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科举路-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不是故意不邀请你们府上的女眷的。我嫡母不在家中主持中馈,我姨娘不方便待客,便只邀请男宾了。”
季兴邦抽搐着嘴角说着无妨无妨,可是心中却悄悄吐槽道:“其他时候我都愿意与其他两个同窗好友形影不离一同玩耍,可是今日里我却觉得若是你不邀请那两家,单单邀请我一家人过来赴宴就好了,我今日可一丁点儿都不想见到他们两个!”
第45章 步入正轨
古人们常说“无酒不成席”,确实如此。
像今日这般的饭局之中; 几个身份不一样的男子坐在一桌; 本来气氛很僵硬; 大家脸上虽然挂着笑容; 但多半是假笑,心中都还是有些忐忑的;嘴上虽然说得热闹,但是却没有走心,只是尬聊而已。
但是几杯酒下肚之后; 气氛一下子就上来了!大家慢慢都放松了自己,脸色红了,胆子大了,嘴里的话也多了,什么话都敢说了。
几个男子在饭桌上推杯换盏好不热闹; 虽然他们身份不一样; 有官员、教谕、农夫、商人,但是因为几个孩子相交莫逆; 他们本身也都是随和的人; 再加上几杯酒下肚; 所以相处起来非常的愉快; 酒桌上一片称兄道弟之声。
因为是过年,所以他们也没有拘着几个孩子,上了些不太上头的果酒也给孩子们喝了起来。他们四个人难得喝一次酒,开心地喝了起来; 便是心事重重全身紧张到僵硬的季兴邦也暂时忘却了烦恼; 与同窗们喝了起来; 说笑着。
方姨娘和时晗雪趁着招呼下人上菜的间隙,悄悄地躲在屏风后面观察了一下席间众人的姿态,也听了听几人的谈吐,待得将几人的情况都摸得差不多了,才离开了饭厅。
回到后院之后,方姨娘有些忐忑地对时晗雪说道:“雪儿,你爹爹之前和我说过,若是能在魏县挑选到喜欢的夫婿,他可以帮你把亲事定下来。不过今年他要去一趟京城,若是你有意,也可以和他一同进京去,让你嫡母给你说一门在京城里的亲事。
我寻思着这京城里的亲事和魏县里的亲事可是两码子事儿,这个选择对你来说很重要,日后说不准就是两种人生了。
雪儿,魏县太小了,与你适婚的男子不多,县学里的学子有好些算是不错的。人与人之间相处也要看缘分的,你哥哥在县学里面念书这么久也只遇到这三个投契的同窗,你爹爹刚刚也偷偷和我说他觉得这三个小伙子都不错。
你观你哥哥那三个处得好的同窗里面,有没有心仪的人?若是有一定不要瞒着我,我赶紧和你爹爹说说,帮你把亲事定下来。
你爹爹难得来一趟,你现在已经过了十四岁的生日,今年底就要及笄了。而你年底及笄的时候,你爹爹不一定能赶得回来。
所以若是你定了想要嫁在魏县的话,最好便是现在就把你的亲事定下来,等到年底及笄之后便可以商议出嫁的日子。到时候不管是立即出嫁还是缓几年再出嫁都可以,关键是得先定下来。”
时晗雪没有吭气,思索片刻之后她才抬头看了方姨娘一眼,问道:“姨娘,你觉得我选哪种好呢?”
方姨娘有些颤抖地抓住时晗雪的手,说道:“以姨娘的私心来说,自然是希望你能够嫁在魏县的。
你爹爹这些天考教了你哥哥的学问,告诉我你哥哥的成绩不算很好,若是留在魏县一直考试,他明年很有可能会考中秀才,三年后也有可能考中举人。若是能这样好好地发展,那么等他考中举人过后我们就可以举家搬迁去京城之中,让他以本省举人的身份安心在京城等待考试。
若是现在就搬去京城里居住的话,一来那边能耐的人更多,竞争更大,你哥他不一定能考得中秀才、举人。二来我们三人都已经到魏县服侍老夫人八年多了,现在老夫人身体不好,随时可能归山,若是到时候我们反而不在她跟前侍奉着,这孝道的名声也没有了,这么些年也白辛苦了。
我听你爹爹的话,里里外外不过是不希望我们娘仨儿跟着去京城罢了,我也不知道这些话是出自他的本意还是出自你嫡母的意思,总之便是我和你哥哥跟着去了京城没好果子吃,要将我们二人留在魏县。
你若是选择了嫁在魏县,自然就是在我和你哥哥的眼皮底下,若是还选择了嫁给他的同窗好友,日后两家来往也极为方便,你那夫君便是看在你哥哥的面儿上,也不敢为难了你。你若是有什么苦楚可以告诉你哥,他定然能帮你撑腰。
可是若你选择了嫁去京城,一来不知道你那狠心的嫡母能不能给你说上一门好亲事。我只怕她是内里藏奸的人,给你说那种表面风光但是内里却烂透的人家,让你爹爹那种大老粗说不出她的不好来,却让你这个小姑娘日日在那黄连苦水里泡着。
二来你若是真的嫁人了,我和你哥哥都鞭长莫及,你爹和嫡母也都去外地做官上任了,若是遇到了什么事情连个撑腰的人都没有,连个诉苦的地方都没有,日后日子过得艰难。
但是雪儿,姨娘知道你念书很厉害,为人也很聪明,甚至比你那不着调的哥哥天赋更好,若是你想要好好经营的话,定然能经营好一段婚事,将男人拿捏在你手心里。今年若是你跟着你爹爹到京城去,说不得也能在你嫡母面前得了好,让她给你说上一门上好的亲事,日后成为京城里有头有脸的当家奶奶。
所以娘不敢帮你做主,全屏你自己挑选。若是你想要进京去拼闯一番,娘亲就去帮你收拾行李。若是你想要在魏县里嫁人,那么就告诉我你看上了谁,娘亲一定帮你办好定亲的事情。”
时晗雪犹豫了一番,拉着方姨娘的手对他说道:“姨娘,我知道你是一心为我好的。其实作为女子天生就被拘在后宅之内,能发挥的机会太少了。我不敢托大,不敢将我的一辈子送进京城去在我嫡母手中搏一搏,做一场豪赌。
我情愿选择现在这一条看上去就很平坦的路,嫁在魏县之中,嫁给哥哥的至交好友。
诚然,我若是到了京城可能会高嫁,嫁入那些勋贵或者大官家中。但是以我爹这个小小的从四品官儿的身份,以我这个庶女的身份,能嫁的人也不会算太好。大部分不过是家中庶子或者是没有继承权的嫡次子或者嫡幼子罢了。
这样的人除了一家子麻烦之外,又有什么好的呢?若是人成器一些,说不得还能因为科举晋身,让我也当当官夫人。可是这样家中出来的人,能用心念书并在科举上有所建树的只怕是万中无一,我何不选择魏县里那种有潜力的读书人呢?
起码在魏县这个小地方,我虽然是庶出的女子,但是因为爹爹从四品官儿这个身份,别人也不会看不起我,挑剔我的出身。”
方姨娘闻言松了口气,脸上也透出喜色来。她自然是知道自家女儿是个有主意的,自己不能在婚事上强逼她,否则怕是会起反作用。现在听闻自家女儿和自己所想一致,没有选择那条充满危险的通天之路,而是选择了那条稳稳的平顺幸福的道路,她怎能不欣喜。
她赶紧说道:“乖囡囡,你看今日这三个人如何?那个曾阳夏虽然年长你几岁,但是这样的人才更会疼人!他长得一表人才,家中也富裕,若是你嫁了他日后穿金戴银是不愁的,不管他日后科举上能不能考中日子都是不愁的,一辈子都不用过苦日子,我觉得挺不错的。
季兴邦长得更是跟个仙童似得,看得人移不开眼睛!听你爹说他的学问也是极好的,总之是比你大哥厉害很多。只不过他乃是农家子出生,家中不算富裕,还是家中的独苗,父母肯定管得严一些,日后也得你们小夫妻二人全权管着两个老人。
他虽然在科举上有很多天赋灵性,但是这样的人也最怕打击,若是一次考不中不说得就颓废得放弃科举,自暴自弃了。日后也不知道他能不能考中,你跟着他现在眼见得就得过几年苦日子,说不准一辈子都不一定能翻身。虽然他的大堂兄已经考中了举人,算是县学里的教谕,但是毕竟是两家人,你们二人成婚之后也不能扒着人家吸血不是?
再看那闵宏达,长得老老实实的,可是这样也自有好处,日后也不会招蜂引蝶。听你哥说念书他也是非常的认真,你爹考教了一番他的学问,与季兴邦差不多,只是没有季兴邦那么有天赋灵性,但是在科举上,他这样能吃大苦头的人其实说不准反而能走得更远,便是几次考不中,只要你一心供他考科举,他不容易像其他有天分的人那般大起大落、心态失衡,说不得哪一次就考中了呢?
不过他家里条件比季兴邦家还困难,你若是嫁过去定然得花嫁妆贴补他家里人。好在他还有一个大哥在前面撑着,现下听说做点小本生意过得还不错,日后能帮着照顾老人,你们小两口便能松快很多。
说来说去,为娘是觉得他们三人个个都好,看着心中欢喜;也觉得他们个个都不好,总有不足,担心我家小乖嫁过去受委屈,真真是不知道该怎么选!”
时晗雪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对方姨娘说道:“姨娘,其实我早就看好了,我就喜欢那季兴邦,觉得他长得最好看,最合我心意!我若是要在魏县里挑一个人嫁,自然是想要嫁给他的!”
方姨娘嗔怪地拍了一下时晗雪,抱怨到:“傻闺女,长得好看有什么用?又不能吃又不能喝的,挑丈夫哪儿能光看脸!”
时晗雪说道:“姨娘你说得可不对,毕竟是要一起过日子的,便是他条件再好我不喜欢又如何?日子还不是照样过得艰难。
挑一个我看得顺眼的、喜欢的,起码现在就欢欢喜喜啊,日后的事情日后再说,我毕竟是活在当下的。”
正在外面吃饭喝酒谋求好好表现的季兴邦不知道自己和时晗雪的亲事已经在时家的后院里面被方姨娘和时晗雪二人三言两语便定下来了。
他以为自己所走的路线是要靠天赋和努力考科举来征服自家未来岳父、未来大舅子,让自家媳妇儿看到他在科举上的巨大潜力,才能美梦达成。
完全没有想到最后他在几个同窗之间脱颖而出却完全是占了自己颜值的便宜,他媳妇儿时晗雪就喜欢好看的少年!
在他心中,媳妇儿时晗雪是那个与他相濡以沫一生的灵魂伴侣。可是在此时的时晗雪心中,他是那个风度翩翩足风流的陌上少年。
作者有话说:
第46章 家长里短
那次到时家赴宴过后; 季兴邦便心中非常的忐忑不安。
以上一世的轨迹来说,只不过过了短短三天时家那边就来了消息,问一问季家这边季兴邦有没有定亲; 是否愿意与他家待字闺中的庶女时晗雪结亲。
这三天里季兴邦真是食不知味、夜不能寐; 偏偏他赴宴的时候还没有见过时晗雪; 也不好唐突地告诉自家大堂兄这件事; 无法让他们帮自己去提亲求娶人家,实在是将他憋得慌!
幸而老天眷顾,虽然这辈子与上辈子好些事情都不同了,已经有了不同的轨迹; 但是时晗雪与他还是很有夫妻缘分的,时征道三天之后依然来了季兴杰家拜访,悄悄问了这件事。
季兴杰对季兴邦的婚事自然是知之甚祥的,闻言之后觉得这么亲事很靠谱,于是立马就找来了季兴邦的父母; 问了他们的意见之后; 便遣了媒婆往时家提亲去了。
季家这边的媒婆刚刚上门,时家那边就很快同意了; 之后双方都很有默契的加快定亲的节奏。其他家要走小半年的三书六礼等程序这两家人不过十来天就都走完了; 两个孩子就算是定了亲了。
虽然有些时候定亲这种事情女方要矜持一些; 慢慢走着各种程序; 让男方家体会出娶妻的不易,更加珍惜女方。但是时家却实在没有那个闲工夫,实在是因为时间不等人,时征道还要赶着上京城去为自己谋一个好的官职; 而他若是离开的话就没有人能出面帮时晗雪办这些定亲事宜了; 所以只能不断地加快定亲的进程。
季兴邦的母亲因为是农妇; 对于官宦人家这边娶妻定亲的流程不算很熟悉,于是求教于堂侄媳妇儿李思微。李思微刚刚出了月子不久,对这件事也很上心,态度很好地帮着季兴邦的娘出谋划策,教她如何做。
李思微甚至还请了自家母亲过来帮着张罗那些定亲的事宜,让季兴邦和时晗雪的这场定亲走的程序虽然快,但是一点儿都不寒颤,让四周的人从方方面面都挑不出什么不是来,也让季兴邦的母亲感激不已。
李思齐此时也从青山书院回到魏县过年了,全程也参与了这场订婚宴。每次见到他的时候,他娘总要唠叨一遍:“兴邦年纪比思齐你还小呢,结果现在都定亲了,可是我家思齐还没有着落呢。。。。。。”
每次都把李思齐说得躲着走,那几天怕她娘亲怕得不行。
李思齐现在并未遇到心仪的女子,一点儿都不急着定亲、成亲。他在心中是有大抱负的,他觉得自己现在年纪也不大,还没满二十呢,不若等着明年乡试之后看看能不能中举再说。若是他能中举,能说亲事的人家一定会比现在更上一层楼呢。
若是不能中举。。。。。。嗨,不是三年后还能再考一次么?
你看那与季兴邦、时穆宁、闵宏达三人交好的曾阳夏,现在都二十了,也还没有说亲呢,人家都能等到二十几,自己怎么不能等?兴邦小小年纪就定亲了,真真可怜!
真是“汝之蜜糖,吾之□□”,李思齐在这边一点儿都不想定亲、成亲,殊不知季兴邦那边早就想娶媳妇了,季家与时家这样的快速定亲却让季兴邦觉得喜滋滋的,恐怕这个世界上没有第二个人像他一般急迫的想要将自家媳妇儿娶回家了。
定亲礼成那天,双方家人亲戚们一同聚在时家吃饭,时征道也安排时穆宁带着季兴邦与自家闺女时晗雪见了一面,略略说说话。
时穆宁与季兴邦相熟,平时里相处得很好,能聊到一块儿去。他与时晗雪年龄相差不大,平日里交流也很多,因此有他在场,季兴邦和时晗雪的初次见面聊得很是尽兴,完全没有一点点尴尬的感觉。
时穆宁喜滋滋地觉得这一次成功的会面完全都是他的功劳,他仿佛看到了未来妹夫和妹妹二人和谐幸福的夫妻生活了。
他恐怕万万想不到,季兴邦在心中还在吐槽,若是能单独和时晗雪说些话,不要让他这个碍眼的大舅兄在旁边就更好了。
季兴邦在见面时还通过时穆宁将他早就已经准备好的银质蝴蝶簪子送了出去,当做给时晗雪的见面礼。
时晗雪收到礼物很是开心。倒不是说这个簪子本身多么值钱、多么难得、多么合她的心意。她欢喜的是他的未婚夫季兴邦愿意花心思和金钱来讨她的欢心,说明季兴邦很看重她,很看中她们二人的婚事,日后想要与她好好的过日子。
季兴邦看着时晗雪喜欢自己送出的礼物,觉得自己的眼光真是天上地下无人能及,日后一定要多努力赚钱给时晗雪买些礼物,让她更加的开心。他还美滋滋地想着日后就可以通过大舅兄时穆宁给时晗雪带些书信和礼物了,也算能与时晗雪联系上了。
虽然未婚夫妻也不能日日相见,但是总能有别的途径以慰相思,而不用像之前那般苦恼不已了。
大景朝的风气不算特别保守,季兴邦和时晗雪二人既然定亲成为了未婚夫妻,与其他人自然是不相同的,见面、说话甚至通信、传递物品都不是什么出格的事情,只是一定要在亲人们的监督下,比如旁边要有父母、姨娘、哥哥姐姐等人,传递物品也要正式经过亲人,不能私相授受。
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