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秦氏有好女 >

第121章

秦氏有好女-第121章

小说: 秦氏有好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引江策马疾驰,抹去汗水道:“公子真是不在意名声,老爷要晓得,无论如何也不肯让您唱白脸。”

    方琼看着晃动的车帘,寻了个舒服的姿势,托腮笑吟吟道:“不出三日,我就该下台看他们演了,到时候辛苦的也不止我一个。”

    到了园子门口,守门的小厮眼见是他,忙不迭殷勤地跑前跑后端茶送水。方琼一概拒了,脱下石青外袍挽在手上,径直往月亮门里走。

    他的寝房是整座园子里最精致的,原是位小姐的绣楼,藏在葱茏花木里。绕过几条幽径,天边微露玫瑰红,已是卯时了。

    应酬一晚上着实劳累,方琼揉着太阳穴,穿过云墙却忽然退回来,将袍子丢给长随。

    医师们暂居的院落里幽幽静静,东面一间雕花的窗户外种了颗参天大树,树下立着个人。

    晨光霞影从水潭子里漫上来,榆叶悠悠荡荡地飘落在水面,激起数圈涟漪,颀长的人影便在一滩斑斓里模糊不清了。

    莫不是站了一整晚?

    方琼摸着下巴,凤眼从树下瞟到紧闭的门扉,心情瞬间好了许多——原来现在辛苦的也不止他一个人。

    他走近几步,好奇地对王放道:“怎么回事?被赶出来了?”

    对方依旧站在原地,睫毛敛住了眼中神色。

    他嗤笑一声:“早叫你告诉那难伺候的小郡主,你是个世上最面善心恶的,不然她还当你是尊菩萨呢。”

    王放抿住唇,面无表情地看着他。

    方琼忧郁起来:“说来她若是毁你婚约和你翻脸,我性命也堪忧,所以你不用觉得我幸灾乐祸。”

    他又叹道:“好了,方才回来时听闻城门处生了骚乱,像是一溜商队急着进城,却还没到开门时间,城守不让进。”

    王放这才移开视线,“开始了。”

    方琼道:“既知道要开始忙,就先回去休息个把时辰。”

    他笑了笑,“我原打算在这里歇息的。”

    方琼没接话,举袖一指:“统领来了,我先回房,你好自为之。”

    目送他施施然踏着一地疏影离去,王放按着眉心,问道:“什么情况?”

    卞巨装作听不见之前的对话,一本正经地说:“黎州卫王佥事请陛下赶紧回城外大营,半个时辰前有人将我们送给越藩的寿礼还到了谢指挥帐子门口,他一大早起来就晕了,现在还不省人事呢。”

    王放吩咐道:“你让他别管这事,派都司的那位佥事领着谢昴手下的人出城勘察,商队消息最是灵通,想必越藩的船只顺着河道开上来了。”

    卞巨疑惑道:“陛下……那谢指挥的兵?”

    他冷然道:“弃子而已。”

    被河鼓卫挖了眼睛又砍了胳膊的倒霉武官正是谢昴的堂兄,谢氏原先亲近元相一党,时隔十年有胆量给作为元氏亲家的卞巨送贺礼,真当他如先帝一般睁只眼闭只眼。谢娄当洛阳南城指挥使多年,他御极后特意放着不处理,竟让兵马司起了往河鼓卫里安插人的心思。在青台山,审雨堂的刺客解决了一个由谢娄手下遴选上的新兵,实则是借刀杀人以威示,可之后他们竟充耳不闻,不得不一网打尽。

    至于远在祁宁的谢昴,就单纯是个被他族兄拖下水的卒子了。指挥使丢了人马,洛阳可以名正言顺地将他记过,让王遒架空他的权利;而祁宁都司的佥事,趁早断了和衙门的联系为好。这两人迟早得死,只是早晚的分别。

    卞巨稍露担忧:“越藩的水军在当地传承操练了几十年,我们人少,绥陵怕是守不住。”

    王放最后望了眼沉默的屋子,转过身缓缓道:“回营罢。”

    他眉心紧锁,似是极难忍受这样的痛苦,阖着眼跨出了花窗的阴影。

    那影子似一朵雪兰,让他忆起那夜的青台观,晚风冷冽,吹在心上却是异常温软的。

    花在他的瞳仁里,影子在他的脚下。她曾经离他那样近。

    第141章 仲子

    群山之间,江面难得风平浪静。

    绥陵背山环水位置险要,南城门就建在江岸,供走水路的商旅泊船卸货,此时数十丈高的巍峨城墙下不见任何商船,肃静非常。

    幢幢帆影出现在远处,山峦上数座烽台扬起烟雾,随着一声响彻云霄的铜角,城头顷刻间多出百名弓士。船舷在江水中裁开数条金线,疾速往江心驶来,只见打头一艘高竖桅杆,头尾尖锐,帆布大书一个“越”字,正是南省惯用于水战探阵的鹰船。

    城墙已被严严实实围了一圈,卞巨从人群中昂首阔步地走出来,前方已站了名头戴铁盔、身披山文甲的将领。他和和气气地说道:

    “王佥事这么早就来了呀?谢大人这会儿在帐子里晕着,少不得你顾着场面。”

    王遒抱拳揖道:“统领言重了,黎州卫一切都遵陛下调动。不过某有一问,为何陛下要借城里的渔船?如果是战船,卫所还剩些。”

    “南方太平,黎州卫二十年没有经历过水战,本地的船和越藩花大价钱打造出来的相差甚远,索性不把它们拉出来丢人现眼了。”

    “可总归比百姓打渔用的木船好些吧?”

    卞巨道:“陛下的考量我也不太清楚,不过陛下做东朝的时候,陆将军就让陛下领过水军从郢江进入突厥,佥事不必忧虑。”

    今上让他不要说出弃掉谢昴的事,免得这位耿介的大人多心,他自知于交谈上没有天赋,便含含糊糊地一笔带过。卫所里头的战船不是没用,而是要当炮灰。

    “白天攻城十分危险,他们大概会等到下午或是傍晚,统领怎么看?”

    卞巨笑了两声,“……谁晓得呢。”

    话音刚落,就见对方的鹰船发出嘹亮浑厚的角声,船上呐喊震天,木桨摇动,连带着后面数十艘连环舟齐齐朝城楼奔来。

    城上的卫兵没有接到拉弓的指令,皆捏了把汗,片刻后又是一惊——江面东西两侧突然出现了摇摇晃晃的船影,顺风迎了上去。船上的人穿着黎州卫的服饰,约莫共有百来号人,领头一条船板上站着个心宽体胖的将领,有眼尖的士兵将他认了出来:

    “是都司里跟指挥使来营房的那位大人……”



    第144节

    

王遒高喝肃静,两手撑在石砖上凝目望去,察觉出了不对。都指挥使司那日派了名佥事来打探消息,自从入营后就没出过辕门,不料再次看到他却是在战场上。

    卞巨啧啧道:“同为佥事,大人至少站得比他稳些。”

    那名官至佥事的胖子兴许十年没有亲自演练过,被江风吹得歪歪倒倒,脸色极为难看。他勉强站直双腿,吩咐左右停止前进,在离敌船十几丈的地方摆了个锥形,等待对方出来个人喊话。

    “是卫所里的双头船?”王遒这下急的上火,“统领,这些玩意多久没见天日了,怎能拿着个跟他们硬碰?咱们还是守好大门稳妥!”

    卞巨一面想宽慰他,一面又憋着实情:“不用白不用嘛。 你看着这双头船,一条啊就有两个舵,遇上事了容易脱身。”

    胖子没等到对方喊话,火箭如流星般漫天砸将下来,他脚边落了团烧得正旺的火,急忙扑打着衣裳往旁边躲藏,谁知又是一箭擦着头过去,掌舵的人噗通掉进了水里。守卫的十几只双头船方寸大乱,他们都是临时被叫上水的,平时在谢昴手下碰都没碰过船,这回还不是去送死!对方的鹰船趁机将载着将领的小船逼到了死胡同里,一通火炮轮番攻击,城头上观战的黎州卫们眼看着那艘船被打成了筛子,一点点沉了下去,再无声息。

    “这……”

    众人的脸由白转青,王遒皱眉道:“季统领!再不支援就晚了!”

    卞巨正了神色:“王大人,你看看对方才来了几只船,分明就是试探,若我们拿出全部力气,他们就要冲上来了。越藩有五万水军,你也不愿打草惊蛇吧?”

    话说完,他叹了口气,怪只怪这些人运道不好跟错了主子,这风尖浪口的,不让他们去让谁去?朝廷在这里没有水军,越藩人多势众,只能拖延一时。

    几柱香的工夫,城头鸦雀无声。所有防守的船只都被包围在鹰船和连环舟之内,江上浪花腾空,火焰混着炮响势不可挡地扑面而来,黎州卫死的死伤的伤,水面晕染开淡淡的红。

    对方重新结了阵,绕过双头船的残骸继续往前行驶,卫兵们倒抽一口凉气。

    冲天的喊声仿佛已到了耳边,王遒举起手,几门大炮架在台上,士兵们整齐划一地挽起弓,箭镞燃着彤红的火苗,蓄势待发。

    鹰船在瞩目中却忽然停下,似乎在踌躇。

    “将军!”船上的副将犹豫喊道。

    水军将领接过千里眼,望见城墙上手持弓箭的黎州卫攒动着分开,一个人影显露在朗朗碧空之下,银盔上的蛟龙金彩煊赫,四爪腾空欲飞。初升的朝阳隔着汹涌江水与他遥遥相对,竟丝毫不能夺其辉彩,直教人下意识地避开视线。

    他仿佛感到了注视的目光,微微侧首勾起嘴角,长眉如斜逸出画的神秀烟墨,笔锋当空。

    “那是……”

    将领缓缓放下远镜,“传书给越王殿下,天子就在绥陵城中。”

    船上哗然,他沉吟须臾,道:“无错,五年前今上登基,本将曾随殿下去洛阳朝贺。”

    “将军,那边又来了几条大船!”

    将领做了个按兵不动的手势,重新向东边瞭望,果真有三四艘黑黢黢的船从强烈的光线里开来,每艘船轮廓怪异,远远地辨认出有弓。弩、喷筒和碗口铳等物。

    莫不是近来新流传于水寨的白山铁?这种船体态较小,高出水面,风顺则扬帆,风息则荡橹,船板上备有许多火器,有的卫所还装了千斤炮,将海匪打的落花流水。这种船怎么会归黎州卫所有?江面不如近海开阔,向来少有楼船之类硕大的战船,他带领水军多年,还是第一次看到。

    那几艘白山铁背着光不紧不慢地在水面徘徊,副将也懂些名堂,抹去颊上汗水,对上峰道:

    ”既然天子在黎州军中,必然还留有后手,刚才这群乌合之众说不定是特意抛给咱们的鱼饵,某以为还是谨慎些为妙。”

    将领也想起临行前越王的嘱咐,便点头道:“此次只带了一百条船探风,无意追敌冒进,先回去禀报楚州,得了信再做决定。待傍晚太阳落山再探,便是有诈也不须怕他。”

    鹰船鸣金收兵,连环舟们调转方向,朝来路游去。城头的黎州卫放下了紧绷的弓,却并不敢松懈半分。

    王遒指着那露了个影的“白山铁”,奇道:“那便是城里富户名下的大渔船?”

    王放看了眼卞巨,可怜河鼓卫统领一个时辰前刚和佥事说自己什么都不知道,根本开不了口替主子解释,只默默把头低了,不言不语。

    “方公子进城时和大户应酬,跟朕提过当地人手里有些大型的渔船,能雇佣几十人同时在风浪中捕鱼。这些船的形态沿用南安水寨的战船,所以比其他渔船要稳,装上几门枪炮,则与战船无异。眼下绥陵城中枪炮都少,每艘船搁几张弓。弩,放几竿竹子,就已经够那边的水军生疑了。”

    王放静静道:“那位鹰船上的吴将军,朕御极时在大朝会上有幸识得一面。像这等唯王叔马首是瞻的将领世间少有,应很得器重,想必如此才养成了如履薄冰的心性。”

    黎州卫们听到这一席话,不禁又是诧异又是欣喜,纷纷半跪于地,呼声雷动,好像有今上在这边,无论有多少条敌船、多少敌军都不足为惧。

    王遒叹服道:“陛下圣明,是微臣多心了。”

    王放眸光轻转,“只能拖得一时,今晚或有敌袭,朕在营中,这里就交给佥事。”

    “谨遵陛下旨意。”

    卞巨思索回去少不得又被今上责备,原先今上从园子里来城头心情就不好,又说了这么多话,想必更加恼火。他苦着张脸跟在后头走下城楼,甫一上马,今上便扬袖挥鞭,眨眼就消失在滔天沙尘里。

    他又忧虑起来,秦夫人到底和陛下说什么了?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闹脾气,真是让他操心。

    从各地赶来的其他三个千户已领兵到了北城门,就地安营扎寨,祁宁一共三万军,六千黎州卫听从朝廷指示严阵以待。

    回营未惊动士兵,王放大步经过两排肃立的武官,前头指挥使的屋子里适时传出瓷器碎裂的响声,随之有人大叫:

    “他们都去送死了?我的人……我的人凭什么要交给王遒!这不公平!”

    王放一宿没睡,又上城看了半天对阵,稍稍有些疲倦,正逢谢昴不知死活地撞上来,当下解了头盔扔给卞巨,跨进门冷笑道:

    “听闻越藩送来你堂兄一只手,谢大人补全另一只,刚好凑齐一对。”

    说罢便拔出佩剑,端着药碗的小兵吓得伏在地上磕头如捣蒜,谢昴如同遭了一记雷劈,急急从榻上滚下来,望着雪亮的剑刃结结巴巴道:

    “臣死罪……臣死罪,陛下开恩!求陛下放了臣这一回吧!臣绝无二心啊!”

    王放的剑嵌进他的脖子,淡淡道:“你是先帝任命的指挥使,所以觉得朕的安排不公平?”

    “臣不敢!”

    王放一掌拍在书案上,砚台镇纸立刻倾了满地,竹笔骨碌碌滚到谢昴跟前:“那么现在就上书请辞,写完朕亲自校验押印,公示全军。”

    谢昴大气也不敢出,哆哆嗦嗦地捡起纸笔,手腕抖得怎么也写不下去。

    “不会写?”王放厉喝道:“主将称病避上战场,治下松散以致于初战大败于越属,私自诋毁同袍不遵上谕,这几条够不够你一条命?”

    谢昴脑子嗡地一响,这、这是要把所有罪过都往他身上推啊!

    他六神无主,蓦地在混乱的思绪中找到了半丝希望,抬起脸似哭似笑:

    “陛下……是饶过微臣了?臣、臣这就写,马上就写……”

    卞巨垂手立在门槛上,偷偷瞧了瞧今上——那眼神冷得像冰。

    谢昴这下写的飞快,他目力极佳,窥得纸上羞惭悔愧之语连篇累牍,附带歌功颂德、举荐下属云云,好一篇义正辞严的文书。谢氏也是大族,指挥使虽是武夫,文字功底却精湛。

    待写完后,王放勾着那方琥珀印轻轻一踢,印章在空中掉了个个儿,被靴底踩着牢牢压在白纸黑字上,而后”啪”地一声碎成两半。

    谢昴的肩膀颤了颤,不做声了。

    王放道:“你还有什么话交代给朕?”

    卞巨捡走那张纸,走出房探头环顾,这些天军纪挺严,伫立的千户百户们没有一个露出好奇的表情。

    搁在项上的剑徐徐移开,谢昴觉得自己脱离了鬼门关,含泪换了称谓:

    “多谢陛下……陛下能明白小人的忠心,小人就是死也能瞑目了!”

    他见今上不像方才那样恐吓自己,迟疑几刻,装模作样地问道:“小人的族兄被河鼓卫处置了,又由越王交……交送到这里,小人实在不知情……陛下可否告知谢娄到底犯下什么滔天大罪,好叫族中以此为戒。”

    王放将剑尖在地毯上点了一点,扯起唇角:“你真想知道?”

    他俯下身,低声叹道:“朕年少时骑马游京城,他巡查城防,要将朕绑来送到先帝跟前去,朕一直怀恨在心啊。”

    谢昴睁大眼,完全懵了。

    王放高声道:“来人。”

    两个守门的侍卫应声进来,左右拎起谢昴往外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