着,林远秋就忍不住想笑,他爹还以为这是在买鱼不方便的小高山村呢,从这边走去西市,至多两盏茶功夫就能到了。
  林远秋没有说什么,他爹难得这么高兴,就让他安排好了。
  如今家里就他们父子俩,是以林远秋也没单独开了院子另住。两人都住在三进院落的东厢房里,这边厢房共有四间,除东头第二间的厅堂,其他是两间卧房和一间书房,卧房林三柱和儿子一人一间,剩下的一间书房正好给林远秋用。
  林三柱拿着抹布把书房里的桌椅板凳都擦了一遍,然后又去檐廊抱了一盆春兰摆到了书桌上,这下,书房的样子就出来了。
  殿试只考策问,至于策题内容,肯定离不开时务。那么备考方向自然都是围绕时务这些的。林远秋已对备考的半个月时间做了规划,准备做好这最后的一搏。
  林远秋觉得张嫂的做饭手艺几乎可以跟大伯娘媲美,特别是烧鱼,做得也非常好吃。
  一盘红烧鱼块和一碗鱼头炖豆腐,味道鲜美的让林远秋连吃了两大碗饭。
  今日是个大喜的日子,自然少不了庆贺一番,林三柱拿了杏花米酒出来,自斟自酌的吃下了两碗。林远秋以为他醉了,结果人家依旧条理清晰,走起路来半点都没见打晃。
  只不过,等林远秋上了床正准备吹灯睡觉时,却见他爹抱着枕头和被褥推门进来了。
  林远秋纳闷,难道他爹突然就一个人怕黑了?
  林三柱才懒得去管儿子诧异的目光,把枕头和被褥往床上一放后,就三两下爬上了床,“狗子,爹心里有句话很想跟你说说。”
  “啥话?”林远秋边问边往床里挪,好空出睡觉的位置来。
  咳咳,许是觉得自己要说的话有些不地道,林三柱忍不住先清了清嗓子,而后下定决心般地压低声音道,“其实这回子旭落榜爹还挺高兴的。”
  “为何?”这话听的林远秋有些不明白了,“子旭是儿子的妹夫,是爹您的女婿,怎么他没考上,爹您反而还高兴呢?”
  林三柱一副儿子你真傻的眼神,“你想啊,再过不了多久春燕就要成亲嫁人了,到时有你这个当进士的哥哥,周家肯定对春燕另眼相待,可若是子旭这次也考中了进士,那么他们家对春燕的重视程度肯定要打个对折,爹自然希望子旭也能考中进士,可最好是再过三年,那时春燕在周家也差不多立稳脚跟了。”
  林三柱的一番话,听的林远秋好久才回过了神。
  换做旁的岳父,同样的情况下,自然巴不得女婿能早点考中进士,这样不但他脸上有光,女儿也能跟着风光,哪还会心细的想到这一层上呢。
  对于周子旭的为人,林远秋自然是放心的,可就像他爹说的,周家可有不少亲戚,若子旭这次也中了进士,那么自觉地位同等,甚至觉得周家家境更胜一筹的他们,对春燕的重视程度肯定不如只她哥哥一人是进士来得高。
  想到这里,林远秋心下忍不住感叹,他爹是真得心疼他们兄妹三个啊。
  ……
  第二日便是老师休沐的日子,吃过早饭,林远秋就拿着自己新作的策文去了秦府。
  秦遇老早就在书房里等着了,这会儿看到林远秋过来,脸上灿烂的笑容,随着好心情不知不觉带了出来。秦遇是怎么都没想到,自己居然还能教出一个会元来。
  不过他也是有自知之明的,上次休沐时,秦遇就把两个弟子写的会试考题的解答仔细看了一遍,当时林远秋对几道算术的解答让秦遇直呼“妙哉!”
  所以,他这个弟子之所以能得中会元,与他自己付出的刻苦以及聪明的头脑,是有着直接关系的。
  ……


第142章 殿试
  秦遇拿出这几日自己罗列出来的策问题目,让林远秋就照着这些练写。
  殿试当日的策题由圣上所出,圣上的性子谁都琢磨不透,自然也没人能估摸出届时的策问题目来。
  秦遇只叮嘱林远秋,不管是何种题目,书写时切不可过甚其辞、坐而论道。
  其实秦遇也知道自己是白叮嘱一场了,他这个弟子写的文章最是朴实不浮夸,所以在这点上,自己倒没啥可不放心的。
  “接下来的路可要靠你自己走,在为官之道上,为师能教你的并不多。”
  不出意外,殿试之后,他这个弟子就算正式步入仕途了。
  秦遇觉得,自己安于一隅的性子,肯定不适合刚进入官场正富有冲劲的年轻人。
  不过该有的叮嘱却是不能少的,秦遇肃声,“臣事君以忠,圣上年迈,几位皇子又各怀心思,私下更是收拢了不少朝臣,汝切记不可参与其中,可知?”
  林远秋端立下首,“弟子知晓。”
  仆人换了茶水,而后又端了糕点过来。
  秦遇让林远秋跟着自己来到偏阁坐下,很快轻声说起了朝中之事。
  说是朝中之事,其实说的最多的还是朝中的官员,包括他们的姓名、职务,以及派系。
  林远秋不知道老师为何会突然和自己说这些,不过这些内容对自己实在太有用了,此时的他恨不得拿出纸笔,好把老师说的这些话,一字一句的都记录下来。
  很快,林远秋就听到了工部侍郎吕淮的名字,真没想到他竟是大皇子的人。
  林远秋不由庆幸,幸好周家与他交情不深,且如今还断了来往。
  从龙之功这个饭碗有多难端,读过好多历史书的林远秋当然知道。
  所以像这种拉帮结派的事,他是绝对会远离的。
  见林远秋目光清明,秦遇十分欣慰,自己弟子的这份清醒通透的心性,最是难得。
  这样想着,秦遇就很快记起前几日的事来。
  自会试放榜后,就有同僚过来跟他打探远秋的亲事,在听到并未定下亲事后,同僚就透露出想帮着说亲的想法。
  秦遇当时并没应下,只推脱说孩子的亲事自有其父母操心,他好好的做个自在翁不是挺好,做啥非要揽这事上身,别到时小夫妻日子过得不圆满,自己还要落下埋怨。
  秦遇之所以会这样说,也是因为心里早就知道对方是替谁来问亲事的,不说刘尚书想说的是自家庶女,就是冲着他是二皇子的岳家,秦遇都不可能应下这门亲事。
  不过秦遇也知道,如今远秋已有十九,说亲是迟早的事。
  而照现下这个情形,往后过来询问亲事的人肯定会越来越多,所以到底该如何划算,总要心里有个章程才好。
  想到这里,秦遇忍不住开口,“老夫问你,你的亲事是怎样打算的?”
  亲事?
  林远秋一愣,他没想到老师会突然提起这个。
  自己是怎样打算的?林远秋想了想,突然发现,自从自己和家里说好晚几年再说亲事后,就一直没去想这件事了。
  见林远秋一时愣怔的模样,就知道这小子定没去想过这件事儿。
  秦遇也知道现下不是提这件事的时候,毕竟转眼就是殿试了,可不能多分心其他,遂摆手道,“老夫今日提这事,只为让你心中有个数,旁的,还是等考了殿试之后再说吧。”
  离开秦府后,林远秋就直接回了南锣鼓巷。
  接下来的几天,林远秋不准备再出门了。过不了多久就要参加殿试,自己可得抓紧了些。
  等回到家,林远秋看到他爹和平安正抬着一张月牙桌往厢房里去,然后就见他爹指挥着平安,两人把桌子摆到了卧房靠窗的位置。
  想到那里正是埋着陶罐的地方,林远秋就忍不住想笑,他爹这是还记着两万六千两银票,想给它再加层保险呢。
  ……
  为防止在殿试中出现礼仪上的失误,在离殿试开考还有两日的时候,礼部官员特地把此次会试中榜的二百八十二名贡士,安排在集英殿,来教他们面圣的礼仪。
  集英殿正是考殿试的地方,之所以会安排在这里学礼仪,林远秋觉得应该就跟前世的实地彩排差不多吧。
  这样有了实地的经验,届时贡士们不论是在站位,还是在流程上,都不易出错。
  林远秋学得特别认真,圣驾面前可容不得有一丁点的错失,别到时因为礼仪没做好,而被轰了出去,那么自己就辜负这十几年的辛劳苦读了。
  同样认真的,还有其他近三百名的贡士,众人心里也和林远秋一样的想法,那就是千万不能出错,不然就功亏一篑了。
  平生第一次来到皇宫内,大家心中的澎湃,可想而知是多么的热烈,也头一次真正体会到了鱼跃龙门的一步之遥。
  ……
  三月二十八,殿试日。
  才卯时,林远秋和林三柱就从南锣鼓巷出发了。
  因着今日不用带考篮以及其他任何东西,父子俩走起路来倒是格外的轻快。
  想到待会儿自家儿子还要进到皇宫里去,林三柱只觉心里的自豪快满溢了出来。
  林远秋今日穿着一身青色圆领长袍,衣摆和宽袖,以及衣领处,都用黑色缎带滚了边,腰间是同色的缎布腰带,脚上则穿了一双黑色的朝靴,这身装扮是礼部给贡士们准备的贡士服,特地在殿试时穿的。
  南锣鼓巷离皇宫约摸半个时辰的路,等父子俩到达宫门外时,已经有不少贡士在排队等候着了。
  林三柱还是头一次离皇宫这么近,等看到宫门口守着的一众侍卫时,心里不免有些紧张了起来。
  见状,林远秋并没急着排上队伍,而是先把林三柱领到了一旁的马场,这边是专供官员停放车马的地方,不过今日这里却是多了好些送考殿试的人。
  林远秋指着一排檐廊对林三柱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