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穆十四娘 >

第177章

穆十四娘-第177章

小说: 穆十四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位新妇,性子倒是好过前位,初来乍到,明显不受夫君待见。
  她却隐忍不发,以姐姐新亡为由,不见客,亦不赴宴。
  洛玉琅不想她总被这事所扰,木花坊又暂时不能去,便陪着她去城外别院散心。
  远远一道人影,只听车窗外的护卫一声轻呼,“像是穆附马。”
  穆十四娘一听,不管不顾,掀帘张望,果然前方有一单骑,由远及近,不急不徐而来。
  洛玉琅打量了一下,“果然是他。”
  得到他的确认,穆十四娘高兴万分,干脆站在了车辕之上,朝着他招手。
  单骑之人,很快也向着这边,招了招手,骑行的速度加快,很快近在眼前。
  “十五郎,你回来了!”穆十四娘下了马车,直奔他而去。
  洛玉琅无奈快步跟上。
  “姐姐。”穆十五郎浅笑依然,轻轻扶住了直奔他而是为的穆十四娘。
  洛玉琅打量过后,皱头轻拧,上前说道:“望仕千里归来,相迎不如偶遇,不如同去别院,泡过漫泉,洗去尘埃,如何?”
  穆十四娘殷切看他,十五郎点头说道:“也好。”
  因为十五郎同行,洛玉琅也改为骑行,两个人相伴而行。
  让洛玉琅拧眉的是,如今的望仕竟然——一身道袍。
  “一路行来,听了无数见闻,姐夫姐姐可好?”十五郎语气平缓,丝毫没了出行之时的悲哀。
  洛玉琅心存膈应,回答道:“虽然坎坷,但如今还算平稳,你最小的外甥,已快半岁了。”
  十五郎回望车窗,穆十四娘由始至终车帘未曾放下,“我备了薄礼,只是不知两位外甥,会不会喜欢?”
  “自然是欢喜的。”穆十四娘抢着回应。
  穆十四娘于十五郎的回归,欢喜异常,到了别院自去招呼酒宴,由着洛玉琅陪他同去温泉洗浴。
  两人寒暄过后,十五郎突兀地说道:“我刚从烟霞观来。”
  “烟霞观?”洛玉琅观察着十五郎的面色,语焉不详。
  “就在城外不远,受人所托,送信去给弘阳真人,可惜真人闭关,未能得见。”十五郎解释着,长久的疲累之后,浸泡在温泉之中,确实惬意。
  “我也曾去过,弘阳真人与广福寺的方丈一样,俱是高人。”洛玉琅虽然心中不宁,却不愿让他日后得知,反而心生误解。
  “他为人豁达,所以雁荡山的青竺真人与他私交颇深,知我意遇返京,便让我带信与他。”十五郎言语依旧平淡,看不出他知不知晓自己与弘阳真人、无名道长和师兄的龌龊。
  洛玉琅决定装傻,就算他知晓,自己也尽可推给那位,只说昏迷醒来之后,全然不知。
  接风宴上,穆十四娘亲自为十五郎斟了酒,洛玉琅轻笑,“望仕,与她成亲多年,我可从未有过这待遇。”
  穆十四娘嘟了嘴,“你又从不饮酒。”
  十五郎望着他们,笑意直达眼底,“姐夫曾是洛年兄时,身上的酒葫芦可从未干过。”
  “那时没有漫游。”洛玉琅直言不讳。
  穆十四娘体贴为他也斟了一杯,“今日十五郎归来,我不饮酒,只能由漫乐代劳了。”
  洛玉琅举起酒杯,“好,为夫当仁不让。”
  穆十四娘见他们一口饮尽,赶紧推荐菜式为他们解酒。
  “芜阳若在,今日必定更欢畅。”十五郎饮过两杯,眼神竟又开始伤怀。
  穆十四娘担忧地想开口,却被洛玉琅拦了下来。


第四百四十一章 重聚
  只示意她再次斟满了酒。
  “近乡情怯,其实我已经在京城附近游离了许久。”十五郎再次一饮而尽,微皱了眉头。
  “如今局势已变,太后已深居简出,几乎不再见人。”洛玉琅趁机插了话,吴越早已不在,附马自然亦已不在。
  “我已算化外之人,这种身外之物,世俗之情,不提也罢。”听他这话之后,正在为他斟酒的穆十四娘几乎拿不稳酒壶。
  “母亲若是知道了,还不知会如何?”她只得喃喃说道。
  十五郎摇头,“我走时,母亲便说过,她的余生,最想在庙中渡过。我原本不太理解,后来明白,心死之人,青灯古卷,才是归途。”
  穆十四娘抿了抿唇,穆家主的葬仪上,母亲可不像是看透一切的模样。
  “你尚年轻。”洛玉琅也有些失语,好像说什么,都显得站着说话不腰疼。
  “我归来,是想来看看芜阳,如今吴越没了,太后已不理事,她与我亦无后人,恐怕日后,免不了坟茔凋零,一片荒芜。”
  十五郎低头拿起酒杯,又是满盏一口饮尽,“可我绕着走了无数圈,竟觉得无颜见她。”
  “她很好,一直有人守护,太后于她,爱之极深。”洛玉琅轻声说道。
  “看来,她已无须我。”十五郎话说得奇怪,看来他刚才所说,十有八九为真,他真的一心向道了。
  “芜阳若在,必定希望你能好好活下去。”穆十四娘再也忍不住,年纪轻轻,又满腹才华,为何要这样子搓磨掉。
  “我当然会好好地活下去,这样才能永远地守护她。”十五郎目光突然坚定,“我已拜了青竺真人为师,成了他的关门弟子。”
  洛玉琅眼皮一跳,穆十四娘也下意识地看他,在他几不可闻的示意下,抿着唇,默默斟满了酒。
  “没想到,望仕竟有这样的机缘。”洛玉琅话音未落,十五郎已接了话,“这还多亏姐夫赠予的古卷。”
  洛玉琅差点咬了自己的舌头,原来追根到底,是他作茧自缚。
  “那只不过是我为了开解当时的你,胡诌的罢了。”他轻轻摆手,似乎想摆脱眼前的阴霾。
  十五郎却自怀中抽出了那绣纹的古卷,“师父看过之后,说这是几近失传的《道德经》完本。现存的,多有添了杜撰。”
  洛玉琅低垂了眼眸,穆十四娘似懂非懂,“有什么说法吗?”
  “世人只知,道是万物的本源,却不知,道从何来。”十五郎娓娓道来,穆十四娘依旧一头雾水,洛玉琅却抬了头,静静看着十五郎。
  “无为而治,物极必反。细究起来,千变万化,无穷尽矣。”穆十四娘越发地听不明白,只能看向了洛玉琅。
  洛玉琅轻轻朝她笑了笑,“我亦领悟不深。”
  “看似春水东流,实则循环往复,若我真的悟透了,说不定能再看到芜阳,改一改她悲苦的运道。”
  这下穆十四娘终于听明白了,他所谓的执念,从何而来。
  洛玉琅则眼神闪亮,浅笑看他,“望仕果非俗人矣。”
  “姐夫也这样认为吗?”十五郎重又谨慎地将古卷收入怀中,举起酒杯,看向洛玉琅。
  洛玉琅亦举起酒杯,待他饮后,才回答道:“我只愿此生与漫游生死相依,至于其他,倒是没有强求。”
  十五郎说得痛快,酒也喝得痛快,很快就伏于桌案之上。
  洛玉琅只招呼了人扶他去歇息,穆十四娘担忧地说道:“要送醒酒汤去吗?”
  洛玉琅摇头,“他好不容易释放一回,你让他醒了做什么?”
  “唉,他安好归来,我欣喜;可他如此颓废,我如何能释怀。”
  洛玉琅牵了她,漫步别院小径,良久没有说话,直到一个拐弯,正好看到月上中天,才回过头,“若我是他,可能亦是如此。”
  “他沉迷于追寻虚无缥缈之路,如何算是正途?”
  洛玉琅轻笑,“没想到,漫游竟有如此见解,他说得离奇,却并非不可为。”
  穆十四娘仍旧不解,“不过是逃避之法,自我找个理由罢了。”
  洛玉琅轻轻摇头,不见与她争执,只牵了她的手,全当消散酒气,在别院中逛至深夜。
  十五郎酒醒之后,已是第二天下午,看着穆十四娘送过来更换的衣衫,最终还是穿上了那身道袍。
  惹得穆十四娘见了,“这样俊俏的郎君,为何要穿得这般素净?”
  “姐姐,这是道袍。”十五郎无奈说道。
  穆十四娘还欲说什么,洛玉琅拦住了她,“他喜欢就好。”
  “姐夫,已多年未曾与你对弈,今日若有空,手谈两局如何?”十五郎虽身着简朴的道袍,但胜在人才出众,更添了不食烟火的气息,看得穆十四娘唏嘘不已。
  “好。”洛玉琅看了眼凉亭,指了指那处,“我让人摆棋。”
  洛玉琅与十五郎相对而坐,专注于棋盘。
  穆十四娘陪在一旁,手里做着绣活,远远看去,这副场景,也是岁月静好。
  但走近后,若是识得棋局,便能看出双方剑拔弩张,气氛并不融洽。
  洛玉琅暗自心惊,望仕棋风早已不是昔日京中那般温和,只专注于棋谱。
  倒是显得缺了些章法,却多有出其不意。
  不敢大意,心中更是有些心惊。
  看来,这些年,他并不如他所说的,只是游历而已。
  他是有顿悟的,亦有成长。
  也属正常,他少年便中科举,还得了探花,如何不算聪慧,只是世事无常,而后遁世而已。
  从他的起烟霞观起,洛玉琅便有些心神不宁。
  现在这种感觉愈发真实,漫游就在身侧,他不愿与十五郎交恶,这难得的宁静,他十分珍惜。
  可十五郎的棋路,尤如无形的利剑,让他每一步皆要留心。
  穆十四娘时而替他们续上新茶,见他俩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觉得昔日的岁月今又重现,只除了十五郎眉眼中历了风霜,倒是洛玉琅身上桀骜的气息不再。
  只盼这好日子,越长久越好。


第四百四十二章 眼熟
  “姐夫,承让。”十五郎落下一子后,望着洛玉琅轻笑不已。
  洛玉琅轻笑回应,“没想到望仕经年不见,棋风竟已大变,还真是有几分不太适应。”
  “侥幸罢了。”十五郎坦陈直言,“胜子半步。姐夫,不如我们再来一局,如何?”
  洛玉琅将自己的白子一一收拾起来,“好。”
  两人连下三局,各有输赢。
  十五郎在歇过一夜之后,无论如何都要赶回烟霞观,“师父的信若送不到,我心不安。”
  等他骑着马不紧不慢消失于前方后,洛玉琅牵了穆十四娘回了别院,行至无人处,穆十四娘开口问他,“这事是好是坏?”
  洛玉琅诧异回头,看过她的脸色,才似明白过来,“你担心望仕?”
  穆十四娘瞅了他一眼,“我担心你。”
  洛玉琅轻笑,“担心我什么?”
  “好不容易得了个太平,若那老道人一通胡说,十五郎不知缘由,既为难了他,也为难了你,更为难了我。”
  穆十四娘一脸愁容。
  “不会。”洛玉琅轻声说道,“我醒来后,以前的事其实多数已记不大清。”
  “这事你诓我好了。”穆十四娘偏头不去看他。
  洛玉琅爽朗一笑,“漫游聪慧,不过,他们信也得信,不信也得信。”
  穆十四娘闷闷说道:“前次,他们不也没有实证,还不是只凭一只之见,穷追不舍?”
  洛玉琅看着她,“我明白,你是不想我与望仕因此交恶,我答应,不会。”
  穆十四娘轻叹一声,表明了自己的心境。
  “望仕千里归来,你该高兴才是。”洛玉琅轻声安抚,“如若他真的读通了《道德经》,自会有他的见解。”
  两人从别院回京的时候,在城门处被挡了下来,说是大将军夫人从广福寺祈福归来,众人皆需退避。
  “好大的气派。”洛玉琅不屑地说道,“还当是个省油的灯呢。”
  穆十四娘从车帘处看外面的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有些纳闷,“这是大将军夫人的私兵吗?”
  洛玉琅这才留心,看过之后,摇头,“应该是青蓿的。”
  穆十四娘脸色一变,没再接话。
  “我知道你是为青荷担忧,我前次去,青荷并无异样。”洛玉琅的话并未让穆十四娘宽怀多少。
  因为一直掀帘张望,又或许是他们的马车有些引人注目,大将军夫人在经过他们时,也掀帘张望,恰巧与穆十四娘对视。
  穆十四娘只觉得眼熟,一时却想不起来,那边车行很快,顷刻间就入了城门。
  待兵丁收队后,洛府的马车才得以成行。
  穆十四娘不住摇头,总觉得这人呼之欲出,却无从得知从何而来。
  洛玉琅以为她仍在为望仕忧心,挑了眉,“你该多担心我才是,这次没了旁的助力,若他们再来寻事,我恐怕不是对手。”
  穆十四娘直接怼道:“你莫出府,让他们尽管来,若府中护卫不够,不是还有青蓿吗?”
  洛玉琅轻笑摇头,“这会子想起青蓿了?刚才不还对他怨气满满吗?”
  穆十四娘轻叹一声,“我是担忧青荷。”
  洛玉琅说道:“青蓿如此,必有他的道理,且看着吧。”
  果然,青蓿很快出现在行营,盔甲在身,锐气依旧,操练过后,骑马回了大将军府。
  恰巧被偷偷去木花坊的穆十四娘看到,回来告诉洛玉琅。
  “身在其位,哪能不谋其政。想必新帝等不及了吧。”洛玉琅于书中抬头,解释给她听。
  不过半月,青蓿果然带队离开了吴越。
  青荷来过一趟木花坊,神色未变,穆十四娘不好多问,“你身子如何了?”
  “已大好了,如今的夫人也极好相处。”青荷一脸淡然,衣着仍旧素净。
  穆十四娘见她无事人一样,想着她或许还在盼望终有一日,能有青蓿的子嗣,心中便十分苦闷。
  “你这绦子编得好别致,送我一条如何?”穆十四娘自然应允。
  哪知不过几日,就招了大将军夫人前来,本在二楼的穆十四娘听闻,想再看看自己是否真的认识这位大将军夫人,便悄悄躲在后室,细细打量。
  可怜满头珠翠,华服在身,妆容浓艳,确定只是眼熟而已。
  回去终于忍不住,和洛玉琅提及此事。
  “你认识的,或是见过的女子并不多,你从其中挑拣一下,不就想起来了。”
  洛玉琅专注于手中的膏药,并不十分上心。
  “难道我记性竟如此差了?”穆十四娘在他周围转圈,却始终想不起来。
  “或许只是相似罢了,后周你我皆未去过,只要不是朝阳,应该不会眼熟才是。”洛玉琅说完,穆十四娘直接摇了头。
  “不是她。”穆十四娘听到外面嘉承的声音,也懒得去想,走到门前接了儿子,抱进来看洛玉琅制药。
  没想到小家伙竟毫不介意满屋的药味,这里看看,那里瞅瞅,十分欢乐。
  “快长大啊,就可以帮忙捣药了。”洛玉琅望着他说道。
  他竟然晓得回应,只是没人听得懂而已。
  “刚才去和父亲请安时,也说他极为考顺,知道祖父咳得厉害,说个不停。”穆十四娘偏头看儿子,越看越欢喜。
  洛玉琅望着沉甸甸的嘉承,“再过些日子,抱起来恐怕就要费力了,这小子,怎么这么会长。”
  穆十四娘轻笑,“这样最好,就不用担心个头像我了。”
  嘉承腰间悬着十五郎赠送的平安符,穆十四娘想起嘉诺,“好几日未见到嘉诺了,马上就要入秋,该制秋装了。”
  洛玉琅细心将膏药装入瓶中,“正忙着和无悔混在一处,缠着诚叔,教他们剑法呢。”
  “无悔。”穆十四娘有些汗颜,这段时间,自己一头乱麻,竟有些疏忽了。
  “你不用在意他们,过得不晓得比我们强上多少。”洛玉琅似读懂了她的心一般,“我看他穿着并不太讲究的,明日我叫他来。”
  “他自小称呼我为母亲,现在我真的成了母亲,每每想起,总觉得心中有愧。”穆十四娘望着嘉承,血脉使然,嘉承的一举一动,轻易就会牵动她的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