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间抢小说-第1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匈奴人的地盘也是可以种出粮食的啊,还能种棉花。
嬴政眸光闪了闪,心里对未来充满了期望。
**
灭国后归顺秦国的韩赵魏楚:“……”心情复杂。
虽然没灭国的时候也过得不好,但现在过得更不好啊。他们早就习惯了韩/赵/魏/楚的统治,现在换成秦国,且还是法度最严苛的秦国,能没有怨言才怪。
若是未来能过上光幕里有饭可食,有衣可穿的生活,那在当韩/赵/魏/楚人和当秦人之间,他们当然会选择当秦人。
别说精细粮食和肉,但凡劳役少一些,能吃饱,他们其实并不在乎国君是谁。
光幕里脸色红润,满脸喜色的人当真是和他们一样的平民吗?
他们何时也能过上那样的日子?
……
还没灭国的燕、齐两国国君听到这些话眼前一黑,这是天要亡他们啊。
楚国才刚覆灭不久,就要轮到他们了吗?
燕国国相忧心忡忡道:“大王,当务之急是要安抚好百姓。”否则还不等秦国打过来,燕国就先灭国了。
燕王喜整个人都萎靡了许多,他为了燕国,连儿子都杀,对秦国百般隐忍,最终秦国还是不肯放过燕国吗?
如今的燕国和秦国相比,犹如蚂蚁撼树,为何就不肯放过燕国呢。
燕王喜急得团团转:“国相,燕国是不是注定保不住了?如今天降异象,秦国会不会打着天命所归的幌子来伐燕?”
燕国国相沉默了,嘴巴张张合合,最终化为一叹。这不明摆着的事吗?原本没有异象秦国也会打燕国,如今有了异象,只怕秦国不日就将兵临城下。
天命当真这般眷顾秦国不成?
就在这时,光幕中的画面又变了。
【收完棉花的农人们细心的除去棉花上的枯枝、小叶等杂质,然后将棉花浸入水中,从中挤出棉籽,再将棉花放在遮阳通风处晾干,期间还加入滑石粉。
晾干后的棉花极其松软,白花花软绵绵的,看着就十分喜人。
他们将棉花塞入衣物中做成厚厚的衣服和被子,但更多的还是售卖给商人。
冬天大雪纷飞,农人们没有出门干活,他们穿上厚厚的棉衣,在家里生火,然后用纺线机纺把秋天收回来的棉花纺成线。】
看到这一幕,王公贵族们还没有什么感觉,平民们已经炸了,尤其是家中有纺线机的。
纺线机的速度为什么会这么快??而且还是好几个纺轮同时转动。
还有,冬天都有那么厚的衣服穿了,为什么还要生火,碳多贵啊,烧的还是没什么烟的碳,这种碳是普通人家能用的吗?那是贵人用的!
咦不对,一块砖头大小的碳怎么能烧这么久??
居然能烧到中午做饭。
诸国的百姓看得人都幻灭了,碳肯定有问题!!
秦国咸阳宫
嬴政盯着那个一直转动的纺线机,仿佛要把它盯出花来,这东西怎么和他以前见到不一样。以前不是只有一个轮,而且需要人手动转才会动吗?
现在怎么有四个轮子,还不需要人转。
若是大秦都改用这种纺线机……
不!寻常百姓都能用上,那些专门织布的织室作坊用的只会更好。
还有那满是孔洞的碳,一开始他还以为是平民用不起完整的碳,看下来才知道,那碳大有门道,普通的碳绝对烧不了那么久。
正狐疑着,突然听到一声惊呼:“天啊,那不是羊毛吗?”
嬴政抬头一看,刚才纺线的人在修剪羊毛,把剪下来的羊毛浸泡在水中,然后用一种奇怪的工具梳成线。
嬴政瞪大眼睛:“!!!”这也行??
羊毛还能纺成线??那不是羊身上的累赘吗?
然而更让人震惊的还在后面,纺成线的羊毛仅用四根木条就能编织成布。
嬴政:“……”
他好像明白为何后世的日子过得那么好了,有这么多好东西,很难过得不好吧?
就在这时,禁军急匆匆赶来:“不好了,大王,不好了。”
嬴政下意识皱了下眉头,“何事?”
“禀大王,百姓们跪在皇宫外,说他们愿意被迁到城郭诸国,让陛下迁他们,别迁六国遗民。”
嬴政:“……”他连城郭诸国都不知道在哪里。
大臣们:“……”
“胡闹……赶紧让他们散了。”本想说城郭诸国是没影的事,但又不想承认现在的他不如未来的自己,于是嬴政又把话咽了回去。
未来的自己到底是怎么做的啊??他也想要那些东西!!
电光火石间,嬴政想到了一个人,“来人,宣墨家巨子进宫。”玉米、棉花这些东西他不能变出来,但是纺线机和那个特殊的梳毛工具,还是可以让墨子试试的。
还有那个巨能烧的碳。
而且接下来光幕中的话也证实了他的猜想:
【女人的丈夫从外面回来,坐在火炉旁边烤火,顺便帮女人和老娘把剩下的活干了。
一边缠线,一边说:多亏了墨家研究出的多轮纺线机,听说他们连那个神奇的珍妮纺纱机都研究出来了,那个珍妮纺纱机可以一次性纺出多根棉线,效率可高了。
妻子认真听着丈夫带回来的见闻,说:不过我们家也用不着那个,每年就留这么点棉花,我多纺几天也就纺完了,反正冬天也没什么活要干。那个珍妮机估计只有专门纺纱织布的厂子才用得上。
墨家可真厉害,这些年研究出了好多东西,现在那些学者都以成为墨者为荣。咱们的娃以后要是也能成为一名墨者就好了。
丈夫一个劲地点头,兴奋道:听咸阳来的大商人说墨家又研究出新东西了,叫什么……蒸汽机。听说可以做很多事,像什么采矿、挖煤、锯木头都能用得上呢,还有之前墨家一直在研究的电,也出成果了。
前段时间还在咸阳的稷下学宫展示了电风扇、电灯。
听说陛下已经用上了电灯,晚上开电灯就跟白天一样亮呢。
没准过几年咱们家也能用上,到时候晚上就不用点蜡烛干活了,伤眼睛。
对了,我还给你和阿娘买了镜子,就是你之前一直想要的那个玻璃镜,这次大商人带了很多来,价格也不贵,我就给你们买了两面。
妻子还没说话,老妪先开口了:你这孩子,给你媳妇买就好了,给我买这东西做什么,娘都一把年纪了。这玻璃镜后面镀的银,可贵了。买一面就够了,你还买两。
妻子也跟着帮腔:就是,这镜子在咸阳的时候就贵,从咸阳运到这里价钱都翻了好几倍,你买它做什么。
丈夫被说得连连摆手:不是,玻璃镜现在已经不镀银了,不信你们瞧。为了让更多的人用上玻璃镜,工匠们特地想出来的法子,不镀银,镀一些比银便宜的材料。
这不,被他们研究出来了。现在别说咸阳城,天下一百八十八郡,二千多个县,十有八。九都用得上玻璃镜,你们就放心用吧。
哦,对了,我还给你们带了几根玻璃簪,这个更便宜,都是用边角料做的,买五支送一支,你们看喜欢不,不喜欢还可以拿去换。
听大商人说,咱们县的县令上了折子申请建玻璃厂,如果上面同意,以后咱们家也能换玻璃窗了。
……】
本来听到珍妮机,嬴政眼睛已经很亮了,没想到还有蒸汽机这样的惊喜。
嬴政:“让墨家巨子立刻马上进宫。”
原来墨子会做这么多东西啊,可真是深藏不露。
待看到光幕中纤毫毕现的镜子时,嬴政眼睛瞪得老大:“!!!”
这样的镜子,全天下人都能用得上??
众人:“琉璃就是玻璃?!”那几根簪子上的珠子,他们就是化成灰也认识。
谁家还没几件琉璃摆件或者饰品呢。
而且他们家的琉璃摆件和饰品还不如光幕里的簪子漂亮呢,那几根簪子颜色艳,质地更晶莹。
这样的簪子居然买五支送一支,且平民也买得起。
众人:“……”
“玻璃窗??不会是我想象的那种窗子吧?”拿这东西去糊窗户??要不要这么奢侈啊!
而且这东西怎么糊窗户?
一位大臣认真想了想,说:“那两面纤毫毕现的镜子也是玻璃做的,想来玻璃是可以改变形状的。”
镜子又圆又扁,还是一整块,而簪子上的珠子被打磨得很光滑,簪头也雕了花,材质和玉应该差不多。
两种东西又都是玻璃做的,那只能说玻璃是可以任意改变形状,所以才能糊窗子。
如果是这样,玻璃能做的事可不要太多。
**
咸阳城内
墨家的墨者们一脸呆滞地望着光幕,为什么光幕里说的每一句话他们都能听得懂,合在一起却听不明白了呢?
墨者们纷纷转头看向墨家的领头羊——巨子。
“巨子?这珍妮机和蒸汽机是怎么回事?”我们怎么不知道有研究过这两种机器。
墨家巨子觉得自己脑中有什么东西一闪而过,他目光痴迷地看着光幕里的一切。
里面的种种变化,或许都和墨家息息相关。
听到人们对墨家的肯定,胸腔好像有什么要破膛而出,他现在就想去研究光幕里说的珍妮机、蒸汽机。
未来的墨家竟能走到这个地步,此乃墨家之幸。
另一边,稷下学宫的百家就不太乐意了,墨家怎么又扑棱起来了?
那他们的学术呢?
**
秦国的百姓全都一脸羡慕地望着光幕,“等陛下灭完六国后我们是不是就能过上光幕里的日子?”那哪是人过的日子,那分明是神仙过的日子。
迁什么六国百姓啊,迁他们啊!!他们愿意被迁。
第190章 一百九十章
光幕突然变暗;里面的人和声音都消失了。众人心里顿时一咯噔,还以为光幕只是一场梦,现在梦醒光幕要消失了呢。
却不料;下一瞬光幕重新亮起;虽然依旧是乌漆嘛黑的一大片,但是中心部分的金光正缓缓溢出;最终形成一行字。
【秦国三十八位君主
公元前900年;秦非子因善于养马;得到周孝王的赏识,获封秦地,成为秦国始封君,嬴姓;名非子,号秦嬴'1'。
公元前858年;秦非子去世,其子秦侯继任君位,秦侯,嬴姓,秦氏,是秦国的第二位君主。
公元前847年,秦侯去世;其子秦公伯继位,是秦国的第三位君主。
……
公元前821年,秦仲在与西戎交战中战败而亡,其子秦庄公即位。秦庄公,嬴姓,赵氏'2';名棋(其),秦国第五任君主。
公元前778年,秦庄公为犬戎所杀,他的长子世父率军与犬戎作战,而把国君位置让给秦襄公'3'。
秦襄公嬴开,嬴姓赵氏,是春秋时期秦国被正式列为诸侯的第一任国君,也是秦国的第六位君主。
…
公元前660年,秦成公去世,其弟赵任好继位,是为秦穆公。
秦穆公,嬴姓,赵氏,名任好。在位期间任用百里奚、蹇叔,励精图治,击败晋国,帮助晋文公回国即位,实现秦晋之好'4',春秋五霸之一。
…
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嬴渠梁即位,在位期间重用商鞅实行变法,奖励耕战,并迁都咸阳,建立县制行政……自此国力日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5'。
PS:奋六世余烈就是从秦孝公开始的。
公元前338年,秦惠文王即位,嬴姓赵氏,名驷。(详细的功绩在作话,以下也是。)
公元前311年,秦武王即位。
公元前306年,秦昭襄王即位,嬴姓赵氏,名稷。
公元前250年,秦孝文王即位,三日后离奇去世。
公元前250年,秦庄襄王即位。
公元前247年,秦始皇即位,嬴姓,赵氏,名政,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次完成中国大一统的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
…
秦始皇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6'。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沙丘病逝,秦二世即位,嬴姓,赵氏,名胡亥,始皇第十八子。在位期间实行残暴的统治,群臣人人自危。
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征发闾左戍边,结果刑者相半于道,死人堆积于市。胡亥又任赵高为中丞相,专擅朝政。
二世三年(前207年)七月,刘邦带领的起义军攻下武关。赵高与其婿咸阳令阎乐合谋,诈诏发兵包围望夷宫,胡亥被迫自杀'7'。
公元前206年,秦三世即位,嬴姓,名子婴或婴,秦朝最后一位统治者,在位46天。初称皇帝,后改称秦王,史称秦王子婴'8'。】
秦国,咸阳王宫
看到秦二世出现的时仿佛时间都停滞了,全场死一般的寂静。
嬴政先是瞳孔地震,随后脸黑了,任谁在看了秦国一片美好的未来后,发现秦传三世而亡都会吐血。
怎么可能呢?光幕中秦国的未来堪称一片光明,可谓要什么有什么,疆域都扩张到了海外,怎么可能三世而亡??
还有,秦二世怎么会是胡亥?
不应该扶苏吗?
嬴政百思不得其解,目光缓缓落在扶苏身上,莫非扶苏早逝?
他和曾祖秦昭襄王一样熬死了出色的儿子,只能另选一个儿子即位?也不对啊,如果是这样,为什么要选胡亥,光幕中他那些儿子都在海外混得有声有色,颇为能干。
扶苏若死在他前面,他要另立继承人,也不该是胡亥啊。
再说了,光幕中提到他立扶苏的儿子为太孙,若扶苏早逝,理应是太孙继位才是,胡亥是怎么继位的??
此时的嬴政还没有意识到自己还剩下十二年的寿命,光幕里的一切太美好了,短短十余载是不可能达到的,因为他的注意力压根就没在即位时间和病逝时间上。
一听到秦国亡了,懵逼值和怒气值蹭蹭涨,完全顾不上其他。
过了一会儿,终于反应过来的嬴政脸色更黑了。
如今已经是他即位的第二十五年,按照光幕倒着算的算法,他只剩下十二年的寿命。
突如其来的打击让嬴政身体颤了颤,吓得宫人连忙扶住他。
嬴政推开宫人,面色十分难看地望向光幕,他不相信前途一片光明璀璨的秦国会在他病逝三年后就亡国。
就凭秦国如今拥有的虎狼之师也不可能啊!更何况未来把秦国的旗帜插遍海外的大秦,那是何等的国力强盛,怎么可能短短三年就败光了呢。
想到之前在光幕里看到的未来,嬴政紧了紧拳头,咬牙切齿道:“胡亥!”
不光嬴政觉得不可思议,扶苏和在场的所有人都这么觉得。
光幕中的秦国实在太美好了,光是中原就有一百八十八个郡,两千多个县,这是何等的国力充沛,而且这还只是中原,还有海外的疆域呢。
怎么可能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亡国呢?
而且秦国的最后一位君王居然是子婴,子婴是王叔成蟜的儿子。父王有二十三个儿子,王位怎么会落到子婴头上呢?
此时的扶苏还不知道自己的下场,和嬴政一样,以为是自己早逝,死在嬴政前头。
因此虽然对子婴即位感到疑惑,但并未往胡亥杀兄屠弟身上想。
不过他不想,不代表别人不想。
尤其是在胡亥残暴统治下人人自危的群臣,“大王,秦二世是十八公子已经很奇怪了,为何秦三世是长安君的子嗣?”
大王又不是没有后代,怎么会是长安君成蟜的子嗣继位?
嬴政:这个问题寡人也想知道。
他又不是没有后代,相反,他最不缺后代了,怎么可能会让成蟜的子嗣继承秦国的王位,这怎么可能呢?
子婴想继位,只