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回七零:炮灰女配打脸日常 >

第309章

重回七零:炮灰女配打脸日常-第309章

小说: 重回七零:炮灰女配打脸日常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前写的都是家庭伦理,不说读者已经开始看腻,她自己也不想再继续写,如果再写她确实有心写一个八十年代的商战。
  但这个也需要灵感,她这真买铺子开店的方式,虽然钱挣得不少,可听起来看起来一点也不爽。
  许安点头:“青青,大时代的趋势你是明白的,所以三叔还是希望你愿意分享一下你的经验。”
  叶青青抿了抿唇:“三叔,我和博敏的经历并不可取,而且认真来说我们的起步是从投机倒把开始的,我要是真写出来,没准就要进局子了。”
  她这话让许安微微一愣,然后哈哈笑了几声。
  “明白明白,也没让你这孩子太实在,你就看着写吧。”
  从许安这里出来,叶青青心中就开始盘算要如何说服许博敏,那家伙在对待裴思远这件事上是执拗的小心眼,这让她也有些无奈。
  时间已经进入五月,京都的天一天比一天热,国营的冷饮店又开始营业,她从门前走过都觉得凉快无比。
  买上几斤冰糕,她准备回去一边吃一边说。

第六百四十五章犯傻了
  许博敏这段时间一直很忙,之前虽然没有跟导师去西城,可该分给他的任务半点不少。
  反而因为他在学校这边,一些无法确认需要反复查阅资料的任任务全都交给他来做,他这段时间就恨不能泡在图书馆里。
  好在史料的翻阅查找和整理许建昌的书稿有殊途同归的感觉,不然别说五年他都怕自己五十年也完不成手稿的整理。
  叶青青回来时,他也才从图书馆回来,手上还提着厚厚的一摞书,都是从图书馆特批借回来的。
  “怎么想到买冰糕回来了?”
  见到叶青青手中提的袋子许博敏还微微有些诧异,天气还不算热,这么早就开始吃冰糕不太好吧?
  她不是总会在那几个特殊的日子里喊肚子疼?
  叶青青嘿嘿一笑:“路过闻到味道就有些馋了。”
  这个时代的冰糕还没有后世里做的那么好吃,里面还会放面粉牛奶放的也不多,就是搅拌时也不能将冰碴全部搅拌开。
  可就是这样的冷饮让叶青青总是吃不够,她仗着有空间,每个夏天都会买不少冰糕回来放在空间里,什么时候想起来就拿出来一人倒上一碗。
  许博敏没多想,只笑着去厨房拿了两个大碗进来,这是他从小到大都很熟悉的味道,相比于叶青青其实他更喜欢。
  两人抱着碗,晚饭还没吃就一人吃了一碗冰糕,叶青青吃完还不忘打了个哆嗦。
  天才刚刚开始热,到了傍晚太阳开始落山其实就已经不冷了。
  “穿件衣服还是用被子裹一下?”
  “穿件衣服吧,我还想跟你说说话呢。”
  叶青青拉过许博敏,让他坐在自己身边,然后侧头开始讲下午在许安那里遇到的状况。
  “这应该是个大厂子,按说一个车间就五十个人,四个班,这是个四个车间的大厂子了。”
  四个车间就意味着能同时生产八到十款衣服,对于叶青青他们来说,要是真能吃下这样一个大厂,那服装店就彻底不愁了。
  一个车间一天至少要出上百件衣服,他们的店虽然多,也有淡旺季之分,只要设计生产跟得上,最多两个车间就能实现自给自足。
  叶青青嗯了一声:“是个大厂,但我们现在用不起这么大的厂子。”
  其实市里这次还是很有诚意的,价格开的不算高,是她可以承受的价位,就是车间里缝纫机都是四四三,是国产新出的电动缝纫机。
  这些缝纫机现在还算特许产品,只供国营工厂,他们这些私人的厂子都买不到。
  之前裴思远还是拖了不少关系才好不容易买到了二十台,扩建出了两个班。
  叶青青对那些缝纫机其实是很心动的,可惜二百个员工真的养不起。
  “那你现在是什么想法?”
  许博敏对她相当了解,这又是买冰糕贿赂,又是拉着他说话聊天,没什么猫腻肯定不可能。
  叶青青嘿嘿嘿的干笑了几声,想着自己心里又没鬼也不怕实话实话,这才扯着他的衣角说道。
  “我是突然觉得将还是将服装厂开在华亭那边比较好,那边比京都更开放,受众度也高,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那边面料厂多,更方便一点。”
  一旦厂子开在京都,面料的运输成本就会很高,而且路上一旦遇到什么问题,后续就会有一连串的无法控制的状况发生。
  许博敏点头,确实是将厂子开在那边更适合,当初叶青青她们要在京都建厂的时候,他还想劝一句的,但想到她们的生意她一向不会多过问,就没有多提。
  “去那边是个不错的选择,但你现在这样为什么让我有种你心虚的感觉?”
  叶青青背后一僵,弄巧成拙了?不应该啊,这家伙心眼明明就针尖大的,她要是不主动跟他商量那才是大麻烦呢。
  她很理直气壮地瞪了回去:“我有什么好心虚的,要不是你就知道想些有的没的,我也不至于这样蹑手蹑脚的。”
  越说越气,叶青青干脆转头不理他了,许博敏有些失笑的拉着她的手,又将她的身子转了过来。
  “这就生气了?你最近的火气好像有点大。”
  叶青青哼了一声扭头依旧不理他,许博敏弯腰低头去看她,手指还不忘去挠痒痒,叶青青受不住直接笑倒在他怀里。
  “想去华亭再开一个厂子那就开吧,不用考虑我的意见,不过你能事先征求我的意见,我真的很开心,青青,你这样会让我觉得自己特别重要。”
  许博敏拉起她的手,用力的亲了亲,叶青青抬手摸着他的脸颊,“我不想因为这种小事跟你吵架,毕竟在我看来吵架太没必要。”
  “你们华亭的工厂不是在建新地址吗?你们要不要考虑直接扩大规模?都是生产衣服,你们干嘛要弄两个厂子?”
  叶青青:“!!!”
  要弄两个厂子之前当然是觉得这样方便啊,就在京都,衣服做好了可以直接拉到店里就开始卖。
  “博敏你真是太聪明了,果然是旁观者清,我和大姐她们都想的太复杂了。”
  如果再弄一个工厂让裴思远负责,对方没准会不愿意,但如果只是将现在的厂子再扩大规模,他应该不会有太大的意见。
  一个厂子还好管理,相互间协调起来机动性也强,真是怎么想怎么都不应该再弄一个。
  有了主意,两人又没有因为裴思远而发生些什么不该有的争论,冰糕吃到肚子里带来的饱腹感已经过去,两人到厨房一个烧火一个煮面,简单的吃了一口就钻进书房各自忙活。
  许博敏继续他的考证工作,叶青青则是咬着钢笔在思索该如何写新故事。
  引导大家自己砸破铁饭碗去下海挣钱,这个不是很好下手啊,一个不小心就很容易变成投机倒把,可不让人看到下海赚到的比工厂多,大家也不会有动力和魄力。
  一整晚,她都在考虑度的问题,还有就是主人公以谁为背景。
  之前的故事就用了叶萍萍和许博盈做主角,但那个时候是偏重于写伦理,倒是可以续写第二部,就写以许博盈为原型的主人公离婚后,为了能够独立抚养两个女儿下海经商的故事。
  至于叶萍萍和钱森,倒是可以虚化一下,让他们尽可能的少出现,等这部作品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和认可后,再拿他们当主人公再写一本。
  艰难的设定和开篇起笔终于算是解决,叶青青抬头就见墙上的壁钟时针已经要指向十二点,她真起身伸着懒腰,等着许博敏放下手中的书两人一起回房间睡觉。
  叶萍萍和许博盈也觉得她们之前想在京都开服装厂的想法有些犯傻,但将华亭的服装厂扩大规模,这个也要花不少钱吧?
  “青青,如果你们这个服装厂以后都专门做供给服装店的衣服,那你每年的收入岂不是要变少了?”
  之前厂子里一个季度的净利润都有四五万,钱多的让人眼红,现在不做季度批发了,又要投钱扩建,很亏的吧?
  “还好,本来这条路就走不远,我们一早就在考虑转型的问题,现在服装店的利润可以弥补这份损失,所以也还算不错。”
  做人不能太贪心,不然容易变成丢了西瓜捡芝麻,现在这样已经是最好的出路。
  “如果是这样,服装厂是你和裴思远两人的,我们也不好插手,所以分成就还按照原来的方式吧,不需要再改了。”
  叶青青拿自己的利润去做投资,本来就跟她们没关系,就像是她们花钱去买铺子,也跟她没关系一个道理。

第六百四十六章清晰
  许博盈对现在的分配方式很满意,所有服装店一年净利润的百分之十,现在就已经有四家店,以后还会更多,没准今年的分红她就能拿到四五万。
  这么多钱是她之前想都不敢想的,当初从厂子里出来,她的想法不过是一个月一百块钱已经很多很多了,足够她养女儿了。
  现在岂止是可以养女儿,给两个女儿攒嫁妆都绰绰有余了。
  叶萍萍是同样的态度,叶青青对她认可的家人从来不小气,她们一分钱不出的入股,就靠着进进货卖卖货,一年就能分到这么多钱,这简直比天上掉馅饼还要美,不能更贪心了。
  倒是凡事都喜欢较真的许博瑶认真算了算之后,觉得自己分到的太多了!
  “青青,我付出的和得到的不成正比,博盈姐她们我不管,我只要所有店铺百分之五的分红。”
  就是百分之五她都觉得自己不配拿,开店最艰难最辛苦的阶段全都由许博盈和叶青青走完了,也摸索完了。
  现在不论开几家店,都不会再忐忑和为难,大家都很从容的面对着变化,她没有做开拓者自然也不好意思摘桃子。
  她这么一说,许博盈和叶萍萍也微微愣了下,她们的付出跟所得似乎也不成正比啊,现在四家店算一算一年三四万的分红,唔,已经不少了,但如果叶青青还想继续开店呢?
  现在四个店两个月的利润就能撑起一个新店,到年底她们至少还能再开两三家,算一算如果以后她们手上有六七家,七八家店,许博盈和叶萍萍有些晕,钱多的让她们要爆炸。
  “青青,博瑶说的对,我们是无功不受禄,我们现在拿所有店的百分之十的利润太多了,剪成一半正好。”
  三人都是急匆匆地表达,倒是让叶青青有些好笑。
  “你们自己应得的,干嘛不好意思拿?我现在差不多是什么都不管,服装店还有箱包店能挣钱全都靠你们,这是你们应得的,如果觉得自己幸运,那就感谢跟我和博敏是一家人吧。”
  如果家人变成其他人,只要得到他们的认可,她依旧会像今天这样做。
  许博盈和叶萍萍三人相互看了看,然后都笑的一脸开心。
  “青青,这可是我们最后一次跟你提分红的事,以后你就是想少给我们,我们也不同意了,所以你真想好了吗?”
  “我的目标一直是一起赚钱。”
  只可惜在这条路上有些人走着走着就算了,不论是最初的许博敏的发小,还是钱森和叶建设,金钱的诱惑力太大,她能分给他们的又不是他们想要的公平。
  像是想到了什么,叶萍萍脸上的笑容也跟着淡了下来。
  “青青,咱们以后会很好的,很好很好,让所有人都后悔。”
  叶萍萍这些天还是经常会想起钱森,想起他们刚结婚时住在荷城杂货铺的楼上,每天算着这一天卖了多少钱能挣多少钱,两人都开心的不得了。
  结果来了京都,赚的钱从前的几倍十几倍他们的心反而变了。
  许博盈抬手在她肩头拍了拍,知道她心里还是放不下,如果没有钱森的那一通拳脚相加,他们现在怕是还在冷战。
  “都离婚了就放下吧,不然难受的就是自己,你看他现在跟你大哥一起,日子过得比从前逍遥多了。”
  叶建设去一趟东城,回来就更会玩一点,现在他跟钱森两人晚上关了鞋店之后,都是通宵去外面耍。
  这种男男女女的凑在一起,会发生点什么完全不需要多想,许博盈提起他们语气就是难掩的不屑。
  “我是还有点想不开,没事,过段时间就好了,总要适应一下对吧。”
  毕竟全心全意的付出了感情,哪那么容易彻底的就不去想。
  “对了,我妈说你一人在外面租房子不安全,让你就跟我们一起住算了,你要是不好意思,就每个月交一点生活费。”
  有叶萍萍住在四合院,她跟许博盈就能轮换着去店里,她去店里许博盈就能在家陪孩子,周淑琴一直觉得这样也挺好。
  倒是叶萍萍很不好意思,非亲非故的,应急的住一下就算了,现在婚都已经离了再留在四合院就太不合适了。
  “还是不了,这段时间太打扰了,我已经托人帮我找房子,找到合适的我就搬出去。”
  “哪有那么多合适的啊,现在都是大杂院,你跟一个院子十来家人一起住,到时候真遇到点什么事,很麻烦的。”
  许博盈还在不遗余力的劝着,许博敏从厨房出来,手中提着水壶,进门给几人倒水。
  叶青青看到他又看了看许博盈,脑中突然灵光一闪。
  “博盈姐,你们大院那边的房子还在吗?你们搬走之后交还给单位了吗?”
  她问的就是文物局大院的那个楼房,这个年代房子紧张,按说他们不住就会被收走分给有需要的人。
  但许平和周淑琴的身份摆在那里,他们要是不交,估计也没人敢管他们要房子。
  许博盈一愣,接着就明白了她是在问什么:“应该没有,我爸妈说如果再过个几年,四合院这边还是不能接厕所,她就要跟我爸搬回去养老。”
  他们现在还没退休,年纪也不算特别大,还能每天去胡同口排队,但再过上几年腿脚不灵便了,挤厕所估计就要挤不动了。
  “那你回去问问,那边现在要是空着,能不能让我大姐住过去,让她按照正常的市价给你们房租。”
  叶萍萍也差不多明白了他们在说什么,期待的看着许博盈,如果能住到大院里那就再好不过了,至少安全问题不用担心,也不怕钱森或是叶建设来闹她。
  “行,我等一下回去了就问,就当着萍萍的面问,到时候妈就是不愿意也不好意思拒绝。”
  许博盈嘿嘿笑着,丝毫不觉得算计周淑琴有什么不对。
  外面天色已经不早,田雨霖和许博清已经赶了过来,小聚会结束,叶青青将人送走,这才回来往许博敏身上一靠。
  “终于什么都要上正轨了,等服装厂和服装店稳定下来,咱们就可以坐等变成暴发户了。”
  真要开到十个服装店,五六个箱包店,她掰着手指算了算一年会有的净利润,突然心悸的咽了咽口水。
  “博敏,你再帮我想想怎么做慈善更好,只把钱捐出去感觉很不靠谱,我想给空间攒积分的同时,也切切实实的做点好事。”
  “想花钱这个不难,就看你是想帮人还是想做事。”
  许博敏把玩着她的手指笑的轻快,赚钱他不在行,但花钱应该还可以。
  “都可以啊,只要是在做实事或是真的能帮到一些人。”
  “我记得你当初提过给京都大学捐一个基金,专门用来给困难学生做补助。”
  许博敏想到了他们刚入学时,叶青青在知道了学校里很多同学靠着补助过日子,而学校根本无法维持这种巨大的开支后想到的方案。
  那个时候对于叶青青来说,这个方案虽然好,看她身上只有几万块钱花光就花光了。
  但现在不同,她是有产业的人了,这个方案她要是真想运作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