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种田日常 >

第105章

重生种田日常-第105章

小说: 重生种田日常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卫远:“还有那什么石板烧,叶子姐,晚上弄石板烧吧”
  苏叶:“没有打磨好的石板。”
  苏景枫:“二姐,你一会打磨啊,我给你打下手。”
  苏叶想了想,下午不想继续写话本了,说:“也可以啊,晚上你们想烤什么?”
  “话本里写的‘片得薄薄的鱼片,烤热的石板上,刷上花生油,贴上鱼片,滋的一声就翻过来,滴上两滴柠檬汁,撒一点点椒盐,鲜美无比’”,谢卫远咽着口水说道,谢卫远刚说完,苏叶就听到了好多咽口水的声音。
  苏叶……牛肉刚吃完,至于吗
  “我家有狍子肉,我回去拿来。”
  “我家有牛肉丸。”
  “我回去叫我娘杀只鸡来。”
  “我家今天杀猪做腊肠,有猪排。”
  “我爹打了两斤米酒,晚上偷偷拿来”,一人小声说道。
  ……
  苏叶见姑娘们不再吃五花肉,铁板上刷油,放上三条鱼,几串土豆片,几串蘑菇。
  鱼用米酒和椒盐、姜汁腌过,在铁板上煎久一些,表面煎得焦黄,吃起来外焦里嫩,腌制的时间足够,里面味足,吃起来一点鱼腥味也无,苏叶连吃了两条才停下。
  鱼煎好,铁板上刷点花生油,煎上馒头片,煎到两边金黃,撒一点点椒盐,馒头片酥香还带有一点点的鱼香味,简单却好吃到不行。
  半大的小子,食量不小,苏叶提出来一木桶的牛肉,买回来六斤的五花肉,二十多条一斤大小的鱼,土豆片、蘑菇、馒头片全造光,男孩们除了苏景林,都吃撑了,好在苏卉早有准备,用山楂干片加糖煮了一锅山楂水,一人喝下半碗山楂水后在院里晃悠。
  苏叶和几个姑娘们收拾了残局,在后园堆的乱石堆那里挑一块有一面较平、比较方正的石板出来,搬到前院,拿出工具,割出两块约两寸厚的石板,宽约一尺,长约两尺半。
  苏叶两手穿上手套,左右手各拿一块青砖,在石板上来回磨。
  苏景林看书看得眼睛有些发涩,到院里看到苏叶打磨一块石块,还有另一块在旁边,回房间拿出手套穿上,找个矮凳坐下来,打磨起另一块。
  苏景林边打磨心里边感慨,不仅村里人的胃口都被苏叶带偏了,平时自家吃的饭菜变得讲究起来,听说话本第二册 出版后,连带里面的描写的铁板烧和石板烧也火了,铁铺和石匠变得吃香,府城的各酒楼顺势按书里写的推出铁板烧和石板烧,听说生意还极为火爆,真是不可思议! 
  陆续有半大小子拿着食材过来,午后回去的姑娘们又提着东西来了,居然还带着几个小尾巴,美名其日来帮忙洗菜。
  还没到傍晚,火红的炭火又升起来,人数比中午的还多上三分之一,苏景林尝了传说过的石板烧,嗯,猪排真嫩,美味多汁,鱼片没话本里写的那么好吃,一夹就碎了,骗人,狍子肉这样做真不错,真小气,鸡腿给藏起来了,苏景林各吃了一点,把小子们从家里偷带来的酒收到他屋里,才出门赴约。
  小子们心里一片哀嚎:过份,人小没人权。
  人多,不仅两块石板烤着食物,苏景枫不知从哪家借来的两个烤架,才不至于让大家眼巴巴等着吃,苏叶看人实在太多,每样吃了一点,进厨房下一大碗面条,吃完了进书房呆着。
  姑娘们饱得快,吃完就告辞离开了,这些小子们太闹腾了,一会狼王,一会金乌神鸟,一会奔雷拳,一会什么九剑,一会又清风明月掌的,还时不时起哄尖叫一下,呆不下去。
  苏景枫这一天都处于兴奋当中,整个人轻飘飘的,哎呀,做东道主的感觉太爽了,有种做大哥的即视感。
  天黑了一会,小子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并约定下次休沐再一起烤肉,人走光了,苏景枫发现家里安静了下来,堂屋、院子里就他一人,堂屋微弱的油灯灯光,院子里点着的火把在风中摇晃,地上一片狼藉,叶梅的声音从里面传来:“小枫啊,你要把院里收拾干净了。”
  苏景枫感觉瞬间被泼了一瓢冷水,从头凉到脚,抱了一下自已,刚才还明明还很热,怎么一下子这么冷了!


第180章 懒劲
  第二天上午,天阴阴,下午,今年第一场雪飘飘落下,雪下得稀稀落落,并不大,下雪后,苏叶除了吃饭上茅侧,都瘫躺床上,话本也不想写,搞得家里人以为她生病了,苏卉频频进房里探她额头。
  “我没事,只是放纵自已躲个懒”,面对苏卉眼里的担扰,苏叶说道。
  苏卉回到堂屋,堂屋里的壁炉烧得红火,屋里很温暖,苏世伟几人看着她,苏卉笑了笑,说:“没发烧,她说放纵自已躲个懒。”
  苏景林:“那就不用管她了,吃饭时叫上她就行了。”
  苏世伟:“让她好好歇着吧”
  雪下了两天一夜,积雪掩没脚祼,叶德正成亲当天,雪化完,雪水流下下水道,路面整洁干燥,天晴朗,是个非常好的日子。
  天虽然很冷,但挡不住大家心里的火热,帮工的妇女们面带笑容,结亲的两家都是苏世伟的近亲,一个岳家,一个是自家二叔,苏世伟和苏景林两人去了女方家,叶梅去隔壁帮忙。
  天冷,席面是摆在屋里的,苏叶家这边后罩房里把木头收拾拾,摆上三桌,前头正房摆三桌,正房、饭厅、待客间各一桌,所以苏卉下面几个孩子不用出门就有饭吃,这太符合懒劲还没过去的苏叶的心意了。
  下午新娘子进门时,家里的人都去凑热闹了,苏叶一个人懒懒坐在壁炉前面,谢卫华推门走了进来,又回身把门合上。苏叶见是他,朝他笑了笑,谢卫华走近她身边,把苏叶紧紧抱怀里,坐下,亲亲她额头,亲昵地说:“几天不见,想死我了,唉,真羡慕三表哥”
  苏叶回抱着谢卫华温暖的身体,头靠他肩上,懒散道:“这几天天冷,我整天就是吃了睡,睡了吃。”
  “哪里不舒服?”
  “没有,突然间特别不想动,什么都不想做”
  “海哥他们前段时间在北面那里发现鹿群的踪影,我们约了明天去看看,要不要一起去?”
  “要,我自已知道再躺下去,人就废了,心里清楚,身体却不想动。”
  “不止你一个人这样,修路的好多人都一样,懒散了几天了,没事,动一动精神就回来了。”
  “明天什么时辰出发,几个人?”
  “加你共十一人,不用那么早,辰时就行,不确定当晚能不能回来,明天我们背两个小铁锅和一些食物去,你带自已工具和大衣还有装鹿血的皮水囊就行,吃的你不用管。”
  两人亲昵地说了一会话,听到远处有人来的脚步声,谢卫华把苏叶放开,端正地坐一边去,没一会,是去看新娘子的人回来了,跟着来的还有来这坐席的客人,都是半大的小子和苏果差不多年纪的姑娘,瞬间,屋里热闹起来,苏叶看这些精力充沛的小子和小姑娘,感叹道:“年轻真好”
  苏卉白她一眼:“说得好像你都成老太太似的”
  苏叶:“跟他们比起来,真觉得自已老了。”
  苏卉看了看谢卫华的脸色,见他脸上没什么异常,才俯身过来小声跟她说:“妹夫在这里,这话你也敢说。”
  苏叶笑了笑:“他不会放心里,估计他和我一样的心态。”
  苏卉心情复杂,谢卫华是家里的老大,没了父亲,人早熟沉稳是必须的,他们家苏叶是老三,却像是家里的老大,在外面干活有多辛苦她是知道的,记得小时候,村里人每次出去服谣役回来,每个人都瘦到脱形,这修路和服谣役差不多,只是自已带食物,吃得好罢了。
  次日辰时,苏叶在内,十一人从北面上山,苏景昊走最前面,苏叶和谢卫华走最后,进了山,带有松香的冷冽寒风吹过,苏叶深深吸了一口气,再呼出口气,还有些浑钝的脑子立即变得清醒无比,一身的懒劲消逝无踪,苏叶才发现,自已如此喜欢这山林,这枯草,树木甚至光秃秃的蔷薇丛都无比亲切,就连在植物上的残雪也是这般的美好。
  谢卫华看她脸上的神情,无声地笑了笑。
  一起进山的十一人都是狩猎老手,装备好,围脖,大衣,皮手套,脚下穿的全是皮靴,这会儿草木枯败,地上是砂土,路很好走,一行人走得很快,虽然早上出发比八月那会晚了一时辰,没到中午一行人还是到了以前经常设陷阱的位置。
  远远看见了一群狍子,这一次的目标是鹿群,所以大家都没动手,只在附近猎了几只野兔回来做午餐。
  两个小铁锅煮汤,一人一碗热腾腾的兔肉汤,烤兔肉,烤热带来的干粮,还有带酒来的,每人分
  喝几口,谢卫华自已带来装酒的水囊给苏叶,苏叶也喝了几口,每个人都吃得很满足,一人还嘻嘻笑着说:“感觉在野外吃饭就是比在家里香。”
  “天寒地冻的,一碗热汤下去就是舒服。”
  “有些奇怪,其它地方有人猎到熊,我们这儿熊影都没见过。”
  “我觉得盘地往里面肯定有熊,要是进去,被狼群豹子野牛群包了饺子怎么办,而且再往里面肯定还有其它的狼群。”
  苏叶没见过大黑熊,对于大黑熊也蛮感兴趣的,更想吃没吃过的熊掌,只是这会大黑熊已冬眠了。
  吃过午饭,大家收拾收东西,把背篓都留在了这里,挂树上,只带着工具重新上路,这边苏叶没来几次,路不熟,只跟在大家后面,下午又走了大半个时辰,他们的运气很好,在一个山谷见到了一群梅花鹿,这群鹿数量很多,足有七八十只,在包抄过去之前,苏景昊对大家说:“一人射一只,射有角的,多了也带不回”。
  “好”,大家小声回应。
  在场的都是老手,大家分开包抄过去之后,都瞄准了有角的鹿头,苏景昊一个手势,箭雨出,鹿群被惊动,很快跑了,留下射中倒地的鹿,不多不少正好十一只,全是头部中箭而亡,还都是有角的壮年雄鹿。
  一人扛着一只鹿快速回到了中午吃饭的地方,箭没拨,都把带来的水囊拿出来,在鹿脖上划上一刀,接着鹿血,接鹿血时有人忍不住说话了:“今天运气真好,前几次来只看到鹿的粪便,我还以为我们会在这地界转上两三天。”
  “对啊,我还带了三天的干粮,今天真好运。”
  “说不定是今天有叶子,我们运气才这么好,你们还记得吧,前几年世苓叔想在山上找到野山参,自已怎么找就是找不着,他拉了叶子过去跟着一起找,就找到了。”
  苏景昊看那人一眼,说:“凑巧而已,这种事你们也信。”
  谢卫华接口道:“今天叶子没来,我们也会遇到鹿群”
  “我娘说有人天生运道好,有些人运道就特别不好。”
  “这是什么说法?做好事多了有福报运道就好?做坏事多的人运道就不好?”
  “好人不一定有好报,不是常说嘛,好人不长命,祸害活千年”
  “也不能这么说,这辈子好事做多了,说不定下辈子运道比别人好。”
  苏叶:上辈子没做什么好事,当然更没做过什么坏事。
  “下辈子?这辈子能平安到老就知足了,只愿余生不再有天灾。”
  这话大家都赞同,背井离乡,饿肚子这种事遇到一次就够了。
  鹿血放完,大家迅速把东西收拾好,背上各自的北篓,扛着鹿回程,此时已不早,上坡时速度变慢,上到山顶时,天已黑了下来,从山顶上下来一会,大家放下鹿,点上火把,扎个简易拖车,一手拖着猎物,一手拿着火把下山。
  吃过饭,苏景林在外面溜一会,回到院门口,不经意间朝山那边一看,看到了北面山上微弱的火光,赶紧进了堂屋,跟苏世伟说:“爹,叶子他们从山上下来了,正在半山,我们去接接他们吧。”
  苏世伟马上站起来,说:“我去把马车赶出来,你去找你舅舅和德祥,把马车,牛车都赶上,之后你去村里跟人说一声”
  苏景林应一声‘好’,就从侧门去找叶国健。
  叶梅也站起来:“还有点汤在陶锅里温着,卉儿去拿来给你爹带去,我去和点面,擀面条,等叶子回来刚好能吃。”
  苏叶一行人衬着火把发出的火光,慢慢朝山下走,时不时有阵风吹过,火把灭了又重点上,速度很慢,下到山脚,绕过池塘,拐到大路上,就迎上了苏世伟叶国健他们,看到苏世伟叶国健,苏叶开心了,马车牛车转头后,苏叶把鹿放叶国健架的牛车上,钻进苏世伟架的马车里。
  苏叶钻进马车时,苏世伟把火折子递给她:“里面有油灯,你点上,角落里有热汤,先喝上一碗汤。”
  苏叶进了车里,把油灯点上,车窗关紧,车里比外面暖和多了,把手套脱下,角落里有个小陶锅,旁边是一个竹篮装着两个碗,苏叶用两手把陶锅抱着一会,手暖和了,才把两个碗舀上骨头汤,谢卫华也从外面进了车厢,汤不多,只有两碗多一点,没法分给他人。
  两人刚喝完汤,马车还没启动,外面传来吵杂声,苏世伟的声音伟进来:“景昊他爹来接他了。”


第181章 惊吓
  回到家后,苏叶去吃了面条,洗个热水澡睡觉去,叶国健和叶德武连夜帮忙把鹿各部位分拆出来,苏世伟边打下手近边琢磨怎么处理,哪些要卖,哪些留着自家用。
  次日早上,苏叶就吃到两片用石板烤的鹿肉,美味无比。
  鹿全身都是宝,所以这十一人每人猎一头鹿回来让常上山打猎的人羡慕不已,虽然他们也猎到过鹿,但都是和大家平分,每次只分到少少的一部份,这十几人上山一天的收获真让人眼红。
  又过了两天,天晴朗,没下雪的迹像,村里又组织了一次进深山猎野牛,这一次人更多,八十多人同去,村里所有的马,骡都牵上了,这一回比上回多猎三头野牛回来,每户人家也多分些牛肉。
  没进腊月,村里进入了做腊肠的高峰期,像是过年,每天有好几家杀猪,去年收的粮食足,所以今年年初村里家家户养的猪数量增多,多的有十多头,最少的也有四头,据说全都做成腊肉腊肠,居然没有人卖生猪,村里上空每天都飘着浓郁的卤肉香,光下水就足够吃到过年了。
  去年苏世伟把做腊肠的制做方法卖给了和风楼,今年和风楼没来订货,但苏世伟和叶国健还是决定家里养的猪全杀了,一半做熏肉,一半做腊肠,猪腿还是和以前一样熏。
  苏世伟家的六头猪有苏世良一家和苏玉一家来帮忙,也用了两天时间才弄完,之后,苏世伟和叶梅也去两家帮忙。
  最高兴的莫过于今年从外面嫁到村里新媳妇,还没嫁过来时,传说中福家村的日子很好过,但她们对于在山里的生活还是有些恐惧,山里的生活能有多好?但架不住福家村的人出的彩礼聘礼在四里八乡是拨头筹,大部份的父母为了这比其它人高出五成的彩礼聘礼把她们嫁进山里,起初她们是很不愿意,但拗不过父母,只好不甘不愿地嫁进来了。
  没想到的是,嫁进来以后,这山里的生活比她们娘家好过上太多,吃的方面甚至比她们村里的小地主还要好上几分,以前听说村里地主家经常有白面大馒头吃,三、五天能吃上一次肉,在她们眼中,这已是最好的生活。
  嫁进夫家后现她们也过上了小地主般的生活,从此再没饿过肚子,经常吃的是二合面馒头,偶尔也有纯白面的馒头,高兴时还会包她们只有过年才能吃上几个的饺子,更有白花花的大米饭,甚至许多人有生以来第一次吃到大米饭。
  八月之前,夫家隔上五天会买次肉,农忙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