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十四娘-第1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身后梅香的轻笑更让她恨不得寻了地洞钻进去,顾不得关门,一路小跑穿过月亮门,回到自己的房间后,直接将梅香关在了外面。
等梅香坚定不移地轻敲着房门后,才板着脸开了门。
梅香将热水提了进来,再不提刚才的事,“夫人,洗漱吧。”
穆十四娘不甘心地望着她,梅香居然一本正经地说道:“夫人,你与家主也算是多有波折,如今终于苦尽甘来,奴婢替您高兴还来不及呢。”
穆十四娘也不愿再为难她,接过她递来的热棉巾,“放心,年后,我一定替你寻门好亲事。”
哪知梅香毫不羞涩,直接施礼谢过,“多谢夫人。”
弄得穆十四娘摇头不止。
洗漱之后,穆十四娘窝在软榻上,缝制着洛玉琅的新衣,心思却总是会神游到河间穆府,若是洛玉琅脚程快,明日就可到穆府,不知会否顺利。
梅香是知道穆府是怎样一处地方的,明白穆十四娘的心不在焉,体贴的没有多话,只陪她坐到极晚。
又忐忑了两日,终于有人提前来报信,“老爷,少夫人,家主说是已经接了吴夫人,因为雪天路滑,马车不好走,故而坐了船,恐怕会晚上几日。”
穆十四娘几乎不敢相信,洛玉琅真能如此神速地办到,呆呆地坐在那里,一时没有回过神来。
倒是洛老爷提醒了她,“既如此,媳妇当好好准备准备,为亲家母接风洗尘。”
所谓关切则乱,等穆十四娘手忙脚乱地将一切安排妥当,约定好的船期已至。
早早坐了马车,站在码头等候的穆十四娘,不免想起初来京城时,自己慌张下船,在码头上手足无措的模样。
不过三年,她的人生竟有了这样匪疑所思的变化。
再不会被人呼来喝去,推来攘去。
现如今她所站之处,无一人敢轻易靠近。
就在这时,远远有船行来,等穆十四娘看清娘亲的面容,忍不住挥起了手中的丝巾,脸上更是满含期盼。
等船只靠近,洛玉琅率先下了船,走到她面前,轻笑着,“不过几日而已,夫人竟如此相信我吗?”
穆十四娘没想到他会当众这样说话,立刻低了头,报怨着,“浑说什么。”
转而迎着吴夫人而去,留下洛玉琅独自挑了眉。
母女相见,都含了泪水,却知道此处并非说话的地方,直到一同上了马车,穆十四娘才扑进娘亲的怀里,好好哭了一回。
吴夫人也是满眼的泪水滑落,“我本来以为,只要你与十五郎过得好,我怎样都好。没曾想家主和女婿竟一同劝我来京,说是十五郎不在,你难免孤独。”
穆十四娘虽然惊奇穆家主的突然转性,却没多问。
“只要娘亲能来,怎样都好。”自从十二岁逃家,这样的光景就是她最大的念想,如今总算成真,其他的都不再重要。
吴夫人却一刻未停地夸赞着女婿,直说是菩萨保佑,听到了她的诚心祈求,才使得她的一儿一女皆有了好的归宿。
穆十四娘知道她一贯如此,偎依在娘亲的怀里,闻着那熟悉而久违的香火味,直到快下马车时才不甘不愿地起身坐好。
吴夫人轻笑着,“幼时也不曾见你这样过。”
穆十四娘随口接道:“那时的我们,不过活着罢了。”
吴夫人愣了一下,“那里毕竟是生你养你的地方。”
穆十四娘却不愿再提,体贴地扶了娘亲下车,与洛玉琅一道,先去见过洛老爷。
第二百八十二章 母女
洛老爷竟难得地换了新衫,利落地梳了头发,谦和地与吴夫人见了礼,“因为路遥,犬子成亲良久,竟未得与亲家母见面,真是有愧。”
吴夫人答道:“十四娘的婚事由公主和附马做主,我是一万个欣喜,只要儿女们过得好,这些虚礼又有什么重要的?”
寒喧了几句,更是对洛玉琅夸赞不已,直说十四娘是有福之人,才得以遇见这样好的人家,这样好的夫婿。
穆十四娘听了,借着低头之时悄悄去打量洛玉琅,谁知他早已看向了自己,害得她因为有长辈在面前,闹了个红脸。
洛老爷更适时说道:“亲家母,过了年,媳妇就及笄了,虽不会宴请外宾,但自己家里人热闹热闹还是应该的。”说到这,看了小夫妻一眼,“也将圆房办了吧。”
吴夫人倒是大方,“就依亲家公。”
穆十四娘陪坐一旁,脸上火烧火撩的,却不知这副模样,早已让对坐之人眼中燃起了火苗。
宴席之上,洛玉琅望着她,似笑非笑的模样更让她莫名的尴尬。
所以席散之时,借故陪吴夫人回院歇息,直接赖在了娘亲那里,母女俩说了半宿的悄悄话。
奇怪的是,吴夫人并不太清楚,洛玉琅是如何说动穆家主,主动提出要吴夫人来京城探望。
除了大夫人强行塞了婢女,其他并未要求任何事。
现在的穆十四娘再不怕大夫人的算计,为了娘亲能在这里待得舒服些,她在院中安排了足额的婢女,又提前吩咐了,想来那几位想生事,众目睽睽,又都妨贼似的,她们就算有任务,施行起来也难如登天。
吴夫人感叹道:“我可怜的女儿,这些年不知经了些什么事,竟变得如此老练。”
“娘亲,我以前就这样,只是您有意忽略罢了。”在吴夫人面前,穆十四娘说话的语气又重回了那个未成年的小娘子般。
吴夫人不明就里,担忧地说道:“听说府里如今是你在管事,平时管事的回事,你也是这样说话的?”
“娘亲猜?”吴夫人见她如此的不着调,“就算府里的人皆顺着你,你也不可张扬。”
“是,十四娘谨遵母亲教诲。”穆十四娘恭敬地起身回了个礼,却被吴夫人连忙拦住了,“快打住,莫乱了规矩,叫我娘亲就好。”
“他们不是早给了娘亲平妻的身份吗?怎么?全是假的不成?”听见由远及近的脚步声,穆十四娘有意提高的声调。
说完适时转身,就看到那四位尴尬的脸,“你们是从什么时候来到我娘亲面前的?”穆十四娘可没打算让她们轻松渡日。
其余三位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都将眼光停留在了领头之人的身上。
领头的婢女说道:“十四娘子,以前的人大夫人说皆不太懂理数,怕照顾不好吴夫人,到时损了穆府的脸面,奴婢们都是新挑选的。”言语间毫不恭敬。
哪知穆十四娘根本不搭理她,还轻轻扯了吴夫人的袖角,示意她莫要作声。
那位见她居然不理自己,脸上明显有几分不悦,“十四娘子,我们皆是大夫人精挑细选出来,服侍吴夫人的。”
穆十四娘依旧不理她,反而轻轻放下茶碗,开口道:“来人。”
不等这几位应声,梅香已经走了进来,“夫人,有何吩咐?”
“梅香,茶凉了。”穆十四娘说完,挑眉看了看说话之人。
梅香低眉敛目,朝着吴夫人轻施了礼,“老夫人,梅香也帮您换盏茶吧?”
吴夫人谦和地点了点头,“有劳了。”
等梅香走后,领头之后见穆十四娘依旧不搭理自己,就有了气性,“十四娘子,为何如此待我们,我们可是大夫人派来的。”
“我们?是你叫我们,还是她们哪个叫我们?连自己叫什么名字都不晓得告示于人,真不知是何人挑出来的。”穆十四娘笃定不再让娘亲回穆府去,所以也无谓得罪谁。
吴夫人本来还觉得女儿这威风耍得有些过份,现在才反应过来,说话的人确实有失礼数,头次见面,居然会忘了自报家门。
“十四娘子,还以为吴夫人早已告知了,没承想,居然连这事都不晓得。”因为在府里一惯如此,平日里踩在脚底下的,一时如何收得住脸,改得了颜色。
“娘亲与我长久未见,哪里有空说这些闲话。倒是你,全无一点规矩,真是有损穆府的脸面。来人。”穆十四娘一声令下,梅香端茶来时,身后跟了数人,皆是健壮的仆妇。
穆十四娘先是叹了口气,而后又幽幽说道:“梅香,幸亏你明白我的出身,想必不会在意。这几个实在有些上不得台面,日后若真跟了娘亲出去,还不知会怎样丢脸。就照着府里的规矩,好好教教她们,免得让我在老爷和家主面前,脸上无光。”
梅香清脆地应了声,“是,夫人。”回头示意了一下,立刻有人上来,说话的婢女刚想叫嚷,就被人捂了嘴,很快被架走。其余几位还没等身边的仆妇动手,自动地跟上了。
吴夫人看着穆十四娘,“自幼跟着我受尽委屈的小娘子,终于长大了。”
“母亲,至此后,就借着他们假意给的虚名,踏踏实实在京城住着。我这里住厌了,就去十五郎那住。再不然就住在新置的宅子里也行。”
吴夫人哭笑不得,“行,你与十五郎都是有主意的。原本想着,我待在穆府,好让他们少打些主意,让你们也清静些。现如今啊,我是要常到广福寺去烧香啰!”
穆十四娘偏头打趣,“母亲可是为了十五郎,他尚未满十五,母亲想当祖母,可得等几年呢。”
吴夫人回怼,“他只求平安,子嗣之事自然是为你求的。”
穆十四娘偏头不去看她,想尽快给自己解围,干脆招呼自己精心为母亲挑选的婢女进来,一一为母亲介绍。
“两个足够了,一里一外,四个太奢靡了。”
穆十四娘解释道:“母亲忘了,您来时浩浩荡荡带了四个呢?我若平白短了,且不说旁人会猜度,就算府里的人,也会说我不孝。”
吴夫人说不过她,只有依她。
因为理佛多年,很快就跟在穆府时一般,早晚皆要跪在佛前念上一篇。
第二百八十三章 施粥
穆十四娘默默陪了她一阵,突然想起一事,特意让人去芜阳公主府将自己绣的观音像拿了回来。
吴夫人见了,立刻要沐浴更衣,然后恭敬地将画像挂在佛前,连诵了三篇经文才算完事。
穆十四娘强撑着陪她,迷迷糊糊间,听吴夫人问她,“我昨日就依稀听到有木鱼声,刚才又听到了,莫非府里还有庙?”
穆十四娘半梦半醒,打了个呵欠,“府里走了水,死了人,所以特意建了庙,其他的我也不懂。”
“想是一为消灾,二为超渡呢。”吴夫人口念阿弥陀佛,“快睡吧,幸亏今晚做了功课,不然明早还不好去拜。”
等穆十四娘睡醒,吴夫人早不见了踪影,门外值守的婢女回道:“老夫人一早就去了府里的小庙,说是午饭都不用等她,她要斋食。”
穆十四娘怕她们尚不习惯母亲的作息,解释道:“母亲茹素多年,也理佛多年。她要如何,你们便由着她,只管将她照顾好便是。”
梅香走了进来,“夫人,那几位骂了一夜。”穆十四娘知道定会被人堵了嘴,也传不到外面去,“由着她们,我听说猎人熬鹰有熬几天几夜的,你们轮班,莫饿死了的就是。”她可没有功夫与这样的人物斗智斗勇,关起来完事。
等她晚饭时再来,吴夫人倒是在房内,可是佛前的观音绣像却不见了,还没等她相问,吴夫人已经开口,“我将你送我的观音像供到小庙里了,既全了我的功德,也添了你的功德。”
穆十四娘倒是无所谓,母亲喜欢,什么都好。
见她又打算在这里混睡,吴夫人说道:“这么多年我皆是一个独睡,早习惯了,你还是回自己那边去睡吧。”
穆十四娘见了屋内无人,放肆地说道:“我又没有圆房,母亲不必在意女婿的看法。”
吴夫人无奈地指了指她,“还是这样口无遮拦,这话是你该说的?”
见她还是一副无所谓的模样,“你和十五郎什么都好,就是性子冷淡了些。既遇上了这样好的人,且珍惜些吧。”
穆十四娘老实答道:“我可珍惜了。”
“如此最好。”话未落音,外面有人来回,洛玉琅在院外求见。
穆十四娘暗想,这人也是,不过两晚没一处吃饭,就巴巴地赶来了,可是心里却是甜蜜的。吴夫人将一切看在眼里,吩咐人迎进来。
洛玉琅先是向吴夫人行了礼,请了安。这份恭敬穆十四娘从未见过。
吴夫人自然赶紧招呼他落座,等人上了茶,体贴地问他,“琅儿,可曾用过晚饭?”
娘亲居然这样称呼洛玉琅,穆十四娘大感意外,听她的口气,自然之极,想来路上就是如此称呼了。
洛玉琅果然自然答道:“回母亲,尚未用过。”
这称呼更让穆十四娘诧异,可惜无人想过要跟她解释。坐在桌上,见吴夫人不断地给洛玉琅夹菜,穆十四娘不由得想起了那句俗语‘岳母娘看女婿,越看越顺眼。’
“当初在广福寺,怎样都没想到,琅儿竟跟十四娘有这样的缘份。”
吴夫人的感慨让穆十四娘想起了前事,洛玉琅却似乎并不感兴趣,“母亲,当时琅儿也未曾想过。”
穆十四娘难得地直视了他,想看看他的脸皮是什么做的,居然可以这样明目张胆,当着她说这样的假话。
洛玉琅却早已与吴夫人谈起了别的,只匆匆扫了她一眼。
“今年腊八,府上会施粥?”吴夫人兴趣颇浓,洛玉琅解释是因为府里有庙,故而父亲决定腊八节在府门前施粥。
“这是最好的功德,我既在府里,自然要出份力的。”吴夫人的自告奋勇居然得到了洛玉琅的支持。
如今管着家的穆十四娘想拦但是没拦住,母亲如此高调地现身,穆府在京城留了人,会发生什么,可不好说。
也不是怕事,是不想生事。
可是看着母亲难得地展了笑容,一如死灰的模样终于有了些活人的模样,她又劝不出口。
等两个在吴夫人老母亲般的笑意中出了院子,一前一后走在小径上,洛玉琅突然问道:“你喜欢鸢尾?”
“是你喜欢鸢尾。”穆十四娘并未听出这其中的不妥,因为夜里冷得很,只想快些回到温暖的屋内,以为他又想打趣,直接怼了回去。
“是吗?”洛玉琅回应了,却是迟疑的。
“你喜欢红色的鸢尾吗?”洛玉琅问完,转身发现穆十四娘早已走到了自己前头,斗篷遮得那样严实,也不知听没听见。
他却没再问,轻轻自问自答道:“想必是喜欢的吧?那可是难得一见的珍品。”
腊八那日,吴夫人忙了整天,晚上穆十四娘去问安,发现她居然焕发出了新的生机,见了她,滔滔不绝,“今日人真多,府里也真的实诚,以往穆府施粥,清得可以照镜子。”
“这京城的人也不一样,虽是来领粥,却极少见衣衫褴褛的,也无人吵闹。”
“府上施粥,居然还有人送了粥来,说是一同施粥。”
穆十四娘等她说完,“母亲累了一天了,早些歇息吧。”
吴夫人又开始说洛老爷和洛玉琅。“这样谦和的老爷和家主,我是头次见。为了我不尴尬,居然与我一同施粥。”
穆十四娘心说,母亲你老人家也是个明白人啊。
“可惜你现在不适合抛头弄面,不然也该去看看。”穆十四娘狂点头,吴夫人话意犹盛,“你绣的观音像,见的人无不夸赞,可惜我现在眼睛不行了,否则真想用这样的绣法,绣上一幅经幡。”
穆十四娘回道:“可惜我戒不了荦腥,否则就替母亲代劳了。”
“你绣观音像时,可曾守规矩?”吴夫人问道。
穆十四娘失语了,当时只想着绣幅观音像孝敬母亲,一解自己的思念之情,可没想过这么多。
知女莫若母,穆十四娘不信鬼神她是知道的。
“无妨,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