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种田日常-第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叶:发了,纯正的农家土鸡,叫花鸡、烤鸡、蘑菇鸡汤、宫保鸡丁、猪肚鸡、白切鸡……
叶梅顿了一会,说:“我把哪家送的都记下来,我是这么想,以后咱家里有新鲜的东西,回送给他们一些。”
苏叶咽下嘴里的汤,说:“这主意很好,他们都送来了又不能还回去。”
苏叶慢慢喝着鸡汤,鸡汤鲜美,汤里叶梅还放了一点米酒,和一大块姜,喝了一碗就暖洋洋的,舒服极了,苏叶一碗接着一碗,把一锅汤连带鸡肉全干掉了,感觉力气都回来了许多。
叶梅还给她拿出来一盆包子,苏叶想着快到吃中午饭的时间了,喝了那么多汤,肚子现在有货,就不吃包子了,中午再一起吃饭。
苏叶上了二楼露台,躺在躺椅上,眯着眼,心里想着,牛肉!牛肉!馋牛肉了。
第110章 商量
第二天上午,十人队官兵押着一辆马车进了村,直接驶进了村长院里,马车进去后,大门紧闭,村长和为首一人对赏金数,官兵送来的是500两黃金,全是大小一样的一百根金条,三千两白银,都是十两一锭,两人对过数后,村长说:“快中午了,我叫人整治一桌饭菜,几位官爷赏个脸吃了饭”
为首那人说:“那我们就不客气了,用过饭我们直接回府城和大人汇合,明日押解犯人回京,话说,你家妇女茶饭真不错。”
村长笑呵呵道:“都是乡下的家常便饭,没城里的精致”
“精致吃不饱,我们大老粗的受不了。”
……
晚上,村长给苏叶家送来了三百两黃金,书房里,苏世伟看桌上金灿灿的黃金,结结巴巴地说:“八叔,太…多…了”
村长瞪着他:“这是叶子该得的份。”
苏世伟坐得更直:“可还是多了”
村长:“这是我们一致认为的”,苏世伟明白村长说的‘我们’是指族老们。
苏世伟忐忑地收下了,村长看他熊样,耐心说道:“你家现在和以前不同了,大气点,腰挻直了,孩子们在你身后呢,以后景林会走得更远”
苏世伟听了,心里忐忑没了,说:“谢八叔指点。”
苏叶过起了一天吃一只鸡的美好生活,叶梅担心她一个人单独吃鸡会不好意思,所以苏家这段时间家里每天不是杀两只鸡就是杀鸭,或者从山上打猎回来的人买回野兔。
就这么过了五天,苏叶满血复活,感觉身体比以前轻快了很多,苏叶打了一套苏景林他们常打的拳法,身体变灵活了些。
这天晚饭,饭桌上,苏景枫看着爆炒香辣野兔丁,高兴道:“二姐,托你的福,这段时间家里的伙食太好了。”
苏叶白他一眼:“平时也不差。”
叶梅:“什么时候亏你吃的了?,对了,德武活捉回来养在后罩房的母野兔下午下崽了,生了六只,还有五只大着肚子,瞧着也快生了。”
苏世伟:“真不少,不知有多少只能活下来。”
叶梅嗔道:“你就不能想好一点啊。”
苏景林:“感觉山上野兔很好活,前年满山都是,家里养的应该不差吧。”
苏景枫:“娘,我们家也养几只吧,想吃时就杀。”
叶梅:“你负责割草?”
苏景枫苦着脸,说:“我现在都天天割草了。”
苏世伟:“家里鸡鸭不少,还是不养了,忙不过来。”
进入十月,早晚寒凉,苏叶扒出种在后园暖棚里的一棵花生秧,花生果子饱满,苏叶剥开一看,花生粒嫩生生的,不够老,到了傍晚,苏叶把木板关上,挡住夜里寒气,第二天太阳出来时再把木板卸下。
红薯叶也渐渐枯黃,要收红薯了,先把红薯藤割走,再刨,叶国健家种的红薯太多,一锄一锄地刨起来太费事,他让叶德祥在前面牵着牛,他在后面扶犁,用铁犁把红薯从底下翻出来,效果还不错,铁犁虽然有时会切到几个红薯,但用锄头也一样会切到一些,这干活速度可是快多了。
不远处的苏叶见状,也让放农假的苏景林牵着牛,她在后面扶犁,其它人在后面收拾,把粘在红薯上的泥土蹭掉,大小分开堆一边,最后再装麻袋运回去。
今年蝗虫过后,下半年地里种的全是红薯,苏世伟看着翻出来的大片红薯有些发愁,河对面还有十来亩呢,叶国健用来做粉丝的红薯他自已种的就够了。
不过,到了第二天他就不愁了,村长通知到了各家各户:“朝庭拨下来的救灾款到了,县令决定用救灾银买来粮食再发下去,玉米,红薯都收,玉米粒二十二文一斤,红薯大小分开,大的五文一斤,小的三文一斤,三天后在晒场收,结现银。”
接到通知的各家各户:“村长,红薯价格好低”
村长:“这东西能和大米麦子比吗?在南边价格更低。”
村民……
大家心里盘算,目测刨出来的红薯亩产高达二千多斤,肥一点的地有三千多斤,中和计算,四文一斤,那一亩至少也有十两银钱收入,那真很不错了,红薯种下去都不用怎么管理,还能摘一次红薯藤回来喂猪,这么一想,哎呀,这也太值了,自已做粉丝?又累又麻烦,做出来的成品还不一定是好的,还不如直接卖掉。
这价格估计也就能卖这么一次,如果明年风调雨顺了,估计一文一斤都没人要。
为赶在三天后把地里红薯都收回来,苏世伟找了五个熟人来帮忙,拉回来堆在后园晒场上,叶梅把明显大个的的挑出来,留
着自家吃,再留一些种子,其它全卖了。
苏世伟和叶梅商量:“十三叔公说明年天气可能会转正常了,我想着玉米留下够自家吃到明年夏天,余下全卖了。”
叶梅:“也好,到了明年就成了陈粮了,到时更不值钱。”
苏世伟:“北边现在缺白面缺得厉害,价格高得离谱,明年麦收时价格就算降下来估计也比往年都高,那两百亩我打算全种冬小麦”
叶梅:“你决定就好,地不是都耕好了吗?”
苏世伟:“是,种下去就行了,肥料还是缺得厉害,明年收完了冬小麦,我想着把河对面都佃出去,自已种附近几亩地和照看荒地那里就行了。”
叶梅:“佃出去会不会有人说闲话?”
苏世伟:“说也不怕。”
县令没想到能在福家村能收到这么多粮食,玉米收到不少不说,看堆成几座山的红薯,他觉得红薯价格有些高了,转一想,从南边运来,费用更高,中间还有耗损,于是,交易后两边皆大欢喜。
接下来是种冬小麦,苏世伟却说:“冬小麦我全请人种,你们小孩爱干什么就干什么。”
不用下地干活的苏叶过起了较清
闲的日子,清早带着小黑狗上前岭训练,中午快回家时,打一两只野兔或野鸡带回。
下午修整修整在后院里的一大堆的树根,苏世伟前阵子交货给和风楼三套茶盘,之后和风楼又多下了订单,后院从山上挖回来的树根越来越多,现在苏世伟又到祠堂那边干活,要做完和风楼下的订单不知要干到猴年马月。
苏世伟没叫她帮忙,苏叶觉得有时间帮他修整出轮廓,可以给他省去不少时间,到时交货速度快一些。
苏叶现在修整树根熟练了许多,加上感觉撑控力道时更加得心应手,干起这活来比苏世伟和他的徙弟们速度更快。
每根树根都长得都不相同,修整时要留哪个角,锯掉哪个支根,苏叶下手都不带犹豫,效果居然还不错,苏景林看了啧啧称奇,要是他还得对比对比,左思右想,说不定还要画出几张效果图,才做决定
苏叶:凭直觉做事
今年有了新的干松磨,苏卉和苏果发酵蘑菇基料,又开始试着种蘑菇,两人干劲十足,信心满满。
日子就在这有条不紊中渡过,到了十月二十日,苏叶又去扒出一棵花花秧出来,这回花生粒够硬了,可以收获了,苏叶用锄头把花生一棵一棵地刨起来。
一分来地的花生不多,不用用花生秧绑了挂起来晾晒,苏叶让叶梅和苏卉苏果把花生一颗一颗地摘下来,放到竹篾里晒就好了。
叶梅抓起花生秧抖一抖,沙土就都漏下来,花生壳变干净,叶梅:“叶子,这花生是不是种沙土较好。”
苏叶刨起一棵:“是吧,舅舅那边祥哥没运沙土回来,你可以去问他家收多少斤”
叶梅:“一会我过去看看,下午叫他们家也把花生收了。”
苏叶看时不时吃上一颗的苏果,说:“果子,这东西生吃多了肚子会痛。”
苏果有些害怕:“我吃了这么多肚子会不会痛?”
苏叶:“你再吃下去就会痛。”
给花生培土时,苏叶放了足够的肥料,所以花生秧结的花生很多,颗粒很是饱满,硕果累累,看上去很是喜人,基本上都可以拿来做种子,丰收果然是让人心情愉快,苏叶心想。
三个人花了一个上午才把这活干完,装了两稀松的麻袋,估计有一百二三十斤,三人把不适合做种子的小颗花生挑出来,,苏叶剥了一些,中午炸了一盘花生米出来。
苏世伟吃了一粒:“感觉没有干的花生吃得香。”
苏景林:“还是晒干了再吃”
叶梅:“能吃的没多少了,这些都是不适合做种子的。”
苏景枫失望道:“那不是等到明年秋天才能吃到了”
苏世伟:“是有些失望,这玩意下酒最好。”
叶梅:“那我得跟我嫂子说,让她藏好,免得我大哥拿来吃了。”
还想着去大舅哥家蹭酒的苏世伟……
下午,叶国健家的花生也都起了,叶德武还找称来称了一下,他自家的一百一十斤,苏叶家的一百二十八斤。
叶德武:“比我家的重了十八斤呢。”
苏果:“中午我家还炸了一大盘吃,起码剥了两斤花生带壳的。”
叶德武……
第111章 直接
十月下旬,除了苏叶家,其它人家的冬小麦全种下了,收花生过了两天,中午,苏叶带着小墨从山上回来,进了院子,苏叶去了井边清理一下,进了堂屋,苏景旭苏景昊兄两人正和苏景林在喝茶,苏叶和他们打了招呼,进屋把脏衣服换下来。
出了房间,苏景旭叫道:“叶子,过来一下”
苏叶走过去坐下,苏景林递给她一杯茶。
等苏叶把茶喝下,苏景旭笑着说道:“叶子,我们想找你进深山打猎。”
苏叶:“好啊,什么时候?我等了很久了,早谗牛肉了,昊哥,我们去找野牛吧”
苏景昊:“明天,这次就是冲牛群去的。”
苏景旭呵呵笑道:“自打进了八月,开猎了,十三叔公常去找景昊,吵着他要猎头牛回来,他想吃牛腩了和牛肚了,话说,去年你家散发的牛肉香味可把村里人都谗坏了,特别是那个酥锅,那味太勾人了。”
苏叶:“酥锅用猪骨也可以。”
苏景昊:“不是那个味”
苏景林:“我在三叔家吃过,猪骨垫的底,味道是真的不一样,差好多。”
苏景旭笑道:“用猪骨做其实也很好吃了,说起来,我们口味真是变是了许多,在老家时就是清茶淡饭,做菜无非是蒸煮,到了这边菜谱丰富”
苏景昊插一句:“老家只有鱼。”
苏景林也笑着说:“是啊,水乡嘛,就只有鱼,养头猪到年底卖了自家也舍不得吃上一口,母鸡就只养几只下蛋的,蛋还拿去卖换油盐回来。”
苏景旭轻松道:“照目前来看,江南大灾反而是我们整个苏氏的转折,江南不是说不好,对我们来说没有发展的空间,只有我们嫡枝过得好,长远来讲很不利,现在好了,大部分都起来了,这里唯一不好的是能耕的田地太少。”
苏景林:“也是呢,种在池塘边上的桑树也活了,现在都可以摘叶子了
吧。”
苏景旭:“没蚕种,慢慢来”
苏果从厨房里出来,朝几人叫到:“吃饭了”
次日卯时,晚秋,天亮得晚,启明星挂在空中,在启明星的影响下,能模糊看到路
苏叶和叶德武叶德正收拾了工具和干粮,到了村口和大部队人马汇合,清晨的寒风有些冷冽,一阵风吹过,多数人哆嗦一下。
谢卫华清点好人数,去了六十八人,苏叶看过去,这些人都是福家村的精英了,之后谢卫华过来对苏叶说:“叶子,我和昊哥走得快,先到地方查探,后面的人你随意照看一下。”
苏叶:“好吧”
队伍出发,苏叶和三个表哥慢悠悠地跟后面。
苏世苓笑嘻嘻地在前面等着他们,对苏叶说:“叶子,咱再脱队去采药,说不定又遇到好东西了呢”
苏叶:“苓叔,你上山采药也采到不少药吧?”
苏世苓骄傲道:“那是”
苏叶:“那你运气比我好多了,到目前为止我只有那人参收获,比你少多了。”
苏世苓:“哎,不是,那不一样。”
苏叶翻白眼:“我说的不对?我听说你采到了灵芝,所以你运气很好”
苏世苓:“对,也不对,哎呀,居然被你绕圈了,叶子,行啊,脑子会拐弯了。”
苏叶:“我不跟你去采药了。”
苏世苓:“不去就不去,一点都不可爱。”
旁边叶德正幽幽来了一句:“正好,可爱是可怜没人爱。”
苏世苓……
这一路自然没什么意外发生,众人到了后面的落脚点,忙活晚餐,天快黑时,苏景昊和谢卫华两人回来了,用过饭,谢卫华和大家盘地里的情况:
“之前端掉野猪群那地盘,又搬来了一窝野猪,野牛群的位置现在离山岗有三到四里远,那一群野牛足有两百多只,在野猪窝里面,得绕过去,没有发现其它狼群或老虎。”
“三到四里,太远,野牛太重了”,一人说。
“要不,我们还是打其它的吧”,另一个说。
听了这话,大家都不说话,我看看你,你看看我,气氛沉闷。
苏叶低下头:“离山脚近吗?”
谢卫华:“就在山脚下,进林子路很不好走,牛身大”
苏叶:“拖进林子,放血,牛皮剥了,卸十块八块的。”
苏景昊:“就这么办,明天撤回来时就在这落脚,不一定要赶回前一个点。”
谢卫华:“那样血腥味太重”
苏世苓:“能祛血腥的草药不多。”
众人默。
苏景昊:“这附近就是那二十多只的狼群和两只豹子的地盘,豺狼没见到,鹿群和狍子群换了地方,狼群可能追上去了,两只豹子可能还在,你们怕吗?”
众人齐声:“不怕”
谢卫华说:
“好吧,明天带上干粮,带来的麻袋也全带着,随机应变。
其中一人说:“昊哥,那为什么不把那二十多只狼和豹子灭了。”
苏景昊:“之前我们就灭了一大群狼,十三叔公说任何一种物种都不宜灭杀过度,进这里打猎每年最多只能来两次。”
那人说:“不懂,不过既然是十三叔公说的,肯定有他的道理。”
苏叶:“有些奇怪,这野牛怎么这么一大群呢,去年好像没这么多。”
谢卫华:“是和我们灭掉的狼群有关吧。”
在场的人仿佛明白了什么,但具体的又不是那么清楚。
次日早上,太阳升起三丈高时,大家来到了目的地,牛群分散着吃草,二百来只的
牛群地盘看着很大,之前下了一大场雨,茅草高窜,虽然这时节已发黃,但能挡住视线,靠近山脚下吃草的有十几头牛,苏叶盯住了和去年差不多大小的小牛。
苏景昊:“叶子,短时间内能射杀几头?”
苏叶搭起箭,瞄准牛头:“三”。
苏景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