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历史同人)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间抢小说 >

第82章

(历史同人)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间抢小说-第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棣下令翻遍整个皇宫也要找到公主,此时的朱棣和徐皇后都没想过女儿已经出宫了。
  皇宫守卫森严,而且明朝命妇都有缠足,行动不快,咸宁公主又自小娇生惯养,她走到宫门口都够呛,怎么可能出宫。
  却不知朱酒酒来的第一天已经把不合脚的鞋子丢了,她可没有穿小鞋的习惯,谁爱穿谁穿去。
  幸好明初的裹脚只是缠小穿小鞋而已,放开还是能恢复。要是中后期那种骨折的三寸金莲,朱酒酒觉得完全没必要挣扎了,还是直接死回去等轮回吧。
  朱酒酒运气很好,才刚到福建,第二天就能扬帆起航了。
  多日来的担惊受怕在这一刻烟消云散,朱酒酒看着茫茫大海差点感动哭了,她宁愿葬身大海也不想当什么明朝公主。
  明朝公主是人当的吗?不仅要做政治的牺牲品,还要做美丽的花瓶,不能有一点自己的想法。
  没得权力就罢了,连自由都没有。
  不过是朱家养猪场的一员罢了,还是最没牌面的那头猪,到了中后期,连太监都可以操控公主的婚事,啧,明朝公主连现代的猫狗都不如。
  还想要她嫁给宋瑛?自己嫁去吧大猪蹄子朱棣。
  说什么‘才足矣,何貌为?’呸!你找妃子的时候怎么不说这句话?】
  永乐时期
  朱棣脸色分外复杂,一张脸如同调色盘一样,忽青忽红,“……”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问身边的小太监:“咸宁公主呢?”
  公主的事情他哪里知道啊,小太监苦着脸试探问:“奴才让人去宣四公主?”
  朱棣想到大臣们要不了多久就到了,摆了摆手:“算了。”
  他晚上再去找臭丫头算账。
  **
  后宫
  真正的咸宁公主朱智明一脸崇拜地看着天幕,居然敢这么骂她老爹,真……爽啊!
  不过想到自家老爹的脾气,朱智明可不敢摸老虎的胡须,“走,去看母后。”
  十三岁的咸宁公主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她爹。
  不过没关系,娘说的话管用。
  朱智明走得很快,自从天幕说了裹小脚是陋习后,徐皇后就再没让她缠足。
  穿合脚的鞋子走起路来果然舒服!
  天幕说得对,谁爱穿小鞋谁穿去。
  凭什么让她们受罪,她们又不爱穿小鞋。
  洪武时期
  朱元璋气得直拍桌子,“岂有此理,什么叫养猪场?还明朝公主连猫狗都不如?你%¥%;amp;”
  老朱骂完,将炮火转向罪魁祸首:“朱棣!你养的好女儿!”
  朱棣被吼得虎躯一震,忙道:“父皇,这都是后世人胡编乱造,我的女儿乖巧可爱,肯定不会说出这样的话。”
  “呵,”朱元璋冷笑,“朕辛辛苦苦打下大明基业,留给后代子孙享受不尽的财富,你们却不知感恩,还说出这样的话,我老朱家没有你们这样的儿孙。”
  朱樉一听战火燃烧到他身上,连忙扑赔笑:“父皇,那是老四的女儿,与我们何干?”
  “朕对你们仁至义尽,既然不想被当成猪养那就自己凭本事吃饭去,往后宗室待遇都要减,不管是亲王还是什么王,都要减,五代以后没待遇了,自己谋生去。”
  众人傻眼了:“父皇!不要啊!”
  朱棣被惊得瞪大了眼睛,父皇这是被气狠了,还是早有打算想削减宗室用度?
  可这打着他家女儿的名头,是不是不太好啊?朱棣:“父皇,这些小说都是后世瞎编的,九分假一分真,何必当真呢?”
  朱元璋被他们吵得头都大了,“都给朕住嘴。”
  【上学的时候我们都背过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时间是公元1492年。
  而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前,我国也有一位著名的航海家,他下西洋的时间比哥伦布早了八十七年。他就是郑和。
  郑和七下西洋的事迹我们初中的时候都有学过,但历史书上并没有告诉我们郑和是太监。
  是的没错,郑和其实是太监,但他的战功赫赫以及伟大的航海家身份,让人下意识忽视了他太监的身份。
  了解过郑和的生平后,就会发现这位著名的明代航海家、外交家有多了不起,宫刑对男人来说不亚于酷刑,很多太监也因此而心理扭曲,变成变态。
  可是郑和没有,郑和文武双全,为人正直果敢,并没有因为童年的不幸遭遇留下心理阴影。
  他善于抓住机遇,敢于冒险,在靖难之役中屡立战功,成为朱棣的心腹之后二十八年间门七下西洋,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航海事业,是中国第一位航海英雄。
  也正因如此,才更显得郑和的可贵。
  是不是很奇怪为什么要把郑和拉出来单独说?对!没错!就是你们想的那样,他就是本文的男主。
  野心勃勃的逃婚公主*战功赫赫的千古第一名宦,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公主*美强惨但正直的伟大航海家。
  就问你们刺不刺激?】
  永乐时期
  朱棣眼前一黑,差点没晕过去。???不会是他想的那样吧?不会吧,不会吧?
  后世不会这么丧心病狂让他的公主和太监在一起吧?
  哪怕那个人是三宝,他也不能接受啊!!!


第108章 一百零八章 开疆扩土
  正在打马进宫的郑和因为过于震惊没注意看路; 马撞翻了一个小贩的摊子。
  小贩看着被掀翻的摊子,骂骂咧咧找郑和赔钱。
  此时的郑和仍一脸懵逼,他机械地掏出一锭银子赔给小贩; 恍恍惚惚地牵着马走了; 甚至都忘了上马。
  就连小贩在后面喊他; 他也没听见。
  小贩疑惑地挠了挠头,“这人怎么回事?找钱都不要。”
  “人家一看就知道是个大官,还能在乎这点小钱; 给你你就拿着。”
  “俺看那人好像是前阵子圣上刚封的内官监太监,他经常出入清江督造船厂; 俺去清江探亲的时候见过两回。他似乎姓郑,那的人都叫他郑太监。”
  “他该不会就是天幕说的郑和吧?”小贩恍然大悟,又看了一眼郑和离去的方向; “长得确实一表人才,完全看不出是个太监。”
  ……
  洪武时期
  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大明皇宫。
  朝臣们恨不得堵住自己的耳朵,这都什么事啊!
  已知燕王不出意外将是下一任皇帝; 现在却给他们听燕王爱女和手下宠宦的二三事; 这…这是他们能听的吗?
  后世人也真是的; 编排谁不好,偏要编排燕王爱女,大明公主,这不是坏人名声吗?
  将来燕王爱女长成,可怎么选驸马哦!
  众人眼中闪过一抹同情。
     奇!书!网!w!w!w!。!q!i!s!u!w!a!n!g!。!c!c
  朱元璋已经被噎得说不出话来了,公主和太监?后世还真敢想!
  没了子孙根的太监连男人都算不上,也配?他大明的公主在怎么着,也不至于落到这地步吧?
  朱元璋气得眼睛都红了; “后世简直将我大明的脸面放在脚底下踩!太过分了!”之前不把皇帝放在眼里,大闹皇宫、行刺皇帝已经很过分了,没想到后世连他们大明的公主都不放过。
  岂有此理!他好歹也算他们的祖宗吧?
  朱元璋气得来回踱步,转头看到朱棣更加来气了,“老四,你怎么教的女儿?还有那个郑和又是谁?”
  朱棣:“……”
  朱棣也很无奈啊,他的小女儿现在才七岁。
  七岁的孩子懂什么?
  至于郑和,他从小净身入燕王府,颇受姚广孝青睐,姚广孝还说日后收他为徒,让他继承衣冠。
  郑和常年受佛法熏陶,颇有佛性,和您老当年身在佛门六根不净可不一样,他是身在红尘,六根清静,又净过身,怎么可能会流连男女之事。
  定是后世胡扯。
  “父皇,儿臣的智明才七岁——”朱棣刚说完就见朱元璋瞪着一双圆眼,大有‘你再说一句试试’的威胁意味。
  朱棣将到了嘴边的话改成:“儿臣和王妃定会严加管教女儿。”
  朱元璋冷哼了一声,“你们几个也是,给女儿挑选夫婿的时候上点心。少给后世留下胡编乱造的机会。”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刘彻正在喝一杯用后世的冲泡法冲的茶,味道虽然不如汉朝的煮茶浓郁,但是入口微涩,齿颊留香,回味又有一份甘甜,越品越有味道。
  关键还提神醒脑,喝了几回后,刘彻再也不想回去喝汉朝的茶汤了。
  这会,他正悠闲地吹着茶碗中漂浮的茶叶,突然听到郑和是太监,他不以为意地挑了挑眉,这有什么好说的,太监不就是一种官职名称吗?
  (注:太监这个词在辽代才出现,那时候是一种官名,明朝时太监才和宦官有了联系,但明朝的太监也是官名,是宦官的一种品级。而且宦官在东汉之前,也是一种官职,东汉后,宦官才是太监的统称。
  而公公这个词,是清朝才出现的。)
  直到听到“宫刑”两个字,刘彻才反应过来后世的太监就是受了宫刑的阉人,所以这个郑和是个阉人???
  刘彻像是听到了什么了不得的事,眼睛瞪得老大,他错愕道:“朕没听错吧?天幕说郑和是男主?”
  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刘彻忽然觉得手里的茶不香了,连喝茶的心情都没了。
  他眉头紧皱,越想越气,将手中茶杯重重置在桌案上。
  后世怎么回事,连阉人都能当主角,却没有他的份!
  别说心高气傲的刘彻了,就连大臣们都无法接受,之前天幕说的小说主角要么是王孙公子,要么是名将名臣,他们还能安慰自己是不够格,结果现在来一个阉人?
  这不是说他们连阉人都不如吗?
  众人:“……”;*;%¥
  唐太宗时期
  李世民有些意外,“郑和居然是宦官?明朝的宦官这么厉害的吗?”
  东汉末年的十常侍臭名昭著,李世民时常引以为戒,下诏内侍省不设三品官,就是为了防止宦官干政。
  可惜人死政消,后代子孙没将他的诏令放在心上,提拔宦官重用宦官,导致大唐中后期没少受宦官的折腾。
  因此李世民对宦官虽不至于深恶痛绝,但确实没什么好感。
  没想到宦官中竟也有郑和这样的人才,倒是少见。
  不过公主配宦官,过分了。堂堂一国公主和宦官搅合在一起像什么话?
  【船开了十天后,朱酒酒有点撑不住了。哪怕有万能的淘宝,但是船上条件摆在那里,她一个女孩子还要各种掩人耳目,精神高度紧绷加上船上吃食不好,整个人都瘦了。
  反正都开船十天了,也不可能倒回去,不如去找郑和抱大腿,呸,去找郑和合作,她出路线帮助他功成名就,他给她提供便利。
  朱酒酒左思右想觉得这个主意不错。
  晚上,朱酒酒找了个借口上了郑和的主船。
  郑和原本就是朱棣身边的太监,跟随朱棣的时间可不短,咸宁公主也是常见到的。
  郑和看到原本应该在宫中待嫁的咸宁公主出现在他的宝船上,大惊失色。
  咸宁公主的婚事拖了三年朱棣都没松口,还是坚持要将公主嫁给宋瑛,这节骨眼上她却出现在他的宝船上。
  郑和可不认为她有得到朱棣的许可,也就是说咸宁公主不仅逃婚、私自离宫,还逃到了他的船上。
  郑和内心都要崩溃了,他屏退左右,问道:公主意欲何为?
  朱酒酒打量了片刻他所住的房间,果然比她住的下人房好太多了,可以说是天壤之别。
  于是她说:当然是跟你一起出海。
  郑和:???他一言难尽道:若我没记错,公主此时应该在宫中备嫁。
  朱酒酒抬眸,直视郑和:谁许的婚约谁嫁去,反正我不嫁。
  她话落,一步步逼近郑和:你要是想掉头把我送回去,我就告诉父皇是你诱拐我。
  郑和都懵了:??
  他沉默了好一会儿才道:公主莫不是在开玩笑?
  朱酒酒:你看我像是在开玩笑吗?
  郑和觉得和朱酒酒争论这个话题没有意义,直接道:公主备嫁期间私自离宫,陛下肯定急坏了。臣这就令宝船掉头,送公主回宫。
  朱酒酒挡在他面前,似笑非笑地说:你当真要送我回去?父皇不会相信单凭我一个人就能逃出皇宫的。
  那你猜猜是谁帮我逃出皇宫?
  郑和闻言心中有种不祥的预感,果然就听到朱酒酒说:
  你就算送我回去也洗脱不了嫌疑。因为我会告诉父皇,我非你不嫁。你觉得父皇听了会不会怀疑你?
  他一旦怀疑你,你再想出海可就难了。
  郑和惊恐地看着朱酒酒,好半天才找回自己的声音:公主莫不是忘了,郑和是宦官。
  朱酒酒:那又怎么样?
  郑和还以为她不懂宦官和正常男人的区别,于是委婉道:公主此话对别的男子来说或许有用,但对臣这样的人来说无用,臣没有这样的能力,陛下也是知道的。
  朱酒酒倾身上前,两人尽在咫尺,她目光灼灼,语不惊人死不休:谁告诉男女之间只有肉。体关系?我不在乎这个,甚至还很厌恶,我就喜欢你这样的。
  郑和从未见过这样的阵仗,被吓得连连后退,但他到底年长朱酒酒许多,见过不少风浪倒也还能端得住:公主,这些话可不能胡说。你是大明公主,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可惜朱酒酒完全不知道适可而止怎么写,她咄咄逼人道:是你问我我才说的,我是在回答你的问题啊。怎么就成胡说了?
  你要不信,我可以发誓,我刚才所言没有一句是假的。】
  永乐时期
  刚到宫门口的郑和好悬没从马上摔下去。
  这什么恐怖故事啊?
  天幕怎么连他一个宦官都不放过?
  郑和突然不想进宫了,宫里一定有狂风暴雨在等着他。
  可他也是受害人啊,他比咸宁公主大十四岁,说句僭越的话,如果他是个正常男人,都可以当她爹了。怎么可能会和她有什么纠葛。
  后世胡编乱造连年龄都不考虑的吗?
  郑和想掉头走,可是宫门口的守卫已经看见他了,殷勤地上前给他牵马。
  郑和一副视死如归的表情,抬步走向皇宫。
  唉,听到天幕说他,他就应该找个地方躲起来,等天幕说完了再出来的,就不用面对这么尴尬的场面了。
  皇宫里
  朱棣也没比郑和好到哪里去,一脸呆滞地望着天幕,都是公主为什么差这么多?秦始皇的公主是父亲的小棉袄,他这个是什么?
  逆女!
  逃婚不说,竟还公然对宦官示爱,她知不知道嫁给宦官这辈子就毁了啊?
  谁还会想当她的驸马都尉。
  朱棣抬手捂住脸,心好累。这个女儿除了气他,到底还有什么用啊?
  大秦
  秦始皇向来对这些没营养的话不感兴趣,难得这回听得津津有味。
  嗯,别人家的女儿,他家的女儿。
  还是他家的女儿好,秦始皇眸光柔和了些,看着下首排排坐的一众儿女们心情都好了些。
  却不知他的儿女们此刻都在想着怎么才能冒头,变成他最心爱的儿子/女儿,好给后世提供写作素材。
  原因是阴嫚太嘚瑟了,她还真根据小说里的描述把肥皂、香皂做了出来,不仅得了大量的赏赐,积分还蹭蹭往上涨。
  这段时间走路都飘着的。这也就罢了,父皇还允许她随意借取天幕所增的那些赠品,阴嫚最近在临摹父皇的画像,已经小有所成。
  把他们羡慕坏了。
  是他们不想学画吗?是他们连那些画都没见过几回,更别说临摹了。
  于是做父皇最宠爱的儿子/女儿成了一众公子公主的目标。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有被呛到的前车之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