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历史同人)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间抢小说 >

第29章

(历史同人)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间抢小说-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遇上雪灾没有柴火取暖时,他们连乱葬岗的骸骨都能捡回来生火。
  见多了之后,卫青对身后事并不在意,薄葬也好; 厚葬也罢; 并无什么不同。
  在接触到军务、仗事后,他甚至觉得马革裹尸也未尝不可。
  所以卫青并不能体会刘彻的愤怒。
  可是他哪里知道汉代帝王所用的丧葬殓服是形如铠甲,用金丝连接的珠襦玉匣。也就是人们日常说的金缕玉衣。
  茂陵被盗了那么多次; 盗墓贼会放过一看就价值连城的金缕玉衣?这才是刘彻愤怒不已的地方,陪葬品被盗就算了,连他身上穿的殓服可能都被扒了,这能忍?
  同样气愤不已的还有一些上了年纪的老臣,“陛下,盗墓之风必须遏制,重罚!一定要重罚!”
  他们一只脚都踏进棺材了,对身后事自然格外在意。贵族们也是能用玉衣的,只是不是金线编织的,而是银线或者铜线编织的玉衣。
  虽不如金缕玉衣华贵,但同样价值不菲,绝对是盗墓贼看了就算一次性盗不完,也会拆走一部分的存在。
  严惩!必须严惩!
  【不管刘虞再怎么抗拒,最后还是乖乖去接管青州了。因为此时,刘曦已经把手伸向自己家了。
  刘曦实在是太缺人了,袁绍还盯着冀州呢,她完全腾不出手来管青州,于是乎家里的人有一个算一个全被抓了壮丁。
  虽然是赶鸭子上架,但众人干得还挺开心,完全忘了家中还有一个一家之主的幽州牧。毕竟权力和钱财是最好的滋补圣品,很少有人能抵抗。
  刘虞守着空荡荡的州牧府,最后也只能一边大骂不孝女,一边前往青州。
  去青州的路上顺便还给自己昔日的同僚、老朋友写信——好友,你才高八斗,在谁谁谁麾下屈才了(隐居可惜了),要不要来青州或者冀州一展抱负,青州连个像样的官吏都没有,来了就是高官厚禄。
  要是来不了,把你们的儿子子侄、学生什么的介绍过来也行。
  刘虞在诸侯割据的东汉末年是一股清流,在当时的名士心中声望很高,他发出的求贤令效果还是很不错的。青州很快来了一批贤才。
  其中就有荀攸,就是那个被称为“谋主”,官渡之战计斩颜良、文丑的荀军师。】
  三国,曹操阵营
  众人听到这,目光齐刷刷地看向荀攸,羡慕道:“公达这是名流千古啊!”
  荀攸听得心花怒放,后世称他为‘谋主’耶!嘴上却道:“哪里哪里,是攸遇上了主公这个明主才得以施展抱负,攸拜谢主公。”
  曹操很高兴,拍着荀攸肩膀道:“公达好样的!官渡之战计斩颜良、文丑,看来我与本初一战,赢家是我。哈哈……”
  他早料到和本初势有一战,两虎相争必有一败,如今看来赢的人是他。
  就是不知道这官渡之战发生在何时,可别太早。他现在势力比起本初还是差了不少。
  本初坐拥冀、幽、青、并四州,兵广粮足。
  他虽也有兖、豫、徐州,司隶四州,但司隶自董卓放火烧洛阳后遍地荒芜,至今还在休养生息;兖州和豫州受黄巾之乱肆虐,这些年才恢复了些元气;他虽有四州之地,但也就一个徐州能拿得出手。
  不像本初,有豪富的冀州,和盛产良马的幽并两州,只有一个青州拖后腿。
  “都是一样的谋士,公达却可以名流千古,也不知我有没有这个机会。”戏志才巴巴地看向曹操,就差脸上写着:主公,我也要!
  曹操:“……”
  冀州邺城
  袁绍满脸错愕,嘴里喃喃道,“官渡之战……”
  他败给了曹阿瞒?
  骄傲的袁绍不能接受这个结果,眼中杀机浮现。
  被计斩的颜良、文丑:“……”突然知道自己的死讯,就挺复杂的。
  唐太宗时期
  史盲尉迟敬德疑惑道:“这荀攸很有名吗?俺怎么没听过?”
  房玄龄解释道:“荀攸是曹操手下的谋士之一,荀子后人,荀彧的侄子。名气不如荀彧、郭嘉,就是贾诩都比他有名气。”
  话落,感慨道:“三国谋士何其多,他居然能被后世记得这么清楚。”
  “怪不得我没听说过,原来是不甚出名。”尉迟敬德嘀咕道,“不怎么出名还能被天幕记住,俺都没被天幕说过战绩。”
  说完,想起什么悲愤道:“这荀攸不会也是个长得好看的吧?”所以才能被后世记住。
  李世民哭笑不得,“史书上关于他的记载本就没多少,又怎么会提他的外貌。”
  ****
  【荀攸来了青州不久就发现刘虞手上并没有兵权,幽、青、冀三州的兵权全在刘曦手上。
  乱世之中兵权最重要,荀攸瞬间看懂了幽州真正当家做主的是谁。心中暗道:怪不得刘虞在群雄割据的时候没有站出来,而是在各路诸侯壮大自己之后才站出来。
  他还以为刘虞想通了,并且能力非凡,短短时间内干掉公孙瓒,从被公孙瓒制约的幽州牧摇身一变成为手握三州之地的北方诸侯。
  没想到想通的居然不是刘虞,而是他女儿。
  荀攸:懵!
  公孙瓒虽然为人骄傲自大,但他确实有自傲的资本,否则也不可能成为北方最有权势的诸侯之一。这样的人竟然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败给一个女人,荀攸对刘曦更好奇了。
  于是,荀攸自请去冀州。
  荀攸到冀州的时候,刘曦都浪到没边了,要不是赵云拦着,大概已经奔到兖州找曹操了。
  赵云不理解,为什么刘曦对曹操这么感兴趣,委婉提醒道:曹操年纪比幽州牧还大。
  刘曦也不理解为什么赵云三番两次提醒她曹操比她便宜爹还老,她又不是不知道。
  看了那么多版本的《三国演义》,她还能不知道曹老板起兵时已经是中年了嘛!她只不过是好奇曹老板的谋士武将,以及后院罢了。
  穿三国,怎么能不挖曹老板的墙角!什么嘉国色、彧天香,曹老板多幸福啊,还有后院一堆美人。
  后世谁不想当曹贼呢!
  荀攸正是这时到的,刘曦眼睛都亮了,墙角自己跑过来了。当即设宴款待荀攸,顺便问起了彧天香,呸,荀彧的事,明示她对荀彧很感兴趣,能不能把他从曹操那里挖过来。
  待遇是曹操那里的两倍,保证是高官厚禄。
  荀攸被这过度的热情吓住了,委婉道:文若已经认曹操为主公了。
  言下之意,荀彧是不会轻易背叛曹操的。
  刘曦很失望,又问起荀谌,表示荀彧不行,荀谌总可以吧,他在袁绍那里又不受重视。
  荀攸内心:……合着我不配是吧?嘴上却遗憾表示荀谌也是叫袁绍主公的。】
  三国时期
  曹操脸色忽红忽白,什么叫曹贼??后世人也太不敬先人了。
  而且还拿郭嘉、荀彧和他后院的美人相提并论,总觉得怪怪的。
  程昱笑得眼泪都要出来了,“嘉国色,彧天香,你们一位也千古流芳了,哈哈哈……好一个国色天香。”
  郭嘉/荀彧齐齐怒视程昱。
  嘴毒郭嘉冷哼:“那也好过某人寂寂无闻。”
  【刘曦挖墙脚失败很失望,荀攸觉得自己被轻视也不高兴,围观的赵云心里酸溜溜的。一场接风宴不欢而散。
  事后,赵云提醒刘曦,荀攸是荀氏八龙之后,自有傲骨,在接风宴上谈及他人,会让他误会自己不受重视。
  刘曦恍然大悟,立即去找荀攸道歉。却不知身后赵云暗自伤神。】
  冀州邺城
  赵云尴尬得耳朵都红了,怪不得他听着总觉得不对,原来竟是…竟是……
  这一刻,赵云竟产生了一种还不如不出名的感觉。
  后世怎么尽编造些子虚乌有的事??
  袁绍满脑子都被官渡之战占据了,又不得不分心仔细听天幕,生怕错过什么改变命运的消息。
  听到这不由失望地摇摇头,怎么都是废话,说说官渡之战啊!!!
  说这种儿女私情有什么意思?
  哎不对,天幕说赵云是常胜将军。
  袁绍眸光微动,温声开口,“看来子龙在后世是公认的好夫婿人选啊。我有一女年方一八,才貌双全,和子龙你甚是相配,我把女儿许你,结个姻亲如何?”
  本就尴尬的赵云更尴尬了,抱拳婉拒道:“谢袁公厚爱,子龙一介草莽实在配不上令千金。”
  袁绍:“子龙这会怎么还在自谦,今日之后,天下谁人不识君。”
  想到天下人都能看到天幕,赵云整个人都萎了。不要啊……
  【刘曦为了表示对荀攸的重视,把冀州的事务都交给他处理。
  荀攸自弃官归家后韬光养晦,以待遇见明主,得以施展所学。他应刘虞之邀前来青州,也不过抱着看看的态度罢了,没想到一来冀州就被委以重任,处理一州之事。
  荀攸感动得差点拭泪。
  却不知此时刘曦内心:太好了,不用上班了。
  经过三年的休养生息,刘曦决定出兵攻打自立为帝的袁术,理由是讨伐逆贼,维护汉室皇朝的正统。
  荀攸不同意,说:袁术占据豫州和扬州,曹操占据兖州和徐州,要是这时候攻打袁术,那曹操一定会和袁术结盟对抗你,不然等你打下袁术的地盘,他那两州之地就彻底被你包围了,曹操能干?
  不如先打袁绍,拿下并州和经过甄家撒钱已经逐渐恢复元气的司隶,捡袁绍的桃子。
  你打袁绍,曹操势必会打袁术壮大自己,此时袁术亦可除。待攻下并州和司隶后,再和曹操决胜负。
  刘曦直呼:好家伙,玩政治的心可真黑。行,就听公达你的,打袁绍。
  荀攸还以为要多劝几次刘曦才会采纳自己的计策,没想到才刚提出就被采纳了。
  这种无条件的信任,令荀攸感动不已,夜以继日推演袁绍所打过大大小小的仗,势要为刘曦研究出最完美的战术。】
  郭嘉拍了拍荀攸的肩膀,“公达,怎么不见你为主公夜以继日研究战术呢?”
  荀攸:“……”郭嘉闭嘴吧你!主公麾下那么多谋士,我夜以继日,你们干什么?
  再说了,主公也没让他感动到这份上啊。
  到底是主公谋士太多,不像书中的自己独一无一,倍受重视。


第42章 四十二章 盗墓
  【不打袁术就不打吧; 打袁绍也挺好的,袁绍的手下可不少。光谋士就分了几个阵营。
  除了荀谌隐形人外,郭图和审配一个阵营;辛评、辛毗一个阵营;田丰和沮授要好; 还有逢纪许攸等人,简直就是后宫甄嬛传; 说是刀光剑影也不为过。
  历史上的袁绍失败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不会用人,空有人才济济却被坑出一脸血,比如谋士集团互相拉踩; 你提这个建议,我偏不; 我要提另一个建议; 然后双方就开撕。
  袁绍非但不阻止; 还很享受这种朝堂大辩论的感觉,不输才怪。
  而且不光谋士集团这样,他手下的四大武将也这样; 颜良文丑关系好,张郃高览关系好; 双方可没少斗。
  刘曦:公达; 这次打袁绍,可以挖你小叔了!!
  荀攸内心十分无语:……为什么主公你还是对友若念念不忘。】
  曹操听得都有些羡慕了; “友若大才; 若我得之; 定当重用; 在本初那实属屈才。”还有其他谋士; 田丰、沮授都是年少成名,都是有贤才之人。
  在本初那里过的竟是这般勾心斗角的日子,可惜可惜。
  荀彧:“……”虽然说的是自己兄长; 但这不太可能啊主公!
  他和公达都在这,在局势还未明了之前,荀氏是不会再让友若过来了。
  郭嘉悠悠道:“看来后世对公达你们家甚是推崇啊,一再提起文若友若,今日过后,荀氏之名将声名远播。”
  荀攸拍了拍郭嘉的肩膀,“奉孝国色之名也会天下皆知。”
  郭嘉:“哪里哪里,我肆意惯了,可不如文若雅致风流,文若当得天香之名,我可当不起这‘国色’一字。”
  荀彧脸黑了,一字一句道:“郭奉孝!”皮痒了是不是?
  冀州邺城
  袁绍脸黑如碳,虽然知道了将来的事,但他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沮授道:“主公,如今已经知晓未来,应及早想出应对之法才是。”
  比如听听天幕说的,少整些幺蛾子吧。快阻止谋士、武将之间的内斗,大敌当前还斗,嫌死得不够快是吧?
  【刘曦看上的不止袁绍的人,她还看上了袁术的人。不得不说袁家四世三公的地位在当时挺能吸引人的,袁绍袁术兄弟两手下人都不少,是当时实力最强的诸侯之一。
  但这并没有什么用,因为这兄弟两一个比一个坑,不仅坑自己,还坑手下,最后成功把自己造没了。
  当然,对手曹操太强也是袁家两兄弟失败的一大原因,毕竟前期他们也是吃了别人的地盘才扩张的,实力还是有的。】
  袁绍:“……”谢谢,并不想要这样的夸赞。
  曹操被夸得心花怒放,“后世说得倒是挺中肯的。”这种没有一味贬低失败者的夸法更显得他比别人厉害。
  多夸夸!
  【扯远了,我们继续回到刚才的话题。刘曦看上袁术哪个手下了呢?
  当然是江东小霸王孙策了。
  不过这时的孙策已经不算袁术的手下了,因为袁术自立为帝后,孙策就和袁术决裂了。
  刘曦想起这茬,就暗示荀攸,她对孙策感兴趣,能不能把他挖到幽州来,还有孙策形影不离的小伙伴周瑜,一起挖过来。
  荀攸扒拉一下幽州的武将,顶级武将就刘曦和赵云两个,而且刘曦是主公要坐镇后方,不能经常上战场。所以幽州的顶级武将就赵云一个,确实有点少。
  把孙策招过来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问题在于孙策虽为人勇猛,但野心也不小,不是个能久居人下的。
  荀攸给刘曦分析了给孙策递橄榄枝的好处和坏处,让她自己选择。
  却没想到刘曦想也不想就说:招啊,为什么要为将来的不确定而放弃招揽一员猛将呢?
  荀攸愣了一下,问:那如果将来孙策叛变呢?
  刘曦:那要看他为何要叛变,如果只是为了他的野心,那再怎么样也留不住;如果是觉得幽州不好,不能满足他的要求,那该检讨的就是我了。
  毕竟孙策在袁术那货手下都能待这么久,要不是袁术自立为帝,他都未必会和袁绍决裂。可见孙策并不是一个不顾道义背主的小人。
  刘曦都这么说了,荀攸当然没意见,当下就给孙策去了一封信。
  但这时盯上孙策的不止刘曦一个,还有曹操。
  不过不同于刘曦的招揽,曹操是借天子的名义封孙策为将军、吴侯,拉拢孙策。
  孙策被袁术坑出阴影了,不想再给别人打工,想自己单干,于是拒绝了刘曦的招揽,接受的曹操的拉拢。
  刘曦听说后郁闷了好一阵,不过经过此事她意识到了大义的重要性。曹操奉天子后,占了大义,很多事情都师出有名。
  倒也没后悔当时没去奉天子,谁让家里有一个以大汉忠臣自居的便宜老爹呢。等天子来了,刘曦敢保证刘虞会立马俯首称臣,然后把三州之地的治理权都交出去。
  那她这几年就白干了。
  不行,不能让曹操一直举着天子的大旗办事。
  刘曦:你有天子,我有大汉祖宗,看谁斗得过谁。】
  大汉祖宗们听到这心里顿感不妙,尤其是被提到过的托梦刘彻。
  刘彻听着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大汉领土四分五裂的局面心情很不爽,听天幕提到大汉祖宗,眉心一突一突地跳。
  她想干什么?
  不会是他想的那样吧……
  三国,曹操阵营
  曹操心头猛跳,直觉不好,“大汉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