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种田日常-第2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叶听了定了定神,是啊,老人家心态很好,常和老族长他们爬爬山,钓鱼,河上泛舟,乌蓬船上煮鱼鲜,比年青人还会享受生活,谢卫辰看得特别眼热,常言这才是正确的养老方式
苏叶闭眼再睁眼,说:“老族长和十三叔公怕是不好受”
谢卫华:“嗯,他们都经过大风浪,会挨过去的”,谢卫华明白不止老人们难过,上一代的人也会很难过,一直以来,老人们是他们的精神支柱,每去一位,便塌一角
就像他们这一代,他,苏景旭,苏景昊,苏景海,没人希望上一代的苏世涛,现任村长,苏世泊他们,任何一人出事
谢承瀚和谢承熹在另一边安静坐着,他们听长辈们说过老人的事,是个值大家尊敬的老人,在路上遇到了,他们也会恭恭敬敬地打招呼,但因和老人接触不多,心里感触不深,没太大伤感
马车紧跟着前面的马车,后面还有马车不断跟上,周家村的人见马车不间断进山,吓到了,福家村里出大事了?
他们回到村里,村口有人守着,给他们一人发一条白带,告诉他们一个时辰前三爷去了,灵堂正在搭,人手足,让他们先回家,晚点再过去看三爷最后一面
苏叶是出嫁女,想去帮忙也插不上手,于是几人回到家里,家里人都在,小五串出来抱住苏叶的腰:“娘,我好想你”
苏叶伸手揽着他:“娘也想你,这两天别调皮,好好送三太姥爷走”
谢承淮难得乖巧:“好”
何芬怀着孩子,谢母没让她出来这几天她都在自己院里,吃喝一样
大家依依打过招呼,打完招呼,谢母说:“给你们留了饭,先去吃饭”
囫囵填饱肚子,苏世伟差人来通知他们:“三爷是喜丧,过去时别哭!”
喜丧?来人走后,苏叶和孩子们都看向谢母,谢母给他们普及喜丧的几个条件
确是喜丧,三爷高寿,德高望重,虽儿孙曾辈有点单薄,不过族人众多,这点可以补上
苏世苓上有四个姐姐,他是三爷唯一儿子,也是最小的,生有三子两女,曾辈现有四子五女,相对和三爷同龄人曾辈有十几二十几个的,三爷膝下是单薄了些
三爷四个女儿只有最小的当年携家带口跟他们北上,三个随夫家留在江南,最大闺女若是活到现在也有六十一岁,可惜五年前生一场病去了,中间两个去年来住了几个月,这回怕是来不及来送老父亲了
稍晚,谢卫华和苏叶带着谢承瀚谢承熹穿着素服,胳膊系上白带,在灵堂外排队上香及看三爷最后一眼,他们排在中间,两旁站满了苏氏男丁,外面全穿灰白麻罩衣,最外头的是半大少年,往里是少年青年中年,最里面三爷躺在一木板台子上,旁边是苏世苓,老族长,十三叔公加五个老人
场面较安静,有些压抑,很少人说话,就是说话也非常小声
最前面的人上香,胆大的人上前细看老人,围着台子转一圈再出来,胆子小的上了香,不敢抬眼看匆匆出来
前面是爹和大哥,后面是娘,越排到前面,谢承熹心里害怕,第一次见死去的人,不害怕是假的,他看见前面大哥手抖了,“别怕”,他听到娘低声说,随即娘亲的手握住了他胳膊
谢承熹定了定神,微微抖的手回复正常,跟随大哥上前,接过香,拜三拜,抬眼匆匆看看三太姥爷一眼,跟紧跟大哥后面,围着台子走
苏叶拜三拜,抬头看三爷,穿着整齐寿服,脸上安然,嘴角含笑,很明显他是带笑而去,看到这抹笑,苏叶心里变宁静,她转一圈,回头看向世苓叔老族长他们,果然,他们脸上安静,看不到太多悲伤
他们见苏叶看过来,朝她微微点头,后面还排长长的队伍,苏叶赶紧出来
四人一路无话回到家,用柠檬叶煮的水洗过手,又换了衣服,谢卫华和苏叶担心谢承瀚和谢承熹,去后面找他们,两人也换洗好了,谢母正和他们说话
谢卫华和苏叶过去坐下,苏叶问两人:“怎样?还害怕吗?”
谢承瀚先说:“现在还有点”
苏叶看向谢承熹,谢承熹轻轻摇头,说:“很奇怪,转一圈我再看三太姥爷一眼,突然间就不害怕了”
谢承瀚摸摸自己鼻子,觉得有些丢脸,他竟比二弟胆小,这时有小厮来通报:“三老爷回来了!”
他们赶紧回到前院,谢卫远和他们打过招呼,起身去灵堂拜祭,他只呆一个晚上,明天回县城,三爷上山那天他再回来
第二天入殓,入殓后苏叶夫妻每天都要带苏叶所出的三个孩子去拜祭,吃一餐白喜饭才回
停灵七天,丧事有条不紊进行,期间初雪下了又化,在外得到消息的人不断回来,等送上山那天,全村人几乎都在了,送葬队伍很长
从山上回来,在苏世苓家吃最后一餐白喜饭,众人回家
苏叶回来洗头洗澡换衣服,在炕上坐着发呆,谢卫华给她绞头发,屋里烧着炕,暖融融,头发很快干了
谢卫华拥抱妻子,小声说:“还在难过?”
苏叶回神,摇头:“华哥,将来那一天到了,我要先走,你要是先走留下我,我受不了”
谢卫华抱紧她,哑声道:“到那时,我们一起走”
苏叶窝在丈夫怀里,许久才说:“好”
一会她懒懒说道:“南丰果园那边我不想过去了,酿酒和后续的事你跟一跟”
谢卫华抚她头发说:“没事,我们家管事都很能干,我在家陪你”,这几天妻子没什么精气神,离家他不放心
丧事过后,村里开始杀猪做腊肉腊肠,往年是初雪后就杀,现在晚了几天,得抓紧时间,大雪前得弄完,果园的事也没完结,大家又忙起来
苏叶仍然提不起劲,送走去书院的谢承瀚谢承熹,她在屋里窝了三天,吃了睡,睡了吃,这一天上午,她穿着大衣跨出房门,寒风吹来,她缩下脖子
如果不是小五来找她,闹着要吃她亲手做的梅菜扣肉,她才不出门,窝在房间里多舒服
她来到厨房,脱掉大衣,一板五华肉厨房里的人洗好了,在大菜板上,苏叶拿刀切大方块,放大锅里煮,放点白酒姜块葱结,煮两刻捞出来冲凉水,用竹签扎猪皮,之后放油锅炸,炸至金黄色泡凉水里,泡一时辰后再来切片腌入调料香料,下午弄梅菜后一起蒸,晚上才能吃,做一道菜要一整天,很麻烦
吃中午饭时,苏叶用手点点小五额头:“臭小子,梅菜扣肉做起来很麻烦,让你挑食”
小五背着他娘翻白眼,明明是爹让他去闹的,这锅背得真冤,不过娘亲懒洋洋,提不起劲的样子有点吓人,爹为了让娘精神好起来,竟提议让他去找人打架,好让娘提神来管他,真是亲爹!不知天冷打架很疼吗?
小五心里想什么苏叶不知道,她转向谢母:“娘,你最近喜欢吃什么菜?晚上我一起做”
谢母笑笑说:“晚上有你做梅菜扣肉,很好了,我能多吃半碗米饭”
谢云舒嘟着嘴:“娘,我想吃你做的酸菜鱼,你都不问我想吃什么,我吃醋了”
谢卫华:“用我给你拿醋不?”
谢云舒
第389章 第389章 松山书院没考进
苏叶被孩子们闹腾要吃她做的食物;云舒要吃酸菜鱼,做,云婧想啃卤猪蹄;做吧;承巍想吃烤羊肉串;正好今年入冬没杀过羊呢;杀肉吃烤串喝羊汤,到小年,谢家人圆了一圈
外面雪花飘飘,谢云容在炕上喜滋滋吃一颗大伯娘做的花生牛奶扎糖;眼睛眯起来,这段时间真幸福!好多好吃的
在满足孩子们的胃同时,苏叶也做些老族长和十三叔公喜欢吃的东西送给他们,两人每次都回些东西,让人转话说他们很喜欢,当然少不了苏世伟和叶梅
有时;祖父母和外公外婆也送些,外公外婆给她回礼不意外,意外的是苏老爷子和苏老太太竟然也回了些吃的;这是从没有过的事;令苏叶惊奇
南丰自家畜牧场的肉牛能杀一只;谢卫华过去主持杀了拉回家,肉一点也没卖;送亲戚,留自家过年吃,刚够
三爷逝去,这一年的春节过得较安静;时间一天一天过得快,出元宵,官府出修路公告,到栖来县的官道正式修建,沿途各县征劳役,福家村有修路经验的十几人包括叶德祥,被官府招去做技术工和管事
每户出一人,福家村各家各户都是派两三个下人去干活
年前苹果卖得好,基本上大部份人都卖完了,除了几个大户果窖里还留点,但大家并没有增加捐款,村里商议,等修路资金不够时再加捐
一府三县同时动工修官道,是件超大的事,到处都是热议修路的事,超过县试
县试谢承瀚过了,第五名,现在读书人越来越多,取中人数不变,所以考试越来越难,学子们刚考出来时,大都一脸菜色
得知中第五名谢承瀚没多高兴,马上重新投入读书中,希望四月府试能顺利通过
现在谢母和苏叶除了偶尔去种些菜,无事可做,于是,两人天天想法子给何芬和谢承瀚加餐
何芬喜欢是喜欢,可婆婆和大嫂怕她吃多了孩子太大不好生,每次给她的量很少,吃几口没了,刚吃个味,都没解馋,好想吃个痛快!她盼时间快点过,孩子生下来了,好痛快吃一餐
谢母微笑: 月子餐随你吃
谢承瀚听父亲形容过他吃大伯娘做的考试餐,好吃到不行 现在他吃奶奶和大伯娘给他做的考试餐,好吃是好吃,可是压力更大了
一个小砂锅的蘑菇鸡煲仔饭,谢承瀚一口接一口,鸡肉嫩滑,蘑菇香气浓郁,吸饱各种香味的米饭,好吃到飞起,他连锅巴都撬起来吃光了,摸摸鼓起来的肚子,打个饱嗝,幸福!努力吧,少年!为八月院试前的考试餐!
菜园边上,谢母和苏叶摘嫩嫩的小野菜,两人有一句没一句地搭话,谢母想到下江南的大儿子和承熹,说:“算时间,松山书院考试结果应该出来了,不知道承熹能不能考进去”
苏叶笑说:“没被录取也没关系,江南人才辈出,这点失败他承受得了”
自家孙子怎么都好,谢母:“也是,大不了过几年中了秀才再去考,承瀚参加完府试,华昊家老大成亲日也到了,不知道小姑准备得怎样了,我要去帮忙她不让”
野菜摘了不少,苏叶扶谢母站起来:“族长那一支媳妇都很能干,真用不上我们”
谢母:“也是,我们家承瀚可以相媳妇了,不知他喜欢什么样的姑娘,问他他给我装傻”
这话苏叶不好回,谢承瀚喜欢不一定行,还要看二弟二弟妹的意思
这道理谢母也明白,她转开话题:“十月云舒及笄,你心里有合意的小伙吗?”
苏叶头疼,直说:“一点头绪也没,没见过她少女怀春的模样”
谢母看老大媳妇表情,笑说:“这就头疼了,孩子的事多着呢”
是啊,老大妥了,还有老二老三,不想了,苏叶提起菜篮,说:“该来的会来,现在天气还有点凉,娘,今晚泡大米,明天做卷粉吃如何?”
“行啊,卷粉是很久没吃了”
四月初一天下午,谢卫华和谢承熹回到家,松山书院没考进,苏叶观察儿子脸色,见他面色如常,放下心
谢母想说安慰的话,又怕提起令孙子难过,没说出口
谢承熹知道娘和奶奶担心自己心理不好受,微笑说:“奶奶,娘,我很好,做诗方面我确不如同龄,我会继续努力”
去考试的同龄人,许多人是童生身份,谢承熹觉得自己去考,秀才悬,过童生是没问题,只是原来苏氏规定族里学子十五岁后才能去参加科举,说是去参加早了,性情未定,容易出事,后来这规定变成全村的规定
谢母说:“哎,不如就不如吧,人各有所长,考进去的人有些方面未必比你强”
苏叶没说话,只揉揉他头
发
谢承熹接受母亲另类安慰,挽母亲的胳膊说:“娘,我现在特别想吃你做的手擀拌面”
苏叶马上说:“我去给你做,正好昨天做了蘑菇牛肉酱,你等着啊,相公,你要吗?”
谢卫华回:“也给我来一碗”
苏叶走后,谢云舒几人围着谢承熹问各种问题,分礼物
谢承熹微笑一一回答
稍晚,父子俩吸溜吃光大碗面条,不约而同舒口气,身心都舒服了!
苏叶坐一边陪着,见他们吃完,说:“热水我让人准备好了,去洗澡,睡一觉”
两人点头又摇头,谢卫华说:“不累,不睡觉,去洗洗就好”
谢卫华从净房回到房间,苏叶给他绞头发,边问:“江南的学子真那么强吗?”
谢卫华闭眼回答:“有几个是很有天份,很有灵性,灵性这一点承熹比他们差点,其它人考进去是因为读书条件好,也够努力”
苏叶手顿了一下,确实,画画和写字占用儿子不少时间,不过那是他的兴趣,苏叶不会去要求他少画少练字
谢卫华又说:“承熹和我说,他会调整画画和读书时间,说画画什么年纪都可以画,现在年少,读书为主”
苏叶自豪,哪家儿子像她儿子这么清醒,懂事,她说:“现在春光明媚,我们带孩子上山踏青吧,去山里竹林小溪那里”
“好,最近家里有发生什么事吗?”
“没有,我们培养出来的人真不错”
第二天早上,苏叶带谢承熹拎些江南特产回娘家
苏世伟和叶梅知道大外孙回来,肯定来看看他们,今天就没出去,在堂屋里等着,苏景枫带儿媳孙子孙女去南丰了,没在
苏叶和儿子进来,叫声“爹,娘”
谢承熹给二老行礼:“外公外婆”
苏世伟和叶梅满脸笑容:“好好”
叶梅站起来拥着外孙:“又长高了呢,承熹,进不了松山书院也没什么,你大舅没去松山书院读书,现在一样很出息”
苏世伟“咳咳”咳两声,说:“没错,承熹,好书院好师长重要,本人努力悟性更重要”
谢承熹心里暖暖,说:“外公外婆,我没事,我没那么脆弱,这点打击都受不了,当年条件那么差,大舅奋勇而上,他是榜样,我向他学习”
苏世伟笑呵呵:“这就对了,来,和外公说说路上风光”
苏叶和叶梅在另一边说话,她见爹听得认真,脸上露出怀念,和叶梅说:“娘,你和爹回故乡看看?”
叶梅犹豫:“出门很麻烦”
苏叶:“有下人啊,我借你几人路上打点”,苏家也有人,但不如谢家的人在外行走有经验
叶梅心动,在老家生活三十多年,说不想念是假的,老伴比她还想,听谁从江南回来了,就去问问
她按下心里涌动,说:“我和你爹商量商量”
苏叶笑说:“决定了,让云舒跟着你们去,照顾你们”
叶梅摆手:“云舒将要及笄了,你拘一拘她,我有长莛陪”,想到大外孙女,叶梅无奈,和她娘一样能折腾,女婿亲手教打猎,不理解
听苏叶提议他们回故乡走走,苏世伟心动了,说他再考虑考虑
娘俩中午陪二老吃饭,回家之前苏叶问他们:“明天我们带孩子上山踏青,你们要不要一起”
叶梅摇头:“不去,你爹天天去北坡,天天踏青,听说现在山上野物多,你们去要带防身工具”
苏世伟:“对,据说前岭有野猪踪影,你们带孩子小心些”
苏叶:“我会的”
对于家里人要上山踏青,谢承瀚没有闹着跟去,老老实实窝在二房里读书,谢母感慨,大孙子变稳重了,谢母不想爬那么久的山路,不去
现在到木屋的路很好走,有些地方还有石台阶,路上最兴奋的是谢承巍和小五了,两人跑前面,远了停下玩,等见到后面二哥和下人的人影,又向前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