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七零:炮灰女配打脸日常-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结果跟许博敏二人大包小包的进门就发现灶间里冷锅冷灶的,张振刚他们居然在等着她回来做饭!
这就相当有些过分了!
叶青青看着冰冷的灶台,脸色顿时就有些不好。
原本听到动静立马出来迎接的几人,见叶青青脸色不佳的看着灶台,四人顿时就都有些不好意思。
他们不是不想做饭,实在是他们做的东西太难吃,他们都不想再继续糟蹋粮食。
“那个青青啊,你听我们解释。”
张振刚赶紧凑上去帮叶青青将手中的东西送回屋子,又絮絮叨叨的将他们中午做的饭极其难吃这件事讲了一遍。
叶青青很是无语的看着眼前的三人,她真心有些不知该说什么了。
“你们觉得自己的手艺不行,那为什么不把面揉好?把火生起来把水烧上,咱们晚上吃面条的话我回来做汤就行了,这还需要我教你们吗?”
张振刚讪笑着抓着抓脑袋,他们还真没想这么多,就光想着等叶青青回来拯救他们的胃了。
叶青青累的要死,今天是半点都不想伸手。
在县里她还给自己买了一盒饼干,他们晚上要是不做饭,那她就吃饼干糊弄一下。
王文久他们被说了一顿,已经分工好各自忙活起来。
许博敏同样累了一天,这会倒是没有再动手而是回屋子收拾东西休息去了。
叶青青将买回来的东西分门别类的收好,现在一整个屋子就她自己在住,真心是想怎么收拾都可以。
将毛线放在炕上,这些线都是一捆一捆的,要织毛衣的话,还需要找人帮他撑着,她一点点的把毛线滚成毛线团。
不过也不着急在这一天,她今天真心有些累坏了,如果不是肚子叫唤的厉害,她连吃饭的力气都没有。
面条已经切好,水也烧开,叶青青被张振刚叫出去简单的做了一个热汤面条。
王文久几人抱着大碗吃的狼吞虎咽,叶青青看他们这幅架势都有些哭笑不得。
“我说你们是不是太夸张了点啊,你们这样以后回城了怎么办?”
他们留在乡下的时间已经不到半年,二月份政策下来,三月初就已经可以回城。
到时候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他们这些从天南海北聚过来的人又要重新回到天南海北,到了那个时候他们怎么办?
叶青青看着几人饿死鬼投胎般的吃法,就觉得她似乎把这些人的胃惯坏了。
张振刚正满足的拍着肚皮,闻言顿时愣住,这个问题他还真的没想过,虽然做梦都想回城,可他又没敢去想自己什么时候能回城。
“咱们什么时候能回城都是八字没一撇的事,现在想这个做什么。”
“为什么不能想,第一批下乡的人在农村已经呆了十年了,十年,足够了。”
该到了各自归位的时候了,哪怕他们回到城里工作难落实,好不容易挤到厂子里上班后没几年就会迎来下岗,可他们依旧不会选择留在乡下。
回城这个话题只要提起来就会显得很沉重,王文久看了眼许博敏。
要说他们这里下一个是谁可以回城,那就必须是许博敏。
只是他在这边已经呆了六七年,也不见他有要回去的意思。
“哎,好端端提这个做什么,咱们这不是还没回去嘛,现在还能吃你做的饭那就努力的多吃点呗。”
他嘻嘻哈哈的将这个话题岔开,倒是一旁的许博敏看着面前的大碗,里面已经只剩一点点面汤。
叶青青做的饭菜他也喜欢的不行,如果真的像她说的那样,他们就要能回去了,他为了自己的胃都已经早点下定决心。
回到屋子里,叶青青翻开买回来的高中教材一本本的看了过去。
穿越前,她也是知名大学的管理专业毕业,当年高考的时候虽然没能风光的拿个状元的头衔,可她成绩也能挤进前十。
所以这个年代只要学的内容还有考题不是很偏,对她来说想要考上一所心仪的大学就不是一件难事。
房门突然被敲响,叶青青起身去开门,就见许博敏站在门口,手中拿着一块香皂。
“之前放在我口袋里的,刚刚脱衣服的时候才想起来。”
叶青青这会都已经洗漱好,她自己都忘了在县里时还给自己买了一块香皂。
说来香皂虽然比肥皂要好上一点,可依旧碱性很大,对皮肤有着不小的刺激。
这个年月很多人保养的不好,刚一过三十岁看着就像四十岁的原因就在于常年用肥皂洗脸。
太阳大的时候又到处走,半点不懂保养的重要性。
叶青青接过香皂就准备道谢关门,结果就听许博敏又说道:“你买回来的高中教材我能看看吗?”
嗯?
叶青青诧异,这人怎么会也想看高中书的。
不过自己还欠人家二十块钱呢,她也不好一口就回绝,只能将人迎了进去。
“我也刚拿起来开始看,这些书我也不能同时看,所以你要用一起用就行。”
书上就差写许博敏是文曲星转世,看书做题都相当厉害,如果许博敏也有了看书做题的心思,这对叶青青来说也算一件好事。
有人一起学习,遇到不会还能找人讨论,这才是正向正能量嘛。
许博敏拿起数学书翻看了一遍,“这两本书能先借我看看吗?”
叶青青笑眯眯的立马做了一个你请便的手势,有他先看当然好,这样她到时候就可以随时请教。
北方的冬季悄然来临,叶青青在男知青的帮助下,终于是将三斤毛线全部缠好。
织毛衣这种事她还真没做过,前世里最多就是随大流的给自己织过一条围巾。
不过她不会没关系,吴翠花她们还是会的,叶青青赶着中午太阳好的时候就跑到生产队去跟吴翠花请教。
她也没想给自己织出什么花样来,就全部平针看着舒服顺眼就可以了。
这样既不挑战她的极限,也不容易出错,能让她用最快的时间将毛衣织完。
进了十一月份,就一天比一天冷,这种天最可怕的就是去上厕所了。
呼啸的北风刮在屁股上,那酸爽真是谁去谁知道。
明明穿越到这里已经快半年,可叶青青依旧无法接受这里的生活。
不想出门上厕所,那最好的办法就是少吃,于是本着也要为其他人着想的念头,原本每一顿还能吃个半饱的男知青们,现在就只能吃个三分饱。
三分饱啊,那就相当于一天只吃了一顿饭。
张振刚被饿的哇哇叫:“青青,你这是虐待啊,你不能这么对我们,冬天本来就冷,不让我们吃饱了身上哪有热量。”
“就是就是,青青,咱们这个月的粮食还有多,真不用吃的这么节俭。”
王文久也凑上来声援,都是二十多岁的人,正是最能吃的年纪,一天一顿饭这真的算是虐待他们了。
“柴火不够,米面剩的不多不是吃不完,所以咱们还是省一省吧。”
他们二人的抗议被叶青青一口回绝,照旧是一碗清水般的粥来充当晚饭。
第六十三章看书
早在一个星期前,他们就已经开始烧炉子。
炉子是那种最老式的,每个屋子架着一个。
按说进了冬天取暖最好用的就是烧煤,可想要用煤要有票,也要有钱买才行。
村子里基本上没什么人家能舍得钱去买煤,就是叶青青他们几个也只卖了两塑料袋回来。
叶青青一个人住一间屋子,屋子里人少不拼命烧就会特别冷。
可拼命烧的话,一没那么多柴火,二没那么多煤。
所以折中一下就变成白天她在男知青的屋子里看书,到了晚上要回去睡觉的时候就把她那屋里的炉子引燃。
然后用煤块压上,这样至少睡觉时不会冷的睡不着。
不过就算他们想了这种折中的办法,刚一进十二月份之前存下来的柴火就已经用掉了大半,就是买回来的煤块也没剩多少。
连寒冬腊月都没进他们这个冬天取暖用的柴和煤就要用完,叶青青这么说也是有几分道理的。
天冷就没人愿意上山去砍柴,叶青青是肯定不去的,她负责一日三餐捡柴这种事就落不到她的头上。
但吃不饱动一下就容易饿,张振刚他们谁都不愿意动,所以几个人就那么耗着,谁都不上山的结果就是马上所有人都要挨冻。
叶青青这话明明没说什么,但还是像一个耳光扇在他们几个人的脸上。
王文久是几人中年龄最大的,平时青年点里的大事小情就都是由他来张罗。
这会虽然面子上还是觉得有些过意不去但还是用力的咳了一下。
“明天开始咱们轮换着上山去捡柴,进了一月份开始数九那才是最冷的时候,咱们不事先把柴火囤好了,等再下两场雪那才叫麻烦。”
自家亲哥的话当然要支持,王文顺第一个跟着响应,借着就是周大勇和张振刚,许博敏照旧是嗯了一声。
上山捡柴这事就算是商量下来,只是只有柴火还不够,煤块还是要再买一些回来才行。
他们住的房子原本就是村子里最破的一处,当初住进来的时候就不怎么好,现在更是四处漏风。
夏天的时候不会觉得哪里凉快,可一到冬天被风一刮就觉得哪里都冷。
如果在这样的天气里冻病了,看病也是一件麻烦事,所以在取暖上面他们半点都不能省。
就因为取暖上不能含糊,所以叶青青才会削减了伙食,大家口袋里的钱就那么多,又要吃饱又要烧的暖,哪有那么美的事。
口粮节省出来就可以直接拿粮票去镇上卖掉,他们一人一个月省出七八斤,换出来的钱也够买煤块。
这些事叶青青算的格外精细,所以她刚刚不全是为了鄙视这几个家伙入了冬就特别懒。
当然了,他们饿着这是没办法的事情,但她就不会陪着他们一起饿着了。
叶青青空间里还有煮好没吃的鸡蛋,每天锁上门她都会早晚各吃一个。
于是张振刚他们一连菜色,肚子饿的咕噜噜直叫唤,但叶青青这边就没什么影响了,依旧是每天白白嫩嫩。
要不时油水还不太够,她没准还要胖上几斤。
她白天会拿著书来男知青这边的屋子凑合着一起取暖,她和许博敏一道看高中教材就被王文久他们看在眼里。
虽说书是叶青青买回来的,但在他们的想法中还是会觉得这是许博敏提前收到了什么消息,所以才会跟叶青青一起看。
会提前看高中的书,为的还能是什么?
王文久他们原本在河东村每天这样下地干活人都变得有些麻木,但现在看到叶青青和许博敏每天这样拼命看书做题,他们心里同样燃烧起希望。
如果可以回城,如何可以高考上大学,谁愿意留在这里从地里刨食?
于是,几人就商量着也想借叶青青的书来看,叶青青倒是无所谓,毕竟她一个人也不可能同时看这么多。
而且她总觉得自己还算幸运,虽然说一不留神穿越了,可除了张红,青年点的这几个男知青都是很好相处的性子。
在这边的日子虽然艰苦了一些,又累又饿,但至少心灵上是愉悦的。
所以难得他们想要主动来看书,叶青青当然不会还就此来谈条件。
都说好人有好报,叶青青倒是希望他们以后都能过上好日子。
冬日里生产队的任务也很少,除了上山捡柴其他时间全都被几人安排着用来学习。
除了每天都很饿,让他们看着叶青青的目光总是有些哀怨。
艰难的熬到了十二月底,生产队终于要发放这一年的工分钱,生产队挨家挨户的通知,让大家去上报是要粮食还是要钱。
叶青青他们肯定是要钱,不说他们本来就每月都有供应粮,在过两个月回城的政策就会下发下来。
他们这些人除了许博敏都是普通的穷苦家庭什么,政审上没什么问题,自然能上第一批回城名单。
人都要回城了,还要那么多粮食做什么。
张振刚他们想换口粮被叶青青直接劝住,但青黄不接的三月,就算有口粮日子也难捱。
王文久做事向来仔细,还是努力的劝大家尽可能的给自己也换一点粮食。
向来是他说什么王文顺就听什么,于是六个人里就只有他们用工分换了一百斤棒子面。
叶青青对王文久的举动也不知能说些什么,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她劝过他们不听,那也就算了。
跟几个男知青比,叶青青的工分要少上不少,毕竟不管是原主还是她,都是动不动就请假。
这会到了分钱的时候,眼看着自己比他们少了近一百个工分,分到手上的钱都少二十,叶青青又有些眼馋。
他们因为有供应粮,所以工分虽然跟村民一样记,但分钱时会把口粮的钱扣出去。
等分到叶青青手上,一年累死累活做到头也就能拿个一百出头,再还许博敏二十,她兜里的钱瞬间就不到一百。
这个数字跟她预期的出入太大,但不管是许博敏还是王文久他们对此都习以为常,没人露出半点质疑,她也就只能忧愁的看着这点钱,之前的打算基本上全泡汤了。
她这边还在嫌钱少,家里来要钱的信倒是已经到了。
她那个小弟很直接很不客气的让她把工分钱全部寄回去。
这小兔崽子是脑子有毛病还是没睡醒?
她在这边累死累活,吃不饱穿不暖,他在城里开心的上着学还有奶奶伺候着,小日子过得不要太舒服。
居然还好意思写信来要钱?
叶青青有心将信直接撕了,又觉得撕了似乎也不太好,显得她太不近人情,于是信往旁边一丢,她照旧是该干嘛干嘛。
上面还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他们要是听话,肯定会寄钱回去。
“青青,去镇上寄钱吗?”
张振刚家里的信几乎是跟叶青青那封信前后脚到的村子里,每年生产队什么时候分钱,他们各自的家人全都清楚。
所以计算着日子,等到差不多了就全都写信过来要钱。
张振刚身为儿子和大哥,寄钱回去养爸妈养弟弟妹妹是应该的,所以他没有半点抱怨,信纸一收就已经把要寄回去的钱准备好。
叶青青从书本里抬起头,看着他手中的信封摇了摇头。
“不去,我今年分到的钱不多,让我哥和我姐想办法吧。”
她这点钱是真心不多,他们虽然吃着供应粮,可全都要从工分里扣。
然后拿着粮票去买粮的时候也同样要花钱,两相算起来他们的供应粮吃的比城里人贵多了。
第六十四章寄钱
如果不回城,她手上这点钱也就够买一年的口粮,然后再买一点日用品,就这还得是紧巴巴的过日子。
叶青青不过是穿越来的身份,对原主的家没有半点归属感,自然谈不上要为了他们苦了自己。
尤其原主那个弟弟来信的语气就让她很厌恶,她就更加不愿意多惯着他们。
“啊,你不去,往年都是你跟我一块去呢,行吧,你不去那我就自己去了。”
张振刚说话间人已经穿戴好出门去了,许博敏看着已经又垂头去看书做题的叶青青,总觉得她这半年来变得很多。
叶青青总觉得许博敏这段时间很奇怪,虽然还是同从前一般话少,但那份打量的目光就很少会从她身上挪开。
她这段时间就被这份目光弄得有些毛毛的,总觉得是自己不小心得罪了这份大佬。
“你今年不给家里寄钱了?”
“啊?嗯,今年工分钱分的少,所以我想先看看情况再说。”
她前段时间已经翻到了原主的那两个哥哥姐姐的联系地址,信也已经写出去了,现在就等他们回信来了解情况。
许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