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被残疾大佬掐腰猛宠-第1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不知道她的身份,也不好贸然搭话。
苏语宁拉了椅子过来:“谢谢老人家!”
“我听小妮儿说,店里来了几位贵人,要定制手工毛衣,就是你们?”
苏语宁点头:“我的确管韩老板定了几件毛衣。”
“小丫头一个,叫什么老板,就这小店铺,也快开不长了。”老太太眼里闪过一抹黯淡。
苏语宁想着她大概是以为这里拆掉后,店铺开不下去了。
“有手艺在身,到哪里不是开店,怎么就不能叫老板,不能开长了呢?”
老太太听到这话,抬起头好笑地看了她一眼:“那小妮子能有啥手艺?一天到晚尽瞎琢磨,不知道在搞什么!”
“这店啊,就算再开,也不是原来的店了,街坊邻居都散了,谁帮她织毛衣?”
“以前是大家要生活,指着她这店给卖卖衣服,以后还不知道都搬哪去了,谁还会指着她,她啊就等着去喝西北风吧!”
“奶奶!”韩妮儿从门外进来:
“您老怎么天天盼着我喝西北风呢?不过您放心,就算哪天我真喝西北风去了,也肯定饿不着您。”
老太太轻啧一声,没理会她了:“你忙去吧,我出去转转。”
“外面乱着呢,你这会是去转什么?”韩妮想把人拦回来。
苏明从萧墨寒腿上跳下来:“我陪婆婆出去转转。”
“……”
一老一少,都走不太稳呢,这不是添乱吗?
韩妮正要拦住人,苏语宁就拉了她一把:“让他们去吧,在这住了一辈子,还怕丢了不成?”
“……”是啊,在这住了一辈子了,这马上就要拆了,虽然这里又乱又脏,还破旧不堪,可好歹是自己的家啊!
老太太是舍不得了吧!
韩妮儿眼眶红了红:“那就谢谢小明了,你可得照顾好婆婆。”
“我还要他照顾?”老太太一脸不满:“我又没老到走不动道,还能要个六七岁的小孩子照顾?”
“是六岁。”苏明扶了老太太的胳膊:“婆婆,我还小,您多照顾我。”
瞧瞧这个小人精多会说话!
等一老一少出了门。
韩妮儿就哎呀了一声:“你们真是赚了,早知道这孩子我就养了,怎么也轮不到你们!”
“你结婚了吗你就养?”苏语宁睨了她一眼,一脸得意:“我告诉你,可不是谁都能养的。”
“老王头不也没结婚,他养得我养不得?”
第558章 你们可是愿意跟我走?
苏语宁轻哼了一声:“那是小明小,没上学呢,难不成你打算让他当一辈子的黑户?”
“我倒是把这事忘了。”韩妮拍了一把脑门子,转身走回柜台里。
城西这块住着的流浪汉多,街道管理哪能时实过来登记人口,这里没有户口的人多了去了。
小明当初被老王头抱回来的时候,浑身是血高烧不断,他们瞧见的几位都觉得这孩子是养不活了,也就老王头坚持给抱回了家。
也没找医生,用了一堆土办法,愣是把人给救了回来。
可后来小孩儿不说话,也没表现出什么特别的地方。
每天寸步不离地跟着老王头,有口吃的就吃,也不跟别的小孩儿一样到处跑地疯玩,安静得跟这里格格不入。
以前还当他是经了事,害怕,如今想想,那孩子怕是聪明着呢。
心知这里乱,之前又出了事,是怕自己再出事,才会寸步不离地跟着老王头。
如今被萧墨寒夫妻领养,这才没几天呢,话也会说了、精神头也足了,好像也不害怕了,整个人都不太一样。
任谁看了,都会喜欢。
这不就是个小人精吗?
韩妮儿只觉得这就是妙不可言的缘分!!
这孩子就该得要给萧墨寒夫妻当儿子!
这种事可羡慕不来!
韩妮儿没再多说什么,从带回来的袋子里拿出织好的毛衣。
两件男款,一件女款。
“瞧瞧,可还满意?”韩妮儿把衣服递进苏语宁手里。
苏语宁刚伸手,就触到毛茸茸的一团。
她喜欢厚实些又带毛的线,当初挑毛线的时候,就选了这种比较暖和的。
“摸起来是真不错,我再看看纹路。”苏语宁把毛衣打开。
上面的图案,跟她之前画的几乎是一模一样。
连细节处的处理也看不出线头来,连接处也十分精致。
苏语宁脸上一喜:“倒是我小瞧了你们,这么复杂的样式,也让你们织出来,不错,这双倍手工费我给的不冤。”
“那是自然。”韩妮儿一脸得意:“再瞧瞧另外两件。”
苏语宁一边伸手打开袋子,一边跟了一句:“不是同一个人织的?”
“想什么呢,三件毛衣,同一个人一个星期织好,他就是长出八只手也织不完啊!”
苏语宁笑了一声,这确实是她忽略了:“你就当我问了个白痴问题。”
她把毛衣抖开,虽然这两件毛衣没有她那件那么复杂,可也不算简单。
“不错,这两件也织得很好,你们这里的人手都挺巧的,凭着这份手艺也不至于把日子过差,怎么就成了穷人区呢?”
苏语宁状似无意地感叹了一句。
一提这事,韩妮儿就变了脸色:
“有手艺有什么用,大家伙都愿意去供销社、商场买个现成的衣服,谁还会花钱花时间等着别人给织件毛衣?”
“有那个功夫的人,干嘛不自己织一件?”
“别说你不知道,这村里的女人、闲在家里的家庭主妇,谁不会织件毛衣,你当是什么稀罕物?还非得上我们这买?”
“何况这里又脏又破,谁愿意来,知不知道这里有家店都不好说。”
说起这些事,韩妮儿就一肚子的话:
“我心疼我奶奶,不想离开这里,要不然我早搬了,这店其实早开不下去,我是不忍心看我奶失望,才一直撑着。”
苏语宁等她说完,才接了一句:
“那要是我能让这些毛衣有销路呢,还能给大家一份稳定的工资,你们可是愿意跟我走?”
“跟你走,走去哪?”韩妮儿没反应过来:
“这些人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就算这里要拆,怕是也不想搬太远。”
苏语宁笑出声来:“这里拆迁了,上面自然会给你们安排新的住处,只是你们这些街坊邻居很可能就被打散了,聚不到一处。”
“要是我可以给你们一份工作,让你们重新聚到一起,你觉得如何?”
韩妮儿直觉得她是在开玩笑:
“你可别逗了,就几件毛衣,谁家的姑娘媳妇不会织的,你还花钱请他们织,给他们工作,你是在开玩笑吧?”
“我这人从来不在这些事上开玩笑。”苏语宁的神色严肃了几分:
“会织毛衣的人很多,可不是谁都愿意花这个时间来织的,如果我们能形成规模,做成产业,你又怎么会知道没人来买?”
韩妮儿点头:“当然有人来买,毕竟现在机器毛衣也有的卖,不比手工织得好看?”
“机器有机器的好处,手工织的有手工织的好处,不瞒你说,我的服装厂里已经购置了毛衣机,只不过……”
苏语宁说到这里一顿。
第559章 这是发现了啥小秘密?
“只不过什么?”韩妮儿一脸奇怪。
她就是知道如今市场上毛衣织的衣服越来越多,才觉得这手工毛衣不值钱了。
苏语宁怎么会在有服装厂,有毛衣机的前提下,还要来找他们这些手织毛衣的艺人。
这都不算什么艺人,毕竟会织毛衣的人真的太多了,谁有那个闲工夫能学不会呢?
“只不过机器就是机器,有些太过复杂的花色,我比较刁钻独特的设计,人还能织出来,机器倒是未必。”
这理由勉强说得通。
韩妮想了想:
“其实我们这条街,真正手艺特别好,又会很多复杂花色的人并不太多,要像你说的那样成为规模,批量生产怕是做不到。”
苏语宁抿嘴一笑:“批量生产那是机器的事,手工的东西,自然是比较精贵的,用不上大批量生产。”
“反正你要是能说动这些人跟我去厂里,我能保障大家以后的生活,给他们一份工作,让他们吃喝不愁如何?”
韩妮儿思来想去,最后一拍手:“说的也是,我才懒得管你到底要怎么赚钱呢,反正你只要能给大家提供份工作就成。”
“你要衣服,我们就给你织衣服,复杂的花色也行,不复杂的也行,固定给工资总比偶尔拿一回手工费要强。”
她这话像是在说给苏语宁听,又像是在说服她自己。
“就这么说定了,我帮你招工,你负责他们的工作,只是这样做我有啥好处,我可不会织毛衣,我就会卖个毛线。”
苏语宁笑了笑:“你要不嫌弃,以后跟着我吧,厂子里以后也要进毛线,你有路子,我们也方便。”
“成。”韩妮知道所谓的进毛线只是个借口,苏语宁肯定还有别的安排。
不过她这个时候也不好问,这合作到底成不成还不一定呢。
他们认识也不过十来天,到底怎么样,她还得多打听打听。
苏语宁见谈得差不多了,站起身后看了韩妮儿一眼:“你们这的人都不出去找工作吗?”
“也找,不过都干不长,大点的厂子都离这太远,我们这里爷们少,都是战争遗孤,女人孩子多,比较麻烦。”
苏语宁了然:“我之前说了,我有家服装厂,最近在招工,你们这的人谁要想去试试可以去试试,厂子里提供食宿。”
“有孩子的也不怕,我们还给管看孩子,对了,你们这的孩子都上学吧?”
韩妮儿讪讪地笑了一声:“有些上,有些没有,没钱,交不起学费。”
“……”
苏语宁以为这种情况只会发生在深山老林或者不发达的村子里,没想到省城的地界居然也有这种事!
怪不得说这城西是穷人的代名词,还真是。
“那这事我回去想想,你们这有负责人吧,最好让登记下人口,老人、小孩子,女人,愿意找工作,不愿意的,愿意给小孩儿上学的。”
苏语宁觉得这时候说这些事还有点早,毕竟他们还没拿到这里的拆迁权。
就在她犹豫的空档,萧墨寒接过话:“想必你们这有不少黑户,没有身份、户口的,这一拆迁,人口登记少不了。”
“要多分点拆迁款,最好还是把人员数理清一下,做个造册,能上户口的赶紧上个户口,到时候大家肯定都能有得住。”
是这么个理!
韩妮儿觉得这两口子当真是靠谱:“多谢二位,我肯定找村长好好谈谈,尽量不让这里更乱。”
“嗯。”萧墨寒点了点头。
苏语宁收好几件毛衣:“你之前说的羊绒皮子呢,不会是舍不得给我了吧?”
“哪能。”韩妮儿笑了一声,从柜台下面拿出两张皮子:
“一早刚送来的,还热乎呢,我平常喜欢用它做些小东西,如今怕是没那个功夫了。”
苏语宁欣然收了:“便宜我了,多少钱,我给你。”
“你说都便宜你了,还不得多给点。”
“……”
可真是能趁火打劫。
不过话是这么说,韩妮儿也没真要,报了个市场价,收了钱就不说话了。
苏语宁他们也没多待,出了门去找苏明。
还没寻到人呢,一老一少就回来了。
苏明看到他们,明显地冲他们眨了眨眼……
这是发现了啥小秘密?
第560章 往往越穷的地方,越喜欢生孩子
直到离开了城西,苏语宁也没猜透苏明的意思。
不过他们要从原路离开的时候,被苏明拦了一把:“我刚发现还有一条回家的路,咱们从那边走。”
“那边有什么不一样吗?”苏语宁好奇地看着他。
苏明眨了眨眼睛:
“那边有个摆摊的小孩儿,卖些奇奇怪怪的东西。”
“小孩儿?”
夫妻二人对视一眼,跟着苏明走了另一条路。
果然看到了个小孩儿在摆摊,摊上也确实是些奇奇怪怪的东西。
有瓶盖、不知道从哪里捡来的破碗,还有漂亮的鹅卵石和街边捡来的水瓶子。
也有些缺封少页的旧书。
小孩儿也不知道多大了,浑身上下脏兮兮的,还挂着一串鼻涕。
明明有些冷的天气,偏偏穿了一件单衣。
看得苏语宁一阵心酸。
刚刚改革开放,很多人都还吃不饱饭,很多人还穿不暖衣。
一年多以前,她也是冻红了鼻子,吸着鼻涕,穿梭在村里的泥泞路上。
苏语宁扯了扯萧墨寒的袖子:“那石头挺漂亮,你买来送给我吧?”
“行。”
萧墨寒弯下腰:“你这石头怎么卖的啊?”
小孩儿一个激灵,可能没想到真有人能来他地摊上买东西,更没想到,要买的还是颗河边捡来的石头。
他有些不确定地伸出手。
“五块呀,成。”萧墨寒伸手从兜里掏钱。
小孩儿都被惊呆了,这人是不是傻啊,一块破石头给他五块钱,他说的是五分钱。
五分钱够他买个糖火烧了。
怎么能是五块呢。
可是他已经好久没吃饱饭了,他不想去纠正这个错误,他想要五块钱。
他垂着头:“不值这么多的。”
当看到五块钱递到眼前的时候,他终究是红了脸,声如蚊蝇地小声说了一句。
“没事,拿着吧,我们喜欢,它就值这么多。”萧墨寒笑了笑,伸手在他脑袋上揉了一把。
苏语宁接过石头,冲他笑了笑:“你这书挺多的,没事可以翻翻,不然多无聊啊!”
“我知道了。”
小孩儿感激地看了他们一眼。
穿着洋气的贵人,不仅没有嫌弃他,还花了大价钱从他这里买走块石头。
小孩儿知道他们不是真的不知道石头的价值,他们只是心善。
他也好想像外面富人区里的那些小孩儿一样去读书,可他家里没钱,他爹早几年就没了,娘改嫁了一个懒汉。
懒汉逼着他出来抢破烂去卖,哪里肯供他读书。
要不是他们的房子被轰炸过,家里什么值钱的都没了,他妈妈也不会嫁给懒汉,他也不会到现在还没有书读。
小孩儿捏紧了手里的五块钱,强忍着眼泪没有掉下来。
眼看着贵人们都走远了,他才收拾了东西准备回家。
……
听到脚步声远去后,苏语宁才蹙着眉回头看了一眼:“这里像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吗?”
原本以为自己是自言自语,没想到小明接了一句:“有二十多个,大点的十来岁,小的只有两三岁。”
苏语宁愣了一下:“这么多,他们都没上学吗?”
“城西有所小学,之前王爷爷说过,等我大点也是要送过去的,不过要收学费。”
也就是说有些人因为交不起学费,而选择不送孩子上学,比如他们刚刚遇到的小孩儿。
刚刚八十年代初,计划生育还没开始实施,有些家庭会生好多小孩儿,往往越穷的地方,越喜欢生孩子。
见苏语宁眉头紧锁,萧墨寒捏了捏她的手:“你之前说如果这些人去你服装厂上班,你还管给带孩子?”
“是有这个想法,我之前听阮思说,段丞租的厂房有新亚的三个大,光生产车间就有四个,加上一条毛线机生产线,一共有五个。”
“光一线员工都有好几百人,这些人自己在附近租房子或者住宿舍都很方便,可要是带着孩子,将会带来很大的负担。”
“如果我们能帮他们集中照看孩子,这对他们来说是很大的诱惑力,也是我们招工的优势,尤其是如今的工厂越来越多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