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种田日常 >

第184章

重生种田日常-第184章

小说: 重生种田日常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山脚,雇工们正在打饭,谢卫华谢卫辰苏世伟傅启烨四人在一个木屋里,等着开饭,王矩进来禀报:“大爷,大太太和小舅爷来了,在外面”
  谢卫华急忙起身出去,苏世伟傅启烨也起身,苏世伟嘴里埋怨:“真是的,叶子来干嘛”
  谢卫辰笑笑,大哥大嫂感情越来越好了
  谢卫华迎向妻子,抱过小五:“你怎么来了?”,妻子来了他是很高兴,可这边条件简陋
  苏叶拉一下衣服,小声说:“在家心不安,启烨小,不太放心,干脆过来了,怎么样了?”
  “烧了两大块,上午火刚熄了,现在风有点大,明早还这样,就不烧,启烨我让他远远看,他心里也有数,不会让自己有什么意外”,谢卫华回道
  “你都说是意外了,意外是料想不到的,不可控的”,苏叶说道
  “师娘,我和师叔远远看着,也有人在身边,你放心好了”,迎出来的傅启烨说
  苏叶笑:“嗯,我知道你做事周全,我在家呆不住”
  苏世伟站门口:“好了,外面风大,进来说话,小五,来,外公抱抱”
  “外公”
  “哎,小五乖乖”
  “”


第322章 第322章合作
  用完午饭,苏叶把小五给苏世伟看着,谢卫华带她和苏景枫上山查看,之前烧的两大块是在背面
  三人上山到了隔离带,沿隔离带转到南边,火烧过后的山体一片空旷,地表地形能看得清清楚楚,胳膊粗的树没烧透,还竖立着,空气中有谈谈的肉焦香,一阵北风吹过,草木灰飞起,向对面山头飞去
  “烧死的野兔野鸡蛇吧”,苏景枫抽抽鼻子说道
  谢卫华:“都有,从山底点火的,烧得很快,来不及朝山顶跑的被烧了”
  “啊,那这林子现在不是很多小东西?”苏景枫转身看向背后山顶留下的林子说
  “应该是”,谢卫华说
  “哎呀,没带弓箭上来,现在野兔正肥时,你们看着,我去下几个套子”,苏景枫从小腿肚拔出匕首说
  苏叶回身看一眼,苏景枫已窜进林子里了,说:“小枫看着稳重了,这跳脱急性的样子时不时出来一下”
  谢卫华左手牵起妻子的右手,说:“本性不可能完全抹去,卫远在做事时严肃、威严,回家后变六岁,和孩子们玩成一团”
  确实是,两人朝里面走去,苏叶踩一下隔离带边上的灰烬,说:“现在下点小雨就好了,这草木灰一起风就刮起来”
  “没事,现在夜晚露水重,草木灰沾了露水和泥土混一起,不会全刮起来”,谢卫华回她
  “这两个山头不小,离下雪只有一个月,半山挖两个池塘,树坑挖了还要填进表层的土,来的及吗?”,几百亩,工作量不小
  “来得及,烧完了,妇女,老人,半大的孩子也请,男人挖池塘,干重活,妇女和老人半大的孩子挖树坑,工钱比壮年男人少一点,”
  “也可以,挖树坑时大的树根尽量留下,明年、后年夏天下大雨时能减少土地流失”,苏叶见一个大树根后说
  “嗯,我知道,等果树长大,没有腐烂的想用可以挖走”
  苏叶笑笑:“树根茶盘现在满大街都是,也很便宜”
  “造型独特,盘面布局好,雕刻精美的还是很值钱的”,谢卫华笑着说
  两人走了一小会,谢卫华说:“前天姑父来找我,说想和我们合作,在京城和江南各开一肥皂作坊,京城:张家占两成,和风楼东家三成,姑父两成,我们三成,江南: 和风楼五成,姑父两成,我们家三成,我们只出方子,不参和任何事,你觉得怎样?”
  “你决定就行,从年初到现在,明里暗里想把方子弄到手的人太多了,如果不是福家村够强大,方子早被人谋去,这样也好,风险分出去,不过,我建议合约签订期不宜过长”,签约时间太长,变数多
  夫妻俩曾想过,方子实在保不住时,就把肥皂方子公开,香皂方子卖掉
  苏叶从不觉得肥皂方子能独家长久传下去,这里离泉州远,但泉州张家的事他们也得到消息
  张家是泉州五大户中一户,十二年前从洋人手里得到制做玻璃的方子后,头三年把其它四户远甩后头,一时风头无量,引来无数羡慕嫉妒恨
  后被几路人马结合花两年时间布下大网,如果不是张家主事人发现蛛丝马迹,惊觉不对,立马果断让出大部份利益,搭上京中一贵人,现在泉州已无张家
  肥皂方子公开这事谢卫华也和两个弟弟商量过,谢卫辰和谢卫远也赞成,谢卫辰当时还说:“大嫂早年为不让苏大伯用苏二老名义谋去凉皮方子,在苏氏族里公开方子,当年村里没几家不困难,得到方子,很多人不怕苦不怕累,天天早早进城卖,改善生活,惠及许多人,很多人到现在还记得大嫂娘家人的恩情,我们在府城县城公开肥皂方子,惠及的人更多”,伸手的自然也会缩回去
  谢卫远则对更进一步的心更强烈!
  谢卫华手抓紧苏叶的手,福家村的根基还太浅,不像江南一些大族,朝中有人,在当地盘根错节,有万顷良田和万亩茶园,手中多少财富秘方也不怕
  他看向远处,说:“前后两批人中有十二个孩子根骨不错,练武较快,我已挑出来单独训练,回去得加大训练,伙食也单独供给,启烨回京时挑几人他带回去”,短时间练成高手很难,但跑跑腿,打听消息还是可以的
  启烨是个心里有成算的,回去锋芒不会太过,让人出手除掉
  苏叶舒一口气,说:“
  你把名单给我,几天后我回去就着手办吧,让他们搬到河边空的那栋房子里,每天和启烨启松一起练武”
  谢卫华紧紧抱住妻子,说:“烧荒完我和你一起回去,卫辰在这边看着,我隔几天来看看就行,反正骑马来回很快”
  最后他声音低下来:“我以为你会怪我”,不可否认,他待启松是没私心,待启烨却是有私心,听郁先生说过,傅父当年惊采艳艳,傅启烨比他爹一点也不差,傅启烨走的越远,傅启烨后面的他们更安全
  除非现在就把肥皂方子卖了,但是若是五、六年后苹果园的果结得好,又被人看上了呢?所以要未雨酬缪,一路的退让并不是正确立世方法
  苏叶回抱他,笑笑:“现在我们对他也是真心的啊,他弱小时我们护着他,他将来成长成大树后,能给我们些遮靠,这世上,人和人之间纯粹的感情真不多,多少父子、兄弟姐妹族人之间存在就是相互利用,斗争更是不少”
  不说外面,近年来村里有几户人家分家时,为争家产,兄弟间大打出手,更有反目成仇
  这些,谢卫华心里明白,只是这和父亲传给他的侠义相勃,心里不太自在,妻子能理解他的想法,让他轻松
  两人聊了许久,手牵手往回走,苏景枫提着两只肥野兔在等着,看两人走近,笑着说:“你俩感情好得让人羡慕”
  苏叶微笑:“你和弟妹也很好啊”
  苏景枫笑:“和你们比,总觉得少了一种感觉,说不出是什么感觉”
  谢卫华微笑:“老夫老妻的感觉”
  苏景枫:“不是,应是相知,不,比相知浓一些,形容不出来”
  苏叶笑笑,看着野兔说:“晚上给你做麻辣兔丁”
  谢卫华开口:“正好,这几天我们烧荒,县令大人怕乡民没割隔离带就跟着烧荒,引起山林火灾,派人下来和各里正村长传话,并告知烧荒正确的方法,卫远也来这边两天了,晚上喝酒”
  苏景枫“咦”一声,说:“这边也有人跟着买荒山啊”
  “有,大小地主没跟风,反而是村里条件比较好的买上二、三十亩”,谢卫华回道
  苏叶:“新品种的苹果苗传出来了?”
  “没有,外面人以为我们继续种枣树,估计他们种枣树”,福家村人大面积种枣树,收入高,也不是没人跟着种,只是可能投入和管理跟不上,品质上差许多,利润没想像的高,后面观望的人放弃了
  苏景枫:“盲目跟风不可取”
  “还好吧,再怎么也有收入的,不说其它,树间种花生玉米黄豆红薯之类的,也有收成的,对于儿子多的人家也是来粮食的路子,开荒前三年免税”,苏叶说道
  苏景枫回:“二姐,普通人家没有牛,家畜养得少,粪肥少,发酵的肥料少,所以没有肥料,收成不会多好,你看我们有马粪,牛粪猪粪,鸡粪,池塘里的淤泥,刚勉强够用”
  苏叶:“当年我们初来乍到,更是一无所有”
  苏景枫:“他们没有好的带头人,没有十三叔公,没有你的大力气,没有昊哥姐夫教功夫,打猎,没有”
  苏景枫数着,苏叶和谢卫华听了,感觉村里能人倍多,那为何在老家时,有良田,有桑园,会养蚕,大部份人依然过得苦哈哈的,这个问题
  回镇路上,马车里,苏叶问了苏世伟这个问题,苏世伟想了一会,说:“其它家不说,就说我们家,分家时我们家分得三亩良田,两亩旱地,那时没有玉米、红薯、花生、土豆
  你也知道,以前我们种田不是这样的,没有选种,没有发酵的肥料,下种时密密麻麻,秧苗又黄又小
  插秧时较密,容易发生虫害,有虫害时也不知道茶粕水能杀虫,更没有辣椒水,两季收成加起来和我们现在种一季的收成差不多一样,交了田税,再给交给你祖父祖母养老,几乎不剩了,老家附近没有能打猎的山,你娘养的蚕织出来绸子也要交税,所得只够买到一点粮食,平时绣点东西换油盐,农闲时我去外头坐木工活,收入回来被你祖母收去大半”
  说到这里,苏世伟对孩子们心有愧疚,说不下去
  苏叶看他脸色,说:“舅舅一家那时应该不错,外公外婆那时还年轻,表哥们也大了”


第323章 第323章烧荒
  见苏叶把话题转到外家,苏世伟说:“恩,你舅舅家是好很多,那时你外公外婆身体很硬朗,你外公常带你舅舅和德祥在外干活,你外公和你舅舅是大师傅,收入较高,我们家分家后得亏经常他们接济,不然”
  不然几个孩子不是饿死也会病死,苏世伟想到那个时候,心里又难受了
  怀里熟睡的小五动了动,苏叶拍拍他,悄悄转移话题,说:“族长那一支是过得最好的吧,他家水田多,县里有个铺子,还有个大桑园,三伯还经常倒腾东西”
  苏世伟收敛情绪,回忆:“不能肯定,你三伯是经常跟着卫华他爹倒腾东西,但没有自己的车队,挣的好像不多,有一次货看走眼了,赔了一大笔,这事闹挺大的,养蚕税也高,说起来利润真低”
  “哦”,苏世泊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啊
  父女俩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
  苏世伟心里感慨,转眼自己老了,孩子们都步入中年,担起家庭责任,为人父为人母,哪个孩子都比当年的自己强
  小五睡醒,坐起来揉了揉眼睛,呆呆看对面坐的人,这人好像三叔,穿的什么衣服好威风的样子,他瘪了瘪嘴想哭
  “小五,醒了,来,喝点水,你娘在做饭”,谢卫远笑着和小五说
  声音是三叔的,笑容也是三叔的,小五眼含泪水:“叔?”
  谢卫远把他抱过来:“才几天不见,三叔都不认得了”
  小五顾不得哭了,瞪大眼睛看熟悉又陌生的三叔,憋出两个字:“尿尿”
  谢卫远大笑:“哎呦,小子真可乐”
  苏世伟和苏景枫从外面进来,苏景枫笑:“什么可乐?”
  “小五啊,我换身衣服都不认得了,不过倒是没哭,记得我儿子和他一样大时,看到我穿的官服,哭了”,谢卫远抱小五边朝外走边说
  苏景枫微笑,记得他还当捕快时回村,逗弄哭许多小豆丁
  晚上苏叶做的都是下酒菜,麻辣兔丁,炒花生,干锅鸡丁,酸辣肥肠,炒肚丝,腊肉炒豆芽,菜不多,但量大,猪肚用了两个,她炒完最后一个菜,安兰把菜摆上,苏叶回房换身衣服才出来
  她坐外面,从谢卫华手里抱过小五,边给小五喂另煮的鸡腿肉丝,米饭,喂小孩一口,自己吃一口
  饭菜可口,几个男人慢悠悠地边吃菜喝酒边说话,苏世伟每个菜吃过,呷几口酒,说:“舒服,三哥(苏世泊)买下了镇西那大片荒地,今天地契都办好了,书院建起来目前预算是六千两银子,银子他回村后募捐”
  苏叶惊讶:“爹,这么多?”,花的银子太多了吧,六千两啊,在府城都能买两座四进上好的大宅院了
  苏世伟含首:“世诚手里山脚下的五十多亩全是,含教室,书馆,手工房(包括木工房什么的),好几间,训练场,靶场,先生住宅,学子住房,花园,我看地方还小了”
  谢卫远也为这大手笔吃一惊:“比府学还大啊,招到学生吗?”
  苏世伟微笑:“府学只招秀才啊,这书院从蒙学开始招”
  谢卫华咽下嘴里的花生米,说:“南丰镇还是太穷了,招到的学生估计不多,生活改善好还要几年,除非面向周围几个县、府城招生”
  苏景枫喝口酒:“三伯就是这么想的”
  谢卫远夹起鸡丁:“书院建好后,慢慢打开知名度,这过程得要五、六年时间”
  苏世伟:“那正好,到那时苹果进入结果期,这里完全发展起来了”
  谢卫辰微笑:“书院建好了,先生席位有我一个”,边教书边读书,春闱时间到了进京考试
  “山长估计是景淳哥,照这么说,这书院比村里的学堂还要好,和县学差不多了,等华垣十岁时,送他来这边上学,住书院里”,苏景枫说,郁先生回京,十三叔公年纪大了,村学师资降下来
  “承巍十岁我考虑考虑”,谢卫远接上
  “哈哈,到时村学只剩蒙学班了”
  “哈哈,说不定”
  “卫远,你们下村宣传顺利吗?”
  “还不错,下达到里正村长,敲打一下较横的人,老百姓对衙门的人心存畏惧,一般人不会明知故犯。”
  “也是,小时候我们也怕当官的”
  “启烨,别光吃饭,来,你得学会喝酒,不仅学会,还得喝过大多数人,才不轻易让人算计到”
  次日清晨,谢卫华起来在院里感受风力,风力不大,进屋叫妻子起来
  苏叶洗漱好,安兰听到声音起来看小五
  昨晚傅启烨被灌醉了,苏世伟喝多了,两人没起,谢卫远穿着便服,和张铎坐车架,车架上面两侧各挂一盏气死风灯
  谢卫华谢卫辰苏叶苏景枫坐马车里,清晨寒冷,大家都穿上了毛背心和薄棉袄
  路况好,马车很快到山脚下,山脚下的木屋前点上一排灯,人来人往
  稍后,人分两路朝山脚下的隔离带走去,今天烧前山,人分两路,在东面和西面看着,山上的隔离带没人守着,隔离带虽宽,为防万一,谢卫华没派人守着
  苏叶提着一盏气死风灯跟谢卫华苏景枫身后,谢卫华和苏景枫举着一把大火把,向东走,隔段距离点个起火点
  等他们这一行二十多人到了最东面,前面点的火点已烧火旺,刮的小西北风,风顺着山向上刮,火烧得更快,映红半边天,由西向东,两座山头一起,火龙渐渐汇和一起,七、八百米来长,非常壮观
  苏叶明白谢卫华为什么先烧背面了,就算猛然刮起大风,把山顶留的林子烧了,也不怕烧到后面的山头
  火烧得啪啪啪响,映出二十多人的面孔,大家心纠着,静静地看沿山上去的隔离带,心里希翼火星别溅飞过隔离带
  随着天色灰蒙蒙亮,火势更旺,已烧到半山,逆着风,也能闻到肉的焦香
  熊熊的火驱走了寒冷,苏叶他们离的较远,也能感觉到热意
  谢卫华牵着苏叶的手,站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