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秦氏有好女 >

第141章

秦氏有好女-第141章

小说: 秦氏有好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有些动容,决心今天不弄完就不出官署。

    太阳西沉,库盘了一半。药库忌水,医官们只能在门外喝茶,罗敷能省则省,一鼓作气连连过目了十几个药格,眼睛终于开始发涩。隔着羊膜手套无法用皮肤感知每种药材的性状,一一摸下来,再洗净擦干手掌,反复数十次双手干燥得起皮。

    她不愿意拖到明天,明天还有许多事,今晚不睡觉也非得解决,只是辛苦下属劳心劳力地陪同。

    千步廊东侧的文官署陆陆续续有官员下班,最后仅剩太医院灯火通明。戌时过后,年纪大的御医被送回屋休息,青壮年继续行动。罗敷放下手中的活,依次走过高大的柜子,心中估测子时前应该能清点完。

    库房里很暗,点灯会产生气味,凉飕飕的环境也会变热,她拿了盏白灯笼,开口很小,幽淡地映着周围的桌椅。她也感觉不是一般的阴森,但如果换成了红色,就看不清手里草药的色泽了。

    “秦夫人。”

    那边一声呼唤,她提灯走过去,是捋着袖子拉抽屉的刘可柔。

    凌御医不好意思地道:“失礼了……不过大人看看这个,似乎和册子上记载的有差别。”

    罗敷凑近了用挑剔至极的眼光仔细打量,灯光底下的干瘪的花叶浮着一层浅紫,在她看来简直是天壤之别。她对照名册查了一遍,又拉开邻近的几个格子,眉心微锁。

    药柜里装的全是市面上买不到的稀世珍品,有生药也有熟药,这个格子里放置的更是千金难求。册子上和柜面写的都是来自洛阳南部的海朱砂,是种两寸长的海草,捞出水面就变得通体朱红,晒干后颜色渐褪,药性大寒。但她手里这个绝对不是正主,长的确实很相似,但那层淡紫分明是另一种干草,虽也是海里出产的,效果却相差甚远。

    吏目没有记录有人选用过这么珍贵的药引,再说如果在她离京前有人因公动了这个柜子,她和司严都会知晓,那么就是南下之后?抑或是避开右院判私自偷拿?格子里所有的海朱砂都不见了,说是哪个医师偷出去倒卖,未免太惹人注目。

    罗敷让刘可柔帮着掌灯,把那一面的格子翻了个遍,排除了放错的可能。

    “应该是被人换了。凌御医,你去把在药库值过班的吏目都叫来,这事不小。”

    她深吸一口气,今晚更不能睡了。

    刘可柔揉揉眼睛,提议道:“大人不妨把这些都验完,还差半个时辰就好。若怀疑署内的人监守自盗,明日找个由头把人聚到院中,现在打草惊蛇,不是个好法子。”

    罗敷心觉有理,左右药材已经丢了,差这一晚也不一定找得回来,先把偌大的库给整饬完毕。

    她神思不宁,指腹不小心被木条划开条狭长的口子,只好停下来,坐在一旁看他们忙。

    大家都累了,却还要极尽细致,一直熬到子时才罢休。

    六月的夜晚潮湿闷热,药库反而凉爽宜人,罗敷锁了门出来,心事重重。整座药库只有海朱砂丢了,她总有预感这不是医官的旁门左道,一来替换的药材不平常,二来偷两三株就够百两银,货多了卖不出好价钱。

    药柜里找不到一星半点原本草药的粉末,手段极其干净。

    她乘着朦胧月色回到官舍,侍女午后就出了宫,在房间里铺好床,烧好沐浴的热水。手上的伤痕和磨损碰到热气十分疼痛,她等到水稍温才敢进浴桶,慢慢洗完了,十个指头近乎麻木。

    明绣喋喋不休地给她涂抹膏油,她瘫在床上心疼自己的手,自从学了医,指甲没染过,大大小小的伤倒凑了齐全。还好不会没人要……她闭上眼,翘了下嘴角。

    第二天从官舍提前出发,遇到刘可柔。

    “大人六个月的房租交过了吗?年初开始涨成了二两,虽然我们这些御医负担得起,隔壁八。九品的小官天天晚上念叨,耳朵都要生茧了。”

    官舍是每年正月上值时交租金,从十二两摇身一变翻了倍,这笔数目不算少。罗敷去年从八月交到腊月,随方琼去南安前压根忘了这档事,空了半年的房租。她不在京城,可这两间屋依旧算是她的地方,钱还是得交,这点很不通人情。

    “还没,准备这两天把银子给补齐。隔壁还有太医院的人?”

    刘可柔道:“这里就住着下官与大人两个人,其他都是别的官署的。太医院的医官大多家世不错,供得起他们租别处的房子,虽然离昌平门远了点,毕竟住着宽敞舒心。”

    罗敷边走边笑道:“是啊,司院判可是住在隽金坊……”她蓦然打住,咳嗽一声掩饰尴尬。

    司严死了,她不知道他是被哪一方给弄丢了性命,但可以当做因果报应。

    刘可柔叹道:“隽金坊……大人还不晓得,司府围墙那头的柳家连续几个月不停地请道士做法,搅得那边人心惶惶,就是因为——”

    他忽然也停了。

    罗敷好奇地问:“因为什么?怕司府晦气?”

    “说来两个月前,下官好像看到过吏目之外的人进入太医院。”刘可柔正了脸色,“不过大人今日还是审过再说。”

    他向来有几个心眼,罗敷记下了,得知他今天不用进宫给小公主请脉,便让他跟在身后,多个人撑腰。

    艳阳高照,吏目们在院子里站成一溜。

    罗敷口干舌燥,重重地扔了几句威胁性的话,没有人招,只得出司院判最后一次盘库时药材还好端端放在药柜里的结论,几个人分开来审问,说辞都很相似。太医院清闲惯了,外臣用不了顶尖的药引,宫内的贵人又屈指可数,是以他们疏于守备。

    实在没办法,她一个个地敲打过去,询问有谁在此期间踏足过药库。

    来过官署的官吏、侍卫、下人很多,进过药库的却没几个,三名吏目很快就说了一个名字出来。

    刘可柔亦道:“对,司右院判的管家司福,在司大人去世后来官署收拾遗物,把药库里大人常坐的那张小凳子带走了。”



    第167节

    

“他还带了什么人吗?”

    他想了想,“一个帮忙搬东西的小厮吧,瞄了一眼,记不清了。”

    罗敷宽慰道:“那就好办了,让那位管家出来说话,正好离这儿不远。”

    院子里的医师皆瞪大眼露出一副怪异的表情,她瞬间意识到自己问了不该问的。

    刘可柔赶紧铺台阶:“秦夫人不知,柳家之所以开坛做法,就是因为司府上下一个不剩……包括那位福伯,都下葬好些日子了。”

    第167章 争凤

    北帝从朝上退下来时,蝉鸣声正盛。 玉衡殿外的树木被园丁修剪得玲珑别致,苏桓却没有任何心情观赏。

    年迈的近侍为他打开暗门,不到一炷香的功夫,他又心事重重地踱了出来。

    他在屏风后站了一会儿,漠然命道:“今日朕去探望祖母,若太后、皇后相邀,只需告诉他们朕身在何处。”

    果然,今上后脚刚走,便有皇后打发来的女官请陛下去花园小坐,得了口信,讪讪而回。

    老人最怕严寒酷暑,太皇太后身体虚弱,用不得冰块,窗子也是紧闭的,檀香混着药味飘出来,盘绕在苏桓的心头。明心宫前高高的白玉石阶,他一步一步地踏上去,额上隐隐渗出汗,待到通报的宫女出来迎他,便是连个僵硬的微笑模样也做不出来。

    太皇太后的头发已经全白了,疲惫地靠在软椅上,挥手让他坐下,仿佛知道他来这里的目的,

    苏桓双目低垂,开门见山道:“南齐盛氏手书,欲在玉牒上保留诸邑之名,定启的靖北王墓,他来保。”

    太皇太后咳嗽一声,缓缓地说:“好了,我知道这件事。纵然他认我儿为岳丈,此外定然还有其他谋划,洛阳人若蹿到大梁边境,危险自不必说。”

    苏桓抬头直视她,吐出两字:“婆婆。”

    “你不用愧疚,”沈菁放轻语气,“你是个好孩子,我心里清楚。就算你不应王放,他也会派人潜入国界,此番手书仅仅是告知而已。今日竟会有人拿这个弄名堂……若不是我十年前不忍心将嫡亲孙女从族谱里划去……”她按了按眼睛,“此一时彼一时,罢了。现今容氏驻在山南隐而不发,或许就是要和我们谈条件。”

    “我昨日应了他。”

    太皇太后目光一颤,脸上显出痛色,半晌才低声道:“若是阿谨他还在……”

    苏桓沉默。靖北王的名讳,宫中许多年没有人提了。

    “现今暗卫守在你和乐妃身边,抽不出身离京,倒正中他下怀。王放笃定我妇人之仁,舍不得你伯伯的坟冢。”太皇太后摇头,“狼子野心,比宇文氏有过之而无不及。”

    她凄然望向窗外,眼角显露的皱纹分外细密,喃喃道:“叫我怎么放心那孩子。她这个年纪,父母不在身边,什么也不懂。”

    苏桓闻言,心绪更是沉到谷底。他年幼时蒙那位小郡主搭救,才捡了条命回来,当初关系也是极好的。元德七年清河郡王把人带离梁宫,此后就再也没见过她,一晃都这么多年了。

    他出神的片刻,殿外忽地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直直冲着暖阁奔来。太皇太后拭去泪光,敛容端坐,宫人的身影闪现在屏风后。

    “启禀陛下、太后,乐妃生了!”

    啪嗒一声,凳子翻倒在地毯上。

    苏桓霍然站起,一瞬间只觉得不可置信,胸中弥漫的喜悦几乎要冲昏头脑。他屏住呼吸,轻轻地问:

    “是男孩还是女孩?”

    那宫人喜上眉梢,“恭喜陛下,是个小皇子!太医说健康得很呢!”

    他怔怔地立在原地,宫人以为今上激动得说不出话,笑道:“陛下去西宫看眼吧,太后和皇后殿下这会儿都在赶过去的路上了!”

    那短暂的喜悦犹如山顶巨石滚落,重重地砸在心坎上,他整个人都震了震。

    太皇太后已然撑着扶手起身,眉目浮出旧日威严:“带路,立刻去西宫。”她看了眼脸色苍白的苏桓,示意他跟上。

    苏桓方才转醒,发觉自己出了满身冷汗,风一吹,手脚寒如冰快。

    是个男孩。

    他艰难地迈了一步,偏偏是个男孩。

    *

    罗敷三天没有回宫,泡在太医院看脉案。药库查了个遍,只有那一味海朱砂失窃,而罪魁祸首在她回京前就神奇地死了。

    司严在隽金坊的那个宅邸邪门得很,一家数口不剩一个,按理说右院判是越藩的人,卞巨既然放弃了他,要是斩草除根,怎么也得在司严和司樯死后不久就处理掉府里的仆从。现在时隔几个月闹得太医院不安生,不能不叫她猜想这又和南安有关。

    她盯着桌面上铺开的几十张脉案,无心检查某位老大人的风寒是否有所好转,或是某位小姐是否为了躲避婚事故意装病,全副精神都集中在单独取出的那个抽屉上。

    里面装的当然是用来偷天换日的另一种药材,罗敷托腮想了约莫半个时辰,还是没头绪。她隐隐觉得什么东西在脑海里一闪而过,就是抓不住。

    用过公厨的午饭,她趴在桌上打了个盹,这几天特别困倦,连硬邦邦的桌面都能当成枕头,没打下帘子遮光居然还能睡着。她揉着发红的额角,一手随便摸了摸脉,当然是徒劳。要真中他下怀有了孩子,没道理这个时候就显出症状。

    她瘫在椅子上连一根指头都不想动,就这么趴着,口渴了也懒得伸手拿茶壶,直到敲门声笃笃地撞击耳膜。

    罗敷痛苦不堪地高声道:“什么事?”

    门外是她的便宜师兄,吊儿郎当地喊:“秦夫人,咱们官署来人要请您过府,说是病人情况不妙,只有大人才能解燃眉之急妙手回春——”

    罗敷最烦他这样,猛灌一杯凉水,开了门道:“别贫了,谁家的?”

    徐步阳不在太医院的编制里,这几日闲的发慌,悠悠然往院子一指,一个脸生的小厮跟着个吏目飞快地跑过来。

    “大人、大人,我们家小姐不大好,老爷在官署门外备了车,请您现在就动身!”

    罗敷刚想问他是哪位官员的仆从,被救火一般引到大门外,看见马车上焦急的中年男人,不禁吓了一跳。

    徐步阳帮她拎了药箱,欲转身却又被叫住。

    肖侍郎抹去豆大的汗珠,“秦夫人,这次真是没办法了,小女和您私下交好,不然本官断不会闯到太医院求人。正巧要下值,劳大人同本官一起回府。”

    罗敷二话不说跳上马车,徐步阳也十分自觉地不把自己当外人,车夫鞭子一挥,眨眼间就过了千步廊。

    原来妙仪的病情突然恶化,家信送到吏部时已是申正,肖侍郎正准备回家,六部的衙门就在太医院旁边,便顺路捎上罗敷。

    这才过了几天,上次她诊脉的时候确然发现不对,不料这么快就出了大问题。如果太过危险,用药见效的慢,需要针灸或其他手段吊着口气,徐步阳比她更擅长随机应变。

    罗敷满心担忧肖家小姐,生怕自己走到肖府为时已晚,越急车子越慢,到最后只能镇静下来,向肖侍郎问了个彻底。车夫水平甚高,绕过人多的路径,终于在几人无话可说时到达了目的地。

    肖侍郎就这一个千金,进门时差点绊了一跤,罗敷看了更是忐忑不安。是她的缘故,要是三天前她再仔细一些,对这事再上点心,也许就不会造成这样的后果。

    绣楼外站着抹眼泪的肖夫人,罗敷扯着徐步阳的袖子,手指微不可见地抖了一下,开口仍是镇定的:

    “请暂且候在门外,我会及时让二位进房。”

    肖夫人纵然想跟着进去,又怕打扰医官施治,眼看院判快步走了进去,挽着夫君不知如何是好。

    罗敷甫一进房就闻到了异常浓重的药味。地上泼了滩黑乎乎的药汁,像是病人喝了几口就打翻了。药碗被拾起搁在桌上,侍女打起帐帘,眼圈红肿。

    床上的妙仪紧闭双眼,呼吸微弱,哪里还有几天前的气色。罗敷一言不发地掀开被子,手指轻柔地落在她的右腕上,破天荒没指挥徐步阳,而是让他重新诊脉,自己将病人从头到脚看了一遍,连舌头都检查过了。侍女道小姐午后按时服药,头晕目眩不慎砸了碗,上一刻还在安慰仆从,下一刻就软软地倒了下去,交待了几句话后就不省人事,怎么也喊不醒,把夫人吓得六神无主。

    她拂去额角的汗珠,“用针灸,先稳住。”

    徐步阳拿出针筒,燃上火烛,奇怪道:“这小丫头身上凉成这样,之前开的药确定是治风寒的?师妹你不是来过这儿嘛,难不成没发现她体质有异?”

    说话间罗敷已解开妙仪的衣裳,只见她面容青白,嘴唇褪尽了血色,皮肤冒出一丝一缕的寒气,恰似铺了层霜。

    “烧水,照这个方子煎药,越快越好。”她飞一般地揪了张纸,刷刷两笔写好,吩咐侍女道:“让夫人和老爷安心,无性命之忧。”

    侍女出去后,徐步阳才锁眉道:“这也叫无性命之忧?娇滴滴的大家闺秀,身体里存着这么厉害的寒气,恐怕以后要落下病根。莫不是她爹在朝堂上和谁不对盘,被阴了?”

    罗敷配合着他扎完了针,才肯说话:“大夫开的药没有出错,问题不在药方上。我替她诊脉时确然发觉不妥,但当时并不知道是何原因……现在也不知。肖侍郎为人和善,没听说过他与哪位大人物有龃龉,再说即便如此,也不该针对一个未出阁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