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这豪门真少爷我不当了 >

第51章

这豪门真少爷我不当了-第51章

小说: 这豪门真少爷我不当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翼”全员:“……”
  吃瓜看戏。
  原本只有宁蔚加了群,“翼”参加完“蓝色”的演唱会之后,在段意然的强烈要求下,他和杜渐也加了进去,相处之后,季晏他们发现,段意然还是很有沙雕气质的。
  段意然默默展示着宁蔚的拍照技术——
  十多张照片里,每个人的脸都是模糊的,一张清晰点的图都找不到,这也就算了,他能把爬山的段意然拍出瞬移的效果。
  “翼”几人:“……”
  作为“蓝色”的铁粉,几人不由回想起几年前看到的一篇有关“蓝色”的报道,记者用很长的篇幅描述宁蔚几人如何不爱用电子设备,微博里也少见自拍照。
  总结下来,“蓝色”低调、质朴,展现了与别的明星完全不同的气质。
  现在想想,就这技术,确实很难发出去。
  季晏他们很羡慕“蓝色”这种生活状态,不过他们想达到“蓝色”的层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他们对自己总有种莫名的信心,感觉有一天他们也可以这样。
  ……
  4月之后,季晏就开始忙碌。《少年情诗》的制作已经全部完成,《少年情诗》这个暂定名也被确定了下来,据说朱书光曾经想过把电影名改成《仰望星空的人》,后来又觉得太累赘,还不如《少年情诗》简约。
  作为主演,季晏自然不能缺席电影的宣传工作。
  4月中旬,《少年情诗》公布了定档日期,时间在5月26日,避开了竞争激烈的五一档期,也不会撞上热度高的暑期档。
  唯一的问题是——在这个宣传周期,大制作电影都太舍得在宣发上花钱了,微博热搜从4月初就开始连番宣传五一和暑期上映的各部大作,电影博主们也早早为影迷们安排了观看清单。
  电视台、视频网站、街头大屏……即使季晏没有刻意关注热门档期都有哪些电影,可如果他进电影院的话,必然会选择这些电影中的一部。
  对比之下,《少年情诗》的宣传可以用几乎没有来形容。
  尽管朱书光在业内声名赫赫,主演季晏最近热度也不低,可一部成本小几千万的电影注定难以在大片的夹攻中生存,何况朱书光之前的片子业内都了解,用云里雾里这个词来形容并不夸张。
  电影博主们在宣传5月新片的时候倒是会带一嘴《少年情诗》,但也就是简略说一句谁导的谁演的就结束了。季晏虽然在年轻粉丝中颇有人气,但业内此前不是没有尝试过让人气偶像挑大梁拍片,但仅凭粉丝的力量却拯救不了偶像们糟糕的演技,加上电影的质量本身不行,电影在票房和口碑上均是惨淡收场。
  当然,更重要的是,《少年情诗》没有足够的营销费。
  电影能够拍完完全得益于制片人卢瑜的个人能力,加上朱书光在业内执导多年创下的口碑。
  季晏这个月的第一条微博给了《少年情诗》的宣传海报。
  海报拍得很美,将摄影师苏畔多年的拍摄功底完美展现——海报上没有人,只有一大片瑰丽的星空,天穹极高极黑,唯有星星璀璨。
  在这片星空下,任何人都只会感觉到自己的渺小,仿佛人是不存在这片星球上的生灵,而星空却是永恒的。
  季晏觉得,如果顾山的思绪每一天都能在这样的星空中畅游,他对星星的喜欢似乎都没那么讨厌了。
  “!《少年情诗》要上映了吗?”
  “期待季老师新片,一看影片就是那种梦幻又浪漫的风格,非主流的类型。”
  “朱书光+秦镇+苏畔,文艺片里无敌的配置,我很好奇季老师在《少年情诗》里的发挥。”
  “+10086。”
  粉丝们把《少年情诗》的片名和上映时间记下来,虽然多数粉丝对文艺类影片不感兴趣,可他们很乐意给季晏贡献一张电影票。
  当然,季晏的宣传也只是让《少年情诗》这部电影在粉丝里有了一点关注度而已。
  整个5月份,电影市场的关注度被两部超高成本制作所占据,一部是海外大片《银翼猎人》,另一部则是国产枪战片《老巢》,两部电影俱是制作精良,仅看宣传片都相当有吸引力。
  ……
  5月的第一个周末,《少年情诗》剧组开始了电影的线下宣传活动,这也是季晏在电影杀青后第一次和朱书光碰面。
  朱书光日常脸色也是硬邦邦的,不过比拍戏过程中要好太多了,他消息很灵通,听说了季晏去给储云泉救场的消息,还知道季晏是黎响介绍过去的。
  季晏眨了眨眼睛:“导演,您消息这么灵通?”
  “储云泉自己说的,他还说要来支持《少年情诗》。”朱书光哼了一声,“哄我呢,他天天拍那破剧拍到屁股着火了,还有空来支持我。”
  季晏:“……”
  他是发现了,这老头需要每个人来哄他,谁不哄就左一个哼又一个哼。
  《少年情诗》这次的活动在A城一家影院进行,这家影院经常参与各类文艺电影的营销活动,朱书光前一部电影就曾在这里进行宣传,在《银翼猎人》和《老巢》占据了主流版面的当下,这家影院的宣传海报却以一年内上映的文艺电影为主。
  季晏瞅了一圈,不少电影他都没看过,不过片名他都有所耳闻,几乎全是典型的叫好不叫座的小成本电影。
  “季晏!”
  “何哥!”
  季晏笑眯眯地和何庆碰了碰拳:“好久不见。”
  他和何庆在拍完《少年情诗》之后确实没见过面,何庆片约不少,今年年初又进了一个古装剧组,季晏看地点似乎是在沙漠,那阵子何庆的朋友圈天天发自己在吃沙子。
  “我的生活很平淡,你倒是挺热闹。”何庆感慨道,“可惜我拍戏的地方信号不好,没能实时吃瓜。”
  何庆偶然和温翔合作过一次,对对方的风格可谓相当了解,那次合作一结束,何庆就对经纪人千叮咛万嘱咐,把温翔拉入了绝不合作的黑名单。
  何庆怎么也想不到,温翔拍小成本偶像剧的时候折腾也就算了,那些偶像剧求着他拍,可他居然敢在储云泉的剧组耍大牌,那部戏的参演名单何庆看了,不夸张地说,让他去剧组里打白工何庆都乐意。
  何庆是真的羡慕季晏,季晏的演员履历很短,就三部作品,可把这三部作品的拍摄阵容拉出来,黎响、朱书光和储云泉,哪个不是大佬中的大佬?


第82章 试映会
  季晏忍不住嘲笑何庆:“何哥;你从一个信号不好的地方跑到另一个信号不好的地方去了?”
  先在深山老林里挨了几个月的虫子咬,又去沙漠吃了几个月的沙子,这次见面;何庆整个人又瘦又黑,瘦身效果比季晏被叶莺逼着去健身房还明显。
  季晏觉得;这事千万不能被叶莺知道了;以他对自家经纪人的了解;叶莺说不准会很心动。
  ……
  这是《少年情诗》的第一场试映会和媒体见面会,来到现场的嘉宾包括各个院线的负责人;以及一部分专业影评人和媒体代表。《少年情诗》毕竟是一部小成本文艺片,这类型影片在市场上并不受欢迎,上映后排片必然不会高;但具体情况需要邀请业内人士综合评判。
  作为导演,朱书光一向对自己的片子很有信心;但他也清楚影片上映后可能的票房走势;成本不高归不高,但成本还是尽量要收回的。
  出席试映会的嘉宾人数比季晏预期中要高不少,尤其是媒体席那一片,大大小小的媒体来了不少家,既有专业性强的权威媒体,也有网媒和一些网络大V。
  卢瑜默默敲着朱书光的肩膀:“找个有人气的男主角就是不一样。”
  朱书光瞥他一眼:“我又不是看中小季的人气才找他的。”
  只是季晏的人气比朱书光想象中还要高罢了。
  朱书光上一部电影《独在异乡为异客》有练槐蜀这样的演技派加盟,可媒体关注度要比《少年情诗》差远了,苏畔刚刚还和他开玩笑;说电影的海报根本没必要认真去拍,怼一张季晏的大头照就行,保准有很多粉丝被骗进电影院。
  朱书光:“……”
  他之前还真没发现苏畔也是个人才。
  作为主创人员之一,季晏坐在观众席的第一排;静静等待电影开场,他左侧坐着导演朱书光,右侧则是编剧秦镇,这两人脸上的表情一致的冷静,毕竟电影上映的时刻他们经历过不止一次,季晏却有些紧张。
  《少年情诗》上映时季晏的心情和《我,无名》上映时完全不同,那会儿他对拍电影这件事很懵懂,《我,无名》里他的出场戏份又很短,表现只要不太糟糕就不会有太多恶评,而最终,贺棠这个角色成就了他,更让他入围了长空奖的提名。
  担主和担任配角毕竟是不同的,有《我,无名》珠玉在前,影评人和观众们对季晏的要求必然会更高。
  朱书光在电影拍完后和季晏联系过一次,说成片里季晏的表现相当不错,不过朱书光这人不管说什么都一个语调,季晏也不清楚对方究竟是不是在夸自己。
  总之,电影已经快上映了,不管挨骂还是挨夸他都得面对。
  ……
  放映厅里的光线逐渐变得暗淡,观众席上,影评人们纷纷直起身子,目光对准了中间门的屏幕。
  视野里先出现的是一片澄澈无比的天空,微风拂过树丛,阳光与青草的气息在这一刻扑面而来,这是一座贫穷却拥有美丽风光的小山村,在苏畔的镜头下,山村的风景无比美丽,每一帧镜头都仿佛一幅流动的画卷。
  朱书光的作品向来如此,仅从画面就能看出其中耗费的心力。
  “据说这片子成本2000万?”《花样电影》的影评人牛聪和《Movies》的影评人郁蒙小声讨论,“看来钱确实投进片子里去了。”
  “朱书光那人你又不是不知道,他是只有2000万给他拍,你要给他两个亿,他保准能排出四个亿的效果。”
  “可惜没人敢做。”
  朱书光有本事拍出四个亿的效果,但这片子可能就只拿到4000万的票房。
  影评人们参加朱书光电影的试映会也是一样,给的红包都是业内平均水准,从来没有多给的时候,这个月牛聪还参加了《银翼猎人》和《老巢》两部电影的试映会,剧组给的红包堪称丰厚。
  这也是现下所谓专业影评越来越不专业的原因,影评人们不管什么类型的电影都一通乱夸,观众们看完了只有上当两个字,
  就以5月初上映的两部大片为例,论质量,国产的《老巢》其实是强过《银翼猎人》的,但在大规模上映之前,《银翼猎人》在各个平台的口碑都超出《老巢》一大截。当然,这种做法也很容易引起观众的逆反心理,5月的第一个周末刚到,《老巢》的日票房已经明显超过了《银翼猎人》。
  ……
  电影中,故事依旧在继续。
  在这座山村里成长着一个古怪的孩子,当同龄人在山间门小路上光脚撒欢的时候,他却搬着椅子静静看着星空,一个人自言自语,或是对星星说话。
  扮演顾山小时候的演员和季晏有些像,季晏的戏份和对方是错开的,不过对方进组的时候季晏还没离开剧组,他特意去看了一下,对方和墩墩有些像,墩墩确实和季晏挺像的。
  整体来说,《少年情诗》的节奏是很平缓的,哪里都是慢慢的,就像一条静静流淌着的河。
  然后,顾山慢慢长大,成长为一个沉默却依然爱着星星的少年。
  季晏出场的第一幕戏里,白天过渡到夜晚,在白天,顾山和山村里的任何一个少年都没有区别,当他混在人群中的时候,《花样电影》的牛聪不由睁大眼睛:“这是季晏?”
  郁蒙点点头:“没错。”
  他们惊异的并不是人物的妆容,或是季晏的脸有太多变动,而是……人物的气质。
  变化着实是太大了。
  《我,无名》里的贺棠和《少年情诗》里的顾山是完完全全不同的两个人。
  顾山是沉默而木讷的,至少在电影中季晏扮演的顾山出场时,牛聪并没有察觉到一丝违和感,似乎季晏原本就成长在那样的环境中。
  “这演技,可以啊!”牛聪感慨道,“难怪会被朱书光挑中。”
  然后就是夜晚的戏份。
  在观察星星时,童年的顾山目光中都是孩子的纯真,而少年时代的顾山……在场的影评人们目光紧盯着大屏幕,想看季晏有什么样的发挥。
  屏幕上,顾山正抬着头看向天空。
  夜色极美,天上的星星一颗一颗闪烁着,顾山痴迷地看着星星,他的眼神此刻恰好有一个特写——镜头中,平日里平静的眼睛这一刻闪烁着光彩,很难用语言去形容此刻顾山的神情,他的身影似乎在这一刹缩小了——在看星星的时候,少年时的顾山和童年时的顾山拥有一样的眼神。
  对成年演员来说,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
  可季晏偏偏有能力演绎出顾山眼神中的纯挚,对方看向星星的目光太过虔诚,以至于让人很容易被这种情绪所感染。
  在成年人的世界里,真正喜欢上一样东西并不容易。
  季晏的眼神……莫名地,有种令人头皮发麻的感觉,可他的表现并不算用力,也没有很刻意的感觉。
  “这就是天生适合拍戏吧?”郁蒙叹着气,“就他这样的,说不是科班出身,说这才是演第二部 戏,你信不信?” 
  “要是他没出来,我是不信的,现在他都出来了,我怎么敢不信?”
  演文艺片,要想没有违和感本来就不容易,何况这个角色还是和季晏本人反差很大的一个角色。
  随着剧情的推进,顾山对生活、对家庭的态度有很多地方都让人无法理解,可季晏偏偏演得人很难去讨厌他。
  他和尤可思的对戏更是展现出了他在表演上的高光——面对尤可思外放的发挥,季晏很好地接住了戏,也让顾山这个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
  在面对星空时,顾山自始至终保持着虔诚和敬畏的态度,在整段表演中,季晏一直有着稳定的发挥。
  他始终没有崩。
  尽管《少年情诗》这部电影的节奏平缓,可季晏的表演却相当有层次感,并不单薄,他的长相原本就属于比较有观众缘的那一类,哪怕是平平淡淡的文艺片,当他的脸出现在屏幕上的时候,观众们很难觉得厌倦。
  至少在他的演绎下,顾山这个角色并不令人讨厌。
  而到了最后一幕戏时,顾山投入火海,在头顶的星空和脚下的大地之间门,他的选择似乎发生了变化,但这也是《少年情诗》这部电影给观众们提出的问题。
  电影的最后一幕镜头让整个放映厅安静了下来。
  一直到这一刻以前,顾山这个人物都给人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他始终没有正视现实的生活,沉浸在自己对于星空的幻想当中,但最后一刻,在火海中,顾山整个人似乎活了过来,他清晰地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也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屏幕上,护住孩子的顾山嘴角似乎还噙着笑意。
  他小心翼翼地,还是沉默,可眼神中却有面对死亡的觉悟。
  看到这里,季晏自己都被这一段表演给打动了。
  现在他算是相信了朱书光说的话,自己在这部电影里确实演得不错。
  但他忽然发现——从《我,无名》到这部《少年情诗》,再到前段时间门拍的《长歌当哭》,他演的角色好像没有一个能活到结局的?
  感觉他的演员生涯虽然不长,但已经把生死这个严肃的话题演了个遍。
  ……
  《少年情诗》整个试映会结束,现场却没人出声,影评人们也在酝酿该写出怎样的影评,院线的负责人们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