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带着别墅穿八零 >

第48章

带着别墅穿八零-第48章

小说: 带着别墅穿八零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首先得活的体面,才能有资格谈理想和追求。
  “梁振国,如果我一直找不到努力的意义怎么办?”苏舒有些难过,“你会不会觉得我特别堕落,觉得我是一个不思进取的人?”
  “你这么聪明,怎么会一直找不到?”梁振国拍拍她的后脑,他感觉都她情绪里的失落,也感觉到了她的迷茫。
  “我陪你一起找,或者,我们可以先上大学,等上了大学,我们再来慢慢找都不迟,总有一天,你会找到的。”梁振国抱住苏舒轻声的安慰,“就算一直找不到也没关系,人嘛,难得糊涂,过的开心也够了。”
  梁振国不能要求苏舒和他有一样的觉悟,要为国家奉献,为国家的发展区努力。
  她已经难过了,他不舍得给她任何压力。
  ?


第110章 有人要了
  这天晚上苏舒彻底躺平,晚饭梁振国做,碗,三个孩子抢着洗,碰都不让她碰,直接把她推到厨房门外,只让不是很放心的她在那看着。
  苏舒惬意的靠在门框上;转头和梁振国说,“有孩子真好~”
  梁振国坐在那笑,“不气我的时候千好万好,看他们哪哪都顺眼,气我的时候,巴掌还是忍不住。”
  厨房里的两兄弟听到了;哼了梁振国一声;但是得到了妈妈的表扬;洗碗就更卖力了,洗完一个,还要拿起来给妈妈展示一下,他们洗的碗多亮多干净。
  等孩子洗完碗,苏舒说要去百货一趟,要给孩子买玩具枪,这是她答应孩子们的,这一周,孩子在学校表现都非常好,虽然孩子没敢提,但是苏舒自己要说到做到。
  梁志超和梁志强听到了,耳朵都在动。
  但是,两兄弟却摇摇头。
  “妈妈,不要枪,攒着钱,给妈妈买漂亮的新衣服。”两兄弟很喜欢枪,但是还记着他们弄脏了妈妈的衣服。
  “妈妈的衣服多的穿不完,不用攒;妈妈上班了;有工资了,要是还有漂亮衣服,妈妈看见了,自己就买了。”
  苏舒摸了摸两兄弟的脑袋,“这是给你们的奖励,妈妈是一个说话算话的人。”
  “谢谢妈妈。”两兄弟将脸贴在手上的脸上蹭了蹭,“妈妈是天下第一好的妈妈。”
  “那我呢?”梁振国随即问。
  梁志超做出思考的样子来,直接把梁振国气笑了,伸手点了点他的脑袋,“到了我,你还要思考?这个问题很难?”
  “有点难。”梁志超点点头。
  梁志强道,“我和哥哥觉得,爸爸有时候好,有时候不好。”
  “如果爸爸能让我们和妈妈一起睡那爸爸也是天下第一好爸爸。”梁志强立刻提出他的要求。
  “得了,那我还是当坏人。”梁振国摇摇头,媳妇儿是绝对不能分的,就算是儿子也不行。
  原来两兄弟是打着想和妈妈睡觉的心;难怪中午那会儿他们会那么好,说买不到他们的电风扇也没关系。
  说不定心里还盼着他买不到电风扇呢。
  “走吧,去了百货;顺便去一趟回收站,趁早去看看有没有旧的高中课本,得多弄几套。”梁振国道。
  有了梁振国中午的开解,苏舒对参加高考就没有那么反感了。
  一家人收拾好就出门去了百货,苏舒本来以为一一小姑娘会喜欢布娃娃这样的玩具,但是,两兄弟要枪,一一竟然也选择要枪。
  进去,出来,五分钟时间而已。
  三个孩子抱着各自的枪,兴奋的都不会好好走路了。
  苏舒和他们约好了,不许拿枪对着任何人,三个孩子再兴奋,也没有拿着枪口对着来来往往的路人,只是兴奋的摸来摸去,然后和大宝贝一样紧紧的抱在怀里。
  上了公交,售票员见着都忍不住夸了句,说他们家孩子都好乖。
  在废品站苏舒遇到了王大刚刚从乡下回来的小儿子王建才。
  要说王大刚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王建军,和王大刚两夫妻像极了,长相和脾气都很像。
  梁家和王家的仇是结下了,那一家人,连和苏舒他们表面和气都不装了。
  但凡见到苏舒,大老远就翻白眼,听林素红他们说,那一家子,大的小的,除了王建才,谁路过苏舒家,都要往她家墙根吐一口口水。
  只有王建才,像两家没那些事一样,见到梁振国,还能笑着喊一声梁主任,见到苏舒,也能喊一声苏老师,客客气气的。
  “梁主任,苏老师,怎么这会儿过来啊?”王建才看到一家五口满脸意外。
  “白天忙,所以晚上过来。”梁振国问,“你还没有下班啊?”
  废品站晚上一般是不上班的,除非到了新废品要收拾。
  梁振国这会儿能带人过来是因为他认识这里的门卫,晚上这里都有人值班,所以他过来也有人给他开门。
  “没呢,今晚正好到了一车新废品,大家都在加班收拾。”王建才解释,随后问,“您要来找什么?我带您去?”
  “我媳妇儿这不是去学校教书了吗?所以打算来这里找找书,看看有没有用得上的。”梁振国自然不会傻到把高考的消息往外说。
  还不确定的事,往外说那就是给自己没事找事。
  “那我带你们过去。”王建才走在前面一步,然后看了眼三个孩子,夸着,“你们家的孩子真精神,不像我家的,整天脏兮兮的,孩子小,成天到处滚,说都说不听。”
  不管是梁振国还是苏舒,都没有和王建才聊育儿这个话题。
  王建才有一个儿子,就是四岁的王富银,听说孩子才几个月大就被王建才送回来让陈秀花给养。
  孩子如今四岁了,王建才两夫妻一次没有回来过农场探亲,就这样,他还有脸嫌弃孩子脏呢。
  在这住了十几年的邻居说,不是王建才两夫妻在乡下养不了一个孩子,而是王建才两夫妻觉得,王建军一家四口和王大刚陈秀花住在一起,怕王大刚把钱都贴补给老大一家了,所以王建才两夫妻才把孩子送回来,让孩子爷爷奶奶养。
  走了几步,苏舒几人进了上次去的仓库。
  废纸堆里比她上次来的时候更多也更乱。
  “你们看着。”王建才指向乱糟糟的那堆,“这也是今天刚到的,我们都还没有来得及整理,这会儿在外面收拾旧家具。”
  苏舒这才嗯了一声,一看那一堆乱糟糟,还有脏兮兮的不知道是什么的,甚至还有散发着臭味的,她连靠近的心思都没有。
  她晃了下梁振国胳膊,立刻往后退了两步,“你去找。”
  梁振国知道苏舒爱干净,忍不了脏和臭,看她皱着眉头的样子,跟着笑了两声,“行,那你边上等。”
  说完,梁振国招呼三个孩子,“你们找你们自己想要的连环画,找到了,等下一起付钱。”
  “好!”三个孩子一窝冲了上去。
  苏舒直接坐在边上的木头椅子上,目光在边上的瓷器转了圈,看上了几个陶瓷的盘子。
  她喊了王建才一声,指了下放在几个花瓶后面特别不起眼的盘子,道,“那几个盘子我要了,正好回去装我给孩子做的小零食,不大不小,正好合适,这几个盘子也怪好看的。”
  王建才的视线朝着苏舒指的方向看了一眼,脸色微微一变,忙道,“苏老师,这几个盘子有人要了。”
  这个时候,上次接待苏舒的那个女同志走了过来,直言,“有谁要了?我怎么没有看到有这几个盘子的单子?你肯定是记错了,堆在这里的都是没人要的。”
  ?


第111章 多给两角钱
  说完,女同志看向苏舒,笑着打着招呼,“您又来啦?我这位同事刚来没两天,还不熟悉,这盘子您要,我给你拿出来。”
  女同志说着话就弯下腰把挤在一排花瓶后面的几个盘子拿出来;她吹了下上面的灰层,然后递给苏舒,
  “这盘子大小,逢年过节,装点蜜饯,花生啥的,确实不错,还是你眼睛尖;放在后面都给你瞧见了;平日里这样的小盘子都是随便放,偶尔会弄碎一些,都扔了。”
  “对,我也是想着给孩子们装零嘴方便。”苏舒笑着接了过去,然后朝着王建才看了眼,注意到王建才的神色有些不太对。
  心想着,王建才该不会也看上了这几个盘子了吧?
  所以看她要走了,那表情,可以用如丧考妣来形容。
  “还有这些小盘子吗?”苏舒问;“这种小盘子容易摔,多备着点;没坏处。”
  王建才张口要说没有了,那位女同志却十分热情;“我给你去仓库面找一找;说不定有随手塞在那个旮旯里没注意到的,您在这等等。”
  说完女同事就开心的往里走,东西卖的越多;废品站效益越好;她每个月除了工资之外,还能拿一笔奖金,所以像这样买东西爽快不犹豫的顾客,她巴不得多一些才好。
  要说这女同志就是负责,苏舒足足等了她十五分钟,她才灰扑扑的从里头出来。
  头发和衣服上都是灰层,但是她脸上依旧是带着笑的。
  “瞧我给您找到了,这一打就放在仓库的垃圾桶里,也不知道谁放错了,把垃圾桶当成了放东西的桶。”
  女同志轻轻的把一叠盘子都放在苏舒跟前,“你看着挑你喜欢的,剩下的不要,我再放外边摆着。”
  “既然都拿出来了,就都给我吧。”苏舒道,“反正不占位置,都放家里,摔坏了再拿出来换。”
  “行。”女同志乐的合不拢嘴;“你家孩子才五岁大,这年纪的孩子手不稳;确实容易摔东西;但孩子摔坏东西也不是故意的,咱大人可不能看摔了东西就骂孩子。”
  “自然是,孩子只要不是故意的,若是不小心摔了,孩子也会自责,会害怕,我们这些大人要是再骂孩子,只会让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女同志的这话苏舒是认同的。
  两个女人聊起教育孩子的话题,滔滔不绝,特别能说到一块去,丝毫没有注意到,王建才站在一边欲言又止的纠结样。
  梁振国把纸皮一堆翻找了遍,也就凑齐了一套书,还有另外几本零零散散的,有的书里面还缺页,但有好过没有。
  回来找苏舒,看她提着一串稻草编的提篮装着一打陶瓷盘,他瞅了两眼,“这些盘子怪好看的,过年装瓜子真不错。”
  “是吧?我也这么想的。”苏舒道,“便宜,摔了也不心疼,不过是废品,回家得先洗一洗,拿开水好好烫一烫才能拿来用,要不然怕有细菌。”
  “是要这样。”梁振国点头,“家里孩子小,讲究一点总不会错。”
  付了废纸和陶瓷盘子的钱,一家人在女同志热情欢送下离开了。
  回家三个孩子就拿着玩具枪在楼上玩疯了,嘻嘻哈哈的笑声,在楼下的苏舒听着耳朵都快被炸了,她实在受不了了,在楼下喊了一声,上面的孩子才收了些声音,但笑声依旧。
  “这兴奋劲儿不知道又要保持多久。”梁振国直摇头,他是坐不住了,起身,“院子里种的葡萄藤好像抽芽了,我趁有空去搭一个架子给它爬藤。”
  说完,梁振国就出了屋子。
  苏舒则去厨房准备把刚买回来的盘子煮一下。
  拆开稻草绳,她先用清水把盘子冲了下,这才拿起上面一个好好看了看。
  等转到盘底,看到盘底的几个字,苏舒咦了声。
  底下四个字,苏舒一眼看到乾隆二字。
  她眉毛一挑,心想着,该不会是真的是乾隆时期那会儿的盘子吧?
  真是的话,那不得是古董了?
  但是苏舒对这些不了解,只知道这要是真的,那就值钱,但这种东西,假的也一直很多。
  想到这,苏舒看了眼院子,梁振国还在院子里搭架子,她干脆提着所有盘子进了别墅。
  她用最快的时间把每个盘子都拍了照片,然后全部发到了鉴宝论坛上去,这才拿了几个底下没字的盘子出来继续洗,洗完就放在灶边上的桌子上晾着。
  这几个盘子再值钱,比起苏舒继承的巨额遗产也不过是九牛一毛,苏舒纯属好奇,所以发了帖子也没有放在心上,睡了一觉,她自己就把这事忘了。
  一直到第二天早上,苏舒做早饭的时候看到她昨晚用清水洗的几个盘子摆在那,她才想起来这事。
  她借着上厕所的借口,又进了别墅一次。
  拿手机登录那个鉴宝论坛,就看到她昨晚发的帖子成了热门,底下有不少专业大佬在回复她。
  一楼网友:楼主这几个盘子,图一,图三,图六,图七,这几个盘子的真品现在在国外某位私人收藏家的私人展馆里放着,我有幸去参观过一次,但是不得不说,作为看过真品的本人,都得感慨一声,楼主手里这几个仿的真像,我估计做这个仿造品的人,有可能去看过真品,手里估计有真品的照片,所以才能仿的几乎一模一样。
  二楼网友:以我的能力看图二,图四,图八,图十,这几个好像是真的,之前出土的晚明贵妇的墓里出现过很相似的,楼主可以去看看那个纪录片,或者找当地鉴定机构去进行专业的鉴定。
  苏舒一看一楼网友说真品子在国外展览,就想着手里这些多半是假的。
  至于剩下的,她也没法鉴定是真真假。
  她把网友提到的几个盘子都留在了别墅里,连同仿造的那几个一起放着,把剩下几个网友没有提及的盘子都带出去,准备煮一煮消毒了就拿来用。
  等过个二三十年再拿出来找专家鉴定,要是是真的,她拿出来给几个孩子分了。
  吃了早饭,一家人都出了门,路上遇到正好要去上班的王建才,王建才叫住了苏舒。
  “苏老师,你昨天买回去的那么多盘子,能不能卖几个给我?我看着那几个盘子也挺好看的,家里正好缺,你买的多,不然分我几个?”王建才和苏舒商量着,“每个我都多给你两角钱。”
  “你缺?你不会在你单位直接找这类的盘子啊?我的我都煮过了,自家也要用,就不分了。”苏舒直接拒绝了,她又不缺这两毛钱。
  ?


第112章 家里遭贼了
  她不爱和王家人打交道,王建才也没例外。
  王建才这人表面笑眯眯的,但也没见得是个不记仇的。
  昨晚他还不想把盘子卖给她呢,谎称有人要了。
  分明也是个记仇的,只是不摆在脸上而已。
  王建才被拒绝了,脸色微微有些不自在,但也没再说什么;应了声好,就先走了。
  “他莫名其妙。”梁振国都忍不住和苏舒嘀咕,“咱们两家关系有这么好?好到卖东西给他,好让他有机会去举报我们?”
  “对啊,还多给两毛呢,王家能是这么大方让人占便宜的?他有这些钱给我,不会去废品站多买两打回去?”苏舒一想,“这么看来王建才说不定故意在这等我?给我们设套呢?”
  “有可能。”梁振国点点头。
  到了公交站一家五口才分开;梁振国骑着自行车走了,到了幼儿园,苏舒就看到了林爱华。
  林爱华也看到了苏舒。
  不像前几天,林爱华特地站在幼儿园门口等着苏舒过去,好奚落苏舒。
  这两天林爱华一看到苏舒就像是老鼠见到猫一样。
  前天苏舒见到她的时候,她脸上的青印子都还没有消,听小河街道的朱红莲说,林爱华刚转正就请假了好几天。
  看来是被杨业打了不敢去上班,怕被同事看到了,觉得丢人。
  杨业那天就被梁振国送到书记办公室了;听胡余生说,杨业在书记办公室;比在主任办公室呆的都更苦。
  梁振国不过是让他去乡下运粪,除了脏一点累一点,也就没有别的煎熬了。
  廖大潘要收拾杨业;那是把杨业高高架起;话里话外;表面上;好像真的把杨业供起来;对杨业客客气气,什么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