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历史同人)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间抢小说 >

第64章

(历史同人)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间抢小说-第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茂陵至今没有被开发,博物馆里展览的文物大部分都是农民伯伯干活的时候挖到的,enmmm可想而知汉武帝的茂陵到底多富有,才能在茂陵周边挖到那么多文物。
  因为茂陵没被开发,所以来博物馆的基本是冲着霍去病来的。
  霍去病自己参观自己的陵墓,挺有意义的其实。
  我都怕他没钱了去挖自己墓。
  哈哈哈,好了不跑题了,我们继续看下去。
  温渺渺带着霍去病在博物馆里转了一圈,到处都是游客在拍照,拍他的画像、他的生平,甚至那些如今看来粗制滥造的石刻也被游客一通狂拍。
  霍去病很不理解这种行为:现代有那么多啊鬼斧神工的东西,为什么要保留这些技艺不怎么样的东西,还说是无价之宝,是国宝级的文物。
  明明是陛下让人给他雕的,到头来他连摸一下都不行。
  温渺渺死死地盯着他,生怕一个不留神人就窜上那匹马踏匈奴的石雕:因为这些石刻在中国雕刻史上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是历史的见证,你可千万别碰!
  万一碰坏了,我就只能把你当场文物留在这里了。
  霍去病:……好吧,我舅舅的墓呢?我的墓都整得这么好,还有那么多人给我送东西。舅舅的墓应该更好吧?
  我还给舅舅带了那些好吃的零食,希望舅舅也能吃到。
  温渺渺迟疑地道:额,你要有心理准备。卫青的墓没被圈进茂陵博物馆,所以……】


第90章 九十章 石刻与陵墓
  公元前120年; 汉武帝时期
  茂陵没有被开发?是说他的茂陵还好好的,没有被打开吗?那说茂陵被盗无数回是怎么回事?莫非盗的只是陪葬坑,他的主墓室至今无恙?
  这倒是有可能; 毕竟地宫下机关重重哪里是这么好进去的。
  想到自己的主墓室完好; 尸身没有被盗墓贼冒犯,刘彻松了一口气; 心里抱怨天幕不说清楚,害他一直以为盗墓贼连他的主墓室都撬了。
  有一种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但结果并没有那么糟糕的感觉。
  刘彻心情转好,也有心思思考了; 大型石刻?国宝级文物??
  如果是玉雕或者铜雕,那还能理解,石雕的能值多少钱。刘彻无语地摇了摇头,这些石雕立在去病陵墓前千百年过去都没有被偷或者被毁,可见盗墓贼并不待见,后世居然会视之如宝。
  刘彻忽然想到什么,嘴角微勾; 他决定了; 要多多陪葬一些石雕; 少用玉雕、金银,气死那些盗墓贼。
  咦,仲卿的墓没有圈进茂陵博物馆吗?
  后世建个博物馆怎么还小气吧啦的,要圈还不一起圈完。
  刘彻虽然看不到茂陵博物馆的实际情况; 但听到书中的温渺渺再三叮嘱不能碰文物; 自然知道博物馆里的文物深受后世重视和保护,只能看不能碰,更别提毁坏。
  如此看来; 被圈进博物馆倒是一件好事。
  霍去病着急道:“所以什么?舅舅的墓怎么了?”
  他话音刚落,就被卫青瞪了一眼:“去病,之前天幕说的你都忘了?身前不管身后事。”
  卫青并不在乎身后事,身前事都顾不过来呢,谁还有空管身后的事。
  天幕没有出现前他就不怎么看重身后事,天幕出现后说了那么多后世对于尸身的安排,卫青就更不在乎了。
  正如书中所说“人死如灯灭,万念俱成灰。”
  死了就死了,还在乎身后事做什么?
  霍去病扁了扁嘴,心道:怎么能不管呢,万一哪天真的穿到后世,身无分文的,没准还真得管“自己”借呢。
  【温渺渺没敢直说,毕竟现代的景区有管理和没管理简直天差地别。霍去病又是出了名的舅舅控,李敢只是打伤卫青而已,卫青都没有计较,霍去病却为了给卫青报仇射杀李敢。
  要是被他知道卫青的墓和他自己的差那么多,不仅荒凉,还垃圾成堆,还不得气疯了。
  所以温渺渺没说完,只是让他做好心理准备,就带着他往卫青的陵墓方向走。
  卫青的陵墓没开发,也没被盗墓贼盗过,保存得很好。就是当初申建茂陵博物馆的时候,因为资金不足加上卫青的墓前也没有需要保护的文物,所以没被圈进茂陵博物馆。
  没被圈进博物馆就意味着没有专门的管理,也没什么人去,就……很荒凉。
  温渺渺想着,卫青的墓距离霍去病一公里呢,他在那里发疯应该不会有人看到,也不会引起轰动。】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虽然听不懂“垃圾”是什么意思,但是结合上下语境,不难知道这并不是什么好东西,霍去病怒而拍桌,气道:“竟敢这么对舅舅的墓,后世的人太过分了!!”
  霍去病一直秉承着自己能处理的事情自己处理,处理不了就找汉武帝,这回也一样。后世的人他管不着,但有一件事他可以管。
  “陛下,你为何没有给舅舅的墓前也立一些石刻?”你要是立了,舅舅的墓前不就也有他们要保护的文物吗?“陛下,我墓前不要石刻,全堆在舅舅墓前,给舅舅立上三五十尊石像。”
  刘彻本来很生气,听到这话,笑了,觑了他一眼,“朕还能少你那份不成?不就是几尊石刻吗,朕立得起,你和仲卿都有。”
  卫青觉得他再不开口就来不及了,“陛下,别听去病胡说八道。”
  刘彻抬手打断了卫青的话,“朕是不知道后世会如此重视那些石刻,否则岂会不给仲卿你立。你放心,这次朕不光要给你们雕石刻,还要让工匠雕出你们的石像。
  朕都想好了,就照之前天幕送的画像雕。”
  卫青呆若木鸡:“……”
  众大臣:不是!你们的重点是不是有点不对!现在该关心的难道不是李敢为什么要殴打卫青,而卫青还不计较吗?讨论什么陵墓前的石像啊!
  他们绝对没有酸,一点都没有,他们在理智的分析:如今的卫青已经官拜大司马大将军,又封长平侯,李敢还只是个副将,又没有爵位,打卫青是以下犯上!
  而且人家卫青都没计较,你霍去病凭什么射杀李敢啊?
  众大臣面面相觑,瞬间脑补了一出大戏。
  大秦
  后世人居然把一堆石头当成宝,秦始皇扯了扯嘴角,太没见识了。
  石刻算什么,他始皇陵的兵马俑那才是惟妙惟肖。
  唐太宗时期
  有管理的陵墓和没有管理的陵墓天差地别。
  对哦,都亡国了,原本看守帝陵的守陵人自然也不会再守陵,不把帝陵盗了都算好的了。
  后世弄的博物馆虽然怪异了一点,但实实在在的保护了陵墓不受侮辱。而且听着其实挺不错的,有专门的人管理,参观的人络绎不绝,也算一种别样的名扬天下。
  前提是陵墓得被圈在博物馆之内。
  贞观群臣们齐齐看向李世民,“陛下,臣的墓前也想要一些石刻石像!”
  这东西又重又不值钱,就一普通石头。
  众人也不担心盗墓贼知道后世重视这些石刻会想偷走,开玩笑,除了千百年之后的后世会把这些当成宝,谁还会认这些石头?盗墓贼偷走都嫌重嫌占地好吧!
  放在那里千年百年的,也不会被偷被盗,传到后世,还能备受重视,多好!
  房玄龄也道:“陛下,臣也想要。其他玉器、金器、银器就不用给臣准备了,臣再陪葬一些古籍、书籍字画,陶器瓷器就好了。”
  这点陪葬品薄得不能再薄,应该不会有人惦记了吧?
  程知节竖起大拇指:“老房可以啊,你那些字画是名家大作?”
  “当然不是,是老夫自己写的。盗墓贼肯定看不上,若能留到后世,那就不一样了。”后世连霍去病墓前那些粗糙的石刻都能当国宝,他这些字画难道还不如那些石刻?
  李世民:“……”
  【霍去病看到卫青的墓果然发飙了,其实这墓历经两千多年还能保存得这么完整已经很不错了,但霍去病先看了自己繁华的博物馆,就连五岁孩童都会把自己的零嘴送给他的雕像……
  再看舅舅如荒坟一般的墓,霍去病气得眼睛都红了。
  他问温渺渺为什么要这般区别对待。
  如果都是一样的荒芜也就罢了,他的陵墓可以建博物馆围起来,有专门的人保护,不让游客破坏。为什么他舅舅的陵墓不可以?
  温渺渺一边给他解释,一边死死地拖着他:你之前说过什么你忘了?
  霍去病质问温渺渺:你早知道为何不告诉我?
  温渺渺:告诉你有什么用?你要搞清楚,这里不是西汉,是现代!你已经不是那个权势滔天的骠骑大将军了,也不是坐拥食邑将近万户的冠军侯。
  霍去病想抽回手:放开我。
  温渺渺:不放!
  霍去病深吸了一口气,耐着性子解释:我要把舅舅的墓清扫干净。
  温渺渺这才收回手,按得太紧,霍去病的胳膊都红了。
  温渺渺试图安慰他:卫青的墓文管所已经在考虑圈入博物馆了,等圈入博物馆后就不会有这种情况了。
  霍去病没有说话,默默地捡垃圾。
  温渺渺怎么和他说话都没反应,只好和他一起捡垃圾,好在垃圾并不多,不像过年那会网上晒的图,遍地垃圾。
  霍去病在卫青墓前待了很久,期间温渺渺去景区逛了一圈吃了饭,他还是一动不动。
  温渺渺:很晚了,再不走博物馆要关门了,你不是还要去汉武帝的茂陵吗?
  霍去病这才动了。】
  ***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霍去病眉头紧皱,他若想找人算账,区区一个女子怎么可能拦得住他?
  太小瞧他了。
  卫青伸出手拍了拍霍去病的肩膀,“人死如灯灭,去病不必如此。”
  霍去病斩钉截铁:“不行,我有的,舅舅也要有。怎能我的陵墓繁华昌盛,舅舅的陵墓却荒芜一片。如果是我,我就去找那博物馆的管事削他一顿,看他还敢不敢这么对待舅舅的墓。”
  卫青:“……真不用。”
  【路上沉默了许久的霍去病终于开口了:是不是有钱就可以把舅舅的墓圈进茂陵博物馆?
  温渺渺见他终于肯说话,不自闭了,回答得特别详细:原理是这样没错!
  但是卫青的墓那么大,要把他的墓圈进茂陵博物馆是一个很大的工程。现代社会可不像古代有权有势就可以为所欲为,要建设卫青的墓需要征用的地可不少。
  现代是地少人多,地金贵得要死,想征用这些地要付出的代价可不小,而且还很麻烦。所以文管所才会这么多年都没有动卫青的墓。
  霍去病听完,说:如果我能出得起这笔钱,是不是就可以动工了?
  温渺渺:???你身上只有那块玉最值钱,但那块玉如果不能证明是西汉时期的玉,是卖不了多少钱的。就算证明了是西汉时期的玉,也远远不够。
  霍去病:这你就不用管了,我自有办法。
  温渺渺诧异地看着他,欲言又止:现在是法治社会,违法犯罪的事情是不能做的!
  霍去病:我知道,政治课上有说。
  温渺渺:你说的办法不会是挖你自己墓吧?
  霍去病点头:挖我自己的墓不犯法吧?不过我不太确定墓里有什么,应该能值不少钱?毕竟你们连石刻都当国宝。】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刘彻:“去病为了仲卿,竟连自己的墓都挖。”
  卫青:“……”
  霍去病:“……”
  大秦
  秦始皇精准捕捉到关键词“法治社会”,后世用的是法家?以法治国?
  他嘴角轻勾,果然是百代都行秦政法,两千多年后也不例外。
  唐太宗时期
  李世民羡慕道:“地少人多,地金贵,我大唐是地广人稀,人不够啊!要是大唐能有后世一半,不十分之一就好,要是能有后世十分之一的人口就好了。”
  可后世的十分之一人口也是大唐目前人口的十倍,差距太大了。
  李世民在愁人口,底下大臣却更热衷于谈论死后是厚葬还是薄葬。
  贞观群臣大多数都比李世民年长,像裴矩就比李世民大了三轮,房玄龄杜如晦等人也大了十几岁,都不年轻了,也是时候考虑自己的身后事。
  【哈哈哈,笑死,果然历史名人穿越到现代没钱了都会打自己陵墓的主意。可惜他们的想法注定要落空了。
  别忘了唯一一个被打开的帝王陵是什么下场。】
  各个时空的帝王纷纷竖起耳朵,谁?谁的帝王陵?
  汉武帝刘彻:稳了,茂陵没被开发,肯定不是茂陵。
  秦始皇嬴政:始皇陵机关重重,必不可能是始皇陵。
  唐太宗李世民紧张:该不会是他那个不值钱的昭陵吧。
  李治/武则天:都说乾陵有金钟罩护体,应该不是乾陵。
  ……
  【温渺渺无语地看着霍去病:你清醒一下,盗墓是犯法的,盗你自己的墓也是!而且你的墓是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古墓,以现在的技术根本无法保证开墓之后能不能将墓里的文物完好无缺的保存下来。
  当初明十三陵中的定陵就是因为强行挖掘,导致里面的文物一经开启就飞灰湮灭。定陵至今才几百多年而已,里面的文物都保不住,何况是两千多年的古墓。
  自从定陵文物被毁后,国家就禁止了挖掘帝陵,其他古墓也是如此。除非在陵墓遭到破坏时,考古专家才会进行抢救性挖掘。其他时候是不会主动挖掘陵墓的。
  温渺渺慎重地叮嘱:所以你可别乱来。
  霍去病颓然道:那我该怎么办?
  温渺渺:你可以考虑一下要不要和国家联系,如果国家出面,这一切都不是问题。当然了,我不确定你和国家联系之后还会不会像现在那么自由。
  总之,你好好考虑。】
  李世民微微松了一口气,明十三陵中的定陵,还好,不是他的昭陵。
  李治/武则天:果然不是乾陵。
  除了明朝皇帝以外的皇帝:帝陵保住了!
  洪武时期
  朱元璋瞪大眼睛:“明十三陵中的定陵??”不会是他的帝陵吧?
  天幕,你说清楚定陵是哪个明朝皇帝的帝陵啊!!靠!
  朱元璋气得走来走去,突然之间停了下来,“朱棣。”
  朱棣也正琢磨定陵会不会是他的帝陵呢,一听老爹叫他,连忙回应,“父皇?”
  “你迁都北平,可有把朕迁去北平啊?”
  朱棣僵住了,啊这……
  论理好像该迁,可是爹你都入土为安了,再迁也不合适啊;可不迁好像也不对。
  而且他还是发动靖难之役上位,迁父皇去北平,他晚上还能睡得着吗?
  朱棣额头直冒冷汗,最后还是答了一个“儿臣也不知。”
  朱元璋冷声道,“估计是没迁吧?”
  朱棣低着头,苦着脸道:“儿臣真的不知道,还没发生呢。”
  “哼!”朱元璋本来应该高兴的,毕竟没迁的话,明十三陵里就没他。可一想到在他之后的皇帝都在北平,就他一个人被留在南京,他就高兴不起来。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卫青沉吟道:“去病,可不能答应她。在没有彻底了解你要接触的是什么人时,不可冒险。”
  霍去病拍着胸脯保证道:“舅舅放心,我肯定不会答应的。”
  此时的刘彻听着甥舅二人的对话,突然想起书中的温渺渺说如果去后世的人是他,她会毫不犹豫的上交。
  刘彻:#%;amp;%¥%
  呵!
  “去病的待遇可真好,瞧瞧后世的小姑娘被你迷得三荤五素。”
  霍去病无语:“我可没看出她有多喜欢我,她会让我喊舅妈耶!”
  刘彻闻言大笑:“哈哈哈,此番是去病输给了仲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