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种田日常 >

第66章

重生种田日常-第66章

小说: 重生种田日常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钤缫荒甑钠咸丫迫舾撕头缏ィ鄹窈芨摺!
  全家人听了都很高兴。
  苏叶不能理解这种高兴,对在族谱上能记上一笔,倒没什么想法,说:“记上一笔有什么用处?”
  原谅她两辈子族谱都没见过,没什么宗族概念,前世宗族淡化,她还是女的,族里祭祀宗庙时她只远远看过两回,有小姑娘靠近还被赶走。
  苏景林显得相当高兴:“如果是真的,你是第一个能记上族谱的苏家姑娘,是一种荣耀,也是我们一家的。”
  苏叶:“对我的人生有什么影响?”
  苏景林:“族里的人从心底里会对你尊敬,比如你嫁出去,被夫家欺负了,族里的男丁都会为你撑腰,为你讨回公道,到老了,族里后辈绝大部份的男丁对你还会很敬重,对你的后人也会多加照顾。”
  苏叶:“感觉很好的样子”
  苏卉嘻嘻笑道:“将来娶叶子的男人那得多大的勇气。”
  苏景枫噢一声:“未来二姐夫很惨”
  苏果也嘻嘻笑着说:“是很惨”
  苏叶脸色如常地涮野羊肉吃。
  苏世伟叶梅苏景林三人面面相觑,会有人跟叶子提亲吧?会有吧?三人心里既高兴又担忧。
  苏世伟喝了一口酒,高兴地说:“来,大家说说来年的希望,我先说,我希望明年风调雨顺,庄稼丰收,阿梅,到你了。”
  叶梅笑道:“我希望大家都平平安安的。”
  大家看向苏景林,苏景林慢悠悠道:“希望
  明年学业更精进一些。”
  苏卉红着脸,说:“我希望能绣出一幅大幅的绣品。”
  众人看向苏叶,苏叶:“吃喝不愁。”
  苏果:“我希望明年有二叔公家两位姐姐的消息。”
  苏景枫立即道:“希望明年不用练大字。”
  众人:想得美
  苏世昌家,一家人围坐和苏世伟家一样的圆桌旁边,涮着火锅吃,苏景柏涮了些肉片,给了老太太,说:“祖母,我二叔对您可真是孝顺,当年您那么对他们,他们都没记仇,我二叔二婶真是大大的好人。”
  苏大伯娘怒骂他:“儿子能记自已亲娘的仇吗?”
  苏景柏嘻嘻笑道:“能啊,娘,如果将来我成婚了你对我们像祖母对二叔他们一样,我会记仇的”
  苏世昌瞪他:“你想不孝?”
  苏景柏:“不孝啊,二叔一家被祖母说的不孝这两个字压得死死的,我可不是二叔,爹,要不,咱们去找族长,找村长,找十三叔公,辩一辩这不孝的定义。”
  苏世昌抓紧碗,几欲吐血。
  其它人默默地吃着东西,都不吭声,就连老太太像是什么都没听见。
  春节就在吃吃喝喝中过去了,初六又下了雪,直到了元宵节前一天,雪方停,雪封路,出不去,元宵节村里又办起了灯会,苏世伟带着几个孩子兴致勃勃地做起了花灯。
  苏叶用薄木条做了一个最大的八面灯笼框架,苏景林红纸画的图,每一面都粘上,每一面的图都不同,苏景林在这灯笼其中一面上出了个他认为最难的灯迷,猜到了就拿走灯笼和最大的彩头。
  今年苏世伟用来做彩头的是牛肉干,油纸包着,半斤装,放在苏世伟编的小竹篮里,叶梅包装了二十个小篮,最大的彩头是一条熏猪腿,熏猪腿是苏叶腌的,苏叶腌熏的猪腿成了福家村传说中的美食,消息传出,少年们摩拳擦掌,暗戳戳地想着干掉对手,把熏猪腿收入囊中。
  晚上,苏静舫家里,苏静舫对下首三个少年说:“你们世伟叔送来的熏猪腿好吃吧?”
  下首三人点头。
  “明天,你们其中一个把熏猪腿赢回来。”
  苏景谦苦着脸,说:“祖父,我们干不过景林。”
  苏静舫瞪他们一眼:“你们自已想办法。”
  三个孙子我看看你,你看看我。
  苏景谦想了想,笑嘻嘻道:“祖父,牛肉干也很好吃,明天我赢一份牛肉干来孝顺您”。
  苏静舫哼他一声。
  元宵节当晚,华灯初上,家家户户院门前都挂上红灯笼,晕红灯光和堆积的白雪相映成辉,苏叶不是很想去,拗不过叶梅,还是给叶梅拉走了。
  苏叶跟着几人到了村口,苏景枫看见小伙伴就飞速跑了,就连苏果也跟着一群小姑娘走了,叶梅和苏卉每走两步就和人打招呼,聊天。
  苏叶和两人分开,一个摊位一个摊位看过去,路上照明是两边摊位上灯笼里的灯照出来的,有些昏暗,许多少男少女提着灯笼走动,灯下看人,是不一样的,原本长得不怎么俊的少年朦胧中俊上五分,长相清秀的少女变成美人,提着灯笼低头的刹那,更是让少年们怦然心动。
  一个村举办的灯会实在太小了,苏叶没多久就都逛完了,也没看到让她有兴趣的东西。
  苏叶回转,站在街头稍暗处,看不远处人来人往,有些悾唬芯踝砸押驼庖磺懈窀癫蝗耄蠹倚酥虏氖挛铮醯盟魅晃尬叮牖厝ィ沂直蝗舜雍竺媲F鹄矗找兑痪吞叫晃阑担骸笆俏摇!
  苏叶把手挣脱,下一秒,手里被塞进一块木头雕的东西,苏叶脱口问:“是什么?”
  谢卫华低低笑道:“送你的礼物,我自已做的,别拒绝,回去再看。”
  苏叶把木头递给他:“我没应承你什么”
  谢卫华没接过木头,声音轻柔:“我知道,我会等,这是我的心意,你就当朋友送礼物吧”
  苏叶:“我没有回礼的东西”
  谢卫华又低笑道:“没事,有就更好了。”
  苏叶不知怎地,没把木头塞回给他,心里却有些恼,转身就默默地往家走,谢卫华不远不近地跟在后面。
  村道上竟只有两人在走路,脚步声很清析,苏叶推开虚掩的院门,没回头直接进了屋里,谢卫华站了一会才离开。
  苏叶进了房间,点了油灯,把谢卫华给她的木头靠近油灯,原来是一截木头雕的一个姑娘,眉眼间有她的影子,苏叶端详了一会,把木雕放进箱子里,把炕烧热,坐了一会,又把木头拿出来,细细摩挲。


第114章 花草
  次日早上,吃早饭时,苏景枫活灵活现地演绎了昨天晚上自家最大灯笼上的灯迷如何被大家竟猜,最后被谢卫辰猜中领走了,苏叶听到是被谢家猜走了,眼睛闪了闪。
  元宵节过后,雪开始融化,二月初一这一天,村长通知各家各户初三起每户抽一人去修路,修出村进城的路。
  二月初二晚上,苏世伟家,饭后,苏世伟对苏叶说:“叶子,村长是想让你帮下忙,修路时路两侧要砌上整齐石块,旁边排沟也要用石头切,现在小石山上的石头不好切割下来,要一般的人去把石块从石山上切割下来,太费人力和时间了,所以想让你帮忙把大石块从山石上切割下来,后面由石匠接手,你觉得怎么样?”
  苏叶没有推辞,修桥铺路,本是好事,力所能及的事苏叶还是愿意做的,不过从村里到城里的道路可是不短,说:“可以啊,要天天去吗?”
  苏世伟沉思一会说:“先做到初八再说,初八祭宗祠,会停工五天,到时我再问村长,村长说早上你不用和其它人一样去那么早,中午来回费时间,我给你送饭去,在那可以多休息一些。”
  苏叶:“好吧。”
  次日,苏叶和平时一样起床,用过早饭,苏叶搭坐上叶国健的骡车,骡车从村口驶出,好多人已在干活,正在把不平整的地方平了,有坑的填了,一侧挖一道浅沟,另一侧挖的沟较深,应是排水沟,苏叶目测中间修整的道路约有三米宽。
  苏叶:这么宽,挺有魄力的。
  到了小石头山,长时间没见的小石头山大变摸样,外表方便人割下的石头都被割走了,苏叶到小石头山时,石匠已经把要割切出的大石块画线,大石块下边那一面錾子已沿着线敲上了,不用她再观察再画线了,省了时间。
  苏叶接过手,把靠里的另两面沿线把錾子敲上,这大块的石头长约有七八米,宽约两米,苏叶敲了好久,到了下午申时中,才和石匠还有他的两个儿子用铁钎合力把大石块翘开,大石块和石山断开,石匠和他俩儿把大石块在原地切割出来就容易了。
  傍晚,苏叶还是坐着叶国健的骡车回家,路上叶国健问苏叶:“叶子,累吗?”
  苏叶:“不累,这牛皮手套还真不错,柔软了许多,武哥硝皮越来越好了。”
  叶国健笑着说:“那不是他弄的,他拿去给他岳父帮忙加工的。”
  苏叶:“哦,成亲的日子订了吗?”
  叶国健:“具体没订下来,但在五月是不差了。”
  苏叶有些迷茫:“成亲真的那么好吗?我看武哥快笑成傻子了,人一定要成亲吗?。”
  叶国健:“怎么说呢,这是千百年以来,不管男女,这是人生必走的路,叶子也快成为大姑娘了,时间过得真快”
  苏叶……
  次日清晨,苏叶起来穿好衣服,把木窗推向左边,冷冽的春风吹进,苏叶呼出一口气,余光瞧见梅花窗和木窗之间空隙有一个竹筒,竹筒是处理过的,暗黃色,表面磨光,刻上了几叶兰草,竹筒里插上了几枝青色竹叶。
  竹叶?苏叶把竹筒拿起来,竹叶有三枝,竹叶上面用水洗过,叶子上面还留有小小的水珠,竹筒里装有一点水,苏叶心里微动。
  拿起来看了一会,苏叶把竹筒放回窗台,竹筒上插着青色竹叶,外面是灰色梅花窗,看着还挻衬的,苏叶微微一笑,两辈子第一次见到有人把竹叶当成花送人。
  叶国健赶着骡车载着苏叶,感觉到外甥女今天心情很好,下午,苏叶小石山那里捡到一块看着比较漂亮的石头,灰中带白,手掌大小,苏叶想了想,拿回家清洗干净,晚上用刻刀简单刻出蔷薇花的轮廓,放竹筒旁边。
  第二天清早,苏叶发现昨天的竹叶被换掉,换上刚摘下来的,粗糙的石刻蔷薇花已不见。
  此时,谢卫华在自已房间里,手抚摸着粗糙的石刻,脸上傻笑。
  时间到了二月初八,这一天,是苏氏一族所有男丁的大事,祭祀宗祠女人是不能参加的,但可以吃席。
  大清早,苏世伟苏景林苏景枫父子三人就去了祠堂,苏叶起来时,叶梅跨着篮子正要出门,见苏叶起来,说:“叶子,我去族里帮忙了,中午你们三姐妹结伴去学堂那里吃饭。”
  刚起来有些迷糊的苏叶:“好。”
  苏叶跟着苏卉苏果去吃了中饭和晚饭,菜偏甜,晚上叶梅回来,苏叶跟她说:“娘,我不去吃了,菜是甜的,也不够吃,我自已在家做点吃。”
  叶梅肃着脸说:“不行,少一餐都不行,吃不饱可以回来再吃,但一定要去吃。”
  苏果:“为什么?”
  叶梅:“说不清为什么,但有好处的,别人想吃都没得吃,。”
  苏叶:难不成去吃
  了还能得到祖宗保佑。
  三天很快过去,第三天晚上,苏世伟和苏景林回来,笑容满面,进了院门就对坐在院子里的大家说:“族谱上真的记上叶子一笔,不是记在我名下,在空白处注释,记录还相当详细,还有我,也另有注释,关于排犁和打谷机之事,哎呀,我真高兴。”
  家里人也都很高兴,苏叶心情有些微妙,不管怎么说,被人感激和被人记住是件高兴的事。
  苏景林坐苏叶身边,说:“你不用多想,如果没有我们家交出的东西,现在祠堂和学堂是建不起来的,也建不了这么好,祠堂是一个家族的根和精神支柱,有了宗祠,我们才算是真正地立足于此地,学堂也很重要,是家族的发展基础。”
  苏景林看向天空:“有了支柱和发展,苏氏才会不断传承下去。”
  苏叶默默地看着初春夜晚的天空,也许她该高兴,生活在一个有朝气的宗族,而不是已经腐朽了的宗族。
  第四天,苏世伟请回了自已这一支的祖先,在家里设立小祠供奉,地点就设在二楼正中间的房间,楼梯上去,正对大门的墙上两米高处砌出一个长方形的小平台,小平台宽半尺,墙的那一面没有牌位,上面固定着一块红绸布,红绸布上写着这一支的祖先人名,关联血脉,还有些特别事迹,看上去密密麻麻,红绸布前面,小平台上设有三个小香炉,
  平台下面是个八仙桌,放供品的地方,
  傍晚,叶梅杀鸡做供品,还有一些点心,干果,倒上三小杯酒,摆在八仙桌上,小香炉各点上三支香,苏世伟领着一家男女大小都在祖先面前嗑上三个响头。
  供品供放两刻钟就可以撒下,明天差不多的时间再有新的供品供奉,供上三天,之后每年清明,鬼节,过年时供奉即可。
  自从家里供了祖先,苏叶每次上二楼看向那边,心里自然而然的有着敬畏,这种感觉前世她也有,这是一种信仰吧。
  族祭和家祭完成,修路继续,苏叶由每天去干活变成了三天去一天,窗台的竹叶有时变得了不知名的嫩绿小草。
  时间到了三月,过了清明节,春雨如期而到,修路停工,伴随着春雨到来的还有麦地里冒出的各种杂草,村里人穿着蓑衣,顶着绵绵细雨,在麦地里拨草。
  苏世伟一家忙得团团转,请人拨草,育西瓜秧苗,买鱼苗放在荒地的小湖里。
  别人家大部份的田地都种了冬小麦,开春了除草就行,他们家呢,去年开的荒地得种上土豆、黃豆、玉米、绿豆、辣椒、棉花,小姑丈帮买回来的各种树苗也要请人种上,苏世伟买了一些桃树苗,苹果苗,梨,树坑挖年前已挖好,坑里填上了表层土和一些烂草,烂树叶,抠了一个冬天,这会接把果苗种下去即可,计划种竹了的地方也要想办法挖竹根回来种。
  叶国健一家也帮着他们忙到了四月,最后又在家附近的地里种上了花生,才松了口气,附近的地种完了,花生种子还剩一些,苏世伟给了苏景旭。
  自从进了三月,苏叶窗台上,竹筒里的竹叶小草变成了各种各样不知名的小花。
  而到了四月,变成了盛开的各色蔷薇花,每天的颜色皆不同,清晨,苏叶静静地看还有露珠的蔷薇花瓣,把花放鼻子下,深深吸了一口气。
  五月初二,苏卉及笄,叶梅请了些交好的妇人来,还有苏卉交好的一些小姑娘,给苏卉办了一个简单却庄重的及笄礼。
  过了端午节,五月初八,顾家上门相看,相方都很满意,几经商定,订亲日期订在六月十二日,两年后成亲。
  苏叶看这速度有些被惊到,对苏卉说:“姐,你怎么看过一面就确定是这个人呢?”
  苏卉脸红道:“这人是爹娘大哥考察商定后,才决定相看的,他长得斯文,还是个读书人,而且不是只见过一面。”
  苏果小声说:“元宵节那天见过,那个顾三哥和几个人一直跟大姐后面。”
  苏叶……
  苏叶换了角度:“姐,你听过吧,仗义多为屠狗辈,负心多为读书人,读书人不一定好啊。”
  “咳”很大声的咳声,苏卉和苏叶苏果都吓了一跳,苏景林走了进来,淡淡道:“叶子,你把刚才的话再说一遍。”
  苏叶面无表情:“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为读书人,放心,不是说你,这话又不是绝对的。”
  苏果睁大眼睛,说:“二姐,那未来的大姐夫是哪样的?”
  苏叶语塞,苏卉捂着嘴笑。
  苏景林无奈。
  确定订亲日期之后,叶梅和苏卉变得忙碌起来,加上叶德武成亲日期是在五月二十二,叶梅也要过去帮忙。
  苏叶看她们忙的事情,自已也插不上手,便把做中饭和晚饭的活接过来。


第115章 河边
  五月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